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超深軟土基坑支護結構施工質量QC成果報告(1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8948
2024-07-17
14頁
2.29MB
1、提高超深提高超深軟軟土基坑支土基坑支護結護結構施工構施工質質量量 瑞豐銀行大樓工程QC小組一、工程概況瑞豐銀行大樓工程建設于紹興市鏡湖新區金融集聚區,洋江西路與解放北路交叉口西南側。項目總建筑面積73626.57m2,由地下室大底盤和地上南、北兩幢塔樓組成。地下2層,地上南樓15層,建筑高度73.55m;北樓21層,建筑高度99.95m。地下室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上部塔樓為矩形鋼管混凝土柱鋼框架結構。本工程基坑大面積開挖深度在1213m間,坑中坑最大挖土深度達18m,為一級深基坑。基坑支護主要采用鉆孔灌注樁+兩道鋼筋混凝土水平內支撐形式,局部三道支撐。制圖人:史祝蘭 制圖日期:2012、7年3月1日 圖1 基坑圍護支撐平面及周邊環境圖根據提供的本工程巖土勘察報告可知,施工場地-6.300以下土層均為淤泥質粘土,該類土具有含水量高、壓縮性大、自穩性差等特點,對地下室結構施工帶來較大的安全風險。故如何確保軟弱土工況下超深基坑支護結構的施工質量、圍護體系安全是本項目的重難點之一,也是項目部重點關注、著力解決的關切問題。為此,項目部將深基坑支護施工質量作為地下室施工階段的重點工作來抓,通過QC活動的有序運行,確保本工程超深基坑施工安全。二、小組簡介 (一)、小組情況 QC小組情況簡介表 表1小組名稱瑞豐銀行大樓工程QC小組成立時間2017-3-1課題類型現場型活動時間間2017-3-3、12017-12-20注冊日期2017-3-1注冊編號BYQC04-2017活動頻率平均每周1次課題活動次數42次序號姓名性別文化程度職務組內職務組內分工TQC教育1男本科項目經理組長策劃、組織、協調2男本科技術負責人副組長技術指導、制定方案3男大專生產負責組員現場協調、方案實施4男大專施工負責組員方案實施、質量驗收5女大專資料員組員資料整理、收集6男大專施工員組員現場施工、記錄7男大專質量員組員現場施工、記錄8男本科技術顧問組員技術指導、方案優化9女本科技術顧問組員方案實施、質量驗收10男高中操作工組員現場配合、協助施工11男高中操作工組員現場配合、協助施工1、本QC小組成員參加TQC知識培4、訓,平均學時達52.3h;2、本次QC活動出勤率:98.3%制表人:史祝蘭 制表日期:2017年3月1日(二)、進度計劃 QC小組活動進度計劃表 表2活動時間294天序號任務名稱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活動前準備2課題選定3現狀調查及目標設4分析原因及制定對5對策實施6效果檢查7活動總結制表人:史祝蘭 制表日期:2017年3月1日三、選題理由理由一:工程土質差,安全隱患大基坑開挖范圍內存在超厚淤泥質粘土,含水量高、壓縮性大、自穩性差,對土方開挖、地下室結構施工安全隱患大。理由二:基坑開挖深,管理層重視基坑土方平均挖深1213m,最深處達18m,是目前紹興市區地下室開挖深5、度最大的工程,公司領導重視,行業主管部門關注度高。制圖人:史祝蘭 制圖日期:2017年3月10日 圖2 工程土質剖面圖理由三:施工期限長,影響時間久本項目地下室計劃工期300日歷天,占總工期的23.24%,基坑敞開時間長,安全風險影響時間久。理由四:高質量創優目標的實現,地下室施工質量是關鍵。本工程合同質量目標為確保“錢江杯”,爭創“魯班獎”。地下室是工程質量創杯檢查、驗收必選部位,而深基坑支護結構質量則是地下室施工質量的關鍵環節與有效保障。綜合上述理由,QC小組成員通過多次研討,一致確認將本次QC活動的課題確定為:提高超深軟土基坑支護結構施工質量。