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獨柱式預應力蓋梁施工進度控制QC成果報告.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6960
2024-07-09
38頁
24MB
1、,XX有限公司QC成果發布會資料,寧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5合同段,獨柱式預應力蓋梁施工進度控制QC成果,目 錄,一、工程概況 二、小組情況 三、選題理由 四、現狀調查 五、確定目標和目標可行性分析 六、原因分析 七、要因確認 八、制定對策 九、對策實施 十、效果檢查 十一、鞏固第一階段成果并開展第二階段課題研究 十二、第二階段課題研究 十三、效果檢查 十四、相關施工圖十五、后續工作計劃,北侖高架橋位于北侖區境內,橋梁中心樁號為:K21+356.147。起點位于小橫山北側,北侖支線鐵路南側,分別上跨清水河,北侖鐵路支線及規劃大碶編組站(現狀為單股鐵路,交角165)、太河路(現狀為城市道路,全2、寬30m,交角為75)、G329(現狀為12.5m寬瀝青道路,交角為157.3)、西太河,終點位于國家儲備糧庫北側,與大碶互通主線橋連接。另外規劃長江南路(全寬28m)從本橋第十孔穿越;規劃中河路(全寬42m),利用本橋第72、73、74孔穿越。北侖高架橋全長2907.7m,主要結構為預應力砼組合箱梁、預應力砼現澆箱梁。布跨形式為左幅830+(25+30+44+33)+3630+234+(29+40+33)+334+(40+42+50+28.707)+3430、右幅830+(40.5+44+25+22.5)+3630+234+(33+40+29)+334+(40+50+42+28.707)+33、430。下部結構為花瓶墩、柱式墩身、預應力蓋梁、承臺基礎、樁基礎。北侖高架橋共分雙幅38聯,計有砼103997方,鋼筋 13809.4 噸,鋼絞線 2315.4 噸。,一、工程概況(1-1),1.1 項目概述,1.2 主要工程數量及結構形式,預應力蓋梁長15.3m,厚度有1.8m和2.2m兩種,高度等截面段1.1m,斜截面段0.8m,共 有146個預應力蓋梁。下接墩柱為3.5m*1.5m單柱,每側懸臂長度為5.9m,懸臂長度較大。單個蓋梁有C40砼41.6方,預應力鋼絞線1553kg,鋼筋7185kg。,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1-2),2.1 QC小組成立情況,二、小組情況(2-1),為4、控制好獨柱式預應力蓋梁的施工質量及施工進度,于XX年09月01日成立了“XX集團寧波穿好項目部獨柱式預應力蓋梁QC攻關小組”。QC小組成立原則為:以關鍵技術為指導,力求施工質量及施工進度。主要人員由業務能力強,管理經驗豐富的項目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組成,進行該項課題的攻關。小組自成立以來,通過各種方式的學習和討論,共計對該蓋梁施工初步設計方案做了幾次大的改動:一是通過計算,將原設計的抱箍支架修改為滿堂支架,最后修定為簡易型鋼立柱支架。課題研究開始時間為XX年09月05日,本小組平均年齡29歲,平均接受TQC教育時間48小時,成員詳細情況見表(一),平均10天活動兩次,每次6小時;人員出勤率要求達5、到100%;對項目部所有參與人員及現場全體施工協作人員進行全方位技術培訓;責任到人,對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工序、每一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嚴格管理。,2.2活動制度,表一:QC小組概況表,制表人:李英 制表日期:XX年10月15日,二、小組情況(2-2),1、寧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5合同段北侖高架橋預應力蓋梁數量為146個,根據總計施工進度計劃及現場資源配置情況,蓋梁總計有7套模板,計劃在十個半月之內完成,要求每個月生產的蓋梁數量為17個,即要求單個蓋梁的時候周期為14天左右,而按照目前蓋梁的施工情況,單個蓋梁的施工周期遠超過14天,需要將蓋梁的施工進度控制作為本項目的一項重點工作。2、獨柱式6、預應力蓋梁是本項目工程施工的一個難點。普通蓋梁下有2個或更多的墩柱,施工可以采用抱箍、穿心桿等較為成熟的工藝,本項目蓋梁下接獨柱,且墩柱為長方形截面3.5m*1.5m,蓋梁單側懸臂較大達5.9m,為確保施工質量和工期,因此制定合適的施工方案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以往的施工經驗,初步選2個比選方案進行獨柱式預應力蓋梁施工,一種為滿堂落地支架式蓋梁施工方案,一種為型鋼立柱式蓋梁施工方案。