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館工程縮短預制柱吊裝時間QC成果報告(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8114
2024-07-11
15頁
9.03MB
1、縮縮短短預預制柱吊裝制柱吊裝時間時間寧波市城建檔案館遷建工程項目部QC小組一、工程概況寧波市城市建設檔案館遷建工程位于寧波市東部新城核心區百丈東路與福慶南路西南角,為一幢11層的公共建筑,結構類型:地下室為框剪結構,地上為框架結構。本工程建筑面積:23660.5平方米;地下二層,地上十一層,410層結構施工采用預制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系,使用疊合板、疊合梁、預制柱以及預制樓梯等的成品構件。預制柱總數276根,標準層單層數量42根;預制梁總數621根,標準層94根;疊合板總數864塊,標準層130塊。整體預制率為31.54%,標準層預制率達到65.76%,裝配率50%。工程安全目標:浙江省2、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工程質量目標:確保錢江杯。(效果圖1如下)圖1:寧波市城市建設檔案館遷建工程效果圖二、QC小組簡介表1 QC小組概況表小組名稱寧波市城市建設檔案館遷建工程項目部QC小組課題名稱縮短預制柱吊裝時間小組類型攻關型小組成立時間2017年10月6日小組成員11人小組注冊號活動日期2017年10月-2018年1月課題注冊號活動次數18次QC教育時間人均接受培訓45小時組 員 信 息序號姓名性別年 齡學歷組內職務職務(職稱)備注11男42本科組長工程師2男46本科技術負責工程師3男28本科技術員助工4男27本科技術員助工5男28研究生技術負責助工6男28專科安全員技術員7男30專科工程3、處助工8男30本科施工員助工9南28本科材料員助工10男23本科測量員助工小組成員大專以上學歷90%,全部接受QC培訓考試合格,人均受QC教育時間45小時,出勤率93%。11女25專科資料員助工制表人:李凱凱 制表時間:2017年10月12日三、選題理由 理由1:調研項目預制柱105個,預制梁144根,預制墻板49塊,預制樓梯8個,其中標準層預制柱吊裝占總吊裝時間40%,嚴重影響施工進度。(見圖2)理由2:本工程預制柱總數達276個,標準層單層數量達42個,甲方要求工期8天一層。理由3:本工程預制柱鋼筋多達16根,預制柱套筒與鋼筋對位難度大,定位難。綜上所述,我們將本次活動的課題確定為:“縮短4、預制柱吊裝時間”。四、現狀調查小組成員對浙江捷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年產8萬立方PC構件工業用房一項目的PC施工進行了調查,該工程預制柱總數105個,標準層單層數量35個,并對每層的每道施工工序時間所需時間進行分析,并制定了標準層流水施工表。表2 標準層流水施工表制表人:李凱凱 制表時間:2017年10月12日240%26.7%6.6%26.7%制圖人:李凱凱 制圖時間:2017年10月12日圖2 標準層各構件吊裝時間比重由表2可知,預制柱吊裝及定位需要花費3天,占整一層吊裝時間的3/10,嚴重影響施工進度。該工程每層預制柱共35根,項目部安排了2組吊裝人員進行施工,平均每天工作12小時,吊裝3天5、,QC成員在對每組吊裝人員吊裝17根預制柱的時間,進行具體用時測算,共歸納平均用時,匯總如下表所示:序號工序完成安裝用時(min)占總用時比重(%)1構件對位40877.42構件調平519.73構件起吊346.54安裝吊具173.25取出吊具173.26總用時527100調查人:俞佳波 制表時間:2017年10月14日 制圖人:俞佳波 制表時間:2017年10月14日 表3預制柱的“構件吊裝”各工序安裝時間表 圖3 預制柱的“構件吊裝”各工序安裝時間排列圖 由表3可知:17根柱子吊裝需要耗時527min,則平均每根柱子吊裝需要耗時31min,其中構件對位耗時對多需24min,占總用時的77.46、%。因此,構件對位是造成預制樁吊裝耗時長的主要原因,我們QC小組將針對構件對位耗時長該原因采取對策,解決問題。五、設定目標根據現狀調查,該項目每層工期時間為10天超出本項目甲方要求的8天,若將本工程預制柱吊裝時間縮短為1天,則能滿足甲方要求。本工程每層預制柱共42個,項目部吊裝班組為1組,平均每天工作12小時,則平均每根柱子吊裝需要消耗17min,構件對位耗時10min。最終確定了本次QC小組活動的目標值設定為:構件對位消耗時間由原來的24min降低到10min。(圖4)圖4 目標設定圖 324min10min耗耗 時時制圖人:李凱凱 制表時間:2017年10月15日六、原因分析針對預制柱構件7、對位消耗長的影響因素,繪制如下因果圖(見圖5)。