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澆鋼筋混凝土“V”型圓柱施工工法(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8237
2024-07-11
18頁
3.65MB
1、現澆鋼筋混凝土“V”型圓柱施工工法 1.前 言隨著建筑技術的不斷提高,建筑造型更趨新穎、多樣化,現澆鋼筋混凝土“V”型圓柱結構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工程中。但是現澆鋼筋混凝土“V”型圓柱的施工卻成為一大難點,施工技術要求高、難度大,對工程的質量及工期具有重要影響,尤其是對于模板加工、模板企口拼裝、模板加固以及節點鋼筋的綁扎技術等要求更為突出,如何采取安全、優質、經濟、高效的施工措施加以保證,是施工技術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利用BIM技術輔助現澆鋼筋混凝土“V”型圓柱施工,提高模板空間定位及下料精度,確定節點鋼筋預下料和綁扎情況,并采用“企口錯位拼裝、雙重加固”的模板施工工藝技術,克服原有技術的不足,2、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人的勞動效率,與傳統施工相比,具有操作更方便,施工質量更可靠、成本更低廉等特點,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現澆鋼筋混凝土“V”型圓柱施工工法先后在“重慶新聞傳媒中心一期工程”、“安徽喜迎門小區二期E標段小學單體工程”中推廣應用,效果良好。截止目前,本工法中的核心技術已取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項(V型圓柱混凝土的澆筑模具,專利號:ZL201420476820.3,V型圓柱斜線段混凝土澆筑模具,專利號:ZL201420476774.7),同時,取得實用新型專利受理1項(V型圓柱交叉段混凝土澆筑模具,受理號:201420476775.1)和發明專利受理1項(V型圓柱混凝土的澆筑模具3、及施工方法,受理號:201410416916.5)。2.工 法 特 點2.1 施工效率高。利用BIM技術實現對V型圓柱的空間定位和精確放樣,計算出模板、鋼筋施工等各項參數,省去了繁重、低價值的反復協調與人工檢查工作,提高了施工整體質量和效率。2.2 現場適應性強、勞動強度低、質量易保證。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切割下料,操作方便;同時無需大型吊裝設備即可完成組裝,提高裝模效率;圓木模板采用“企口錯位拼裝、雙重加固”等技術,接縫嚴密,穩定牢固. 2.3 一次性投入低,經濟效益明顯。2.4 安全性高,綠色環保。設備投入低,作業難度小,安全防護容易,節能降耗效果明顯,對周圍環境影響小。3.適 用 范 圍4、本工法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現澆鋼筋混凝土“V”型圓柱施工。4.工 藝 原 理4.1 采用BIM技術對“V”型圓柱木模板進行空間定位和精確放樣,實現了可視化三維視圖,提高了模板的加工、安裝精度。4.2 圓型木模板采用企口錯位拼裝、雙重加固等技術,確保了接縫嚴密,穩定牢固。4.3 節點處鋼筋施工采用BIM技術預先放樣定位,提高了鋼筋安裝質量。圖4.3 工藝原理圖說明: 148mmx3.5mm鋼管固定架 240mmx80mm方木楞 31mmx30mm環形鋼箍帶 4圓木模板 5拼縫 6對拉絲桿 7結構板5.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5.1 工藝流程“V”型圓柱木模板設計及加工 定位放線 支架搭設鋼筋綁扎5、 定位筋安裝 柱模預檢 “V”型圓柱木模板拼裝、加固 “V”型圓柱斜度、軸線檢查 澆筑混凝土養護柱模拆除 圖5.1 工藝流程圖5.2 操作要點 5.2.1 “V”型圓柱木模板設計及加工根據工程特點及現場施工條件,在廠家訂購18mm厚、3000mm長的半圓弧形木模板,運送至現場后,利用BIM技術進行現場輔助放樣,確定圓弧形木模板下料尺寸,最后由專業的技工在現場進行加工。圖5.2.1-1 “V”型圓柱木模板設計分析圖一利用BIM技術建立“V”型圓柱三維視圖,剖切相貫線進行數據分析,可得出如上圖所示“V”型圓柱圓木模板下料切割輪廓線,為半橢圓形式。利用數學方法,以底部圓心為原點,以切割面橫向為X軸和6、軸中線為Y軸建立坐標系,可得出模板切割輪廓線的方程式,即 。(其中a為“V”型圓柱交叉點至底部結構面的高加一倍模板厚,b為V”型圓柱直徑加兩倍模板厚)圖5.2.1-2 “V”型圓柱木模板下料分析圖為了便于施工,提高下料精度,結合圓木模板施工特點及BIM技術三維視圖,采取通過控制H值和L值進行模板下料,即對圓弧形木模板原材料縱向和橫向描點,可根據實際需要控制描點的密集程度,最后沿各描點位置依次進行切割,可實現“V”型圓柱木模板的精確下料。