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場站、燃氣管線及其附屬設備設施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8655
2024-07-15
13頁
36.83KB
1、 燃氣場站、燃氣管線及其附屬設備設施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 1.總則1.1目的為及時、有序、高效、妥善地處置發生在城市燃氣輸配運行中的事故,保護公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損失,維護社會穩定,支持和保障地方經濟發展,制定本預案。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城鎮燃氣搶修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規程1.3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xx市各燃氣場站、燃氣管線及其附屬設備設施運行過程中的各類安全事故。1.4 工作原則1.4.1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在公司的統一2、領導下,根據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危害程度進行分級,確定不同級別的情況報告、預案啟動、應急響應程序,落實燃氣事故責任機制。1.4.2 統籌安排,協調配合明確各級、各部門的職責,加強協調、密切配合、信息共享、形成合力,有效地處置燃氣事故和緊急情況。1.4.3 預防為主,長效管理以保障城鎮燃氣安全為目標,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實行強化公司監督與企業規范經營相結合的長效管理原則,確保燃氣設施的安全運行,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2 危險性分析2.1 單位概述燃氣公司成立燃氣專業應急救援隊伍,配備有專用搶險車輛,應急搶險設備,燃氣泄漏檢測儀器等,為燃氣場站、燃氣設備設施及城市燃3、氣管網、戶內燃氣管線等燃氣事故的應急搶險救援提供保障。2.2 危險性分析根據公司安全現狀分析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分析,主要危險目標有: (1)戶外埋地燃氣管道泄漏、燃燒、爆炸;(2)戶內燃氣管道泄漏、燃燒、爆炸;(3)調壓箱(柜)泄漏、燃燒、爆炸;(4)門站、儲配場站、加氣站發生燃氣泄漏、燃燒、爆炸。3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人員和職責3.1 公司應急管理指揮領導小組總指揮:副總指揮(成 員:3.2 職責3.2.1 總指揮職責:(1)對事故應急救援負總責。(2)負責發布本預案啟動、關閉的命令和相關指示和協調工作。(3)負責調動公司各種資源應急救援。(4)負責與事故應急救援有關單位協調聯動。(5)負責4、向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3.2.2 副總指揮(現場指揮)職責:(1)負責事故應急救援搶險現場指揮。(2)負責執行預案組織搶險救援。(3)負責組織現場人員安全搶險,控制次生事故的發生。(4)負責組織相關人員的后勤保障。(5)負責向總指揮報告。(6)總指揮外出期間,履行總指揮職責。3.2.3 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成員職責:(1)根據職責分工協助事故應急救援。(2)負責對分管范圍內的資源進行調配補給。(3)根據總指揮及副總指揮(現場指揮)安排處理好相關事宜。 3.2.4 部門領導職責:(1)根據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現場指揮)的指令,組織分管范圍的職責對事故進行應急搶險救援。(2)根據調度指令,負責本部門5、資源調配,服從統一指揮。(3)負責現場搶險救援安全操作,執行有關安全技術規程。(4)隨時向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現場指揮)報告現場情況,同時與應急指揮部保持聯系。 