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房地產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1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8769
2024-07-15
14頁
605.33KB
1、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1 XX 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2020 年 2 月)實行日期實行日期 20202020 年年 2 2 月月 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2 目 錄 1 目的.3 2 適用范圍.3 3 建設思路.3 4 體系建設與落實職責.3 5 體系構成.3 6 各子系統管理制度.4 7 考核與評估.13 8 其他.14 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3 1 目的目的 面向集團未來發展,加強工程技術管理意識,提高技術管理水平,規范工程技術管理制度及流程,強化全周期工程技術管控,杜絕重大工程風險,不斷提升工程質量和產品品質,交付業主2、滿意的產品,持續提升XX集團的品牌形象。2 適用范圍適用范圍 適用于XX集團工程管理條線(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地區工程管理部、城市公司、項目工程部);適用于XX集團所有的在建及擬建項目,含住宅、商業、辦公及酒店項目。3 建設思路建設思路 3.1 結構化集團、地區、項目分級管理 3.2 系統化技術工具、技術管理制度邏輯梳理 3.3 線狀化點狀的考核體系整和與完善 3.4 可視化數據臺賬與痕跡管理規范與呈現 3.5 具體化融通、迭代、創新、培訓及條線建設的計劃開展 3.6 流程化作業指引、業務周期技術管理、業務周期技術風險管理 4 體系建設與落實職責體系建設與落實職責 集團:平臺作用、集團培訓、監控3、支持、常態考評、風險防范;地區/城市:樞紐作用、執行監控、團隊提升、項目培育、應用反饋;項目:前沿作用、制度執行、供方宣貫、應用反饋、職能交圈。具體業務周期的職責劃分詳見XX集團項目業務全景節點關鍵技術管理介入點與職責表 5 體系構成體系構成 業務周期技術管理流程與職責子系統 技術管理制度子系統 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4 技術管理工具子系統 業務周期技術風險管控子系統 信息資料與痕跡管理子系統 數據分析與技術創新子系統 條線建設與培訓子系統 說明:各子系統相互支撐、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系統有機的工程技術管理體系。6 各子系統管理制度各子系統管理制度 6.1 業務周期技術管理流程4、與職責子系統業務周期技術管理流程與職責子系統 6.1.1 目的:規范技術管理流程,促進制度、工具落地,提升技術管理水平與技術管理人員實際工作能力,切實保障安全底線,提升產品質量。6.1.2 原則:流程清晰、介入點可視、職責明確、成果有效。6.1.3 支撐技術管理制度:XX集團項目業務全景節點關鍵技術管理制度 其他相關制度詳見 XX集團技術管理制度匯編 主要內容,見第6.2。6.1.4 支撐技術管理工具:XX集團項目業務全景節點關鍵技術管理指引 其他相關工具詳見 XX集團技術管理工具匯編主要內容,見第 6.3。6.1.5 說明:業務周期工程技術管理貫穿開發建設過程的始終,以不同技術管理動作分別作5、用于設計、開工、建設、交付、維保等不同階段,以確保各節點、各工序、各環節工程質量和技術管控得到有效控制。工程技術管理人員應以XX集團業務周期技術管理介入點與職責表為作業指導,對應每一業務周期技術管理介入點,表中已明確對應技術管理動作,制度,工具以及相關輸出成果要求。工程管理人員應按要求完成相應的技術管理動作及成果輸出,確保該環節技術管理工作的有效達成。