(1)H值計算:由知:; 由上圖分析可知H=Ysin=sin,(其中可由施工圖算出); (2)弧長L值計算:圖5.2.1-3 “V”型圓柱模板弧長平面視圖由圖37、可得: ;(其中要求轉化為度數,R為圓柱半徑) 由公式可知,除X為未知量外,其他數值均為已知,H值和L值隨X值變化而變化,又由得,X取值范圍為(-R-模板厚,R+模板厚)。現場切割下料時,可通過設定X值,算出對應的H值和L值(如圖4),從而得出一系列切割點,再沿著各切割點依次進行切割,可實現“V”型圓柱節點部位的木模板下料。圖5.2.1-4 “V”型圓柱節點部位木模板下料圖在“V”型圓柱節點交叉段木模板加工時,根據BIM技術分析的計算數據,將3000mm模板進行描點切割,加工出符合要求的異型節圓木模板,圓筒段可直接采用3000mm的標準節模板,即采用“標準節+異型節”的方式,以達到節約材料的目8、的。模板加工成型后,應根據事先的模板設計對模板進行編號,方便現場組裝(如圖5.2.1-3)。圖5.2.1-5 “V”型圓柱木模板加工及編號圖5.2.2 定位放線采用BIM技術得出“V”型圓柱平面投影參數,并根據施工圖軸線尺寸引測控制線,建立軸線控制網,引測標注圓柱控制線和標高控制線,畫出圓柱模板的外邊線及外側控制線。再通過斜率和標高計算出標高偏差,確定偏移值,并在混凝土樓板面上彈出斜圓柱頂端中心線和圓木模板邊控制線。在圓柱下部內側安置定位鋼筋(如圖5.2.2)。圖5.2.2 定位放線 5.2.3 支架搭設支架搭設時,采用多向支撐的方式,分別在豎向、橫向和垂直于斜圓柱方向設置支架,從而使V型圓柱9、模板在搭設時所受到的豎向應力、橫向應力及斜向應力均勻分布在支架上面。采用BIM技術分析了“V”型圓柱模板的受力特點,再運用PKPM軟件進行計算,確定模板支撐體系,保證了圓木模板受力均勻和施工安全。將梁板模板支撐架與“V”型圓柱木模板水平固定架綜合進行考慮,統一布置,多向受力,均采用48mmx3.5mm鋼管扣件式腳手架,設計布置時首先考慮“V”型斜長圓柱木模板水平固定架,梁板支撐架隨圓柱木模板進行調整布置,各立桿間距、步距必須滿足設計的各項要求。5.2.4 鋼筋綁扎“V”型圓柱鋼筋施工前,利用BIM技術對節點部位的鋼筋進行建模,得出可視化的鋼筋三維視圖,確定節點部位鋼筋預下料和綁扎情況。鋼筋綁扎10、過程中,節點處鋼筋施工采用BIM技術預先放樣定位,再結合施工圖紙、11G101圖集及相關規范完成鋼筋的綁扎。圖5.2.4 “V”型圓柱三維視圖5.2.5 定位筋安裝采用直徑為12的螺紋鋼在圓柱箍筋上焊制定位筋,定位筋以“十”字形式焊制,定位筋沿柱筋的垂直方向間隔500mm均勻布置,第一道的起始布距為50mm。柱筋卡在卡槽內然后用扎絲綁扎牢固,綁扎時保證定位筋水平放置。5.2.6 柱模預檢拼裝模板之前檢查“V”型圓柱根部混凝土結構,表面應平整光潔,如達不到平整度要求,用1:1水泥砂漿找平。柱截面內應鑿毛、剔除松動石子和浮漿,并用水沖洗干凈。沖洗干凈后,辦理圓柱模預檢。 5.2.7 “V”型圓柱木11、模板拼裝、加固1. “V”型圓柱木模板拼裝:根據構造要求,將預先下料好的圓柱木模板通過塔吊運至指定地點,然后在圓柱木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涂刷隔離劑,根據拼裝順序,對齊相鄰圓木模板企口,模板的上下連接處的兩塊模板需要分段錯位安裝,水平接縫采用雙面膠進行處理,確保接縫嚴密,穩定牢靠(如圖5.2.7-1和5.2.7-2)。 圖5.2.7-1 模板企口拼裝圖圖5.2.7-2 模板拼裝 2. “V”型圓柱木模板型腔體部分加固采用拉桿及方木楞對異型節進行加固,并用填塞方木楞的方式使模板更為緊固。對拉絲桿沿圓柱徑向布置,共三排,每排布置四根(圖5.2.8-1)。“V”型圓柱型腔體部分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點,12、利用拉桿、方木楞及鋼管架的加固方式,不僅質量可靠,同時既簡單又經濟。圖5.2.7-3 “V”型圓柱直線段加固 3. “V”型圓柱木模板圓筒段加固1)環形鋼箍帶第一道加固待“V”型圓柱圓筒段圓木模板拼裝完成后,沿圓弧形木模板外圈套上緊固鋼帶(1mm厚x 30mm寬),環箍帶之間間距為300mm,靠近所述柱狀圓筒端部的所述環箍帶與所述柱狀圓筒端部的距離為80120mm,在施工時,可根據現場實際的需要確定鋼帶之間的間距。鋼帶緊固時要保證鋼帶水平,不要扭曲。由于模板是錯開安裝的,在上下模板水平接口錯縫的位置一定要用鋼帶進行加固,鋼帶要水平覆蓋在接口部位,而且保證接口位置在加固鋼帶的中間,這樣可以增強模13、板的穩固和施工的效果。(如圖5.2.8-2)圖5.2.7-4 環形鋼帶加固2)鋼管與方木楞抱箍第二道加固鋼帶安裝好以后,為了防止在澆筑混凝土時爆模,在圓柱模板體系外圍做四周相切的鋼管架,鋼管架閉合連接,上下每層鋼管間距保持1500mm最佳,起步桿距底200mm,并且與外圍的外架連接成整體,并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模板與鋼管架之間垂直加設40mm x 80mm的方木楞。