3.2.5 各部門職責:(1)輸配中心:全面負責各場站、戶外管道、設施、設備事故搶險,負責本部門資源調配;確保安全搶險,制定搶險方案。確保安全搶險迅速,控制事態發展,接受領導組指示,下達各項指令并反饋搶險情況,上報有關信息;跟蹤事件動態,對事件等級判定準確,避免發生次生災害;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現場恢復;處警結束向公司領導小組領導及客戶服務部96977匯報;(2)客戶服務部:全面負責用戶戶內管道、設施、設備事故搶險,負責本部門資源調配;確6、保安全搶險,制定搶險方案。確保安全搶險迅速,控制事態發展,避免發生次生災害;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現場恢復;處警結束向領導小組領導及客戶服務部96977匯報;(3)質量安全部:負責現場警戒,維持現場秩序;協調外部警力支持;協調 110公安、119 消防等聯動單位。協助事故搶險;進行事故調查處理,超過職權范圍時,上報事故情況,協助事故調查。(4)工程技術部:準確提供搶險現場燃氣管道及設施資料,配合制定搶險方案,對搶險過程進行的技術支持,必要時協調有關部門及專家進行指導。(5)綜合行政部:協調120急救傷員,辦理入、出院手續及相關醫療費用手續,協調安排后勤保障工作。負責調度搶險使用的車輛,負責運送后勤7、物資及人員。(6)財務部:負責搶險用資金準備,根據事故狀況,通知保險人員經紀人;評估事故損失,負責保險理賠等相關事宜。4 預防與預警4.1預警根據對燃氣事件的預報和預測結果,以及政府發布的預警等級,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對突發事件的預警采取以下措施:(1)下達預警指令;(2)及時向公司內部發布和傳遞預警信息;(3)相關的公司連續跟蹤事態發展,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應的應急準備;(4)公司應急機構進入應急準備狀態, 采取相應防范控制措施;(5)達到事件標準時,啟動應急響應;(6)根據已預警突發事件的情況變化,適時宣布預警解除。4.2 預警行動接到突發事件信息后,應急管理指揮領導小組成員應立即做8、好以下工作:(1)立即向應急管理指揮領導小組副總指揮(現場指揮)報告;(2)通知有關部門;(3)跟蹤公司應急處置動態。應急管理指揮領導小組副總指揮(現場指揮)應做好以下工作:(1)立即向應急管理指揮領導小組總指揮報告;(2)組織相關部門研究、安排應急準備工作;(2)指令機關有關部門做好應急準備;(3)做好啟動公司專項應急響應的準備。各部門接到應急領導小組指令,按照本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要求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4.3 報警及信息報告4.3.1全天 24 小時報警電話:969774.3.2 事故報告(1)燃氣事故發生后(按集團發布事故分級執行分級),現場人(目擊者、單位或個人)有責任和義務向燃氣公9、司、有關部門應急機構報告。(2)公司任何部門和應急處置人員在接到接警后,在組織或參與先期處置的同時,應迅速摸清情況,初步判斷事故級別,向領導小組領導報告。(3)發生一定規模用戶連續停氣、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的燃氣事故,按相關規定上報市級行業主管部門。(4)發生一般事故級別(四級事故)以下燃氣事故,必要時應與 110、120、119 等社會聯動單位進行協調。直接報告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現場指揮),由總指揮(或由總指揮授權人員)于2小時內向發生事故屬地安監及業務主管部門上報。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應及時補報。(5)發生一般事故級別(五級事故)以上燃氣事故,按集團及國家事故報告程序執行。5 應急響應510、.1 分級響應5.1.1 響應原則(1)先期處置原則燃氣事故發生后,運行部門立即進行先期處置,組織相關人員實施搶險和控制事態發展,并立即撥打 110、119、120 求助。(2)屬地處置為主的原則燃氣事故發生后,按所屬部門應啟動燃氣事故應急預案,并按要求逐級上報。(3)分級響應原則根據燃氣事故級別,決定是否啟動公司級預案,同時上報領導小組。