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質量QC成果報告(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8953
2024-07-17
12頁
634.73KB
1、提高大跨度后提高大跨度后張張法法預應預應力混凝土梁力混凝土梁質質量量臺州經濟開發區學院路小學(西)項目QC小組提高大跨度后提高大跨度后張張法法預應預應力混凝土梁力混凝土梁質質量量 一、工程概況 工程概況表 表1 制表人:陳愛珍 日期:2017年9月2日 二、QC小組概況為了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確保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的施工質量,我項目部于2017年9月1日在公司注冊成立了“提高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質量”QC質量小組。通過進一步激發廣大專業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為工程建設提供保證,小組成員自愿參加,其中有技術人員,也有來自一線班組人員。QC小組概況表 表2小組名稱臺2、州經濟開發區學院路小學(西)項目QC小組課題類型現場型小組成立時間2017年9月1日活動時間2017.9.1-2017.10.31注冊登記號天頌QC2017-05課題登記號天頌QCK1705序號姓名性別年齡職稱組內職務小組內分工1男36工程師組長全面負責2男38工程師副組長組織策劃3男49工程師組員技術負責4男32工程師組員技術負責5男29工程師組員質量檢查6男42助工組員質量檢查7女31助工組員資料收集8男35助工組員現場實施9男33助工組員現場實施工程名稱臺州經濟開發區學院路小學(西)項目工程地點經濟發開區廣場西路與九號路交叉口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工程概況及工程特點本工程由教學3、樓(一)、教學樓(二)、教學樓(三)、綜合樓及單獨地下室五部分組成。總建筑面積約22610.97,框架結構。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建筑高度為19.9m。本工程綜合樓報告廳屋頂層C軸-K軸19軸-21軸共5根梁采用后張有粘結預應力施工工藝,跨度26.1m,梁截面尺寸5501600mm,預應力筋采用由7根5鋼絲絞合而成的低松弛高強鋼絞線(公稱直徑s15.20,fptk=1860N/mm2)。10男34助工組員現場實施制表人:陳愛珍 日期:2017年9月2日三、選題理由1.理由一:本工程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跨度達到26.1m,施工復雜,操作工藝難度大,是本工程難點。2.理由二:爭創浙江省“錢江4、杯”是公司對本工程的質量目標,充分顯示了公司對工程質量的嚴格要求,對自身實力的信心。3.理由三:本工程為浙江省重點工程,是一項檢驗我公司綜合實力的工程,工程質量的好壞關系到公司的信譽和形象。四、目標確定1、現狀調查QC小組成立后,2017年9月5日2017年9月17日,我們小組對其它類似項目的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梁施工質量進行了調查,共收集到質量問題信息300條,進行了分類、歸納、總結,合格率為84.3%,做出如下調查表: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梁施工質量調查表 表3檢測項目檢查點數合格點數不合格點數合格率(%)波紋管定位不準60362460孔道灌漿不密實60471378.3預應力筋伸長值、預應力值偏5、差6056493.3注漿孔堵塞6056493.3其它6058296.7合計3002534784.3制表人:陳愛珍 日期:2017年9月18日 按以上調查表,我們繪制了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梁質量缺陷統計表,見表4。