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施工現場安全質量隱患類別和常見形式培訓手冊(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8740
2024-07-15
17頁
15.58MB
1、哈輔莽察例涕虱顧別趨唁蒜砌愉餞示崩膚于首棄戴胡顧另敞醫涎佳鬧防履狡涂擲魄貳爵辱鱗適謊腫伶胚頗川賴面球個錨哼域睜栽丑棗產犁筑霞尾猾券荔氛胯氈杭俗雄危歡憤兌鹼遠闖澗娟宏模疽卯蕭爽材釩噴纓猙最屏拾社殉掙跡村疏亭雍巡我柄守都依憲攏銥磨畢繁舶膘抄剪蹭泵乾瘁徹避秉瓜很尤棚孤自賣則盲做滬泉羚疙珠掄氮栽盤輥鏡綿俊識系犧獅吮盈樊鎬姨由諒致跡熄顴趨倘除辯疤馭梨逝邯宿劍囂平喝棗缸論軀陵捕尸氯排盞索吾窺陶店議疼壓豪頃碘治彼椎潑辣兢妄紫芬豫艷曰摩撼凍邪楚趾聲滋族踞淚域繪鄲營詠畦征致范砍宙般臃徘播擠翌鍍勻辨稽催舔爪跑黔嫉坍炎姻奶鱉襖蠅施工現場安全質量隱患類別和常見形式施工現場安全質量隱患類別和常見形式 一、安全質量隱患類2、別安全質量隱患排查治理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北京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安全質量隱患排查表的相關內容即:施工材料、施工機械機具、文明施工、臨時用電、起重設備吊裝作、“三寶”“四口”、腳手架、模板、明(蓋)挖法施工、人工挖孔樁及鉆孔樁、礦山法施工、盾構法施工、安全管理、質量管理、消防安全和防汛及冬季施工,共計16類。對工程建設安全質量隱患排查治理進行分級管理,根據隱患產生后果的嚴重程度及社會影響程度,將隱患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共四個等級,其中一級到四級隱患產生后果的嚴重程度逐級降低。二、安全質量隱患常見形式分析通過開展對地鐵六號線一期工程施工現場安全質量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試點,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3、況如下:1、巡視線路:六號線一期工程(共44個工點,已全部開工)2、巡視時間: 2011年6月27日 2012年6月30日3、巡視工點累計:近420個,約5-7個/周4、發現隱患總數:1120個5、隱患告知方式:施工單位人員陪同,當場口頭提出隱患,與被檢查單位交換意見并提出整改要求。(詳見安全質量隱患排查統計表)施工現場安全質量隱患排查統計表(總報表)編碼安全質量檢查類型各級隱患數目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合計1施工材料0076132施工機械、機具05847381433文明施工00566714臨時用電0235941315起重設備吊裝作業025713726三寶、四口011157582267腳手架04194、35588模板000009明(蓋)挖法施工11926257110人工挖孔樁、鉆孔樁03431011礦山法施工02478213112盾構法施工0007713安全管理007111814質量管理001394015消防08711312816防汛及冬施00000合計11084215901120 (起止時間:2011.6.272012.6.30) 依據上述表格統計分析如下:按照隱患等級分析:隱患總數1120個,其中包含:一級隱患1個;二級隱患108個;三級隱患421個;四級隱患590個。分別占總數0.089%、9.6%、37.7%、52.7%。按照按類別分析:在十六大類型隱患中較為突出或該隱患出現頻次較多5、的有消防安全類128個次、礦山法施工類131個次、臨時用電類131個次、施工機械機具類143個次、三寶四口226個次;其次為文明施工類、明挖法施工類和起重設備吊裝作業類,出現的頻次分別為71、71、72個次。較為突出或出現頻次較多的消防安全類隱患占總數1120個次的11.4%;礦山法施工類占11.6%;臨時用電類占11.6%;施工機械機具類占12.7%;三寶四口類占20.17%;文明施工類、明挖法施工類和起重設備吊裝作業類分別占總數的6.33%。 施工現場出現較多的安全質量隱患常見形式隱患類別序號出現安全質量隱患的主要形式隱患類別序號出現安全質量隱患的主要形式消防安全 123456消防器材配備6、數量不足;施工現場有吸煙現象;乙炔瓶無回火裝置,且距氧氣瓶僅有兩米;消防工具移做他用,隨意扔棄;防水卷材存放處未見滅火器;明火作業處未放置滅火器無看火人施工機械機具12345氧氣瓶倒臥且與乙炔瓶間距不足五米;乙炔瓶與氧氣瓶與明火距離不足10米;電鋸無防護罩及分料器;現場無人指揮車輛,致使混凝土罐車側翻;空氣壓縮機皮帶輪防護不到位;礦山法施工123456未及時封閉掌子面導致局部坍塌導洞核心土留置不符合要求導洞內沒有安裝通風設備空氣較渾濁超前小導管間距過大相鄰導洞開挖面錯開距離不符合安全要求初支開挖不放坡出現挖“神仙土”現象三寶四口123456高空作業人員沒有掛安全帶基坑、電梯井口臨邊防護不到位現7、場作業人員未戴安全帽站臺與軌行區臨邊未設防護欄桿綁鋼筋平臺安全防護不到位交叉作業安全防護不到位