5.1.2 響應分級按集團發布事故分級執行分級,對燃氣事故進行分級,按事故影響的大小、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等分級。5.2 應急處置5.2.1 戶外埋地燃氣管道(設施)泄漏、燃燒、爆炸;5.2.1.1 發生戶外埋地燃氣管道(設施)泄漏事故后采用的處理措施:(1)11、設置警戒,嚴禁火種。(2)明顯找到泄漏點的,直接降壓,采用補焊、換管等方法。(3)無法判斷漏點的,采用打探孔等方法,先降壓,再進行開挖處理,嚴禁帶火種找漏,防止中毒、爆燃、爆炸。5.2.1.2 發生戶外埋地燃氣管道(設施)燃燒事故后采用的處理措施:(1)視燃燒情況采取降壓措施,防止負壓。(2)視燃燒情況找漏點,進行開挖后,補焊或換管。(3)防止人員燒傷。5.2.1.3 發生戶外埋地燃氣管道(設施)爆炸事故后采用的處理措施:(1)視爆炸強度,人員受傷及財產損壞情況緊急報告領導小組。(2)設置警戒,救治傷員。(3)分析判定爆炸原因,制訂方案,分情況組織搶險,排除隱患。5.2.2 戶內燃氣管道(設施12、)泄漏、燃燒、爆炸;5.2.2.1 發生戶內燃氣管道(設施)泄漏事故后采用的處理措施:(1)注意保證室內通風,禁止啟動、關閉任何電器產品,禁止在現場撥打手機等,立即疏散現場圍觀人員。(2)低壓管道(設施)直接采用棉紗、球膽等堵氣,采用補焊、絲接或更換處理。(3)中壓管道(設施)采用先降壓,后搶險的方法處理。 5.2.2.2 發生戶內燃氣管道(設施)燃燒事故后采用的處理措施:(1)立即切斷氣源,保證室內通風,疏散現場圍觀人員。(2)視燃燒情況,配合消防部門先滅火,后關閥。(3)根據調查情況,恢復燃氣管道(設施)。5.2.2.3 發生戶內燃氣管道(設施)爆炸事故后采用的處理措施:(1)立即切斷氣源13、,保證室內通風,疏散現場圍觀人員。(2)視爆炸強度,先搶救受傷人員和財產。(3)設置警戒,報告情況,查明原因,根據調查情況,恢復燃氣管道(設施)。 5.2.3 調壓箱(柜)泄漏、燃燒、爆炸5.2.3.1 發生調壓箱(柜)泄漏事故后采用的處理措施:(1)小漏點時,直接補漏或更換處理;大漏點時,先關閥降壓再處理。(2)因機械外力,自然災害,人為破壞造成大泄漏時,先關閉泄漏點最近端上下游閥門,查明原因,制訂詳細可靠的技術方案后進行處理。5.2.3.2 發生調壓箱(柜)燃燒事故后采用的處理措施:(1)視燃燒情況定,小火時,先滅火,再堵漏;大火時,協調外部支持,先降壓,再滅火,后堵漏。(2)因機械外力,14、自然災害,人為破壞造成大面積燃燒時,先關閉泄漏點最近端上下游閥門,查明原因,制訂詳細可靠的技術方案才能處理。5.2.3.3 發生調壓站箱(柜)爆炸事故后采用的處理措施:(1)視爆炸強度,先救人,再保財產。(2)因機械外力,自然災害,人為破壞造成爆炸時,先關閉泄漏點最近端上下游閥門,查明原因,制訂詳細可靠的技術方案才能處理。5.2.4 門站、儲配場站、加氣站發生泄漏、燃燒、爆炸5.2.4.1 門站、儲配場站、加氣站泄漏事故后采用的處理措施: (1)視泄漏部位采取關先降壓或關閉泄漏點最近端上下游閥門,可采取擰螺絲、打木塞、補膠等方式進行先期處理,后采取補焊方法進行處理。(2)若儲存設備發生泄漏,要15、制訂詳細可靠的技術方案才能處理。(3)處理中防止氣體中毒窒息、低溫氣體凍傷等事故的發生,嚴禁火源,控制次生事故發生。(4)本單位無法自行處置時,在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后,聯系集團維修中心或設備廠家進行維修。5.2.4.2 門站、儲配場站、加氣站燃燒事故后采用的處理措施:(1)視燃燒情況定,小火時,先滅火,后堵漏;大火時,先降壓,再滅火,后堵漏。(2)若儲存設備泄漏發生燃燒時,協調外部支持,先滅火,后制訂詳細可靠的技術方案才能處理。(3)大量泄漏燃燒時,先避免人員受到傷害,協調外部支持,制訂詳細可靠的技術方案才能處理。5.2.4.3 儲配場站、加氣站爆炸事故后采用的處理措施:(1)視爆炸情況,先救人16、,再救財產。(2)出現大火,協調外部支持,先滅火,制訂詳細可靠的技術方案才能處理。(3)保護現場,等待調查。 5.3 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1)發生大爆炸、大燃燒時,立即設置警戒,清點現場有無受傷人員,對傷員實施臨時急救,通知 120 或快速將傷員送往醫院救治。(2)組織事故現場人員有序疏散,在 110 公安等部門支持下,撤離到安全地方,盡量靠上風側方向。(3)組織事故現場周邊群眾遠離現場,不觀望,不逗留,撤出警戒范圍,盡量靠上風側。 5.4 危險區域的設定(1)因燃氣易散發,危險區要盡量擴大。