建設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培訓課件(73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6836
2024-07-09
73頁
22.48MB
1、現場消防安全培訓,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建設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目 錄,01,02,03,消防安全管理,Part.1,(一)單位消防組織架構,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規定,單位應當建立消防組織架構,理順工作關系,以便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消防安全責任人職務:館 長姓名:張 三,消防安全管理人職務:副館長姓名:李 四,部門消防安全負責人職務:業務部主管姓名:孫 七,(二)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并公布執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訓;防火巡查、檢查;安全疏散設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火災隱患整改;用火、用電安全管理;2、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專職和義務消防隊的組織管理;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燃氣和電氣設備的檢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靜電);消防安全工作考評和獎懲;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內容。,(三)防火巡查、檢查,1.防火巡查,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進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確定巡查的人員、內容、部位和頻次。其他單位根據需要組織防火巡查。巡查的內容應當包括:,公眾聚集場所在營業期間的防火巡查應當至少每二小時1次;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可以結合實際組織夜間防火巡查;應當填寫巡查記錄,巡查人員及其主管人員應當在巡查記錄上簽名。,(1)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3、完好;(3)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在位、完整;(4)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防火卷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5)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人員在崗情況;(6)其他消防安全情況。,(三)防火巡查、檢查,2.防火檢查,機關、團體、事業單位應當至少每季度進行一次防火檢查,其他單位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防火檢查。檢查的內容應當包括:,(1)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況;(3)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情況;(4)滅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況;(5)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6)重點工種人員。以及其他員工消防知識的掌握情況;(7)消防安全4、重點部位的管理情況;(8)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實情況以及其他重要物資的防火安全情況;,(三)防火巡查、檢查,2.防火檢查,機關、團體、事業單位應當至少每季度進行一次防火檢查,其他單位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防火檢查。檢查的內容應當包括:,(9)消防(控制室)值班情況和設施運行、記錄情況;(10)防火巡查情況;(11)消防安全標志的設置情況和完好、有效情況;(12)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應當填寫檢查記錄。檢查人員和被檢查部門負責人應當在檢查記錄上簽名。,(四)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應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對每名員工應當至少每年進行1次消防安全5、培訓。