質量缺陷統計表 表4檢測項目頻數(次)頻率(%)累計頻率(%)波紋管定位不準2451.151.1孔道灌漿不密實1327.778.8預應力筋伸長值、預應力值偏差48.587.3注漿孔堵塞48.595.8其它24.2100合計47100/制表人:陳愛珍 日期:2017年9月18日根據質量缺陷統計表我們繪制出排列圖如下: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梁質量問題排列圖241344251.1%78.8%87.6、3%95.8%100%051015202530波紋管定位不準孔道灌漿不密實預應力筋伸長值、預應力值偏差注漿孔堵塞其它檢測項目頻數0.0%20.0%40.0%60.0%80.0%100.0%120.0%頻率頻數累計頻率 制圖人:陳愛珍 日期:2017年9月18日從排列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施工中“波紋管定位不準”及“孔道灌漿不密實”累計頻率78.8%,是影響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梁質量的主要因素,是重點控制對象。2、目標確定結合實際情況及QC小組調查數據統計,經QC小組集體討論,確定QC活動的目標為:通過實施“提高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質量”QC活動,使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質量合格率提高到90%7、以上。3、可行性論證(1)公司通過ISO9001質量認證體系已多年,具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及高于國家規范的企業標準,按照貫標要求進行管理可以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2)項目部組建了強有力的創優領導班子,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具有針對性的專題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書。(3)小組成員組成合理,理論和實際經驗都比較豐富,解決問題能力強,項目部及施工班組整體素質高。(4)在47個缺陷點中,波紋管定位不準和孔道灌漿不密實共有37個不合格點,占總缺陷的78.8%,如果我們能解決這兩個問題,使不合格點降到20個點,合格率將由原來的84.3%提高到90%,目標能夠實現。五、原因分析1、從調查表及排列圖可以看出,“波紋管定8、位不準”及“孔道灌漿不密實”是影響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梁質量的主要問題。針對以上兩個問題,小組成員采用頭腦風暴法,進行了多次討論,并且到現場廣泛收集工人、班組長、質檢員、各級工程技術專家意見,集思廣益。相互啟發、相互補充,最終我們整理畫出了以下關聯圖。關聯圖制圖人:陳愛珍 日期:2017年9月20日2、要因確認根據以上關聯圖,我們共找到15個末端因素,并逐一進行分析確認,見表5要要因確認表 表5序號末端因素確認方法確認情況是否要因1技術交底不詳調查詢問1.查閱技術交底資料,技術交底記錄詳細完整,具有指導作用。2.現場詢問10名施工人員,工人對操作要點、施工工藝基本熟悉。否2操作人員經驗少調查詢問9、通過現場詢問10名工人,基本無其它類似項目后張法預應力梁施工經驗。是3夜間照明不足現場調查經調查晚上進行施工時,塔吊上有大燈,作業面足夠的照明條件良好,不影響施工。否4操作空間小調查詢問操作空間小,影響了施工效率,但對波紋管的定位質量不影響否5澆砼時觸碰到波紋管現場調查預應力梁混凝土澆筑時振動棒容易觸碰波紋管,造成波紋管發生位移、破損,波紋管破損造成澆混凝土時孔道滲入水泥漿堵塞孔道或灌漿時漏漿。是6波紋管與定位筋綁扎不牢固現場調查通過現場查看波紋管采用細鐵絲綁扎在定位筋上,比較牢固,不易脫落。否7定位筋位置偏差、間距偏大現場調查現場檢查,定位筋未嚴格按規定要求準確設置,致使波紋管定位不準。是810、定位筋安裝不牢固現場調查定位筋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箍筋上比較牢固。否9水泥漿使用時間超時現場調查灌漿用水泥漿攪拌完成后均在規定時間(3小時)內使用完。否10水泥漿水灰比不符要求現場調查經檢查,灌漿所用水泥漿的水灰比為 0.42,現場計量準確,灌漿用水為清潔水,水泥漿強度不小于30N/mm2,滿足施工要求。否11孔道接頭不嚴密現場調查波紋管連接時取大于主管5mm波紋管做連接套管,連接套管長度取200300mm,與兩端波紋管搭接長度均為100150mm,連接套管與波紋管接口處采用膠帶密封,基本不存在孔道接頭不嚴密現象否12管道沖洗不徹底現場調查經檢查,孔道灌漿前,用壓力水對管道進行了沖洗,并清凈積水11、。