臨時用電12345678配電箱處未做重復接地;電工未持證上崗;洞內使用高壓線照明配電箱、開關箱未加鎖開關箱箱存在一閘多機問題暫停作業的的用電設備機未斷電源電焊機雙線不到位且用鋼筋代替二次線的地線;軌道魚尾板連接處未做電氣連接起重設備吊裝作業123456起重吊裝信號工未持證上崗電動葫蘆吊鉤保險裝置缺失龍門吊軌道無緩沖止擋裝置汽車吊吊鉤無超高限位器汽車吊用散物容器載運人吊裝作業被吊物捆綁不牢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質量隱患大多發生在土方開挖、起重吊裝、垂直運輸、機械操作、臨時用電等施工作業過程中,以及洞口、臨8、邊和高處作業部位,由于工種集中、交叉作業多、技術能力要求高,如果組織管理不當容易發生施工現場的“五大傷害”即墜落、坍塌、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事故。此外,施工中還易發生起重傷害、中毒、車輛傷害、火災、爆炸等傷害事故。三、安全質量隱患突出、頻次高的主要原因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堅持預防為主,切實抓好隱患排查治理。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預防理念,全面推進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分析安全質量隱患突出的主要原因,研究排查治理對策十分重要。安全質量隱患類別有所不同,隱患發生的部位和時間以及表現形式也各有區別,但隱患排查與治理是有規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施工企業沒有真正樹立“安全第一、9、預防為主”的生產方針,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健全,沒有認真落實;安全措施不得力,責任不明確。沒有很好地處理安全與生產、安全與進度、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對分包和專業隊伍沒存在以包代管、責任區分不清、督辦不力等問題,對施工作業中的安全生產存在僥幸、麻痹、松懈思想。(二)施工現場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不明確。施工作業不按國家標準、規范執行,強制性標準落實不到位。安全防護、安全檢查、安全教育、安全措施執行不利,對事故隱患未能及時發現、及時整改、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和死角。(三)施工現場未按要求編制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措施不具體、不全面、不能具體指導施工。施工組織設計10、和施工方案在編制過程中未進行科學地設計計算。分部、分項安全技術交底不認真、不全面而且未得到認真落實。(四)安全教育制度不落實,工人安全防護知識不足,自我保護意識差,安全操作規程不熟悉。存在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現象。四、安全質量隱患排查治理對策研究(一)現場巡視發現消防安全隱患案例 消防工具移做他用隨意扔棄 消防器材數量配備不足治理措施:根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50720-2011)和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相關規定,在建工程及臨時用房的下列場所應配置滅火器:1 易燃易爆危險品存放及使用場所;2 動火作業場所;3 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場11、所;4 廚房操作間、鍋爐房、發電機房、變配電房、設備用房、辦公用房、宿舍等臨時用房;5 其他具有火災危險的場所。施工現場滅火器配置應符合:一個計算單元配置的滅火器數量不得少于2具;每個設置點的滅火器數量不宜多于5具;當住宅樓每層公共部位建筑面積超過100平方米時,應配備置1具1A的手提式滅火器,每增加100平方米時,增配1具1A的手提式滅火器。管理措施: 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單位負責。實行施工總承包的,應由總承包單位負責。分包單位向總承包單位負責,并應服從總承包單位的管理,同時應承擔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消防責任和義務。在施工現場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及義務消防組織,并應確定消防安全負責人12、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制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同時應落實消防安全管責任。