,這樣不僅可以對木模板進行保護,同時也可以緩沖振動棒的壓力,使打出來的混凝土效果更好,同時這樣也有利于對模板進行垂直定位,使模板受力形成一個整體,達到二次加固的作用。(如圖5.2.7-5)圖5.2.7-5 鋼管與方木楞水平抱箍加固514、.2.8 “V”型圓柱斜度、軸線檢驗調整模板加固到過程中,還要對模板的斜度和軸線位置隨時進行校正。即采取模板斜度軸線的檢查與模板加固保持同步的施工方式。在腳手架加固的同時,通過線錘吊線的方法來調整模板的垂直度和軸線位置,待偏差在規范要求范圍內時,將外側腳手架與周圍的腳手架連接成整體,并對模板下口縫隙及連接部位采取堵縫措施,防止漏漿。5.2.9 澆筑混凝土現澆鋼筋混凝土“V”型圓柱隨標準層進行施工,即每次施工高度為4500mm,混凝土采用塔吊吊打的方式,每一吊混凝土方量約為0.8m。混凝土澆筑過程時,先澆筑“V”型圓柱內側斜柱混凝土,而后澆筑“V”型圓柱外側斜圓柱混凝土,以此反復,直至整個“V”15、型圓柱澆筑完成。5.2.10 養護“V”型圓柱采取帶模養護方式,使混凝土表面不失水,處于濕潤狀態。有效避免了混凝土早期表面容易失水而開裂現象的出現。5.2.11 柱模拆除在對“V”型圓柱構件的模板拆除之前,應對同條件下的試塊進行試壓,待砼強度到達100%方可提出拆模申請。拆模前,應對參與拆除工作的各方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拆除時應嚴格按照“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的原則進行拆除。(如圖5.2.11)拆模時,依次把加固在模板外的鋼管、方木楞、鋼帶等去除,此時模板自然脫模張開如果有個別沒有自然張開的模板,只需要在凸凹接槽口位置用木條敲擊振動一下,模板便可以自然張開(為保證混凝土質量,嚴禁使用工具撬16、開)。 圖5.2.11 圓木模板拆除5.3.勞動力組織表5.3 勞動力組織情況表(以4根4.5m圓柱進行配置)序號工種數量備注1施工技術員1全面負責指揮模板的制作和安裝2測量員2負責現場的放樣工作3木工5負責現場圓模板的制作與安裝4電工1負責現場的施工用電5架子工8負責現場圓模板支撐架的安裝6鋼筋工6負責現場V型圓柱鋼筋下料和綁扎7混凝土工4負責現場V型圓柱混凝土澆筑和養護 6.材 料 與 設 備6.1 材料材料見表6.1。表6.1 材料一覽表(以4根4.5m圓柱進行配置)序號機械設備或材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備注1木制圓模厚度18mm3402方木楞40mm X 80mm330m3鋼帶1mm厚x 17、30mm寬136根4鋼管48mm3.5mm440m5鋼筋10、22、25(均為HRB400級)2.596t6混凝土C4085m6.2 主要機具設備機械設備見表6.2。表6.2 機械設備一覽表序號機械設備或材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備注1塔吊QTZ250(7035B-16)1負責材料的水平和垂直運輸2水準儀DS1型23經緯儀J2JD型24電鉆65其他工具若干包括活口扳手、線錘、榔頭、鉗子7.質 量 控 制7.1 遵照規范、標準 7.1.1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7.1.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7.1.3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7.18、1.4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7.1.5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7.1.6 施工圖紙及11G101圖集7.1.7 其他國家及地方強制性條文及標準規范等。7.2 質量保證措施7.2.1 根據圖紙尺寸優化分節設計,原則為“多標準板,少異型板”,方便重復周轉使用。柱頭模板按設計尺寸實地裁割并標識,防止因各部位尺寸不同造成模板浪費。7.2.2 方木楞宜采用經干燥的松木,防止使用過程中變形翹曲,使用前應過壓刨刨平,以保證模板平整度。7.2.3 鋼帶設置應嚴格按設計計算間距布置,確保模板拼縫處有增強鋼帶,防止模板變形。7.2.4 模板支設完成19、后,應逐個檢查斜撐是否固定牢固,端頭是否松動,如有松動應及時用木楔楔緊,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變形影響混凝土觀感質量。7.2.5 混凝土澆筑前模板必須清理干凈,防止影響混凝土觀感質量。