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5 工程管理人員應以XX集團業務周期技術管理介入點與職責表為作業流程,清晰了解全業務周期技術管理節點包含內容和介入時間,做好預控、過控管理,并確保每一環節輸出成果的真實性。XX集團業務周期技術管理介入點與職6、責表中明確集團、地區、項目在每一技術管理節點所對應職責,各級工程管理人員應以此為分工并完成相對應的技術管理工作。具體管理動作詳見:XX集團項目業務全景節點關鍵技術管理指引 該子系統同時作為痕跡管理組成部分。該子系統同時納入考核評估子系統-痕跡管理考核對象。6.2.技術管理制度技術管理制度子系統子系統 6.2.1 規范制度類別,促進技術管理制度有效落地,增強制度在規范行為、指導作業、管理工具等方面的作用達成效果。6.2.2XX集團技術管理制度匯編主要業務周期相關內容:XX集團住宅項目工程審圖管理制度 XX集團工程招投標技術標管理制度 XX集團工程作業指引技術管理制度 XX集團工程過程質量控制點檢7、查管理制度 XX集團項目重大工程技術變更管理制度 XX集團戶內、公區機電系統及共用設施移交物業管理制度 XX集團新工藝應用管理制度 XX集團工程大型施工機械第三方評估管理制度 以下僅適用于工程重點項目 XX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參與集團工程重點項目技術標(基坑標段及總包結構階段)評定管理制度 XX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參與集團工程重點項目技術標(幕墻階段)評定管理制度 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6 XX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參與集團工程重點項目技術標(機電標段)評定管理制度 集團工程重點項目結構、幕墻、機電(含電梯)專業施工圖審查管理制度 集團工程重點項目機電工程質量過控點檢查制度 XX集團工程重8、點項目工程技術變更審核的要求 6.2.3 說明:XX集團技術管理制度匯編不僅是系統化分類,亦是制度建設框架與邏輯的規范以及制度建設的路線圖,通過制度的不斷完善與迭代,形成對業務周期工程技術管理子系統的有效支撐,以不同技術管理動作分別作用于設計、開工、建設、交付、維保等不同階段。技術管理制度的編制,以簡要、規范、明確為基本準則,并形成有效的生命周期與健全的框架體系。集團工程重點項目類制度是針對集團中商業綜合體、酒店辦公、主題公園等業態中,超大規模、超高層、大跨度、復雜基坑等重點復雜項目而提出的重要要求,從技術管理角度全業務周期把關,確保集團工程重點項目部分專業技術難度較高標段的技術設計與產品匹配9、施工方案合理、施工現場安全、按時保質完成,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管控,協助地區、項目提升管理水平,促進集團工程重點項目工程質量的提升。6.3 技術管理工具子系統技術管理工具子系統 6.3.1 規范技術工具類別,促進技術工具有效落地,增強技術工具在作業指導、技術管理、業務周期應用等方面的作用達成效果。6.3.2 包含主要內容:管理指引 作業指引 技術標準 工藝節點做法 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7 審圖要點評分表 過控點評分表 招投標關鍵技術要求 即時工具及其他 6.3.3 說明:XX集團技術管理工具匯編不僅是系統化分類,亦是技術工具框架與邏輯的規范以及工具開發的路線圖,通過工10、具的不斷完善與迭代,形成對業務周期工程技術管理子系統的有效支撐,以不同技術管理動作分別作用于設計、開工、建設、交付、維保等不同階段。技術工具的編制,以靶向性、操作性、易用性為基本準則,并形成有效的生命周期與健全的框架體系。作業指引是為保證過程的質量而制訂的程序,是指導保證過程質量的基礎文件,為質量體系提供有效支持及指導。作業指引在項目在建階段貫穿始終,從 25 大專業和管理視角,規范施工工序及質量管控要點,確保各節點、各工序、各環節工程質量和技術管控得到有效控制,從施工階段關注質量及客戶滿意度,將交付、維保等后續階段常見問題前置解決,提升產品質量。