制圖人:李凱凱 制表時間:2017年10月15日圖5 因果圖七、要因確認由以上所示的關聯圖我們小組共找到11條末端原因,并制定了相應的要因確認計劃表,具體見表4。表4 要因確認計劃表序號末端因素確認內容確認方法確認依據負責人確認時間結論1未進行吊裝崗前培訓是否進行崗前培訓、考核合格率低于60%調查分析考核合格率不低于95%。陸奕瑋2017年10月19日非要因2技術交底不到位員工進場培訓,作業交底調查分析員工進場培訓100%,作業交底有記錄戴桂芹2017年10月19日非要因3無專人巡檢、監督是否有專人管理調查分析有專人負責且有完善的巡檢記錄夏騰飛28、017年10月20日非要因4獎懲制度不完善檢查獎懲制度是否完善現場驗證獎懲制度完善鄒海波2017年10月18日非要因5塔吊配重不夠本項目型號STT403及最遠吊重達10.4噸現場驗證吊重滿足起吊最大構件重量7.6噸華維濤2017年10月16日非要因46全站儀未檢驗檢查儀器校驗情況現場驗證全站儀偏差2李娟2017年10月16日非要因7鋼筋屈服強度差檢查鋼筋屈服強度是否超出或不足540MPa的允許誤差范圍外。現場測試鋼筋質量達到設計使用要求蔣正強2017年10月18日非要因8模具保養不及時檢查模具質量,是否及時保養現場驗證鋼模完好、無變形;符合規定要求陸奕瑋2017年10月20日非要因9專業技術配9、備不到位檢查項目部是否有專業技術專員、操作規程及指導手冊等現場驗證項目部無PC專業人員,缺少指導規章戴桂芹2017年10月16日要因10無鋼筋定位方法查看預制柱吊裝專項施工方案現場驗證無提高構件對位的有效措施戴桂芹2017年10月16日要因11施工場地風力等級強檢查風力測量調查表,是否存在大風天作業現場測量現場平均風力在5級及以下,符合施工要求李凱凱2017年10月17日非要因調查人:聞婧 制表人:俞佳波 制表時間:2017年10月20日確認一確認一末端因素:未進行吊裝崗前培訓確認方式詢問崗前培訓情況、進行質量考核確認人陸奕瑋確認地點現場會議室對現場15名吊裝班組人員進行調查,確認均參加了項目10、部組織的內部培訓。人員包括項目部管理人員及各班組成員,到會成員均在簽到單上簽字,并進行了一次考核,考核成績及格率為100%.確認過程序號考核等級合格人數1優秀(85-100分)82良好(75-85分)53及格(60-75分)24不及格(60分以下)0合格人數/合格率15/100%結論未進行吊裝崗前培訓為非要因確認二確認二末端因素:技術交底不到位確認方式員工進場培訓100%合格,作業交底有記錄確認人戴桂芹確認地點民工學校查閱培訓記錄,并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考核,合格率為100%,檢查交底記錄,簽字齊全。序號檢查項目檢查人數合格人數合格率1上崗培訓記錄1515100%2操作技能1515100%結論技11、術交底不到位為非要因確認三確認三末端因素:無專人巡檢、監督確認方式有專人負責且有完善的巡檢記錄確認人夏騰飛確認地點民工學校5 小組成員查看了項目部資料,發現有完整的巡檢記錄,內容詳細,針對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有完善的記錄結論無專人巡檢、監督為非要因確認四確認四末端因素:獎懲制度不完善確認方式檢查獎罰制度是否完善確認人鄒海波確認地點現場辦公室確認過程 查找項目部是否制定相關班組獎懲制度,并分析其制度的否合理性。經確認項目部制度完整,適用于工程應用。結論獎懲制度不完善未非要因確認五確認五末端因素:塔吊吊重不夠確認方式吊重滿足起吊最大構件重量確認人華維濤確認地點施工現場小組成員對項目部所采用的塔吊型12、號、配重及PC最大構件重量進行查閱。發現PC最大構件重量為7.6噸,塔吊最遠距離最大起吊重量為10.4噸,完全可以滿足構件起吊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序號塔吊型號標塔(獨立)高度(m)工作臂長(m)末端最大起重量(噸)最大吊重(t)品牌出廠日期出廠編號產權備案號確認過程1STT40373.64010.424永茂建機2017N752017.05浙B0-T01532結論塔吊吊重不夠為非要因確認六確認六末端因素:全站儀未校驗確認方式全站儀角度偏差2確認人李娟確認地點施工現場確認過程小組成員對項目部所使用的測量全站儀儀進行檢查,都已定期送檢校正,角度誤差2鑒定證書顯示均在使用期限內且保養良好。結論全站儀未校13、驗為非要因6確認七確認七末端因素:鋼筋屈服強度差確認方式實驗室檢查確認人蔣正強確認地點工地現場確認過程分別將22型號的鋼筋以60噸為一批,按55公分長度截取5根,送往試驗室進行檢查,3天后查看檢驗報告。經查看,鋼筋屈服強度540MPa左右,符合施工規范要求。