圖3 小組成員選題討論四、現狀調查為全面搞清6、軟土地區深基坑支護結構常見質量問題之現狀,從而為本項目采取針對性措施提供技術支撐,QC小組成員于3月1517日通過現場走訪、資料查閱、數據分析等工作,共調查了5個在建、已建類似深基坑工程,共調查500個點,合格426點,平均合格率85.2%。小組成員將調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整理、統計,制作了如下調查表、統計表:軟土地基深基坑支護結構施工質量問題調查表 表3序號調查項目調查數量(點)合格(點)合格率(%)1基坑四周位移1007070.02基坑四周沉降1007474.03支撐梁軸力1009090.04支撐結構完整性1009494.05基坑局部坍塌1009898.0合計50042685.2制表人:史祝蘭7、 制表時間:2017年3月17日 軟土地基深基坑支護結構施工質量問題頻數統計表 表4序號存在問題頻數(點)頻率(%)累計頻率(%)1基坑四周位移過大3040.540.52基坑四周沉降過大2635.175.63支撐梁軸力過大1013.589.14支撐結構局部破壞68.197.25基坑局部坍塌22.8100.0合計74100制表人:史祝蘭 制表時間:2017年3月17日根據上述頻數統計表,繪制深基坑支護結構施工質量問題排列圖如下:根據上述排列圖可知基坑四周位移過大、基坑四周沉降過大是圍護結構施工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兩者累計頻率已達75.6%,是QC小組要重點解決的問題。項目部根據自身承建過的多個類8、似深基坑支護結構施工經驗,結合現狀調查資料,分析后一致認為只要將基坑四周位移、基坑四周沉降這兩個施工質量問題解決了,那么合格率就能上升到90%及以上:(50020010%18)/500100%=92.4%。五、設定目標根據現狀調查結果及數據統計分析,最終確定本次QC活動的目標:深基坑支護結構施工質量合格率92.0%,并將活動現狀與目標值繪制成如下柱狀圖:六、分析原因針對造成上述兩個主要問題的各種可能的原因,QC小組成員充分發揮個人能動性,集思廣益、各抒己見,分別從“人、材、機、料、法、環、測”等多角度進行分析、歸納、總結,繪制關聯圖如下。通過對關聯圖分析,共有7個末端原因,分別為:1、混凝土強9、度有不滿足要求的現象;2、交底不到位;3、地質勘察資料不全面;4、未組織有效培訓;5、圍護設計有缺陷;6、未建立有效考核制度;7、測量儀器未定期檢測。七、要因確認根據關聯圖,對每個末端原因分別進行分析,尋找并確定要因,繪制要因確認表 要因確認表 表5序號末端原因確認情況確認方法負責人確認結果1混凝土強度有不滿足要求的現象查看圍護壓頂梁、支撐梁混凝土試塊強度報告,均符合設計及驗評規范要求現場調查、驗證朱勇勇非要因2交底不到位隨機問訊了現場部分鋼筋工、木工,均不知道對基坑邊材料堆放的具體要求;同時發現有重載車輛不時地從基坑邊行走。現場調查、問訊馬云飛是要因3地質勘察資料不全面工程地質由專業巖土勘察10、公司勘探,所提供的報告內容詳細、完整,數據全面、準確,能正確反映本工程水文地質情況現場調查、驗證朱勇勇非要因4未組織有效培訓查看圍護樁施工日記,班組長每天都有對操作人員的施工技術交底,內容詳細、針對性強,可有效指導施工現場調查、分析馬云飛非要因5圍護設計有缺陷經公司技術部專業人員復核,該圍護設計方案相對偏先進,安全儲備系數偏低現場調查、驗證徐炳榮是要因6未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經現場調查,各管理部門均上墻了崗位職責,但未建立對應的考核制度,工作責任性未能得到有效的監控,工作質量無法進行可靠評估現場調查、分析顧明亮是要因7測量儀器未定期檢測全站儀、經緯儀、鋼卷尺等主要測量設備均按要求做了檢測校驗,并11、處在有效期內現場調查顧明亮非要因制表人:史祝蘭 制表日期:2017年3月31日八、制定對策針對確認下來的三個要因,小組成員展開積極的分析與討論,制定了對策表如下:對策表 表6序號要因對策目標措施負責人地點完成日期1交底不到位對各班組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技術交底切實知曉、領會深基坑施工的相關技術要求、安全防護要點1、對各班組進行針對性技術交底,杜絕重載車量通行、材料堆放;2、派專人負責巡查,禁止重荷車輛在基坑周邊行走。