7.2.6 脫模劑宜采用水性脫模劑,脫模劑應涂刷均勻,不得漏刷,如涂刷后遇雨,應在雨后重新涂刷。7.2.7 拆模時,依次把加固在模板外面的鋼管、方木楞、鋼帶去除,此時模板自然脫模張開,如有個別沒有自然張開的模板,只需要在凸凹槽接口位置用木條敲擊震動,模板便可自然脫模,嚴禁用工具撬開。8. 安全措施8.1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裝與拆除人員必須是經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架子工應持證上崗。8.2 搭拆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20、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8.3 腳手架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應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第8章的規定進行檢查驗收,并應確認合格后使用。 8.4 鋼管上嚴禁打孔。8.5 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 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架體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嚴禁拆除或移動架體上安全防護設施。8.6 滿堂支撐架在使用過程中,應設有專人監護施工,當出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并應迅速撤離作業面上人員。應在采取確保安全的措施后,查明原因、做出判斷和處理。8.7 滿堂支撐架頂部的實際荷載不得超過設計規定。8.8 當有六21、級強風及以上風、濃霧、雨或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夜間不宜進行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8.9 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及連墻件。8.10 滿堂腳手架與滿堂支撐架在安裝過程中,應采取防傾覆的臨時固定措施。8.11 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應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8.12 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應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 作人員入內。9.環 保 措 施 9.1 成立相應的環保管理機構,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環境、衛生、文明、安全的施工管理。9.2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施工方案,合理布置臨時施工場地,施工22、場地做到整潔文明。廢水的排放、建筑垃圾等的堆放和丟棄應按政府有關部門的規定進行管理。9.3 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標準,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工序,大量焊接所產生的光污染,應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護,發現超標及時進行整改。噪音較大的工序禁止夜晚作業。10.效 益 分 析10.1 經濟效益本工程3133層為現澆鋼筋混凝土“V”型斜長圓柱,層高4.5*3=13.5m,共4組V型圓柱,混凝土用量約84.78m,共計模板面積約339.12。采用工廠定制鋼模板費用: (1)人工費用:8.478*(42.75*1.3*71)=33452.7元(查定額表知單位為10m,因此84.78/10=8.478。因為傾23、斜且是鋼模板,人工消耗定額為42.75*1.3,人工工日單價71元。) (2)機械費用:3*900=2700元(機械:選用QTZ250(7035B-16)塔式起重機,總消耗量估計量3臺班,2013年11月單價900元/臺班) (3)材料費用:6480*7.99*1.3(2013年11月組合鋼模板單價6480元/t,一共有339.12*23.55/1000=7.99t.