,三、選題理由(3-1),三、選題理由(3-2),3、獨柱式預應力蓋梁施工的初步方案是依照施工隊現場實際施工情況來進行設計的,在施工過程中邊施工邊總結,因此整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藝是否可行,需要在施工過程中要進行分項驗證7、,并對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藝進行逐步完善。4、寧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5合同段北侖高架橋預應力蓋梁數量為146個,根據總計施工進度計劃及現場資源配置情況,蓋梁總計有7套模板,計劃在十個半月之內完成,要求每個月生產的蓋梁數量為17個,即要求單個蓋梁的時候周期為14天左右,而按照目前蓋梁的施工情況,單個蓋梁的施工周期遠超過14天,需要將蓋梁的施工進度控制作為本項目的一項重點工作。綜合上述理由,經過小組開會研究,最終確定以獨柱式蓋梁施工進度控制為課題,在施工過程中不斷優化蓋梁施工方案,提高蓋梁施工進度及施工質量。開展QC小組活動,目標將蓋梁施工周期控制在14天。,四、現狀調查(4-1),1、XX年098、月05日,小組成員對我部XX年08月15日至XX年09月05日施工的獨柱式蓋梁施工方案中蓋梁的施工周期進行了分析整理,該蓋梁采用的施工方案為滿堂落地支架體系,單個蓋梁施工周期見表二。,表二:支架式蓋梁施工周期分析,調查研究,收集數據,了解現狀,找出問題。,制表人:李英 制表日期:XX年09月05日,四、現狀調查(4-2),3、由統計表作排列圖找出影響進度的主要原因:,制表人:李英 制表日期:XX年09月05日,影響獨柱式蓋梁施工進度的主要原因是支架安裝、鋼筋、預應力筋安裝、及支架拆除等因素。,四、現狀調查(4-3),支架式蓋梁施工方案施工示意圖:,四、現狀調查(4-4),影響獨柱式蓋梁施工進度9、主要原因的現場施工圖片如下:蓋梁支架安裝施工圖片,四、現狀調查(4-5),五、確定目標和目標可行性分析(5-1),認真對施工圖紙進行研究與分析,找出在施工環節中可以簡化的施工步驟,加強現 場施工過程控制與管理,改進施工工藝,在確保施工安全,施工質量符合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要求的前提下盡量縮短蓋梁的施工周期,降低蓋梁的施工投入及成本。將蓋梁施工周期由開始的21天縮短至14天。(見圖1),1、活動目標,圖1:小組活動目標,五、確定目標和目標可行性分析(5-2),2、保證措施,圖2:質量保證體系框圖,QC小組針對目前的施工情況和活動目標,進行認真分析總結經驗,對可以10、改進的施工環節及可以縮短施工周期的施工步驟進行客觀的分析和總結,保證預應力蓋梁的施工安全及質量,為大面積開展預應力蓋梁施工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此全體QC活動小組的成員有能力和信心,一定能夠實現活動目標(見可行性分析框圖3)。,五、確定目標和目標可行性分析(5-3),施工現場地基承載力較差,蓋梁支架的支撐難度較大,且施工干擾多,不能形成連續的流水施工作業環境。,制度健全、措施到位:已制定完善的施工、技術保證措施及各項規章制度,并設有專人負責落實、實施,技術過硬:小組成員組成都有從事一線施工生產的經驗,各成員都技術過硬,業務能力較強,領導支持:1、公司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關心和幫助,對施工方案把關,對11、施工進行技術指導,并給出優化施工方案的各種建議2、項目經理親自掛帥,總工親臨一線指導施工,施工班組優秀:所選施工班組都具有同類工程的施工經驗,施工班組都是擇優選用,施工班組實力強,并且與項目部配合默契。,獨柱式蓋梁施工風險較大,并且施工質量、安全等要求很高。,有利因素,不利因素,3、可行性分析,結論:QC小組成員充分發揮各種有理因素,克服各項施工困難,發揮大家能力,集思廣益,集中力量,統一思想,攻堅克難,目標可以實現。,思想統一:小組成員都有較強的責任心強、思想認識較高i,個成員相互配合、思想統一、內部團結,QC小組成員召開專門專題會議討論,從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分析可能造成蓋梁施工周期12、較長的原因,經歸納匯總后作出因果分析圖。(見圖4):,六、原因分析(6-1),。