結論鋼筋屈服強度差為非要因確認八確認八末端因素:模具保養不及時確認方式現場檢查確認人陸奕瑋確認地點工地現場確認過程小組成員對預制廠預制柱模具內表面、陰角、連接加固等部位進行檢查。經檢查發現,這些部位仍舊保持完好,符合規定要求,另外,廠家請專人每月對這些設備進行保養。結論模具保養不及時為非要因確認九末端因素:專業技術配備不到位確認方式檢查是否14、有專業技術專員、操作規程等確認人戴桂芹確認地點工地現場確認過程小組成員對項目的技術力量進行了檢查,發現項目沒有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同時項目部缺少操作規程,指導手冊,認為現階段施工技術落后,無法正確指導班組施工,嚴重影響了施工質量,增加成本浪費。結論專業技術配備不到位為要因確認十確認十末端因素:無鋼筋定位方法確認方式現場驗證確認人戴桂芹確認地點現場辦公室確認過程小組成員對項目的鋼筋定位措施進行現場調查,發現項目技術仍停留在普通施工工藝層次,無提高構件對位的有效措施,導致砼澆搗完后,鋼筋偏位大,人工調整耗時長且誤差大,大大增加了預制柱鋼筋對孔的時間,嚴重影響7施工進度。結論無鋼筋定位方法為要因確認15、十一確認十一末端因素:施工現場風力等級強確認方式現場檢測確認人李凱凱確認地點現場辦公室確認過程現場工人的工作時間為早上5點半到下午6點半,小組成員定時對施工樓層現場進行風力測試,記錄顯示施工現場平均風力為4級,該風力在高空作業施工風力的范圍內,屬于正常施工。統計表格如下(風力單位為級):時間8:0010:0013:0016:00合計平均風力2017/10/164.03.03.04.03.52017/10/173.02.02.02.02.32017/10/184.03.02.04.03.33.0結論施工現場風力等級強為非要因通過要因分析,確認了影響構件對位耗時長的2條主要要因:1、專業技術配備不16、到位;2、無鋼筋定位方法八、制定對策 根據上述分析的2條要因,我們制定了相應措施,如下表所示:(表5):表5 對策措施表制表人:俞佳波 制表日期:2017年10月28日九、實施對策實施一:引進專業工業化施工技術力量1、成立PC工程專家小組,邀請上海市建筑工業化專家委員會委員、遼寧省土木建筑學會裝配式建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寧波市住建委建筑工業化辦8序號要因對策目標措施地點完成時間負責人1專業技術配備不到位引進專業工業化施工技術力量組建PC專家小組,并編制了相關規章手冊指導施工1、成立PC工程專家小組,結合施工現場對方案論證并進行專題討論;2、引進BIM技術,優化拼裝節點;3、結合項目特點,編17、制了針對本項目的吊裝手冊、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4、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會議室2017年10月30日戴桂芹李凱凱俞佳波2無鋼筋定位方法制定定型化模具,對鋼筋進行可靠固定提高鋼筋對孔效率,模具周轉達7次以上 1、設計定型化模具2、按設計圖紙,委托廠家制作定型化模具并進行現場試拼裝模具3、對模具編號排序,全面安裝模具;模具安裝完畢后,進行測量定位,并進行檢查驗收,保證鋼筋位置的精準性。4、待砼成型后,將模具及PVC管拆除回收并進行清理、刷油,以便周轉使用5、放樣定位,檢查鋼筋偏位情況;6、預制柱吊裝,檢驗鋼筋對位成效施工現場2017年11月15日夏騰飛陸奕瑋蔣正強公室主任等專家成為小組組18、員,結合施工現場對方案論證并進行專題討論;(見圖6)圖6 方案論證、專題討論會2、利用BIM技術,通過BIM模型對構件拼裝節點區的建模模擬,用以對構件節點區鋼筋的碰撞檢查,提高設計質量,并避免日后施工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圖7 PC構件優化后節點示意圖3、結合項目特點,編制了針對本項目的吊裝手冊、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指導施工(見圖8)。圖8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吊裝手冊4、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9圖9 現 場 指 導實施效果:通過引進專業工業化施工技術力量,編制相關指導手冊,不僅彌補了施工經驗不足,完善了方案的不合理性。降低了現場質量缺陷、減少了材料浪費19、,避免了施工返工,為后期縮短工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實施二:制定定型化模具,對鋼筋進行可靠固定1、根據預制柱鋼筋分布圖紙,小組成員對定型化模具進行了設計。