公眾聚集場所對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應當至少每半年進行1次。,培訓內容:,1.消防安全教育培訓,(1)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2)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3)有關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4)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5)公共聚集場所培訓內容應當包括組織、引導場群眾疏散的知識和技能。(6)應當組織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進行上崗前的消防安全培訓。,(四)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2.消防安全專門培訓,其中,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員應取證并持證上崗。,建(構)筑物消防員(消防中控證)安防監控證書注冊消防工程師,下列6、人員應當接受消防安全專門培訓:,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員;,其他依照規定應當接受消防安全專門培訓的人員。,(五)應急疏散預案和演練,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制定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應當包括下列內容:,組織機構,包括:滅火行動組、通訊聯絡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撲救初起火災的程序和措施;,通訊聯絡、安全防護救護的程序和措施。,(五)應急疏散預案和演練,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1次演練。其他單位應當結合本單位實際,至少每年組織1次演練。演練前應告知7、演練范圍內的各部門人員、外來人員演練相關事項;演練中應當設置明顯標識,防止發生意外混亂;演練結束,應總結問題,做好記錄,針對存在問題,修訂預案內容。,05,(六)消防檔案,消防檔案應當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況和消防安全管理情況。消防檔案應當詳實,全面反映單位消防工作的基本情況,并附有必要的圖表,根據情況變化及時更新。,(1)單位基本概況和消防安全重點部位情況;(2)建筑物或者場所施工、使用或者開業前的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以及消防安全檢查的文件、資料;(3)消防管理組織機構和各級消防安全責任人;(4)消防安全制度;(5)消防設施、滅火器材情況;(6)專職消防隊、義務消防隊人員及其消防裝備配備情況;8、(7)與消防安全有關的重點工種人員情況;(8)新增消防產品、防火材料的合格證明材料;(9)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1.消防安全基本情況檔案,(六)消防檔案,(1)公安消防機構填發的各種法律文書;(2)消防設施定期檢查記錄、自動消防設施全面檢查測試的報告以及維修保養的記錄;(3)火災隱患及其整改情況記錄;(4)防火檢查、巡查記錄;(5)有關燃氣、電氣設備檢測(包括防雷、防靜電)等記錄資料;(6)消防安全培訓記錄;(7)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演練記錄;(8)火災情況記錄;(9)消防獎懲情況記錄。,2.消防安全管理情況檔案,第(2)、(3)、(4)、(5)項記錄,應當記明檢查的人員、時間、部位、內容、發9、現的火災隱患以及處理措施等;第(6)項記錄,應當記明培訓的時間、參加人員、內容等;第(7)項記錄,應當記明演練的時間、地點、內容、參加部門以及人員等。,(六)消防檔案,(1)統一保管、備查。消防檔案應當由保衛部門統一集中保管、備查,不得由承辦機構或個人分散保存。(2)分類管理。按照檔案形成的環節、內容、時間、形式的異同,進行檔案編目、立卷,分類管理。(3)按規定期限予以檔案保存(見表)。,3.消防檔案管理,(六)消防檔案,3.消防檔案管理,(七)火災隱患整改,(5)對公安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的火災隱患,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改正并寫出火災隱患整改復函,報送公安消防機構。,(1)一般火災隱患,立即消10、除。,(2)不能當場整改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責任人報告。,(3)火災隱患整改完畢,負責整改的部門或者人員應當將整改情況記錄報送消防安全責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簽字確認后存檔備查。