技術標準是對我司各類型項目專業視角的標準化要求11、,通過不斷發掘并整合項目實操中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將適用于我司項目的技術要求進行凝練,形成標準化文件,帶來更多的行業競爭力。工程技術管理人員應以XX集團技術標準為作業指導,從項目全周期技術角度進行技術標準化要求,提升軟實力的同時打造技術過硬的產品。工藝節點是從細部做法上提升工程質量的有力保障,是作業指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技術要求的具象化提煉,是防止一切質量通病的法寶。工藝節點做法圖集的要求應在項目在建階段貫穿始終,是工法樣板管理的基礎性技術文件,明確各重要節點的細部做法,確保每一個環節成果的樣板達成并指導后續施工。審圖是從設計階段進行客戶敏感點及質量通病前期把關的重要手段,確保集團住宅項目施工圖12、紙施工標準化、工程技術要求合理,提升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8 工程質量及管理水平,促進集團各項目工程部對圖紙的審核規范化、便利化,從工程視角對圖紙質量進行有效控制,從項目設計前期杜絕工程常見通病及規避客戶投訴風險,提高客戶滿意度。招標技術資料審核表、技術標評分表均為技術標評審的核心技術要求及有效工具,從招投標階段將對中標單位進行的技術要求前置,有效杜絕不合格單位出線,確保施工現場的可管控性及各項施工技術能力滿足高質量要求。過控點檢查是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通過強制性的設置過程質量控制點檢查,以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根據各項目工程情況確定質量控制要點,從項目-地區-集團不同層面對13、不同過控點的檢查作出規范要求,落實責任主體,確保全過程的策劃、實施和驗收整改工作得意有效落地,提升工程質量。即時工具作為實時性工具,通過不斷發掘我司項目實操中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及時有效地杜絕最新發現的工程質量通病在集團不同地區不同項目重復出現的不利局面,確保閉環技術管理的反饋及時與有效。6.4 業務周期技術風險管控子系統業務周期技術風險管控子系統 6.4.1 目的:加強風險預控措施、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強化重大技術風險管控流程,防范重大風險及系統性風險。6.4.2 原則:重點突出、要點明確、預警有效、堅守底線。6.4.3 支撐制度和工具:詳見XX集團工程風險管理工作指引、XX集團全項目周期安全管14、理制度、XX集團工程重大安全風險控制作業指引 相關技術風險管理制度和工具。6.4.4 管理職責:集團工程管理中心負責項目技術管理的預警指標確定、監控。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9 地區公司/項目部針對預警所提問題組織原因分析、制定措施、落實整改并上報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具體實施情況。預警辦法原則上以地區管理為主,工程管理中心不定期抽查地區及項目部落實情況,并對項目技術風險進行不定期巡查。地區公司根據本制度要求,對地區內項目發出預警,需在預警發出后 3 天內報備至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否則按未發現預警情況處理。6.4.5 預警流程及管理:預警類型 預警 警示 警告 技術管理風險 集團預警 15、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審批后發出,發送至所屬地區公司技術負責人、項目管理部技術負責人,并抄送集團工程管理中心負責人;地區預警 項目管理部提交,經地區技術負責人審批后發送至地區工程總、項目部負責人、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并抄送至集團工程管理中心;6.5 信息資料與痕跡管理子系統信息資料與痕跡管理子系統 6.5.1 