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鋼混結構梁柱節點梁鋼筋施工質量合格率QC成果報告(1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8985
2024-07-17
14頁
865.69KB
1、提高提高鋼鋼混混結結構梁柱構梁柱節節點梁點梁鋼鋼筋筋施工施工質質量合格率量合格率目目 錄錄一、工程概況二、小組概況三、選擇選題四、現狀調查五、目標設定六、分析原因七、確定要因八、對策實施九、效果檢查十、鞏固措施十一、總結及今后打算提高提高鋼鋼混混結結構梁柱構梁柱節節點梁點梁鋼鋼筋施工筋施工質質量合格率量合格率科研綜合大樓項目部QC小組 一、工程概況浙江一建科研綜合大樓項目工程,工程建筑用地面積841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5482.9平方米(地上28617.8平方米,地下16865.1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2851.8平方米。本工程地下三層,地上16層(裙房4層),建筑高度62.700米。工程主2、體結構采用型鋼(鋼管)混凝土框架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結構。其中地下室-3F鋼骨混凝土柱26根;-2F鋼骨混凝土柱46根;-1F鋼骨混凝土柱50根。圖一 地下室鋼混結構梁柱節點區域示意圖二、小組概況QC小組概況一覽表 表1小組名稱浙江一建科研綜合大樓項目部QC小組成立日期2015年2月注冊登記號HF-QC-YJ-2016-04小組人數11人課題類型攻關型活動情況出勤率93%課題注冊號ZYJ-HF-QC-YJ-2016-04QC小組成員一覽表 表2姓名性別年齡職務職稱組內職務QC教育時間男50項目經理高級工程師組長累計教育72小時男38項目副經理工程師副組長累計教育72小時男30項目技術負責工程師副組3、長累計教育75小時男31項目技術主管工程師副組長累計教育81小時男28總施工助理工程師組員累計教育81小時男26技術員助理工程師組員累計教育90小時男25施工員助理工程師組員累計教育90小時女23資料員資料員組員累計教育80小時女38鋼構深化助理工程師組員累計教育90小時男27鋼筋放樣鋼筋放樣組員累計教育90小時男52施工員施工員組員累計教育90小時制表人:殷直義 日期:2015年 2月三、選題理由:本工程地下室每層均涉及鋼混結構梁柱節點,提高鋼混結構梁柱節點梁鋼筋施工質量合格率是結構質量保障。地下室涉及鋼混結構梁柱節點數量眾多,除-3F頂板107個點以外,-2F頂板、-1F頂板共計372個點4、。型鋼(鋼管)混凝土框架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結構施工范圍較廣,但鋼混結構梁柱節點梁鋼筋較難處理,其合格率一直不高。從已施工的地下室-3F頂板節點來看,鋼混結構梁柱節點成型質量與工程質量要求存在較大差距。綜上所述,我們選擇課題:“提高鋼混結構梁柱節點梁鋼筋施工質量合格率”。4、現狀調查2015年02月02日,小組成員對已施工完待驗收的-3層頂板鋼混結構梁柱節點鋼筋施工質量,進行現場查看、測量,發現以下問題 圖二 梁端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夠 圖三 梁鋼筋焊接空間不足針對施工現場出現的四個問題進行調查分析,情況統計如下:節點梁鋼筋質量缺陷調查表 表3序號項目檢驗指標檢查點數不合格點1梁端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夠25、5mm107352焊接空間不足并排鋼筋間距d20mm107283梁底鋼筋綁扎不到位滿扎10784梁底垃圾清理不凈無垃圾1076合計42877制表人:殷直義 日期:2015年 2 月質量缺陷統計表 表4序號項目頻數(處)頻率(%)累計頻率(%)1梁端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夠3545.4545.452焊接空間不足2836.3681.823梁底鋼筋綁扎不到位810.3992.214梁底垃圾清理不凈67.79100制表人:殷直義 日期:2015年 2月根據質量缺陷統計表繪制排列圖:圖四 質量缺陷排列圖梁梁頂標頂標高高線線制圖人:殷直義 日期:2015年 2 月由排列圖可以看出,“梁端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夠”和“6、焊接空間不足”兩個問題累計頻率達81.82%,是影響鋼混結構梁柱節點鋼筋施工質量的主要問題,是需要解決的關鍵因素。