,(4)對于不能自身解決的重大大災隱患,以及機關、團體、事業單位確無能力解決的重大火災隱患,應當提出解決方案并及時向其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當地人民政府報告。,(八)其他與消防安全相關的人員管理,(1)工作任務,24小時專人值班,每班不得少于2人。,監視系統運行狀態,保證火災情況下自動消防設施的正常運行。,接到報警顯示后,迅速核實報警點所對應的部位,立刻將火災報警聯動控制開關轉入自動狀態(處于自動11、狀態的除外),同時撥打“119”電話。之后報告當班的志愿消防隊長,當班的保衛部門人員啟動內部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用火災事故廣播發出火災處置指令,通知有關部門和人員開展疏散和自救工作,告知人員不要驚慌,在工作人員引導下有序地疏散、撤離,并用通訊工具向單位領導報告。火警處置完畢后,恢復各種消防設施至正常運行狀態。,操作,記錄,做好設備運行、故障排除、交接班等各項記錄工作。,1.消防控制室人員,(八)其他與消防安全相關的人員管理,(2)管理要求,未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同意嚴禁擅自關閉、停用消防設施。,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應取得建構筑物消防員職業資格證書,持證上崗。,熟悉和掌握消防控制室設備的功能及操作規12、程,按照規定測試自動消防設施的功能,保障消防控制室設備的正常運行。,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應按時上崗,并做好交接班工作,堅守崗位,盡職盡責,不得脫崗、替崗、睡崗,嚴禁值班前飲酒或在值班時進行會客和娛樂活動,因確有特殊情況不能到崗的,應提前向主管領導請假,經批準后,由同等職務的人員代替值班。,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消防控制室,隨意觸動設備。,消防控制室內嚴禁吸煙或動用明火。,2.自動消防設施操作及維護人員,(1)人員應取得建構筑物消防員職業資格證書。(2)熟悉和掌握消防設施的功能和操作規程。(3)按照制度對消防設施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保證消防設施和消防電源處于正常運行狀態,確保有關閥門處于正確位置。(413、)發現故障應及時排除,不能排除的應及時向部門主管人員報告。(5)做好運行、操作和故障記錄。,(八)其他與消防安全相關的人員管理,3.志愿消防隊員,(1)熟悉本單位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和本人在志愿消防組織中的職責分工。(2)參加消防業務培訓與演練,了解防火知識,掌握滅火、疏散、救護技能,熟練使用滅火器材及消防設施。(3)協助本部門消防責任人做好部門日常防火工作,宣傳消防安全常識,督促他人共同遵守。(4)發生火災后,作為滅火第二戰斗力量,按照確定的任務分工,在指揮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火災報警、火災撲救、人員疏散、傷患救助、現場保護等工作。,(八)其他與消防安全相關的人員管理,消防安全隱患排查,Part14、.2,1.消防通道,1.消防通道,2人,24小時值班,持證上崗;,確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滅火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確保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氣壓水罐等消防儲水設施水量充足;確保消防泵出水管閥門、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管道上的閥門常開;確保消防水泵、防排煙風機、防火卷簾等消防用電設備的配電柜開關處于自動(接通)位置;,2.消防中控室,2.消防中控室,入口處應設置明顯的標志;應設置一部可直接撥打119報警的固定電話、火災事故應急照明、滅火器等消防器材;,嚴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堆放與設備運行無關的物品或雜物。,與視頻監控室合并的中控室,應按規定設置視頻監控人員,中控人員兼做視頻監控人員的,應同時具15、備相應的資質和能力。,(1)銘牌完整清晰,保險銷和鉛封完好,壓力正常,筒體應無明顯缺陷和機械損傷。,(2)頂部離地面高度不應大于1.50m,底部離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環境干燥、潔凈的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室外的應采取防濕、防寒、防曬等相應保護措施。在強腐蝕性地點,應采取防腐蝕措施。,3.滅火器,(4)滅火器應定期檢驗、送修(1年1次),每次送檢送修的滅火器數量不得超過計算單元配置滅火器總數量的1/4。超出時,應選擇相同類型和操作方法的滅火器替代。,(5)推車式滅火器行駛機構應完好;宜設置在平坦場地,在沒有外力作用下,推車式滅火器不得自行滑動;不得設置在臺階上;防止自行滑動的固定措施等不得16、影響其操作使用和正常行駛移動。,3.滅火器,(3)滅火器應設置在位置明顯、便于取用的地點,且不得影響安全疏散。