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腳堰壩水利工程提高復雜地層連續墻的成槽質量QC成果報告(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8938
2024-07-17
13頁
2.13MB
1、提提高高復復雜雜地地層層連連續續墻墻的的成成槽槽質質量量 1目目 錄錄一、一、工程概況工程概況二、二、小組概況小組概況三、三、選題理由選題理由四、四、現狀調查現狀調查五、五、設定目標設定目標六、六、原因分析原因分析七、七、要因確認要因確認八、八、制定對策制定對策九、九、對策實施對策實施十、十、效果驗證效果驗證十一、十一、鞏固措施鞏固措施十二、十二、總結與今后打算總結與今后打算 2提高復雜地層連續墻的成槽質量提高復雜地層連續墻的成槽質量瑞安市灘腳堰壩工程QC小組一、工程概況灘腳堰壩工程位于浙江省瑞安市境內,壩址位于飛云江中、下游交界處,灘腳村上游約500m,距瑞安市區約35km。本工程是一個壅水2、結構,堰壩壅水高度約4.0m,洪水期間需要全斷面泄洪。工程總體布置:本工程由左岸泄水閘、右岸泄水堰壩等建筑物組成。溢流堰壩堰頂高程為6.20m,溢流凈寬470m;泄水閘共3孔,總凈寬30.0m,閘底高程1.50m。水閘與堰壩基礎防滲處理為混凝土連續墻:圖1.1 斷面示意圖二、小組概況21、QC小組活動制度:每周檢查分析三次,每月總結。活動時間:每周的一、三、五定期組織QC小組學習討論,提高QC小組的活動意識,尋找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堅持收集原始資料,用圖表數據說話。22、小組成員小組名稱瑞安市灘腳堰壩工程QC小組課題名稱提高復雜地層連續墻的成槽質量課題類型攻關型成立時間20163、年4月注冊日期2016.4.6 注冊編號ZBQC-TJYB-01活動概況活動時間2016年4月2016年11月活動次數20次 3序 號姓 名組內職務行政職務文化程度職 稱1組 長項目經理本科高級工程師2副組長公司職員本科工程師3組 員公司職員本科工程師4組 員項目總工本科高級工程師5組 員資料員大專助理工程師6組 員安全員大專助理工程師7組 員質檢員本科助理工程師8組 員施工員初中助理工程師9組 員質檢員本科助理工程師小組成員情況10組 員試驗員本科助理工程師制表人:姚金富 制表日期2016年4月15日三、選題理由1、灘腳堰壩工程是省重點水利工程。混凝土連續墻的成槽質量直接影響地下連續墻的施工4、質量;2、自泄水閘防滲墻開工以來,因砂礫石地層結構異常,級配不連續,存在漂石及大粒徑分部集中的現象,在防滲墻成槽施工時經常塌孔,漏漿嚴重,反復施工。施工難度極大,已嚴重影響施工進度,泥漿流失量極大,砼充盈系數偏大等,造成施工成本增大,施工質量難以保證。3、提升工程質量,提高工程施工的工藝水平,創建精品示范工程,爭創優良工程;促進工程施工質量的大幅度提高。四、現狀調查1、灘腳堰壩工程,在泄水閘左岸剌墻(近山腳邊坡處)和閘室段,分幾處以試成槽探明地質實際的情況,根據試探情況發現:地層下部結構松散,礫石層厚度較厚,且礫石直徑粗、大,砂及小直徑顆粒含量極少,礫石較純,礫石與礫石間隙較大,形成透水透漿的5、通道,造成固壁泥漿流失及塌槽現象。在成槽的8個槽段中,均發生嚴重漏漿現象,在漏漿最大時用2臺4寸泵同時供漿都難以滿足;4個槽段發生嚴重的塌槽現象(塌孔幾率50%),需進行回填,制約了工程進度。漏漿與塌槽現象在泄水閘左側半邊略好于右側半邊,越往河道中心方向越嚴重。2、因為連續墻砼的充盈系數是衡量連續墻成槽質量的重要指標,所以要保證連續墻成槽質量就要控制好連續墻砼的充盈系數。根據現場混凝土灌入情況來看,砼充盈系數達到了1.45。根據上述分析要提高連續墻的成槽質量,降低連續墻砼的充盈系數和塌孔百分比。小組成員統計了影響混凝土連續墻砼的充盈系數偏大、塌槽百分比增加的主要因素有:1、施工工藝;2、地質情6、況;3、氣象條件;4、人員素質;5機械問題;6、其他表4.1 調查統計表 4調查人:張亞忠、陳洪斌、劉超 制圖制表:陳洪斌 根據調查統計表,作出排列:因素排列圖經調查認為,導致連續墻砼的充盈系數偏大、塌槽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施工工藝。由此可見,要控制混凝土連續墻成槽質量,降低連續墻砼的充盈系數和塌槽的百分比,改進連續墻施工工藝是QC活動攻關的首要項目。