,六、原因分析(6-2),通過上圖,我們發現影響蓋梁施工周期較長的主要原因是:1、技術人員現場指導不到位,對協作隊伍管理不嚴,施工過程控制欠佳;2、工人施工紀律不行,工作散漫;3、施工班組工人不熟練,現場操作較差;4、施工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管理不到位;5、施工機械配置不足;6、小型機具數量不夠,耽誤施工時間;7、砼拌合質量差,砼坍落度及和易性不穩定造成砼澆筑時間過長;8、施工技術方案存在不合理,造成施工時間較長;9、材料堆放不整齊,現場施工凌亂;10、現場不具備施工條件;11、天氣影響砼強度及張拉時間。小組成員經13、過現場實地調查施工情況,與有過類似工程的人員學習經驗,并和有經驗的老工人共同探討后列出要因論證表(見表三、表四)。,七、要因確認(7-1),制表人:李英 制表日期:XX年09月05日,表三:要因論證表,七、要因確認(7-2),表四:要因匯總表,制表人:李英 制表日期:XX年09月05日,八、制定對策(8-1),通過因果分析,項目部QC小組制定了相應的對策,對非主要因素立即組織進行逐一排查,并通過現場施工管理及指導立即予以解決。針對以上4個主要影響因素,我們研究制定了以下對策并在組內進行分工負責,具體見表五。,制表人:李英 制表日期:XX年09月08日,圖五 QC小組研討會議照片(征集意見),九14、對策實施,圖五 QC小組研討會議照片(征集意見),九、對策實施,XX年09月12日09月29日,小組成員按照要因論證表及對策表對影響獨柱式預應力蓋梁施工進度的主要因素進行對照整改:,九、對策實施,針對一:由組長韓薈組織召開影響獨柱式預應力蓋梁施工進度的分析會,并對工程部、安環部、實驗室及現場施工管理人員進行詳細的施工技術交底和指導,針對每一個施工工序及每一個關鍵點都做具體要求;并安排工程部長陳翔帶領技術人員到現場對每道工序向操作人員進行實地交底、并現場指導,將方案的精髓貫徹到實際施工中去。針對二:項目副經理林亮負責項目部與施工隊伍的溝通,通過溝通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培養協作隊伍工人的15、責任感和施工積極性。針對三:項目經理馮能武同志組織召開預應力蓋梁施工專項會議,要求現場管理人員責任心要強、管理要到位,并作具體分工:馮能武負責全面現場施工管理;韓薈負責修改施工技術方案并不斷將其優化,主要是將滿堂落地式支架修改為更為簡單的型鋼立柱支撐式支架,節約支架施工時間,同時親自對技術員及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和技術指導;林亮負責協調施工班組與項目部之間的配合及施工組織管理工作;工程部做好現場技術交底、指導工作,并且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技術方案施工。技術交底制度:韓薈負責落實,現場技術負責人胡竹爐負責技術交底在現場的落實、現 場指導不及時造成質量問題直接追究其本人責任;技術方案執行及質量16、檢查制度、崗前培訓制度、事故分析及責任追究制度、獎懲制度:陳翔負責落實,落實不到位、貫徹不徹底直接追究其本人責任。項目部制定相應的獎罰制度,鼓勵先進。與施工隊簽訂施工合同時,把施工獎勵一項列入合同單價,培養施工隊的責任感和增強施工隊的積極性。針對四:由林亮負責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確保施工現場整齊有序,在施工過程中堅持規范化、標準化。,通過對支架體系的修改,并在XX年09月12日XX年09月29日之間施工的六個蓋梁的具體施工步驟時間進行了統計分析,09月30日小組成員確定蓋梁的施工周期由開始的21天縮短為目前的18天。施工周期縮短的目標已實現,但工程進度仍未達到最終的目標進度要求,需進行第二次P17、DCA循環(甚至是第三次),開展第二階段工作,最終使目標蓋梁施工周期14天的目標。從兩種施工進度統計情況看,影響獨柱式預應力蓋梁關鍵問題在于支架體系的選用問題。施工進度表詳見表六。,十、效果檢查(10-1),表六:第一次PDCA循環后預應力蓋梁施工進度橫道圖,制表人:李英 制表日期:XX年9月30日,第一次PDCA循環后預應力蓋梁的施工周期由開始的21天縮短為18天,將預應力蓋梁的施工周期縮短3天,見圖(六)。,十、效果檢查(10-2),圖六:效果檢查對比表,制表人:李英 制表日期:XX年9月30日,十一、鞏固第一階段成果并繼續開展第二階段課題研究,小組通過第一次PDCA循環,解決了大量的影響18、預應力蓋梁施工進度的主要問題,通過施工過程中的不斷總結和積累,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勇于創新,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并通過平時的觀察和學習將取得的成績和經驗進行整理,編成手冊,在施工中貫徹落實。