每組2-5具。在有視線障礙的點設置滅火器時,應在醒目的地方設置指示滅火器位置的發光標志。滅火器箱不應被遮擋、上鎖或拴系。,3.滅火器,永久性標志模糊,無法識別;筒體被火燒過;筒體有嚴重變形;筒體外部涂層脫落面積大于三分之一;筒體外表面、聯接部位、底座有腐蝕的凹坑;筒體有錫焊、銅焊或補綴等修補痕跡;筒體內部有銹屑或內表面有腐蝕的凹坑;水基型滅火器筒體內部的防腐層失效;筒體的聯接螺紋有損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滅火器應報廢,3.滅火器,滅火器的維修期限和報廢年限,4.室外消火栓,(1)用專用17、扳手轉動消火栓啟動桿,檢查其靈活性,必要時加注潤滑油。(2)檢查出水口悶蓋是否密封,有無缺損。(3)檢查栓體外表油漆有無剝落,有無銹蝕,如有應及時修補。(4)有無遮擋消火栓影響正常使用的情況。(5)檢查管網供水情況是否正常。,5.室內消火栓,定期檢查記錄,火災報警電話,火災手動報警裝置,消防水槍,消防接口,消防水帶,消防管道,消防箱鎖,5.室內消火栓,6.消防水泵房,(6)泵房內應急照明、專用電話。,(1)水泵房的門應為甲級防火門。,(2)泵房內消防設備名稱及啟閉狀態標識應明確。,(3)控制消火栓泵、噴淋泵、穩壓(增壓)泵的開關應設置在自動(接通)位置。,(4)消防水泵啟停應正常(聯動啟動、消18、防控制室遠程啟動、泵房間手動啟動)。,(5)消防水泵主備電源及主備泵切換應正常。,7.水泵接合器,地上式水泵接合器,水泵接合器的用途,(1)水泵接合器周圍沒有構成操作障礙的物品。(2)水泵接合器接口應確保完好,悶蓋齊全。(3)水泵接合器閘閥應處于開啟狀態。(4)水泵接合器應標明其供水區域及管網類型(消火栓/噴淋)。,8.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噴頭或排氣閥開啟放氣,高位水箱氣壓罐供水,干式報警閥開啟,水力警鈴動作,水流指示器動作,火災發生,水流進入噴水管網,壓力開關動作,噴頭正常 噴水滅火,水泵開啟供水,消防中心控制室,8.自動噴水滅火系統,(4)系統應保持正常工作狀態。,(1)灑水噴頭不應被遮擋、19、拆除。,(2)報警閥、末端試水裝置應有明顯標識,并便于操作。,(3)定期進行測試和維護。,1,2,3,4,5,9.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探測器不應被遮擋、拆除。,不得擅自關閉系統。,由具備資質的專門人員操作。,定期進行測試和維護。,系統應保持正常工作狀態。,9.火災自動報警系統,10.防火門,防火門組件齊全完好,啟閉靈活,關閉嚴密。,常閉防火門應處于閉合狀態,雙扇防火門應按順序關閉,關閉后應能從內、外兩側人為開啟。,常閉防火門應能自動閉合。,電動常開防火門,一鍵關閉,并反饋信號。,出入口的防火門,應能自動和手動解除出入口控制系統。,11.防火卷簾門,(1)防火卷簾門兩側各0.5m范圍內不得堆放物品20、。(2)防火卷簾的控制應能正常,主要包括自動控制(探測器報警后聯動控制、消防控制室操作)、手動功能(操縱卷簾門自動運行的電動按鈕)和機械控制(手動操作位置一般都設在卷簾軸一側)。,12.防排煙設施,(3)排煙口現場手動開啟及聯動啟動正常。(4)防排煙機房應急照明正常,并保證連續供電和正常照度。,(1)送(排)風機電控開關應置于自動狀態。(2)自動、手動啟動加壓送風系統,相關送風口開啟,送風機啟動,送風正常,反饋信號正確;自動、手動啟動排煙系統,相關排煙口開啟,排煙風機啟動,排風正常,反饋信號正確。,消防安全標志,13.消防安全標志,消防按鈕,發生警報器,火警電話,消防電話,滅火設備,手提式滅火21、器,推車式滅火器,消防軟管卷盤,地下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消防安全標志,設置規范、齊全,不能被遮擋!,安全出口,滑動開門,推開,拉開,擊碎板面,疏散方向,報警裝置設備方位,逃生梯,禁止阻塞,禁止鎖閉,14.疏散指示標志,消防疏散指示標志由疏散方向標志和安全出口標志組成。,14.疏散指示標志,(3)燈光疏散指示標志的備用電源的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min。,01,02,03,(1)安全出口和疏散門的正上方應采用“安全出口”作為指示標識;,(2)消防疏散標志設置在距地面高度1m以下的墻面上,間距不應大于10m;消防安全疏散標志設置在疏散走道上空,間距不應大于20m,其標志面應與疏散方向垂直,標22、志下邊緣距室內地面距離宜為2.2m2.5m。,應急照明設置位置:,(1)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的前室或合用前室;,(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備發電機房、配電室、防煙與排煙機房以及發生火災時仍需正常工作的其它房間;,(3)觀眾廳,建筑面積超過400 的展覽廳、營業廳、多功能廳、餐廳,建筑面積超過200 的演播室;,(4)建筑面積超過300 的地下、半地下建筑;,(5)公共建筑中的疏散走道。,15.應急照明,15.應急照明,應急照明要求:(1)消防應急照明燈具的備用電源的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分鐘;避難層(間)供電時間不應小于1小時。