5、目標設定根據現狀,調查了428個點,其中不合格的點為77個,一次驗收合格率僅為(428-77)428=82.01%,整改后驗收合格率才剛剛達到88%。假設以上兩個問題全部解決,一次合格率可達到(428-77+63)428=96.73%,假設以上兩個問題解決90%,合格率達到(428-77+6390%)428=95.26%,結合本工程的創優標準需要,鋼筋隱蔽工程檢驗批合格率不宜小于95%,故將目標設定為:1、定性目標:鋼混結構梁柱節點,梁鋼筋排布均勻合理,梁端鋼筋保護層厚度滿足設7、計要求,整體成型質量良好。2、定量目標:鋼混結構梁柱節點梁鋼筋施工質量合格率從82.01%提高到95.00%。六、分析原因 針對兩個主要問題,小組成員采用頭腦風暴法,進行原因分析,通過關聯圖,找出末端原因。圖五 關聯圖制圖人:殷直義 日期:2015年 2月七、要因確認我們小組采取現場實地測量、調查分析等方法,對以上各項末端因素進行要因確認,確認過程見下表:要因確認表 表5電焊工藝落后要求施焊空間過大鋼筋翻樣人員技術欠缺柱鋼筋凈距過小單排鋼筋過多,空間不夠牛腿板上焊接鋼筋過多梁端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夠鋼筋施工人員技術不過關鋼筋放樣定位不準梁端鋼筋過密,空間不足支座縱橫向鋼筋層疊,無法同時保證雙向鋼筋8、保護層厚度現場質量控制欠缺未進行明確技術交底鋼構牛腿板標高定位偏差現場管控投入不足柱鋼筋先行施工造成空間不夠梁鋼筋放樣不合理牛腿板梁鋼筋施焊空間不足鋼柱標高定位偏差柱鋼筋先行施工造成空間不夠柱鋼筋先行施工造成空間不夠確認1鋼筋施工人員技術不過關驗證時間2015.02驗證地點施工現場確認人方杰、金晶航驗證標準具有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驗證過程 經過調查,鋼筋班組為公司長期合作班組,曾施工新加坡科技園等同類鋼混結構,工人具備相關施工經驗,施工技術可靠,能夠勝任本項目相關鋼筋工程工作。結果非要因確認2未進行明確技術交底驗證時間2015.2驗證地點資料室確認人殷直義、陳暄驗證標準交底內容符合工程實際,交底9、清楚到位,可操作性強驗證過程經過調查,本工程存有由項目技術負責編制的地下室鋼筋隱蔽工程施工技術交底,其內容結合工程實際,內容詳細,且可操作性強,符合規范要求。并且交底過程留有相關影像資料,交底過程清楚到位,使各管理人員及相關施工操作人員能夠對本工程施工技術要點有較深認知。結果非要因確認3現場管控投入不足驗證時間2015.3驗證地點施工現場確認人陳淼、譚超群、徐靖驗證標準管理人員配備充足,能有效實現過程管控;項目組織機能完善,三級檢查到位驗證過程追溯現場施工管控過程,項目部除技術部安排有質檢員對現場質量負責外,項目工程部亦安排專項負責人對該施工過程進行過程性管控。項目部實行的三級檢查制度班組自查10、項目部質檢、監理復查實施到位,相關檢查資料完備。結果非要因確認4支座縱橫向鋼筋重疊,無法同時保證雙向鋼筋保護層厚度驗證時間2015.3驗證地點施工現場確認人譚超群、杜錫良、陳偉驗證標準鋼筋重疊,對鋼筋保護層厚度影響不大驗證過程 經過理論分析及現場實地勘測,節點梁鋼筋直徑普遍較大(d20),兩個方向鋼筋重疊現象無法避免,重疊后,保障下方鋼筋保護層厚度25mm后,上方另一方向的鋼筋保護層厚度必然無法保證。直接導致了節點處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夠這一質量通病的產生,降低了節點梁鋼筋合格率。結果要因要因確認5電焊工藝落后,要求施工空間過大驗證時間2015.3驗證地點施工現場確認人杜錫良、陳偉驗證標準施工工11、藝滿足工程需求驗證過程 手工電弧焊為常規焊接技術,常用于各類施工電焊,施工工藝成熟、普及范圍廣,施工限制小。本工程梁鋼筋電焊于鋼柱牛腿板,無特殊施工電焊要求,常規電弧焊完全能夠滿足工程需求。結果非要因確認6柱鋼筋凈距過小驗證時間2015.3驗證地點技術部確認人殷直義、陳暄驗證標準柱鋼筋凈距s2d且s60mm(d為柱鋼筋直徑)驗證過程復核項目技術人員對圖紙進行細化分析數據,以及現場施工人員的采樣統計數據,發現柱鋼筋凈距s80mm,柱鋼筋直徑32d20。柱鋼筋凈距完全能夠滿足施工需求。結果非要因確認7鋼柱標高定位偏差驗證時間2015.3驗證地點施工現場確認人杜錫良、金晶航驗證標準對牛腿板標高進行復12、核驗證過程現場協同施工測量人員對鋼柱牛腿板進行標高復核,牛腿板標高誤差在控制范圍內,滿足現場施工要求及相關規范要求。結果非要因確認8單排鋼筋過多,空間不夠驗證時間2015.3驗證地點技術部確認人譚超群、殷直義驗證標準牛腿板平焊的梁鋼筋數n3驗證過程 經過技術部圖紙分析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采用單排梁鋼筋數N7的梁配筋方案較多,直接導致了牛腿板平焊梁鋼筋數n3。