但由于未能達到最終的目標值,經QC小組會議研究決定,在以后的施工中繼續開展QC活動,徹底解決蓋梁施工周期較長的問題。,為鞏固過去的工作中取得的成績,QC小組擬采取如下措施:1.優化施工技術方案,各工序按照施工技術方案實施操作,并嚴格進行現場檢查、控制,保證工序作業標準化;2.嚴格進行工序質量檢查和技術交底制度,在工作中開展自檢、互檢、工序交接檢查的制度,對于任何以一個工序都需要有詳細的質量檢查記錄19、及技術交底記錄;3.定期對操作工人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在施工中制定相應的獎罰制度,調動工人的工作積極性;4.小組定期組織項目部全體施工、技術人員進行規范及相關技術知識的學習,并對學習的效果進行考試評比。5.注重對年輕技術人員的培養,使其盡快成材,由于剛參加工作的畢業生理論知識比較強,但是現場實際經驗缺乏,希望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在下階段工程施工中能承擔重任。,小組第二階段課題研究從第一階段截止日起,力爭實現將蓋梁的施工周期控制在目標值以內。,十二、第二階段課題研究,由于第一節段課題研究之后的蓋梁施工周期還是不能滿足現場施工的實際需求,QC小組決定進行第二階段的課題研究,在第一階段的PDCA循環20、整個蓋梁施工的支架體系改變之后,一個蓋梁施工工藝流程中最長的環節為鋼筋、預應力筋安裝及砼養護。由于砼的養護周期一定要達到設計強度的95%及7天齡期兩個指標之后才能進行張拉,因此在砼養護此環節工期不存在可壓縮空間,因此QC小組就決定在鋼筋、預應力筋安裝此環節作為二階段研究的突破口。由于施工過程中開始是將蓋梁底模安裝完成之后再在底模上綁扎蓋梁鋼筋骨架及安裝鋼絞線,整個施工時間達到5天。QC小組通過開會討論之后決定將蓋梁鋼筋骨架在鋼筋加工場集中制作,預應力鋼絞線在鋼筋加工場直接安裝,整個鋼筋及預應力筋骨架整體運輸及吊裝,因此鋼筋骨架的制作可以與蓋梁施工的其他工序平行進行,鋼筋、預應力筋的施工時間只需21、要考慮骨架吊裝的時間。通過施工工藝的改變將鋼筋、預應力筋安裝時間由開始的5天縮短為1天,整個蓋梁施工的周期由一階段PDCA循環之后的18天縮短為目前的14天。,十三、效果檢查(13-1),通過對蓋梁鋼筋、預應力筋骨架施工工藝的修改,并在XX年09月30日XX年10月15日之間施工的7個蓋梁的具體施工步驟時間進行了統計分析,10月15日小組成員確定蓋梁的施工周期由開始的18天縮短為目前的14天。第二階段目標已實現,且工程進度已達到最終的進度要求,QC小組圓滿完成本次任務。施工進度表詳見表七。,表七:第二次PDCA循環后預應力蓋梁施工進度橫道圖,制表人:李英 制表日期:XX年10月15日,十三、效22、果檢查(13-2),第二次PDCA循環后預應力蓋梁的施工周期由開始的18天縮短為14天,圓滿完成本次QC小組目標將預應力蓋梁的施工周期控制在14天,見圖(七)。,圖七:效果檢查對比表,PDCA循環總圖,十四、相關施工圖(14-1),滿堂落地支架式蓋梁施工方案示意圖,十四、相關施工圖(14-2),型鋼立柱式蓋梁施工方案示意圖,十四、相關施工圖(14-3),型鋼立柱式蓋梁施工圖例1,型鋼立柱式蓋梁施工圖例1,十四、相關施工圖(14-4),型鋼立柱式蓋梁施工圖例2,十四、相關施工圖(14-5),蓋梁鋼筋骨架集中制作,十四、相關施工圖(14-6),蓋梁鋼筋骨架吊裝,1、QC小組活動常抓不懈,通過QC活動帶動全體技術人員對施工技術及施工工藝進行鉆研,通過穿好公路5標的施工為企業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同時總結出一批高質量的技術論文、工法和施工總結。2、肯定成績,克服困難,繼續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與攻關。學習和借鑒先進其他QC小組的成功經驗,不斷提高QC小組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QC小組下一步活動課題為:單向張拉的現澆連續箱梁施工進度控制(2011年);單位:XX集團寧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5合同段項目經理部(寧波市北侖區大碶鎮煙墩村前樂2號)電話:0574-26887677 執筆:陳 翔 審核:韓 薈 XX年10月16日,十五、后續工作計劃,匯報完畢。謝謝大家!,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3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