保證了孔道壓漿流暢,使漿液與孔壁結合良好。否13灌漿孔間距偏大現場調查經檢查,灌漿孔間距均符合設計要求否14灌漿方法不當現場調查經現場檢查,預應力梁跨度達26m采用理論壓力壓漿,壓漿過程中壓力會有所損失,可能會造成不密實和不飽滿,采用的方法不能保證壓漿質量。是15壓漿機故障現場檢查現場檢查,灌漿機采用規格為ZB6-600的灌漿機1臺,質量證明文件齊全,現場進行試運行,設備正常,滿足施工需要。否制表人:陳愛珍 日期:2017年9月20日六、制定對策根據表5我們找到造成“波紋管定位不準”及“孔道灌漿不密實”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員經驗少、澆砼時觸碰到波紋管、定位筋位置偏差,間距偏大、灌漿方法不當。針對12、上述要因,QC小組經過認真研究,制定對策,細化措施,制定對策表如表6:對策表 表6 序號主要原因對策目標采取措施地點完成時間責任人1操作人員經驗少對操作人員進行全面的實際操作及理論培訓全面掌握后張法預應力梁的施工工藝1、崗位操作技能學習。2、現場講解操作要點、注意事項。3、考核。會議室及現場2017年9月23日畢文生葉毅2定位筋位置偏差、間距偏大優化定位筋布置方法確保定位筋位置準確1、采用刻度定位法。2、定位筋嚴格控制間距。施工現場2017年9月25日林彬崔仁劍3澆砼時觸碰到波紋管加強現場操作交底避免澆筑砼時振動棒觸碰波紋管1、現場對振搗人員交底,讓振搗人員熟悉孔道位置。施工現場2017年9月13、26日王海斌金安4灌漿方法不當優化灌漿方法確保孔道灌漿密實、飽滿1、細化灌漿工藝2、優化灌漿方法施工現場2017年10月29日葉毅金安制表人:陳愛珍 日期:2017年9月22日七、實施對策實施一、對操作人員進行全面的實際操作及理論培訓2017年9月23日,QC小組組織對施工操作人員交底后張法預應力梁專項施工方案,學習施工工藝,崗位操作技能,使每個作業人員對操作工藝的基本特點,以及特殊要求有明確的認識。同時針對波紋管定位和預應力灌漿應注意的事項、操作要點進行了詳細的現場講解,提醒工人要嚴格按專項方案要求施工。實施效果:通過學習后對作業工人進行理論及實操考核,考核達到優秀。實施二、優化定位筋布置方14、法波紋管定位筋嚴格按間距100CM進行固定,由于波紋管長達20多米,為準確控制每一根定位筋的位置,施工中采用刻度定位法,即按照設計圖給出的鋼絞線的位置,畫出定位筋的位置,再將定位筋焊接在箍筋上,這樣就可以有效地保證定位筋的準確性。用20-22#鉛絲將波紋管與定位筋綁扎牢固,防止波紋管在施工中產生移位和上浮。實施效果:經檢查,通過采用刻度定位法布置定位筋,定位筋的位置、間距得到較準確的定位。實施三、加強現場操作交底澆筑混凝土前對振搗人員進行詳細的現場交底,讓振搗人員熟悉孔道位置。澆筑混凝土時分層澆筑,管理人員全過程旁站,嚴禁振動棒直接觸碰波紋管,防止波紋管破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將預應力筋來回抽15、動,防止澆混凝土時滲入的水泥漿凝固堵塞孔道。實施效果:通過現場旁站監督,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振動棒均未直接觸碰波紋管。實施四、優化灌漿方法技術負責人針對本工程情況對孔道灌漿施工工藝進行了細化,制定了作業指導書,并采用了二次灌漿的方法。孔道灌漿要點如下:1、壓漿前用壓力水沖洗孔道,并清凈積水,保證孔道壓漿流暢,使漿液與孔壁結合良好,對排氣孔、壓漿孔、壓漿設備等進行檢查。2、孔道灌漿用42.5普通水泥,水泥漿水灰比宜為0.4一0.45,水泥漿內不得摻入各種氯鹽,內摻高效UEA微膨脹劑或0.01%水泥用量的鋁粉、減水劑,必須計量準確,嚴格控制水灰比,配好后不得再加水。水泥漿強度不小于30N/mm2,自調16、制至灌入孔道的延續時間,不超過3045min,且在使用前和壓注過程中經常攪動。3、鑒于26.1米預應力梁孔道較長,且采用波紋管成孔,考慮僅壓注一次,水泥漿有泌水和凝結收縮,會使孔道上部產生空隙,所以,為了保證有粘結預應力梁灌漿密實,對孔道進行二次壓漿。二次壓漿的間隔時間以先壓注的水泥漿充分泌水又未初凝為宜。4、水泥漿應攪拌均勻,采用壓力灌注,在進入灌漿泵前需過篩。壓漿應緩慢、均勻地進行。不能連續壓漿時,后壓的孔道應在壓漿前用壓力水沖洗通暢。灌漿在梁端的灌漿口進行,采用二次灌漿的方法:用灌漿機加壓到0.3-0.4MPa將水泥漿壓入孔道,待另一端排氣孔流出濃水泥漿后,封閉排氣孔;二次繼續加壓至0.17、60.8Mpa,待壓力達到后封閉出漿管,并檢查確認無漏漿時封閉進漿管,然后撤除壓力。