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應急現場處置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7700
2024-07-11
9頁
48.03KB
1、xx公司現場處置方案(1)、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 火情處置程序1.1 報警:所有員工應熟悉報警程序,發現事故征兆,如電源線產生火花,某個部位有煙氣,異味等。現場第一發現人員應立即報告值班領導(負責人)按報警器報警,現場人員進行自救、滅火、防止火情擴大。1.2 接報:班組領導接報后,立即到達事故現場了解情況,組織人員進行自救滅火。并報告企業負責人或應急救援指揮部,做好現場滅火處置工作。1.3 火情已被撲滅,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待有關部門對事故情況調查后,經同意,做好事故現場的清理工作。2、 火災處置程序2.1 事故現場繼續蔓延擴大,現場指揮人員通知各救援小組快速集結,快速反應履行各自職責投入滅2、火行動。2.2 按指揮人員要求,通訊聯絡組向公安消防機構報火警,及向有關部門報告,派人接應消防車輛,并隨時與救援處置領導小組聯系。2.3 各滅火小組在消防人員到達事故現場之前,應繼續根據不同類型的火災,采取不同的滅火方法,加強冷卻,撤離周圍易燃可燃物品等辦法控制火勢。 2.4 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氣體的火災時,應佩戴隔絕式氧氣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救援滅火人員中毒,消防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聽從指揮積極配合專業消防人員完成滅火任務。2.5 疏散組應通知引導各部位人員盡快疏散,盡量通知到應撤離火災現場的所有人員。在煙霧彌漫中,要用濕毛巾掩鼻,低頭彎腰逃離火場。2.6 火災現場指揮人員隨時保3、持與各小組的通訊聯絡,根據情況可互相調配人員。2.7 進行自救滅火,疏導人員、搶救物資、搶救傷員等,救援行動時,應注意自身安全,無能力自救時各組人員應盡快撤離火災現場。3、 電氣設備著火處置措施3.1 電線、電氣設施著火,應首先切斷供電線路及電氣設備電源。3.2 電氣設備著火,滅火人員應充分利用現有的消防設施,裝備器材投入滅火戰斗。3.3 及時疏散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及搶救疏散著火源周圍的物資。3.4 著火事故現場由熟悉帶電設備的技術人員負責滅火指揮或組織消防滅火組進行撲滅電氣火災。3.5 撲救電氣火災,可選用鹵代烷滅火器和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滅火器滅火。3.6 撲救電氣設4、備著火時,滅火人員應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防毒面具等措施加強自我保護。3.7 公安消防隊到達后,協同配合公安消防隊滅火搶險。4、 現場搶救受傷人員的處置4.1 被救人員衣服著火時,可就地翻滾,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蓋措施滅火。傷處的衣、褲、襪應剪開脫去,不可硬行撕拉,傷處用消毒紗布或干凈棉布覆蓋,并立即送往醫院救治。4.2 對燒傷面積較大的傷員要注意呼吸,心跳的變化,必要時進行心臟復蘇。4.3 對有骨折出血的傷員,應作相應的包扎,固定處理,搬運傷員時,以不壓迫傷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難為原則。4.4 可攔截過往車輛,將傷員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搶救救治。4.5 搶救受傷嚴重或在進行搶救傷員的同時,應及時撥5、打急救中心電話(120),由醫務人員進行現場搶救傷員的工作,并派人接應急救車輛。5、 滅火結束滅火結束后,注意保護好現場,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處理工作,并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調查處理完畢后,經有關部門同意,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清理,盡快恢復生產經營活動。6、 滅火處置原則1.1 火勢很小,可以用手提滅火器、消防水源進行撲救,員工接受過滅火訓練。1.2 切斷火源、電源,撤離未著火物資。1.3 不能自行滅火時,立即報火警(119)。(2)、觸電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 定義:觸電事故是電流通過人體或帶電體與人體間發生放電而引起人體的病理、生理效應所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6、。1.2 觸電事故類型:觸電事故類型可分為電擊事故和電傷事故。1.3 觸電事故規律:觸電事故一般多發生在每年空氣濕度較大的7、8、9 三個月。由于空氣濕度大,人體由于出汗導致本身的電阻也在降低,當空氣的絕緣強度小于電場強度時,空氣擊穿,極易發生觸電事故,導致觸電事故率比其它季節要高。1.4 觸電傷害的危害程度:當流經人體電流大于10mA時,人體將會產生危險的病理生理效應,并隨著電流的增大、時間的增長將會產生心室纖維性顫動,仍至人體窒息(“假死”狀態),在瞬間或在三分鐘內就奪去人的生命。 當人體觸電時,人體與帶電體接觸不良部分發生的電弧灼傷、電烙印,隨著由于被電流熔化和蒸發的金屬微粒等侵入人體皮7、膚引起的皮膚金屬化。這此傷害會給人體留下傷痕,嚴重時也可能致人于死命。2、 預防措施2.1 用電設備及用電裝置按照國家有關規范進行設計、安裝及使用。2.2 非電工人員嚴禁安裝、接拆電氣用電設備及用電裝置。 2.3 嚴格對不同的環境下的安全電壓進行檢查。 2.4 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它設施之間、工作人員與帶電體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進行隔離防護。 2.5 在有觸電危險的處所設置醒目的文字或圖形標志。 2.6 設備的金屬外殼采用保護接地措施。2.7 供電系統正確采用接地系統,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區分開。2.8 用電線路設兩級漏電保護。