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處臨洪閘安全生產事故處理應急預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7832
2024-07-11
15頁
48.46KB
1、臨洪水利工程管理處臨洪閘安全生產事故處理應急預案臨洪閘管理所安全生產事故處理應急預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做好臨洪閘管理所日常安全生產工作,及安全生產事故的防范和應急處置工作,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發生和擴展,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保證應急救援措施高效、有序進行,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準備地防御、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險情,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社會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特制訂本預案。1.2 編制依據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xx省河道管理實施辦法、xx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xx省安全生產條例等相關規定編制2、。1.3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臨洪閘管理所及下轄各水利工程范圍內,由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預防和處置。安全生產事故包括:干旱災害、洪水災害、雷擊災害、火災、人員傷亡等。1.4 工作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以防為主,防救結合”的方針,實行所長負責制和崗位責任制,堅持統一領導,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發揮水利工程綜合效益,將安全事故及次生災害的損失降至最低。 2 工程概況臨洪閘管理所下轄三座水閘,臨洪閘、烏龍河調度閘、富安調度閘。臨洪閘位于xx市市區的北端,薔薇河末端與新沭河交匯處。該閘于1958年11月開工興建,1959年12月竣工,共263、孔,每孔凈寬5m,閘室總寬167.5m。設計流量1380m3/s,校核流量為2320m3/s,為大(2)型水閘。2006年,針對工程老舊狀況,臨洪閘進行了除險加固,2012年,該工程通過竣工驗收。臨洪閘的主要作用是防洪、擋潮、排澇和蓄淡灌溉,防止海潮和新沭河洪水倒灌,確保xx市市區及周邊200多平方公里免遭洪水威脅;同時該閘可蓄淡灌溉面積70萬畝,使30萬畝荒地成為良田,向xx市供應工業和生活用水,還可與其它配套工程聯合運用,向贛榆縣調水灌溉。烏龍河調度閘位于臨洪閘上游薔薇河左堤800米處,1977年11月動工興建,1978年8月竣工,中型水閘,設計流量90m3/s,校核流量100m3/s,主4、要擔負著溝通水系、調水等重任。目前正在進行除險加固。富安調度閘位于魯蘭河、臨洪東站引河與薔薇河交匯之間的薔薇河干河上,2013年通過竣工驗收,設計流量100m3/s,設計防洪標準50年一遇,擔負著防洪、調水、攔污、通航的重任。我所管理的三座水閘溝通了薔薇河、魯蘭河、烏龍河水系,通過聯合運用,科學調度,確保我市內河航運暢通以及整個薔薇河流域的防洪安全,工程效益十分顯著。3 組織體系與職責成立安全生產領導機構(臨洪閘管理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由祁大震所長任組長,全所十名在職職工為組成主體。主要負責落實日常安全生產工作以及突發性安全事故的應對工作,同時服從處工程科及上級防汛部門的指揮和領導。臨洪閘管5、理所安全生產組織網絡圖組長祁大震安全員孫曉磊機電技術負責莊文賢土建技術負責辛全霞副組長趙仕猛自動化技術負責馬海亭4 事故隱患部位與應急響應4.1 總體要求(1)事故發生時,領導小組組長應立即組織人員搶救,限制事故的發展,消除事故的根源及對人身和設備的危害,并及時向上級匯報。