馬云飛徐炳榮施工現場2017.4.72017.11.302圍護設計有缺陷結合本工程基坑實際情況優化原圍護設計方案確保基坑支護結構有足夠剛度,四周位移不超過預警值對原圍護設計進行優化12、,得到原圍護設計單位認可后重新出圖。朱先康朱勇勇沈 重公司總部及施工現場2017.4.72017.4.203未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的崗位職責考核制度各管理崗位績效考核有據可依,強化工作責任性,保障工作質量1、制定完善的崗位職責考核制度;2、嚴格按制度執行,提高責任性,獎優罰劣,促進工效。朱先康朱勇勇施工現場2017.4.72017.4.15制表人:史祝蘭 制表日期:2017年4月7日九、實施對策 實施一:對各班組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技術交底1、生產負責人馬云飛、施工負責人徐炳榮落實,在深基坑施工整個過程中定期做好對各班組人員的技術交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材料堆放限載、禁止重型車輛在基坑周邊13、通行、土方開挖順序、挖土深度、運土方向、基坑施工安全等。交底采用書面形式,并經雙方簽認后實施。壓頂梁、支撐梁施工技術交底 基坑土方工程技術交底 2、落實專人巡查基坑邊堆載情況,禁止重型車輛沿坑邊行駛。生產負責人馬云飛落實專人全過程巡查,主要是坑邊材料堆放限載情況,禁止重荷車輛往坑邊行駛,阻止支護結構上堆放材料,控制東南角出土口材料荷載不超過35Kpa,其余位置材料荷載不超過20Kpa。實施效果檢查:基坑周邊及支護結構上無材料堆放,基坑四周基本不堆放材料,周邊無重車行駛,基坑支護結構穩定、安全。基坑四周無堆載實施二:結合本工程基坑實際情況優化原圍護設計方案公司技術部、項目部、圍護設計單位三方人員14、在項目部現場聯合辦公,根據本工程地質狀況、周邊環境、深基坑特點等實際情況,對原圍護設計方案作了局部優化,使方案能更安全、適用、可靠,更好地指導工程實踐施工。主要作了以下四方面的優化:制圖人:史祝蘭 制圖日期:2017年4月21日圖7 設計優化剖面圖優化一:取消三道土釘及放坡噴砼,并將圍護壓頂梁頂面升至-2.6m,圍護壓頂梁與圍墻間全部混凝土硬化。既提高了上層圍護結構剛度,又可以最大程度減少雨水滲入外圍土層。優化二:在底板和圍護樁間增設反斜肋,提高第二道支撐拆除后圍護結構的剛度。優化三:圍護樁主筋由2228改為2828,同時樁直徑由1000mm改為1100mm,增加了圍護樁的抗彎和抗剪強度。優化15、四:圍護樁入土深度由-29.500m改為-30.800m,嵌入(4)-2粉質粘土由1.1m增加為2.4m,確保(3)-1淤泥質粘土不會壓入坑內。基坑圍護方案通過專家論證 圍護樁及水平支撐梁施工實體實施效果檢查:根據優化后的設計方案施工,基坑支護結構安全可靠,累計坡頂水平位移30mm,坡頂垂直沉降30mm。第一道支撐軸力未超過7500KN,第二道支撐軸力未超過18000KN。地下室頂板澆筑完成后的累計位移及沉降實施三:建立健全的崗位職責考核制度項目經理朱先康組織牽頭,技術負責人朱勇勇具體落實。根據各崗位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制定詳細的崗位職責考核制度,按月進行量化績效考核,獎優罰劣,在當月工資中兌現16、。