五、設定目標1、目標設定:控制連續墻成槽的施工質量,減少漏漿、塌孔的概率,確保混凝土連續墻的施工質量,將連續墻砼的充盈系數降至1.25、塌槽百分比將至20%。2、目標可行性研究:有利因素:1)QC小組成員施工經驗豐富,技術全面,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強;序7、號調查項目頻數頻率%累計頻數累計頻率%1施工工藝265426542材料122538793氣象條件51043894人員素質2445935機械問題2447976其他13481007合計4810048100施工工藝材 料氣象條件人員素質機械問題其 他05101520253035404550次頻40%60%80%100%20%率頻2654%12522179%93%97%89%52)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對我項目部的大力支持與嚴格監督。不利因素:1)傳統施工工藝比較容易出現漏漿、塌孔現象;2)地下地質情況復雜,地層下部結構松散,礫石層厚度較厚,給目標實現帶來不確定性。綜上所述,為了提高連續墻的成槽8、質量,降低混凝土連續墻砼的充盈系數、塌槽百分比就必須改變施工工藝。小組成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討論后,決定把防滲墻砼的充盈系數由1.45降至1.25、塌槽百分比由50%降低至20%。圖5.1 降低復雜地層連續墻砼的充盈系數及塌槽百分比目標柱狀圖六、原因分析通過查閱相關規范及施工手冊,結合以往工程實際經驗和工程實際情況,我們對容易導致混凝土連續墻砼的充盈系數偏大、塌槽百分比增加的不利因素利用因果圖分析如下:圖6.1 因果分析圖料機砼和易性差砼塌落度過小泥漿質量差泥漿稠度不合適抓斗成槽機故障養護不及時泥漿系統故障管路跑漿操作平臺不穩定導墻結構不合理法地質因素地層下部結構松散槽段劃分不合理技術交底覆蓋率9、低工人操作不熟練環人工人業務素低質低工人缺少質量意識砼的充盈系數偏大及塌槽百分比增加 6七、要因確認序號序號末端因素末端因素確確認認方方法法確確認標認標準準負責負責人人確確認時間認時間1 1工人缺少質量意識教育記錄開工前對人員進行安全質量教育,教育覆蓋率100%2016-04-272 2技術交底覆蓋率低交底記錄工人進場進行技術交底,覆蓋率100%2016-04-283 3砼塌落度過小現場調查C25自拌砼,塌落度為20020mm2016-05-044 4泥漿稠度不合適現場調查泥漿二大指標控制為比重:1.1g/cm3,粘滯度30s。2016-05-145 5抓斗成槽機保養不及時查看記錄抓斗成槽機每10、日保養不少于1次2016-05-166 6泥漿系統管路跑漿現場調查管壁結實,接頭緊密、牢固2016-05-177 7導墻結構不合理現場調查導墻結構穩定,滿足施工需要,避免塌陷2016-06-018 8槽段長度不合理現場調查合理設置槽段長度,避免成槽及澆筑時間過長,引起槽壁坍塌。2016-06-099 9地層下部結構不夠密實現場調查保證成槽的質量,避免漿液外漏、塌槽2016-06-15制表人:陳洪斌、張亞忠 制表日期2016年4月20日7.1、工人缺少質量意識標準:開工前對所有的施工人員進行班前的安全、質量教育,以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教育覆蓋率100%。調查方式:查看教育記錄,2016年4月11、27日,連續墻施工前,組員駱挺、劉超對項目部的管理人員及施工班組人員進行連續墻施工專題教育,到會人員21人,教育覆蓋率100%。7.2、技術交底覆蓋率低 標準:開工前對所有的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交底覆蓋率100%。結論結論:非要因非要因質量、安全教育會議 7調查方式:查看交底記錄,記錄顯示2016年4月28日,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姚金富對項目部人員、連續墻成槽施工班組人員進行分批次的施工技術交底,到會管理人員8人,班組人員28人,交底覆蓋率100%。序號工種人數交底人數覆蓋率1管理人員88100%2抓斗成槽機司機22100%3鋼筋工55100%4混泥土工1515100%5普工66100%小計3612、36100%制表人:姚金富 制表日期2016年4月29日結論結論:非要因非要因7.3、砼塌落度過小標準:工程采用C25自拌砼,嚴格控制各級配料達到允許偏差范圍之內。