(2)在事故處理時,運行人員必須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集中注意力保持設備和人員的安全,只有在接到組長命令或者在對人身安全有直接危險時,方可離開工作崗位。(3)發生一般事故,應先檢查,詳細匯報所領導,按所領導指令處理。值班人員應把事故情況和處理經過記載在運行日志上。(4)發生事故,應按運行規程中的規定正確處理。判斷和處理事故時,要6、做到準確、果斷、沉著。4.2 日常工程運轉可能存在的隱患與應急響應(1)臨洪閘啟閉系統經過多年大負荷運行,目前設備已嚴重老化,一旦局部出現故障將影響整體工程正常防汛效益的發揮。具體響應如下:加強設備巡查,做好設備日常保養與維修,根據需要及時更換齒輪油、潤滑油等,做到設備隱患早發現、早處理,確保機組正常運行。(2)臨洪閘13臺電動機年久失修,電磁線圈及線路老化嚴重,常發生線圈燒毀事故,嚴重影響工程安全運行。具體響應如下:加強設備巡查,做好設備日常保養與維修,配備一臺備用電機、配備一定數量的電磁線圈和控制電線,發現線圈燒毀立即更換,確保機組正常運行。(3)由于臨洪閘下游海水中夾雜泥沙較多致使門前淤7、積嚴重,影響閘門正常運行。具體響應如下:a汛期河道流量大、流速快,可利用汛期有利條件及時沖淤排混,如遇到特殊情況不能開閘時,可在枯潮期利用高壓水槍沖淤,確保閘門正常啟閉。b定期活動閘門,緩解閘前淤積現象。(4)由于供電局線路維修、搶修需要,經常造成臨洪閘供電網絡停電,從而影響工程正常運行。具體響應如下:加強對備用電源(發電機組)的日常養護,配備充足的油料、冷卻水、系統易損零(備)件,確保機組處于安全狀態,隨時準備投入應急運行。(5)烏龍河調度閘除險加固結束,目前已經移交我所管理,主要問題為管理人員不熟悉新設備操作。具體響應如下:加強業務學習及實地操作,掌握操作要領。(6)富安調度閘兼具攔污、通8、航功能,日常運行中最大的問題是保證船只兩側的水位平緩過度,在不造成污水回灌東站引河的前提下,使船只順利通過閘口,具體響應如下:發揮臨洪東站自排閘及臨洪閘與烏龍河調度閘的聯合調度作用,4.3 汛期可能存在的隱患與應急響應進入汛期,閘管所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全程跟蹤雨情、水情、工情、險情、災情,并根據不同情況啟動相關應急程序。防汛抗旱信息的報送應快速、準確、詳實,重要信息應立即上報,因客觀原因一時難以準確掌握的信息,應及時報告基本情況,同時抓緊了解情況,隨后補報詳情。對于存在的工程及設備隱患,要定時開展排查,切實加以解決,防范事故發生;對于已經發生的事故,要及時采取措施,全力實施搶護,阻止事故進9、一步擴大蔓延。,(1)汛期臨洪閘上游水位超警戒水位且水位持續上漲,危機水工建筑物及市區安全時,具體響應如下:立即啟動防汛應急預案,落實人員24小時防守,各級成員堅守崗位,密切關注水情變化,保持通訊暢通,同時按照預案要求有計劃的增加力量巡查,各險工險段嚴加防守,備足搶險物資,一旦發生重大險情,所長及相關技術人員必須在兩小時內到達崗位,并及時向上級報告相關情況,組織有關人員采取相應措施,全力投入搶險自救,主動應對洪水。根據市防指下達的調度指令,嚴格控制水位,利用新沭河錯峰排洪及落潮有利時機,全力開閘自排薔薇河洪水;新沭河發生同頻率洪水行洪或下游漲潮時,關閉臨洪閘,擋住下游高水;在高低水未分開,烏龍10、河水位低于薔薇河水位時,可打開烏龍河調度閘,引部分薔薇河水進入烏龍河,以便開啟臨洪西站強排。盡一切可能保障市區安全度汛。 (2)臨洪閘及烏龍河調度閘下游兩側護坡與翼墻末端受海水沖刷及排水淘空,均出現較大沖坑,嚴重影響本閘整體安全性能,一旦汛期河道水位抬高,過閘流量增加,水面比降增大,受沖刷掏空部位極容易發生松動、坍塌,形成重大險情。具體響應如下:a為防止上、下游護坡破壞范圍擴大和險情惡化,可先采取臨時性搶護,當護坡局部松動脫落時,可用砂袋壓蓋松動脫落部位,當護坡局部坍塌時,則采用拋石壓蓋,若墊層及土體已被淘刷,應先拋填0.30.5m厚碎石,再拋壓砂袋或塊石;b拋石護腳護基。即順岸坡方向拋填塊石11、,深水中可采用拋石船拋投,使拋石隨水流下沉于拋護處;當水流深急時,可采取鉛絲籠、土工織物袋、竹籠裝成石籠推入沖刷的地方;c樁柳固坡。即水太深時,在坍塌的前沿打樁,將排樁與岸頂的牽連樁連接起來,排樁后擋上梢把或竹排等,再鋪上軟梢料,梢料后拋土填實形成排體;d當無土工布時,可用編織袋、草袋、麻袋等裝沙土和碎磚石,縫好袋口并使袋口向內,在受沖刷的部位進行拋填。