以此強化各崗位工作責任性,激發員工的工作能動性,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工程質量。管理人員學習崗位職責考核制度實施效果檢查:進一步提升了工作執行力,加強了工作責任感,充分調動了員工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為建設優質工程夯實了基礎。十、效果檢查1、目標完成情況QC小組成員嚴格按活動程序積極開展工作,施工管理人員精心組織、一線操作人員認真施工,本工程的深基坑支護體系穩定、安全可靠,未出現任何險情跡象。基坑支護結構施工過程中,QC小組隨機抽取相應構件進行實測實量,累計共抽檢600個點,其中合格564點,合格率94.0%設定目標值92%,小組活動實現了預期目標!活動后的施工質量問題調查表、頻數統計表,活動前17、后目標實現柱狀圖分別如下:軟土地基深基坑支護結構施工質量問題調查表 表7序號調查項目調查數量(點)合格(點)合格率(%)1基坑四周位移12011293.32基坑四周沉降12011091.73支撐梁軸力12011091.74支撐結構完整性12011495.05基坑局部坍塌12011898.3合計60056494.0制表人:史祝蘭 制表時間:2017年11月20日 軟土地基深基坑支護結構施工質量問題頻數統計表 表8序號存在問題頻數(點)頻率(%)累計頻率(%)1基坑四周位移過大822.222.22基坑四周沉降過大1027.850.03支撐梁軸力過大1027.877.84支撐結構局部破壞616.7918、4.55基坑局部坍塌25.5100.0合計36100制表人:史祝蘭 制表時間:2017年11月20日2、經濟效益小組成員在QC活動過程中,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對原圍護設計方案進行了深化、優化,使之更加安全、適用、可靠;深基坑支護排樁、壓頂冠梁、水平支撐等均為一次性施工到位,未發生任何返工返修現象,加快了整體施工進度、節約了工程費用。經項目部初步測算,產生直接經濟效益7.5萬元。3、社會效益在QC小組活動的引領下,本深基坑支護工程在質量、安全、進度等方面均取得了成功,為地下室結構工程創造了安全、可靠的施工條件,贏得了建設、監理單位的一致認可;同時為本公司今后承建類似超深基坑工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19、數據。十一、制定鞏固措施活動過程中,QC小組成員認真記錄了本基坑施工時的各類相關的施工照片、技術參數及施工過程中碰到的難點及解決的方法,經匯總、整理后編寫了紹興地區軟土地質超深基坑支護結構施工作業指導書,由公司總師辦審核后簽發,作為內部技術文件在公司及下屬項目部推廣施行。十二、總結及下一步打算1、總結通過本次QC小組活動,小組成員在團隊精神、質量意識、個人能力、解決問題信心、工作干勁、QC知識等方面均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激發了小組成員的工作熱情,培養了小組成員的鉆研精神,綜合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為今后施工類似工程積累了可貴的經驗。活動前后綜合素質評價表、雷達圖如下:活動前后綜合素質評價表 表9項目活動前活動后團隊精神7085質量意識8095個人能力8590解決問題信心8085工作熱情與干勁8090QC知識7085制表人:史祝蘭 制表時間:2017年12月15日2、下一步打算本工程后續施工過程中我們將繼續積極開展QC小組活動,嚴格執行TQC體系,通過多次PDCA循環,進一步提高產品施工質量。結合本工程施工實際情況,我們已擬定提升滑撐式外幕墻測量定位精準率這一課題進行QC攻關,為實現本工程質量創優目標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