目的:規范項目、地區工程信息資料管理,統一工程資料的分類、歸檔、存儲管理辦法及編號規則,實現數字化工程臺帳管理,實現全周期痕跡管理;全面提高工程信息檔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護及利用檔案,充分發揮檔案作用;明確各個項目工程管理崗位人員在工程管理過程中必須要編制、收集、存檔的資料及工程臺賬具體管理要求16、;確保工程管理的嚴肅性、持續性、可追溯性;建立全周期工程條線痕跡管理制度,規范工程技術管理制度的應用;以標準化的資料檔案體系提升地區、項目工程部日常工作效率,以全周期的痕跡管理制度檢驗工程管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和流程執行情況;同時將人員流動對工程的影響降至最低。6.5.2 原則:信息同步、數據真實、管理留痕、查檢便捷 6.5.3 支撐工具:XX集團項目工程信息資料歸檔和痕跡管理指引 6.5.4 支撐制度:XX集團項目工程信息資料歸檔和痕跡管理制度 6.5.5 包含主要內容:集團、地區、項目的相關職責劃分,項目工程信息資料管理的范圍、資料要求、管理要求、操作流程,項目工程臺賬組成、分類及管理規程,痕17、跡管理的范圍、基本要求及輸出成果。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10 6.5.6 說明:信息資料與痕跡管理,應貫穿勘察、設計、招投標、施工、監理到竣工驗收備案等工程建設全過程。項目工程臺賬以項目為單位設立,若項目分期報建,則以每個分期項目為單位設立;臺賬應與工程建設同步、與工程工作檢查同步、與竣工驗收同步。項目工程臺賬由臺賬記錄表、臺賬檔案夾兩部分組成;工程信息資料應按時、按進度錄入,不得漏編、事后補編;項目工程技術負責人負責定期復核工程臺賬數據,確保完整無誤。項目工程痕跡管理應按XX集團業務周期技術管理介入點與職責表進行管理動作的痕跡記錄,痕跡記錄應與工程臺賬檔案同步;痕跡記錄填報18、應嚴格按制度附表格式如實填報,應直觀體現管理行為是否完成。資料臺賬管理是痕跡管理成果輸出的規范與整理,痕跡管理及其成果將作為痕跡考核達成評價的依據。6.6 數據分析與技術創新子系統數據分析與技術創新子系統 6.6.1 目的:通過對多維度、多來源的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本質,挖掘問題核心,為進一步完善制度及工具提供實際支撐;加強數據分析后的反向影響,將制度、工具利用第三方檢查落地檢驗;通過數據分析印證技術工具、技術管理效果;以微創新不斷完善、提升技術水平,提高細部質量及品質;以重大技術創新推進技術攻關,面向未來,完成具有行業領先的課題研究,為集團的銳意發展,積蓄技術力量。6.6.2 原則:準確性19、穿透性、敏感性、前瞻性。6.6.3 主要內容:內外部數據分析、內部數據驗證、微創新、重大技術創新與技術攻關。6.6.4 說明: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數據分析,作為重要技術管理檢驗分析方法,應由項目、地區11、集 團協力完成;項目層面應對第三方評估中的問題點及原因加以分析,以半年度總 結技術管理經驗,形成半年度項目技術管理分析報告;地區應結合項目分析,以半年度總結地區技術管理得失,分析并找 出問題原因,形成半年度地區技術管理分析報告;集團將結合部門數據融通、內控檢查等進行分析,對地區、項目技 術管理情況,技術工具應用效果等內容進行分析比對,為進一步完善技術管理相關工作提供邏輯20、支撐;項目、地區、集團共同思考技術創新和技術微創新內容,形成立體的創新體系和創新氛圍;集團將通過進一步調研,制定相應的激勵制度,對在技術管理和技術創新方面貢獻較為突出的個人或團體予以獎勵,設立降本增效獎、技術創新獎、技術管理標兵獎,詳見XX集團工程管理考核細則:、XX 技術管理獎罰辦法、XX集團技術創新管理與獎勵辦法集團工程技術優化降本增效管理與獎勵辦法等。重大創新與技術攻關將主要以集團工程技術部專家組為主體,協同 地區與外部資源共同完成,詳見XX集團工程技術專家組管理辦法6.7 條線建設與培訓子系統條線建設與培訓子系統6.7.1 目的:通過工程技術管理負責人體系搭建,專職化發展,逐步形成具有21、 行業領先技術能力、系統穩健技術管理風格、將XX作中的具有匠心的6C 文化高度融合于本職工優秀工程技術管理團隊。