泄漏量大時,應設立半徑不小于30 米的隔離區;泄漏量小時,應設立半徑不小于 10 米的隔離區。在泄漏17、量大、泄漏時間長、風力大的情況下,應加大下風側的隔離距離,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保證交通車輛、行人的通行,請交通管理、城市管理部門支持。 (2)事故現場隔離方法:采用警示牌、交通牌、警戒帶、警示繩等方法隔離,做到簡明清晰、符合規范。(3)在危險沒有排除或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指定人員對現場進行值守。5.5 檢測、搶險、救援及防護措施(1)檢測人員應穿戴安全防護用品進入事故現場,在有監護措施的情況下進行操作。(2)搶險人員應穿戴防毒防護用品進入事故現場,在有監護措施的情況下進行操作。(3)事故現場指揮要做好防止事故擴大的預防工作,必須保持現場作業通風,防止燃氣積聚形成爆炸混合氣體。(4)現場救護18、,重大搶險時,公司醫務人員隨行待命。協調聯動醫院,就近選擇醫院,緊急情況打開救治綠色通道,快速搶救傷員。5.6 現場處置原則(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險,防止事態擴大;(2)嚴格保護事故現場;(3)維護現場秩序和搜集相關數據;(4)了解掌握事故情況,及時報告事態發展趨勢及狀況。(5)因采取搶險措施,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妥善記錄事故現場原貌,保護現場重要痕跡、物證。5.7 預案啟動發生燃氣事故,由總指揮下達指令立即啟動公司燃氣事故綜合應急預案。5.8 應急通訊應急響應期間,公司應急搶險部門及人員,保證值班人員隨時接收首席接警人員、客戶服務部報警指令;公司燃氣事故應急管理的部門及成員應 2419、 小時保持通訊渠道暢通。5.9 指揮協調5.9.1 本預案啟動后,公司應急管理領導,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和涉及的方面,通知有關部門人員,趕赴現場參加應急搶險,并根據事故級別逐級上報。5.9.2 各部門接到通知后,做好相應的應急準備工作。5.10 應急支援當燃氣事故現場應急力量不足、需要支援時,向總指揮報告調度其它成員請示,現場指揮長接請示后根據現場指揮部的支援請求,協調各成員單位實施應急支援。5.11新聞發布燃氣事故應急搶險工作的信息公開發布由黨群部實施,并實行集中、統一、規范的信息管理,信息渠道、信息分類、新聞保密和新聞發布等應符合規定的要求。信息發布要求及時、準確、客觀、全面。5.12 響應20、結束應急結束遵循“誰啟動、誰負責”的原則,公司及預案響應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宣布響應結束。6 后期處置6.1 事故調查燃氣事故調查嚴格執行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集團公司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6.2 總結評價6.2.1 燃氣事故應急處理的各有關部門應及時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做出書面報告。6.2.2 依據事故大小輸配中心、客戶服務部、質量安全部負責整理和審查職責范圍內所有書面報告、應急記錄和文件等資料;分析和總結事故原因、責任及在應急期間采取的主要行動,對應急處置工作及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和總結。7 應急保障7.1 信息保障(1)接收、制作和傳遞燃氣事故信息,為專家21、咨詢和應急決策提供依據;(2)接收、傳遞各級相關部門應急系統組織應急響應的有關信息;(3)為燃氣事故應急領導指揮小組及有關部門的信息傳輸提供條件。7.2 通信保障(1)公布應急搶修電話96977 及應急領導指揮小組主要人員聯系電話,并保證通訊的暢通。(2)建立相應的通訊能力保障制度,以保證應急響應期間,質量安全部應建立市應急辦、燃氣行業主管部門、安監部門、市各應急聯動單位通信聯絡信息。7.3 隊伍保障(1)公司組建成立燃氣專業應急救援隊,配備燃氣應急搶險專業人員,落實隊伍負責人及每支搶險隊伍的成員,對成員進行專業的培訓,24 小時進行待班,滿足應急搶險的要求。(2)根據本預案規定的職責分工,輸22、配中心負責各燃氣場站、調壓箱(柜)、城市輸配管線及相關設施等的應急搶險工作;客戶服務部負責戶內燃氣管線及相關戶內燃氣設施的搶險。