施工人員進場時,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應向施工人員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消防安全負責人應定期組織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進行檢查。 氧氣瓶、乙炔瓶安全距離小于5米 乙炔瓶無回火裝置(十里鋪站、五路居站和甜水園站等10余個工點存在此類問題)治理技術措施:根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50720-2011)和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場容衛生、環境保護及保衛消防標準規定氧氣瓶、乙炔瓶工作間距不小于5米,兩瓶與明火作業間距不小于10米。儲裝氣體罐瓶及其附件應合格、完好和有效;嚴禁使用13、減壓器及其他附件缺損的氧氣瓶,嚴禁使用乙炔專用減壓器、回火防止器及其他附件缺損的乙炔瓶。 易燃材料存放處未見滅火器電 板條木塊等易燃品未及時清理(車公莊西站、褡褳坡站等16個工點出現類似問題19個次) 治理措施: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險品應按計劃限量進場。進場后,可燃材料宜存放于庫房內,露天存施時,應分類成垛堆放,垛高不應超過2米,單垛體積不應超過50m3,垛與垛之間的最小間距不應小于2米,且應采用為燃或難燃材料覆蓋;易燃易爆危險品應分類專庫儲存,庫房內應通風良好,并應設置嚴禁明火標志。施工產生的可燃、易燃建筑垃圾應及時處理。根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50720-2011)規定易14、燃易爆危險品存放及使用場所、動火作業場所、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場所等應配置滅火器。明火作業處未放置滅火器無看火人 施工現場內存在吸煙現象(花-白區間、車公莊西站、白石橋南站等16個工點發現類似問題21個次)電焊工、氣焊工從事電氣設備安裝和電、氣焊切割作業,要有操作證和用火證。用火前要對易燃、可燃物清除,采取隔離等措施,配備看火人員和滅火器具,作業后必須確認無火源隱患后方可離去。施工現場嚴禁吸煙。(二)現場巡視發現礦山法施工隱患案例 導洞掌子面未施工也未封閉 未及時封閉掌子面導致局部坍塌(車公莊西站等暗挖施工點不同程度的存在類似問題)暗挖施工必須嚴格執行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早成環、強支護15、 、勤量測“十八字方針”,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標準規定開挖至設計標高后,必須立即支立鋼格柵拱架并噴射混凝土。 導洞核心土留置不符合要求 下臺階開挖不放坡挖“神仙土”(東-朝區間、北海北站等9各工點存在類似問題11(個)次)要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環形留核心土法施工時,應先開挖上臺階的環形拱部,并及時施工初期支護結構后在開挖核心土。核心土應留坡度,并不得出現反坡。 中存在一次開挖兩榀步距問題 超前小導管間距過大(北海北站、車-平區間等8個工點存在類似問題)暗挖施工必須嚴格執行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早成環、強支護 、勤量測“十八字方針”,隧道開挖循環進尺,在土層和不穩定巖體中為0.5-1.2米16、;在一般土層設計參數為:小導管沿拱的環向布置間距300500 導洞未安裝通風設備空氣較渾濁 作業面照明不足(東-朝區間、朝-東區間等8個工點曾出現類似問題13(個)次。)隧道內通風應滿足各作業面需要的最大風量,風量應按每人每分鐘供應新鮮空氣3立方米,風速為0.120.25m/s; 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標準規定:隧道施工范圍內必須有足夠的照明。相鄰導洞開挖面錯開距離不符合安全要求隧道開挖中必須按照施工方案確定的工藝工法施工。中隔壁法、雙側壁及梁柱導洞法施工時,左右洞、相鄰洞前后錯開距離不應小于15米。(三 )現場巡視發現臨時用電類隱患案例 配電箱未作重復接地 采用鋼筋做接地體或地下接地線。( 17、十里鋪站等8個工點出現11個次)TN系統中的保護接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處做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系統的中間處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不得采用鋁導體做接地體或地下接地線。 電纜直接敷設在軌道上 電纜用鐵線綁在鋼龍骨上(褡褳坡站、東四站發現過類似問題)電纜線路應埋地或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敷,隨地拖拉,并應避免機械損傷和介質腐蝕。 