如果坡度較陡,在坍塌底腳處打一排木樁,以阻止土袋滑落或隨水流失,土袋的抗沖能力較強,且施工簡單、迅速;e搶險注意事項:當坡面出現裂縫時,應及時觀察有無發生坍塌險情的可能;對因淘刷而發生險情時,要先穩定坡腳再酌情搶護,盡可能不在坡頂堆放重物或打樁12、,以免加快崩塌;當斷面崩塌過大,險情過重時,應搶做二道堤進行防護。(3)臨洪閘在除險加固工程中更換閘門采用鋼結構,堅固不易腐爛,但仍沿用以往的單吊點設計,當上下游水位差過大,閘門受力不均勻時,易造成卡阻現象,影響閘門正常啟閉。具體響應如下:閘門在啟閉過程中出現卡阻現象,短時間內無法修復時,嚴禁強行啟閉,為防止潮水倒灌,采用下檢修副閘門方法進行應急處理。在下放過程中,由于檢修門常年較少運用,加上水流較急,檢修門難以放到底時,應適當加重負壓,便于檢修門放置完好,以阻止水流。(4)汛期上游河道蓄水量增加,堤防易出現大面積滲水、管涌、流土、縱向裂縫等險情,繼而危機堤身整體安全。具體響應如下: a若發現13、滲水,先用土袋疊出水面,再做砂石反濾設施,后用塊石防護;b管涌:土袋前堵,堤后做砂石反濾層設施,直到流出清水; c流土:先用大面厚板或大鐵鍋在堤前堵洞,再用土袋前堵,堤后做砂石反濾層設施,直到流出清水;d. 立即組織人員在以裂縫為中心,以堤身寬度為旋轉半徑,在其兩側外迎水面相對增做月堤加固堤防,減少波浪對堤身的沖擊,對裂縫進行夯實封填,同時在其堤后加做戧臺。 (5)大汛期間,極有可能因水旱災害而衍生疾病流行、水陸交通事故等次生災害,直接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體響應如下:堅決服從市防汛防旱指揮機構統一指揮調度,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全力搶救和處置,采取有效措施切斷災害擴大的傳播鏈,防止次生災害的14、蔓延,并及時將工作進展情況向上級報告。4.4 旱期可能存在的隱患與應急響應對于旱期可能引發的供水危機,具體響應如下:(1)堅決執行市防指調度指令,充分發揮現有水利工程效益,最大限度減少干旱造成的損失。(2)進一步加強旱情監測,及時掌握旱情、災情,及時了解上游來水情況,科學分析旱情發展變化態勢。(3)根據調度指令參與防旱水源的科學調度,合理調配有限水源,必要時申請采取轄區內、跨地區、跨流域應急調水,補充供水水源。(4)立足本職,做好防旱保水工作,最大程度保證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用水安全,維護社會穩定。4.5 遭受雷擊時可能存在的隱患與應急響應(1)強雷電天氣應采取哪些防范措施:a切斷所有不用15、的電器設備的電源,拔出未裝避雷器的室外天線。b盡量留在室內減少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形閃電穿堂入室。除工作需要外,盡量不要靠近金屬部位。c若外出巡查時遭遇雷雨,盡快找一低洼或溝渠的地方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如果萬不得已需要在大樹下停留,必須與樹身和樹枝保持2米以上距離,并且盡可能下蹲,將雙腳并攏。d禁止一切漁船在閘身附近捕魚,以防雷電通過水傳到人體,導致觸電。 e思想上高度重視,注意防范強雷電可能引發的各類災害。(2)烏龍河調度閘液壓啟閉系統線路老化,系統整體防雷性能偏低,經常遭受雷擊造成電磁線圈和線路損壞事故,影響閘門正常啟閉。具體響應如下:a在調度閘上部安裝避雷針、避16、雷帶等雷電災害防護裝置,保護建筑物免受避雷電襲擊。每年對雷電災害防護裝置進行維護并申報檢測,確保其安全性能。b認真做好系統防雷性能進行檢測,及時整改,并配備一定數量的電磁線圈以備急用。(3)面對強雷擊可能引發的火災,具體響應如下:a如火勢不大,應使用滅火器材盡快設法撲滅火源,實施自救,保護公共財物。b如火勢兇猛,應大聲呼救,并及時撥打火災報警電話119。c火災發生后,應在第一時間通知救援組組長,同時利用水源充足等有利條件,就近取水救火,等待救援。d日常須加強對電氣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危險物品應妥善保管。e消防器材應按規定配置,并定期檢查,明確責任人。并經常培訓職工,做到人人會正確使用。4.6 17、人員傷亡的應急響應對于運行和非運行期間,閘管所范圍內發生的人員傷亡事故,應根據性質及趨勢,區別對待處理。