選取795mmX100mmX10mm鋼板2塊、754mmX100mmX10mm鋼板2塊進行拼接;預制柱鋼筋直徑為22mm,鋼筋對應的鋼板處開32mm的空洞,每側預留5mm的空隙,保證可以放置內徑22mm的PVC管(不僅用于鋼筋成品保護,同時卡主模具,不讓其下滑);鋼板內側沿鋼筋孔位處開23mm的縫隙,便于鋼板拆除;鋼板與鋼板之間采用2顆螺栓M8X60X20進行加固。(見圖10)圖10 定型化鋼板模具平面圖及剖面圖2、按設計圖紙,委托廠家制作定型20、化模具并進行現場試拼裝模具。(見圖11)10圖11 定型化模具拼裝圖3、對模具編號排序,全面安裝模具,其中模具面距現澆面50mm;模具安裝完畢后,進行測量定位、調平,檢查驗收并記錄,保證鋼筋位置的精準性。(見圖12)圖12 現場驗收及驗收記錄4、待砼成型后,將模具及PVC管拆除回收并進行清理、刷油,以便周轉使用(見圖13)圖13 模具回收、清理5、放樣定位,檢查鋼筋偏位情況;小組成員對一層42個預制柱鋼筋(每個柱子16根鋼筋,鋼筋中心距柱邊距離為50mm,允許誤差為5mm)進行偏位檢查,得到如下調查表。表7 鋼筋偏位調查表偏移量L(mm)鋼筋數量n(根)占總數比重(%)L354581.13L521、12718.9L500總計(根)672合格率(%10011)制表人:李凱凱 制表時間:2017年12月2日由上表可知,通過定型化鋼板定位,樓面鋼筋偏位合格率達100%,為預制柱鋼筋對孔并順利落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圖14 鋼筋偏位驗收6、預制柱吊裝,檢驗鋼筋對位成效 圖15 鋼筋對位成效實施效果:通過制定定型化模具,對鋼筋進行可靠固定,避免了樓面鋼筋偏位,杜絕了鋼筋二次污染,保證了預制柱吊裝時,鋼筋能順利對孔,大大縮短了鋼筋對孔所消耗的時間。十、效果檢查效果一:對策實施后,QC小組于2017年11月20日對本工程每層42個預制柱吊裝關于構件對位所需時間進行了統計(四舍五入,小數點保留個位數),并22、與策劃方案實施前進行了綜合比較,做出的相關表及效果對比圖,具體如下:構件對位耗時調查表 表8耗時(min)預制柱數量(個)實際平均耗時目標值現狀值556117207102412859110010以上0總數42/制表人:俞佳波 制表時間:2017年12月 10日制圖人:俞佳波 制圖時間:2017年12月10日圖16 實施效果對比圖結論:通過上述對比,構件對位耗時實際平均值為7min比目標值10min縮短了3min;平均每根柱吊裝耗時14min比原所需的31min,提高了一倍的效率,大大縮短了吊裝時間。同時小組成員也對該層施工進度進行了記錄,5層施工共耗時8天已滿足甲方提出要求,具體進度表如下:表23、9 五層流水施工表制表人:李凱凱 制表時間:2017年12月11日結論:通過QC小組活動,大大提高了預制柱吊裝效率,超過了小組設定的目標值。效果理想,得到各級主管部門的好評;同時采用定型化模具。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周轉利用率,無形中降低了施工成本。(見圖17)1324min10min7min 圖17 預制柱吊裝完成照片效果二:通過這次QC小組活動,我們小組成員工積累了提高預制柱吊裝的施工經驗,為今后爭創“錢江杯”奠定了的基礎。十一、鞏固措施通過本次QC活動,小組成員在本次活動的基礎上,引進技術力量,運用新工具,克服了施工難題,解決施工中的技術困難,提高了吊裝施工效率。小組成員對本次活動中采用定型化24、模具技術進行總結,并將這一成果編寫成提高預制柱吊裝效率作業指導書SZ(ZBS)-013-2017(見圖片19)報公司進行交流。圖18 QC成果確認書 圖19 提高預制柱吊裝效率作業指導書十二、總結及下一步打算14總結:本次QC活動,不僅在提高預制柱吊裝效率上得到了保證,也為項目整理創優打下了基礎,定型化鋼筋固定模具也成為了整個項目的亮點。通過本次QC活動,小組成員的自身素質有了顯著的提高和改善,對工具的運用更加熟練,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團隊合作精神也有很大的提高。QC小組在總結中對小組成員的綜合素質進了自我評價,見下表和雷達圖:制表人:俞佳波 制表時間:2017年12月15日下一步打算:下一步我們將以降低預制柱灌漿料損耗率為課題繼續開展QC小組活動。15自我評價序號項目活動前活動后1團隊精神65822質量意識75903進取精神82904QC工具運用技巧65855工作激情80906改進意識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