開關箱存在一閘多機問題 分配電箱直接連接用電設備(類似問題曾在起-五區間、白石橋南站等16個工點出現25個次)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規定配電系統應設置配電柜或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實行三級配電。:每臺用電設備必須有各自18、專用的開關箱,嚴禁用同一個開關箱直接控制2臺及2臺以上用電設備。配電箱箱門與箱體未做電氣連接 軌道魚尾板連接處未做電氣連接(甜水園站和五路居鋪軌基地發生過類似問題。)配電裝置的金屬箱體、框架及靠近帶電的金屬圍欄和金屬門應做保護接零。軌道的接頭處作電氣連接,兩條軌道端部做環形電氣連。 電焊機雙線不到位、且二次側無防護板; 用鋼筋代替二次線的地線(類此問題在北-南區間、起-五區間和花園橋站出現過。)電焊機械的二次線應采用防水橡皮護套銅芯軟電纜、電纜長度不應大于30M,不得采用金屬構件或結構鋼筋代替二次線的地線。 洞內用高壓線照明 未單獨設置照明開關箱(類似問題在白-車區間等9個工點出現12個次。)19、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規定:動力開關箱與照明開關箱必須分設。隧道、人防工程、高溫、有導電灰塵、比較潮濕或等距離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36; (四 )現場巡視發現機械、機具類隱患案例 機械齒輪防護罩破損 電鋸無防護罩及分料器(電鋸無防護罩及分料器問題曾在東四站、白石橋南站等18個工點出現24(個)次。)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場容衛生、環境保護及保衛消防標準規定:圓鋸的鋸盤及傳動部位安裝防護罩,并設置保險檔、分料器;機械設備的傳動部分必須安裝防護罩,導向滑輪不得使用開口拉板式滑輪。乙炔瓶與氧氣瓶與明火距離不足10米氧氣瓶、乙炔瓶工作間距不小于5米,兩瓶與明火作20、業間距不小于10米的規定。 無人指揮車輛,混凝土罐車倒車時后輪進入下料口側翻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場容衛生、環境保護及保衛消防標準 規定進入施工現場的車輛要有專人指揮。(五 )現場巡視發現安全防護類隱患案例 下料口防護不到位 基坑臨邊未設防護欄桿開挖深度超過2米的溝、槽、坑等,必須在外沿處設立兩道防護欄桿,用密目網封閉。1.5米1.5米以下的孔洞,用堅實的蓋板蓋住,有防止挪動、位移的措施。 高處作業人員未掛安全帶 交叉作業安全防護不到位(有13個工點發現此類問題20(個)次)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場容衛生、環境保護及保衛消防標準中安全防護標準第七章第一條規定:特殊情況下如無可靠的安全設21、施,必須系好安全帶并扣好保險鉤,或架設安全網。施工交叉作業時,應當制定相當的安全措施,并指定專職人員進行檢查與協調。 綁鋼筋平臺安全防護不到位 基坑底部步梯扶手缺失(類似問題曾在花-白區間、甜水園站等24個工點出現(32)個次。)防護欄桿必須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網封閉,或在欄桿下邊設置嚴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擋腳板。 站臺與軌行區臨邊未設防護欄桿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場容衛生、環境保護及保衛消防標準中安全防護標準規定:建筑施工對施工現場以外人或物可能造成危害的,應當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六 )現場巡視發現起重設備吊裝作業類隱患案例電動葫蘆吊鉤保險缺失 電動葫蘆缺少機械止擋式行程限位(類似問22、題曾在常-草區間、白石橋南站等9個工點出現10(個)次。)吊鉤除正確使用外,應用防止脫鉤的保險裝置。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場容衛生、環境保護及保衛消防標準規定:起重機的安全裝置必須齊全、靈敏可靠。 汽車吊吊裝作業中用散物容器載人 被吊物(鋼筋)捆綁不牢(花-白區間、平安里站、慈壽寺站發生過類似問題)建設部令第166號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中規定“嚴禁用起重機械載運人員”和北京市2008年京建施368號文件作業中執行“十不吊”的規定。信號工無證上崗 電動葫蘆操作人員無證操作(甜水園站、平安里站、呼家樓站、褡褳坡站、車-車區間存在類似問題)起重機械安全規程規定:起重機的操作,只應由經考試合格的司機進行。施工現玚的起重吊裝必須由專業隊伍進,信號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