確保水下砼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控制坍落度在20020mm。現場調查:2016年5月2日至4日,我們對正在施工連續墻進行現場測定顯示結果如下表:序號日期槽號設計值(mm)實測值(mm)檢測人12016-5-212號20020186、184、193姚金富22016-5-317號20020206、200、207姚金富32016-5-421號20020195、211、208姚金富制表人:宋悅紅 制表日期2016年5月5日經嚴格控制及檢測,自拌13、砼的塌落度均滿足設計要求。結論結論:非要因非要因7.4、泥漿稠度不合適 標準:為了保證澆筑的質量,在混凝土澆筑前,將泥漿的指標設定為比重1.1g/cm3,粘滯度30s。現場調查:2016年5月13日至14日,小組成員駱挺、談寶良進行現場調查測試泥漿的稠度,測試結果發現多數的泥漿比重在1.05 g/cm3左右,粘度在27s左右。符合標準要求。7.5、抓斗成槽機保養不及時標準:抓斗成槽機的保養每天不得少于1次結論結論:非要因非要因 8查看記錄:抓斗成槽機如因保養不及時導致故障將影響成槽的質量。經檢查“機械、設備保養維修記錄”,抓斗成槽機均按操作規程每日保養12次,未發生抓斗成槽機故障影響成槽的質量14、。7.6、泥漿的管路跑漿標準:管壁結實,接頭緊密、牢固現場調查:泥漿管為新配置的塑料軟管(型號100mm),接頭緊密、牢固(如右圖)。在施工過程中從未發生過泥漿管爆裂、接頭不牢固等故障而跑漿引起連續墻塌槽現象。7.7、導墻結構不合理標準:導墻結構穩定,滿足施工要求。現場調查:導墻是地下連續墻挖槽之前修筑的臨時構造物,它起著連續墻平面位置控制、垂直導向、水平定位及擋土與穩定護槽泥漿液面的作用。經現場調查導墻為直立型“I”結構(如右圖所示),大型的液壓抓斗機(型號SL2200,55T)、履帶式起重機(型號QUY70)在周圍進行操作時,易發生導墻移位現象,引起連續墻塌槽百分比增加。“I”型導墻外觀 15、7.8、槽段長度不合理 標準:合理設置槽段長度,避免成槽及澆筑時間過長,引起槽壁坍塌。現場調查:現場查看槽段劃分為8m,成槽到澆筑完成需要5個半小時左右,成槽及澆筑的時間相對較長,塌槽百分比增加。7.9、地層下部結構不夠密實標準:保證成槽的質量,避免漿液外漏、塌槽。現成調查:試成槽探明地質實際的情況,根據試探情況發現:地層下部結構松散,礫石層厚度較厚,且礫石直徑粗、大,砂及小直徑顆粒含量極少,礫石較純,礫石與礫石間隙較大,形成透水透漿的通道,造成固壁泥漿流失及塌槽現象。結論結論:非要因非要因結論結論:要:要因因結論結論:要:要因因結論結論:要:要因因結論結論:非要因非要因泥漿管及接頭 9八、制16、定對策序序號號要因要因對對策策目目標標措施措施完成完成時間時間責責任人任人1導墻結構不合理改變導墻的結構保證導墻結構穩定,嚴禁出現移位現象。改變導墻的結構,使其更加穩定。2016-6-102016-7-15姚金富張亞忠2槽段劃分不合理縮短槽段的長度成槽及澆筑的時間縮短,減少每個槽段的坍塌幾率。將原有的每個槽段8m,調至每個槽段5m。2016-7-162016-8-02陳洪斌劉 超3地層下部結構不夠密實成槽時把泥漿適當調稠減少泥漿外漏及塌槽百分比 向泥漿池內添加黃黏土等材料。2016-8-042016-9-11宋悅紅談寶良制表人:張亞忠 制表日期2016年9月12日九、對策實施9.1、改變導墻的17、結構由直立型“I”導墻改為倒“L”型砼導墻,外邊側加長600mm,以保證具備較大的承載力來支承設備和鋼筋籠的重量,避免導墻移位。地下連續墻導墻采用倒“L”型,導墻槽凈寬850mm,肋厚200mm,翼面寬800mm,深1500mm,采用C25鋼筋混凝土結構。導墻鋼筋采用12200單層雙向布置。標準導墻的結構及尺寸詳見下圖。圖9.1.1 改變前的“I”型導墻 圖9.1.2 改變后的倒“L”型導墻正在施工的導墻 導墻成品 10效果檢查:通過改變導墻的結構使其更加穩定,進一步縮小機械對槽孔的擾動,有效的降低了砼的充盈系數,防止塌槽的發生。詳見下表:槽段參數段 數每段長(m)墻寬(m)平均墻高(m)實際18、平均澆筑方量理論平均澆筑方量砼的充盈系數塌槽百分比(%)實施前2880.817.5162.41121.4546.4實施后3780.818.7158119.71.3229.7制表人:陳洪斌 制表日期2016年08月02日9.2、縮短槽段的長度原連續墻槽段長度8m左右,現改為5m,成槽及澆筑時間縮短至2個半小時左右,對槽壁坍塌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有效保證了工程質量和安全。