具體響應如下:(1)發生輕傷事故后,現場有關人員必須立即報告領導小組,同時組織自救,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2)發生重大人員傷亡事故后,現場有關人員立即報告領導小組組長,組長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根據實際情況組織相關人員參加現場救援,以盡可能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和傷亡人數,同時向110、120報警,請求援助,全力救護傷員。在整個搶救過程中,保持現場通訊和對外聯系通暢。(3)派專人嚴格保護好事故現場,未經調查和記錄的事故現場,不得任意變動18、。(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處置工作。積極配合政府和有關部門的事故調查工作,及時寫出書面報告,分析原因,匯報處理過程和情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總結經驗教訓。(5)事故處理結束后,應當組織力量進行搶修,盡快恢復生產,使經濟損失達到最小。5. 反事故措施5.1加強制度建設(1)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長為安全第一責任人,帶動其他組員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防止重大事故、特別是嚴重人身傷亡事故,重大火災,工程和主要設備損壞等惡性事故發生。(2)嚴格執行運行工作的各級責任制,嚴肅勞動紀律,全面提高人員素質。特別強調領導要嚴格要求,敢抓,敢管,建立嚴細作風。搞好反事19、故預想,定期進行反事故演習。 5.2加強思想教育(1)牢固樹立安全意識與常備不懈的思想,通過會議、網絡、思想匯報等形式積極開展安全生產相關條例和法規的宣傳學習工作,明確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要求工作期間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因思想麻痹引發事故。(2) 不斷強化職業道德素質教育,進一步增強員工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堅決杜絕僥幸心理,嚴禁硬撐挺、延誤時間,使一般事故擴大為嚴重事故。5.3 強化技術管理(1)認真落實歲修、大修制度,切實加強機電設備的例行保養和日常維修,確保啟閉設備、發電機組處于正??煽繝顟B,可隨時投入運行。(2)不定期做好全所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和檢查工作,確保設備20、不帶病工作。主設備發生故障,應盡快安排修復,其它易損設備應備有備品件,以便及時更換。(3)不間斷對工程進行養護修理,確保工程安全完好,認真落實工程設備巡查制度,加強水工建筑觀測,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4)加強已有的工程物質基礎,配備必要防汛、搶險物資與設備。(5)非常時期加強工程巡視檢查的力度和頻率,防止人為破壞工程、設施設備的事情發生;及時發現工程險情;按照工程搶險原則或既定的方案實施搶險,以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6)熟悉潮水特性和變化規律,掌握工情、雨情、水情,做好工程的控制運用。按市水利局防汛抗旱指揮部和管理處的調度指令進行水位控制,嚴格做好工程運行情況和水位記錄等,不得缺項。(7)嚴格執行閘門啟閉制度等各項現場規章制度和運行規程,定期開展培訓與技術考核,檢查運行人員有無習慣性的錯誤操作方式,有效提高運行人員技術水平,杜絕違章操作。(8)運行人員要做到熟悉設備性能,掌握事故征兆和事故處理要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擴大事故。 (9)如因不可抗力造成工程質量事故(如強烈地震,特大風暴,大規模戰爭等),需要請政府及社會力量來搶護我們的工程。臨洪閘管理所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副組長:趙 仕 猛安 全 員: 盧中華 技術組莊文賢搶修組陶磊安全組盧中華后勤組陳維嶺組長: 祁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