2.9 漏電保護裝置必須定期進行檢查。38、 應急組織與職責3.1 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領導辦公室職責:負責應急報告、通知、組織協調。3.2 現場救援組職責:負責現場應急處置將受傷人員抬至安全位置、泄漏點處理、安全警戒線設置等。3.3 醫療救護組職責:負責受傷人員的包扎、搶救與醫療救護人員配合對受傷人員處置、轉移等。4、 處置措施4.1 脫離電源4.1.2 低壓觸電事故脫離電源方法 立即拉掉開關、拔出插肖,切斷電源。 如電源開關距離太遠,用有絕緣把的鉗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斷開電源線。 用木板等絕緣物墊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流經人體的電流。 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橋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及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4.1.3 高9、壓觸電事故脫離電源方法 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拉開開關。 拋擲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屬線使線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4.1.4 注意事項上述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的辦法,應根據具體情況,以加快為原則,選擇采用。在實踐過程中,要遵循下列注意事項:救護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屬及潮濕的構件作為救護工具,而必須使用適當的絕緣工具。救護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觸電。防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可能的摔傷。特別是當觸電者在高處的情況下,應考慮防摔措施。即使觸電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觸電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如事故發生在夜間,應迅速解決臨時照明,以利于搶救,并避免10、擴大事故。4.2 現場急救4.2.2 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迅速采取對癥救護。4.2.3 觸電者傷勢不重,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請醫生前來診治或送往醫院。4.2.4 觸電者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使觸電者舒適、安靜地平臥,周圍不要圍人,使空氣流通,解開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同時,要速請醫生救治或送往醫院。4.2.5 觸電者呼吸困難、稀少,或發生痙攣,應立即作進一步的搶救。4.2.6 如果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及心臟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并速請醫生診治或送往醫院。在送往醫院途中,不能終止急救。(3)、機械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 機械傷11、害危害程度分析1.1 定義:機械傷害是指機械做出強大的功能作用于人體的傷害。1.2 機械傷害事故危害程度:機械傷害,易發生撞傷、碰傷、絞傷、咬傷、打擊、切削等傷害,會造成人員手指絞傷、皮膚裂傷、骨折,嚴重的會使身體被卷入軋傷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飛出,打擊致傷,甚至會造成死亡。2、 預防與預警2.1 預防措施2.1.1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上崗。2.1.2 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和穿戴勞動防護用品,用工具操作的部位,不得用手代替工具操作。2.1.3 機械傳動、轉動部位加裝可靠,防護裝置不得任意拆除。2.1.4 機械不得帶病運轉。2.1.5 檢修機械,必須切斷電源,掛禁止合閘警12、示牌。2.1.6 檢修完畢,試運轉前,對現場進行檢查,確認機械部位人員、設備內人員撤離安全的地方,方可試車。2.2 預警行動2.2.1 發現易產生機械傷害的隱患,立即排除。2.2.2 制止非操作、檢修人員進行操作,維修工作。2.2.3 人員受到機械傷害,立即切斷電源,迅速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2.3 處置措施2.3.1 發現有人受傷后,關閉設備電源,現場有關人員立即向周圍人員呼救,電話通知領導或值班人員。2.3.2 值班領導接報后立即到達現場,實施現場處置指揮工作,通知救護組人員到達事故現場。2.3.3 創傷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醫院救治。2.3.4 發生斷指立即止血,盡可能做到將斷指沖洗干凈,用消毒敷料袋包好,放入裝有冷飲的塑料袋內,將斷指與傷者立即送往醫院。2.3.5 肢體骨折,固定傷肢,避免不正確的抬運,送往醫院。2.3.6 肢體卷入設備內,立即切斷電源,如果肢體仍被卡在設備內,不可用倒轉設備的方法取出肢體,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設備部件,無法拆除撥打119報警。2.3.7 受傷人員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2.3.8 受傷者傷勢較重或無法現場處置,立即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2.3.9 做好事故現場的保護工作,以便進行事故調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