,(2)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宜設置在墻面23、的上部、頂棚上或出口的頂部。,16.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各樓層的明顯位置應設置安全疏散指示圖,圖上應標明疏散路線、安全出口、人員所在位置等。,01,02,03,04,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暢通,被占用、被堵塞;不得設置門檻,在1.4m范圍內不應設置臺階;是否安裝柵欄、卷簾門;門是否被鎖上;門的開啟方向應朝向疏散方向。,有門禁系統的疏散門。是否能保證火災時人員疏散暢通的可靠性;,窗口、陽臺。是否有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柵欄;,17.動火作業,作業后,作業現場負責人應檢查現場有無遺留火種及未燒盡的物品。,2,1,3,5,4,焊工應持證上崗。,動火作業應當辦理審批手續。,動火作業前,應清除動火地點周24、圍10m范圍內的易燃、可燃物,配置滅火器材,落實現場監護人和防火分隔等安全措施。,動火作業過程中,電、氣焊工應按電、氣焊設備操作要求進行作業,現場監護人不得擅自離開作業現場。,18.安全用電,(1)電氣設備應選用合格產品;(2)電氣線路敷設、電氣設備安裝和維修應由電工操作;(3)不得隨意亂接電線,擅自增加用電設備;(4)電器設備周圍應與可燃物保持0.5m以上的間距;(5)對電氣線路、設備應定期檢查、檢測,嚴禁長時間超負荷運行;(6)人員密集場所內的營業場所營業結束時,應切斷營業場所的非必要電源。,建設施工現場消防安全,Part.2,1.施工現場的出入口,施工現場出入口的設置應滿足消防車通行的要25、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數量不宜少于2個。,只能設置1個出入口時,應在施工現場內設置滿足消防車通行的環形道路。,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 50720),2.防火間距,不小于6m,其它臨時用房、臨時設施,在建工程,危險品庫房,不小于15m,不小于10m,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固定動火作業場,不小于10m,2.防火間距,建筑工地職工宿舍用房,不小于3.5m,不多于10個,不小于8m,3.消防車道,(1)施工現場內應設置臨時消防車道,臨時消防車道與在建工程、臨時用房、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的距離,不宜小于5m,且不宜大于40m;,(3)臨時消防車道宜為環形,如設置環形車道確有困難,26、應在消防車道盡端設置尺寸不小于12m12m 的回車場;,(2)施工現場周邊道路滿足消防車通行及滅火救援要求時,場內可不設置臨時消防車道。,(4)臨時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m。,4.環形臨時消防車道,下列建筑應設置環形臨時消防車道,設置環形臨時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除應設置回車場外,尚應設置臨時消防救援場地:,(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在建工程;(2)建筑工程單體占地面積大于3000m2 的在建工程;(3)超過10棟,且為成組布置的臨時用房。,4.環形臨時消防車道,臨時消防救援場地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臨時消防救援場地應在在建工程裝飾裝修階段設置;,(2)臨時消防救援場地應27、設置在成組布置的臨時用房場地的長邊一側及在建工程的長邊一側;,(3)場地寬度應滿足消防車正常操作要求且不應小于6m,與在建工程外腳手架的凈距不宜小于2m,且不宜超過6m。,5.在建工程臨時疏散通道,(5)臨時疏散通道應設置照明設施。,在建工程作業場所的臨時疏散通道應采用不燃、難燃材料建造并與在建工程結構施工同步設置,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5h;,(2)設置在地面上的臨時疏散通道,其凈寬度不應小于1.5m;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畢的水平結構、樓梯作臨時疏散通道,其凈寬度不應小于1.0m;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設置在腳手架上的臨時疏散通道,其凈寬度不應小于0.6m;,(3)臨時疏散通28、道設置在腳手架上時,腳手架應采用不燃材料搭設;,(4)臨時疏散通道應設置明顯的疏散指示標識;,6.阻燃安全網,下列安全防護網應采用阻燃型安全防護網:,(1)高層建筑外腳手架的安全防護網;,(2)既有建筑外墻改造時,其外腳手架的安全防護網;,(3)臨時疏散通道的安全防護網。,7.滅火器的配置,在建工程及臨時用房的下列場所應配置滅火器:,易燃易爆危險品存放及使用場所;,動火作業場所;,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場所;,廚房操作間、鍋爐房、發電機房、變配電房、設備用房、辦公用房、宿舍等臨時用房;,其他具有火災危險的場所。,8.