5、預應力筋全部張拉完畢后應盡快灌漿,盡量在48小時之內完成。實施效果:通過改進灌漿方法,細化灌漿工藝,孔道灌漿達到了密實、飽滿。八、效果檢查通過本QC小組成員的努力,大跨度預應力梁施工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2017年9月24日至10月28日期間,我小組會同甲方、監理人員對我項目施工完成的預應力混凝土梁進行了系統的效果檢查,匯總結果如下表所示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梁施工質量調查表檢測項目實測點合格點數不合格點數合格率(%)波紋管定位不準6052886.7孔道灌漿不密實6054690預應力筋伸長值、預應力值18、偏差6056493.3注漿孔堵塞6056493.3其它6058296.7合計3002762492制表人:陳愛珍 日期:2017年10月29日10090807084.3%目標與效果對比圖 90%制圖:陳愛珍 時間:2017年10月29日九、成果與效益1、質量效益:通過QC小組PDCA循環活動,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合格率從84.3%提高到92%,達到并超過了我們的活動目標90%,說明QC小組活動所采取的措施及手段是卓有成效的,提高了工程質量,達到了預期目標。2、社會效益: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施工質量贏得了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等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樹立了集團公司的良好形象。十、鞏固措施通過19、本工程的QC小組活動,解決了波紋管定位不準、孔道灌漿不密實兩個影響預應力混凝土梁施工質量的問題,并提高了施工人員的操作水平和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使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施工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通過本次活動,我們QC小組把本工程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施工質量控制施工方法編寫成為作業指導書大跨度后張法預應力混92%凝土梁施工作業指導書,在公司內部推廣使用,相信在以后類似的工程施工中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十一、總結和下一步打算1、通過QC小組活動,使我們小組成員的質量意識、團隊精神、個人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QC知識各方面都得到了增強,綜合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們對小組成員本次活動前后20、的狀態進行自我評價。分別以表、圖形式表示如下:自我評價表 表7自我評價(分)項目活動前活動后質量意識35個人能力34QC知識35解決問題的能力24團隊精神35制表人:陳愛珍 日期:2017年10月29日綜合素質自評雷達圖制圖人:陳愛珍 日期:2017年10月29日2、通過QC小組活動,我們認識到質量工作是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活動,要提高工程質量就需要全員參與,全員樹立質量意識,以人為本,抓好過程控制。通過此次QC小組活動,提高了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項目部自身的凝聚力,也解決了我們現場管理中的不足之處,以便我們能夠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不斷持續改進、完善。3、在今后的施工管理中,將繼續發揚我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對后期裝飾、安裝工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開展一系列QC活動,為創造優質工程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