6.7.2 原則:優選拔、重品質、卓能力、有沉淀、懂傳承、強技術。6.7.3 包含主要內容:工程技術人體系(地區/項目技術管理負責人、集團技術對接人)、立體培訓系統及評估、多平臺交流、行業對標及技術交流。6.7.4 說明: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12 經地區報送,集團初審,初步確定各項目技術管理責任人、地區技術管理負責人。作為工程技術管理人員,應以技術管理工作為主要工作內容,并承擔相應技術管理責任。集團根據各地區分布,集團工程管理中心技術管理部確定技術管理對接人,與地22、區技術管理負責人對接推進相關工作。各級技術管理人員,均應將技術管理工作納入到個人 KPI 考核,并做為主考核指標,由評估人對其工作績效進行評估,集團提供技術管理人員 KPI 考核關鍵點模板。地區技術管理負責人除日常技術管理工作外,尚應承擔地區各項目技術負責人的培養、評估等工作。培訓:集團將根據年度目標,以半年度為周期進行培訓計劃的編制,包括部門間培訓交流、地區培訓交流、技術管理條線培訓交流等不同范圍及規模,同時引入外部資源進行行業對標交流、部門融通交流(如工將計劃)、外部資源交流,項目/地區間交流等不同內容及維度。構建滿足XX集團工程技術管理人才戰略的立體化培訓體系。評估:針對于工程技術管理人23、才水平及培訓效果,集團將適時協調人力資源部,共同開展相關測評工作(包括技術水平測試、技術管理能力測試等)。建立工程技術管理人員成長地圖及檔案,逐步建立相關晉升通道及機制。行業對標及技術交流:項目應充分了解所在城市標桿企業技術管理水平、工程細部做法等相關內容,形成城市工程技術管理行業分析報告,模板由集團協同項目開發。擬以半年時間,建立涵蓋XX主要進入城市的工程技術對標分析地圖。集團將協同地區定期開展行業間工程技術管理交流,加強與外部的溝通。地區應定期邀請優秀供方,從技術管理維度切入開展培訓交流工作。此部分需地區深化思考,于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試行階段完善并編制相關制度。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24、理體系管理制度 13 工程技術管理人員,是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環節及依托,各地區、項目應充分重視該部分工作,做好人員選報、資格核審、績效考核等工作。7 考核與評估考核與評估 7.1 目的目的 為了加強地區、項目工程技術管理意識,規范項目工程技術管理制度、流程、標準的有效落實,強化全周期工程技術管控,杜絕重大工程風險,不斷提升工程質量和產品品質。7.2 原則原則 抽查原則:集團每季度抽查一次,既檢查地區公司,也檢查項目;完整性:補充痕跡管理考核,強化落地和執行;靶向性:加強對重點工程技術問題及管理動作的執行考核;系統性:將點狀考核系統化,權重分配;數據性:通過評分機制,可對地25、區技術管理效果進行聚焦,找出原因及解決措施;7.3 考核評估系統構成考核評估系統構成 工程審圖、乙供材料品牌庫、招投標管理、過控點管理、重大技術問題、基坑設計和監測管理、安全專項管理作為地區公司固定項進行檢查;深化設計管理、施工方案管理、危大工程檢查作為項目固定項進行檢查。7.4 考核評分管理辦法考核評分管理辦法 采用內控檢查負面清單考核評分機制對地區進行考核,具體清單參見各子項制度或XX集團工程職能內控檢查管理制度的相關技術管理內控檢查和評分規則。集團工程重點項目及戶內、公區機電系統及共用設施移交物業管理參見相關制度罰星規則。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管理制度 14 7.4.1 考核問責 集團工程管理中心通過內控檢查,采用紅牌清單和評分機制進行考核,具體考核辦法參見2020 年技術管理內控檢查和評分規則。7.4.2 其他要求:地區應根據集團技術管理考核評估制度,深化建立各地區對項目技術管理考核的相關制度及要求。8 其他其他 8.1 XX集團全周期工程技術管理體系自即日起執行。8.2 地區/城市/項目應根據體系建設要求,深化地區管控考核細則。8.3 本制度由集團工程管理中心負責制定、公布、解釋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