效果檢查:槽段越長成槽和澆筑的時間越長,塌孔的幾率越大,相應的砼的充盈系數也就越大。當槽段劃分為5m時,效果詳見下表:槽段參數段 數每段長(m)墻寬(m)平均墻高(m)實際平均澆筑方量理論平均澆筑方量砼的充盈系數塌槽百分比(%)實19、施前1380.817.8156.11141.3746.2實施后2650.818.29472.81.2923.1制表人:姚金富 制表日期2016年09月18日9.3、成槽時把泥漿調至更稠泥漿的配制與調整:原配泥漿材料優質的膨潤土+純堿+CMC+適量的鋸沫,主要的二大指標控制為比重:1.1 g/cm3,粘滯度:30s,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的規定。在此基礎上,對泥漿配制及二大指標進行了調整,采取黃粘土+適量的膨潤土+純堿+CMC+鋸沫,調整泥漿指標比重為1.11.25 g/cm3,粘滯度為3570s。為了不影響澆筑質量,在混凝土澆灌前,再將泥漿指標調整降低,控制在比重1.10g/cm3,粘滯度30s。20、效果檢查:由于地層下部為松散結構,為了更好的成槽防止泥漿外漏、塌孔,將泥漿調稠是最直接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效果見下表:槽段參數段數每段長(m)墻寬(m)平均墻高(m)實際平均澆筑方量理論平均澆筑方量砼的充盈系數塌槽百分比(%)實施前1580.817.2152110.11.3846.7填料摻黏土 11制表人:劉 超 制表日期2016年10月28日十、效果驗證1、2016年11月23日連續墻全部完工,小組成員對連續墻的充盈系數進行了統計、自評,結果顯示本次活動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槽段參數段 數實際平均澆筑方量理論平均澆筑方量砼的充盈系數塌槽百分比(%)實施前284547.231361.455021、實施后15014615.311882.31.2318.7制表人:陳洪斌 制表日期2016年11月28日圖10.1 效果檢查圖通過本次QC活動,提高了復雜地層連續墻的成槽質量。連續墻砼的充盈系數由原來的1.45降低至1.23,混凝土由原來的17229.3 m3降低至14615.3 m3,節約混凝土2614m3,節約施工成本78.5萬元。2、通過本次活動,連續墻塌槽百分比由原來的50%降低至20%,有效的控制了塌槽現象的發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工程進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3、混凝土連續墻質量活動成果得到業主、設計、監理單位的一致好評,贏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十一、鞏固措施根據小組活動成果,總22、結了相關經驗,克服了地層結構松散、導墻結構不穩定等導致地下連續墻成槽質量差的施工難題,同時形成砼連續墻施工倒“L”型導墻的施工工藝,在全公司內推廣使用。十二、總結與今后打算12.1、團隊綜合素質:通過開展本次QC活動,增強了QC小組成員的質量意識,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時也提高了小組成員查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積累了經驗。下面是活動前后小組成員綜合素質對比情況:評價內容質量意識QC技巧創新性思維個人能力團隊精神活動前7570768575實施后2250.817.986.671.61.2118.2目目標實現標實現了了 12活動后9490929092 圖12.1 自評雷達圖12.2、今后打算:此次QC小組活動在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但在吊裝鋼筋籠的施工過程中發現鋼筋籠變形,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提高鋼筋籠的施工質量將成為項目部QC小組的下一步活動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