7.4 后勤保障(1)根據本預案規定的職責分工,綜合行政部負責醫療的相關服務工作。(2)根據本預案規定的職責分工,財務部負責應急經費的保障。7.5 物資保障(1)根據本預案規定的職責分工,質量安全部應協調相關部門,準備好各種必要的應急支援力量與物資器材,以保證應急響應時能及時調用,提供支援。(2)配備必要的燃氣應急搶險資源,并處于應急狀態,保證應急搶險時能及時送達事故現場。8 宣傳、培訓與演習8.1 應急培訓與演習(1)應急救援人員實行在崗培訓,生產、搶險兩不誤。(223、)組織對所有參與燃氣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的骨干人員進行培訓,并定期組織本預案的應急演練。8.2 宣傳教育加強燃氣事故的宣傳教育工作,公眾信息交流的對象應包括一般公眾和新聞界,主要內容是城市供氣、安全使用及應急的基本概念與知識。9 預案管理與更新9.1質量安全部負責本預案的管理與更新,根據對事故原因和處置情況的總結評價以及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修訂、補充。報上級部門及有關部門備案。9.2 每年進行一次燃氣事故應急搶險演習,檢驗預案的可操作性,檢驗搶險人員的應急能力。10 獎勵與責任根據安全生產獎勵及懲罰辦法對燃氣事故應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玩忽職守、不聽從指揮、不認真24、負責或者臨陣逃脫、擅離職守并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任者依法追究責任。11 附則11.1 名詞術語(1)燃氣供應系統:由城鎮燃氣管道及其附件、門站、儲配站、灌瓶站、氣化站、調壓站、調壓箱、瓶裝供應站、用戶設施和用氣設備組成。(2)城市燃氣:符合燃氣質量要求,供給居民生活、公共建筑和工業(商業)企業生產作燃料用的公用性質的燃氣,主要包括人工煤氣、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3)搶修:燃氣設施發生危及安全的泄漏以及引起中毒、火災、爆炸等事故時,采取緊急措施的作業過程。(4)運行:從事燃氣供應的專業人員按照工藝要求和操作規程對燃氣設施進行巡視、操作、記錄等常規工作。(5)應急: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25、動,以避免事故發生或者減輕事故后果的狀態,有時也稱為緊急狀態,同時,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動。11.2 預案修編本預案由貴州燃氣(集團)xx市燃氣有限責任公司質量安全部負責修編。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原2015年版預案廢除。 附表 一序號事故級別死亡人數(人)s受傷人數(人)經濟損失C重傷m輕傷n1特別重大事故s30m100C1億元2重大事故10s3050m1005000萬元C1億元3較大事故3s1010m501000萬元C5000萬4一般事故五級事故s=26m9n20500萬元C1000萬元5四級事故s=13m510n19200萬元C500萬元6三級事故0m=26n9100萬元26、C200萬元7二級事故0m=12n520萬元C100萬元8一級事故00n=12萬元C20萬元9險肇事故0005000元C2萬元 燃氣事故分級表說明:以上事故分級中,以上包含本數,以下不包含本數。附件 二應急領導小組人員通訊錄序 號姓 名部門/職務手 機辦公室電話備 注1總經理2副總經理3總經理助理兼客戶服務部部長4客服服務部部長助理5輸配中心主任6輸配中心主任助理7工程技術部部長8工程技術部部長助理-8財務部部長9綜合行政部副部長10質量安全部副部長附件 三應急保障物資及裝備清單序 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氣體檢漏儀PGM-1600臺72氧含量測試儀臺13應急搶險車輛34車壓力表00.4MPa塊25對講機臺126干粉滅火器支6手提式7正壓式空氣呼吸儀套88警示彩帶卷59取樣袋個410巡線車輛111放散管支212接地電纜米413生料帶卷1014手提式應急燈盞215高桿應急燈套116雙面閃光警示燈個317鼓風機臺218移動式應急發電機臺119抽水泵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