因為是“V”型,所以耗量1.3系數,其中每平方米耗量23.55kg)+8.478*1.5*55.48*2.9(混凝土體積84.78m,定額單位10m。因為是傾斜的,所以系數*1.5。支撐鋼管及扣件消耗量55.48*單價2.9(套用24、多邊形柱定額)=69353.8元。則使用鋼模板總造價為:33452.7+2700+69353.8=105506.5元。施工工期【( 84.78/10)*(42.75*1.3)】/12= 39工日(12名工人施工)采用現場加工.采用工廠定制木模板費用: (1)人工費8.478*42.75*1.1*71=28306.1元(查定額表知單位為10m,因此84.78/10=8.478。因為圓柱為“V”型構造,人工消耗定額為42.75*1.1,人工工日單價71元。) (2)機械費:2*900=1800元(機械:選用QTZ250(7035B-16)塔式起重機,總消耗量估計量2臺班,2013年11月單價90025、元/臺班) (3)材料費用 8.478*【1.817*1650*1.3(鋸材估計消耗量1.817*單價1650,消耗量的單位是m.因為是弧形異形鋸材,考慮耗量系數*1.3)+1.5*55.48*2.9(因為是傾斜的,所以系數*1.5。支撐鋼管及扣件消耗量55.48*單價2.9(套用多邊形柱定額)+100(其他材料費,現場得來)】=35936.6元則使用木模板總造價為28306.1+1800+35936.6=66042.7元。施工工期(84.78/10)*42.75*1.1/12=33 工日(12名工人施工)由上述計算可知,在“V”型構造中采用木模板比采用鋼模板相比:節省費用:105506.5-26、66042.7=39463.8元(其中,人工費5146.6,材料費33417.2,機械費900);節省工期:39-33=6工日,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為今后的類似工程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0.2 社會效益采用該工法的核心內容進行施工,不但能優質、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務,還為文明施工、節能降耗等提供了前提保證,有利于推進建筑施工的技術進步,為工程施工手段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鑒價值,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10.3 技術效益在“V”型圓柱木模板施工中,采用BIM技術提高了圓木模板的加工制作效率和鋼筋安裝質量,同時優化了施工工藝,積累了豐富的同類工藝施工技術處理措施經驗,形成了簡便、可行的施工方法。10.27、4 節能效益合理考慮了支架、模板的周轉使用,提高了施工資源利用率。采用的標準節+異形節的組合,合理使用了模板,減少隨意切割而產生的浪費,具有較好的節能效益。10.5 環保效益模板周轉快,有效緩解了施工現場的建筑垃圾,對周圍環境沒有太多的污染;木模板加工、拼裝無需大型機具設備,產生噪音小;另外模板可反復使用,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改善了施工環境,降低了建筑損耗,有積極的環保效益。11.應 用 實 例11.1 工程概況重慶市新聞傳媒中心一期工程,超高層建筑,最大建筑高度(地上/地下):172.8m/-17.2m;最大建筑層數(地上/地下):36F/-4F,標準層層高4.5m,建筑總面積約10萬,是重慶28、日報報業集團的辦公大樓。該工程1#塔樓31F33F新聞發布大廳,為鏤空的三層結構,主要的承重構件為4根現澆鋼筋混凝土“V”型圓柱,標高為136.80m150.30m。 安徽喜迎門小區二期工程E標段小學單體工程,總建筑面積17313,地上部分面積15878,地下部分面積1435。建筑層數為六層,局部四、五層,建筑高度22,050m.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階梯教室部分柱為現澆鋼筋混凝土“V”型圓柱,總共兩根,高度均為8m。 11.2 施工情況上述兩個工程先后采用了現澆鋼筋混凝土“V”型圓柱施工工法的核心內容進行施工,重點控制模板加工、拼裝精度、加固措施以及鋼筋綁扎等施工工序,認真落實“三檢”制度與工序間的交接班,實行技術人員跟蹤指導,使現澆鋼筋混凝土“V”型圓柱保質、按期、安全地施工,確保了工程的施工質量與進度。11.3 施工結果評價現澆鋼筋混凝土“V”型圓柱施工工法的應用實現了設計意圖,能夠保證“V”型現澆混凝土結構的質量,縮短了施工工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得到了業主及各參建單位的一致好評,也累計了相應的施工經驗,同時為我司帶來了良好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