室外消火栓設置,不大于120m,不小于5m,最大保護半徑不大于150m,9.29、其他消防設施的設置要求,(4)高度超過100m的在建工程,應在適當樓層增設臨時中轉水池及加壓水泵。中轉水池的有效容積不應少于10m3,上下兩個中轉水池的高差不宜超過100m。,(1)在建工程室內臨時消防豎管的設置位置應便于消防人員操作,其數量不應少于2根,當結構封頂時,應將消防豎管設置成環狀;,(2)設置室內消防給水系統的在建工程,應設消防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泵接合器應設置在室外便于消防車取水的部位,與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取水口的距離宜為1540m。,(3)在建工程結構施工完畢的每層樓梯處,應設置消防水槍、水帶及軟管,且每個設置點不少于2套。,10.應急照明,1,2,3,4,5,自備發電機房及變30、配電房;,水泵房;,無天然采光的作業場所及疏散通道;,高度超過100m的在建工程的室內疏散通道;,發生火災時仍需堅持工作的其他場所。,施工現場的下列場所應配備臨時應急照明。,11.在建工程防火管理的一般規定,消防安全由施工單位負責。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負責。分包單位應向總承包單位負責。,監理單位應對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實施監理。,施工單位應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機構及義務消防組織,確定消防安全負責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施工單位應制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單位應編制施工現場防火技術方案。,施工單位應編制施工現場滅火及應急疏散預案。,11.在建工程防火管理的一般規定,進場前,消防安全管理31、人員應向施工人員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作業前,施工管理人員應向作業人員進行消防安全技術交底。,消防安全負責人應定期組織人員對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進行檢查。,施工單位應定期開展滅火及應急疏散的演練。,施工單位應做好并保存消防相關文件和記錄,建立管理檔案。,12.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險品管理,施工產生的可燃、易燃建筑垃圾或余料,應及時清理。,保溫、防水、裝飾及防腐等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險品應按計劃限量進場。進場后,可燃材料宜存放于庫房內,如露天存放時,應分類成垛堆放,垛高不應超過2m,單垛體積不應超過50m3,垛與垛之間的最小間距不應小于2m,且采用不燃或難燃32、材料覆蓋;易燃易爆危險品應分類專庫儲存,庫房內通風良好,并設置嚴禁明火標志。,室內使用油漆及其有機溶劑、乙二胺、冷底子油或其他可燃、易燃易爆危險品的物資作業時,應保持良好通風,作業場所嚴禁明火,并應避免產生靜電。,13.施工現場用火,動火作業應辦理動火許可證;動火許可證的簽發人收到動火申請后,應前往現場查驗并確認動火作業的防火措施落實后,方可簽發動火許可證。,動火操作人員應具有相應資格;,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熱等動火作業前,應對作業現場的可燃物進行清理;對于作業現場及其附近無法移走的可燃物,應采用不燃材料對其覆蓋或隔離;,動火作業,應配備滅火器材,并設動火監護人進行現場監護;,13.施工現場用33、火,五級以上風時,應停止室外動火作業,否則應采取可靠的擋風措施;,動火作業后,應對現場進行檢查,確認無火災危險后,方可離開;,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嚴禁明火;,施工現場不應采用明火取暖,施工現場禁煙。,14.施工現場用電,(1),(2),(3),(4),嚴禁使用絕緣老化或失去絕緣性能的電氣線路,嚴禁在電氣線路上懸掛物品;,破損、燒焦的插座、插頭應及時更換;,電氣設備與可燃、易燃易爆和腐蝕性物品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有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場所,按危險場所等級選用相應的電氣設備;,14.施工現場用電,(5),(6),(7),(8),配電屏上每個電氣回路應設置漏電保護器、過載保護器,距配電屏2m 范圍內不應堆放可燃物,5m 范圍內不應設置可能產生較多易燃、易爆氣體、粉塵的作業區;,可燃材料庫房不應使用高熱燈具,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內應使用防爆燈具;,普通燈具與易燃物距離不宜小于300mm,聚光燈、碘鎢燈等高熱燈具與易燃物距離不宜小于500mm;,應定期對電氣設備和線路的運行及維護情況進行檢查。,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