n3的梁,其施焊于牛腿板上的鋼筋由于柱鋼筋限制,個別梁鋼筋凈距小于10mm,使得現場平焊施焊空間無法滿足施工要求,很難保證電焊施工質量。結果要因要因確認9鋼筋翻樣人員技術欠缺驗證時間2015.3驗證地點技術部確認人譚超群、殷直義驗證標準具備相13、關施工經驗,翻樣料單合理驗證過程 經過調查,項目翻樣人員具備類似工程施工經驗,其翻樣料單經其他老施工員及公司技術人員確認,料單合理,經得起推敲,符合常規翻樣規律。結果非要因制表人:殷直義 日期:2015年 2 月八、對策實施針對主要因素,小組制定了相應的對策措施表:對 策 表 表6序號主要因素對策目標措施責任人完成時間地點1支座縱橫向鋼筋重疊,無法同時保證雙向鋼筋保護層厚度將由于鋼筋重疊導致的標高問題限制在柱截面內部柱截面以外梁鋼筋標高滿足設計要求參照規范對支座部位梁鋼筋進行預彎起拱,起拱端點控制在柱截面內側,起拱幅度應保證雙向鋼筋交錯不重疊殷直義杜錫良陳偉2015.32015.6施工現場2單14、排鋼筋過多,空間不夠變更鋼筋排布方案單排鋼筋數N7,牛腿板焊接1 建議設計變更鋼筋排布方案,按單排鋼筋譚超群方小萍2015.32015.6施工鋼金數n3數N及y(y=N-7)分情況討論,N7,按圖紙標注施工;N7,但y4時,y為奇數,則6根鋼筋置于一排,剩余鋼筋置于二排;y為偶數,則7根鋼筋置于一排,剩余鋼筋置于二排;另y4時,聯系設計進行調整。2 依據鋼筋排布方案變更,做好前期溝通及深化工作,確保施工預控到位。陳偉現場制表人:殷直義 日期:2015年 3月小組根據對策表組織實施-2F頂板及-1F頂板鋼混結構梁柱節點梁鋼筋施工。實施一:支座縱橫向鋼筋重疊,無法同時保證雙向鋼筋保護層厚度措施:在15、滿足相關規范要求的基礎上對重疊部位鋼筋僅限起拱彎折,起拱起點及終點均需控制在支座柱截面以內,且同一支座不同方向的起拱幅度應存在差量(差量宜為1.1dm1.3d),確保支座內鋼筋交錯但不重疊,支座外鋼筋標高滿足鋼筋混凝土保護層需求。效果驗證:支座處雙向鋼筋起拱規整,支座外鋼筋其砼保護層得到有效保證,整體鋼筋錯落有致。圖六 支座鋼筋起拱實施二:單排鋼筋過多,空間不夠 向設計反映現場施工局限,與設計做好溝通,建議進行鋼筋排布方案變更。協調設計及施工方鋼構及鋼筋進行技術溝通,變更鋼筋排布方案使之更合理。y取值鋼筋排布方案y0按原圖紙標注施工y為奇數6根鋼筋置于一排,剩余鋼筋置于二排0y4y為偶數7根鋼16、筋置于一排,剩余鋼筋置于二排4y 聯系設計,做相應鋼筋配筋調整注:注:N N為單排鋼筋肢數,為單排鋼筋肢數,y=y=(N-7N-7)按照新鋼筋排布方案進行三維模擬演練,排查施工技術漏洞,做好質量預控措施。圖七 鋼構鋼筋溝通討論 圖八 三維模擬演練 加強鋼構深化,進行現場試點,確認無誤,進行項目推進。效果驗證:統一變更鋼筋排布方案后,現場牛腿板焊接鋼筋被限制在三根以下,這些梁鋼筋焊接于牛腿板上,施焊空間充足。鋼筋排布方案變更前期的溝通預控工作實施到位,鋼構深化,鋼構成孔等后續工作提前做了相應變更,未因排布方案變更產生其他問題。此次采取的統籌措施科學有效解決了“單排鋼筋過多,空間不夠”的問題。九、17、效果檢查 1、質量效益-2F頂板-1F頂板梁鋼筋經小組成員和監理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有關鋼筋部分規定的質量標準及驗收方法,進行檢查驗收,結果如下:目標對比表 表7制表人:殷直義 日期:2015年 6 月驗收合格率為95.7%,達到預定目標值。圖十 對策實施前后實測合格率對比柱狀圖制圖人:殷直義 日期:2015年 6 月2經濟效益經過本小組成員的跟蹤統計,-3F頂板為保證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在經過設計同意前提下,整板澆搗厚度增加了2cm。依據現狀可以預見,若不進行該節點的鋼筋保護層厚度優化處理,則-2F頂板及-1F頂板,整板澆搗厚度一樣要增加3cm,其直接18、經濟損失詳下表目標值(%)檢查數不合格點實測值(%)-2F頂板95179796.1-1F頂板193995.3合計3721695.7部位面積砼增加高度砼增加方量砼單價總費用-2F頂板56212cm112.42m390元/m43843.8元-1F頂板56212cm112.42m390元/m43843.8元而為解決該鋼筋保護層厚度問題,增加了鋼筋制作施工的人工投入,約為每一根鋼柱多投入0.5個工,每個工220元,共計96根鋼柱,合計增加人工投入220元/工(0.596)=10560元那么,可以得出結論,該質量缺陷的整改提高,可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為(43843.8+43843.8元)10560=77119、27.6元由項目造價人員對-3F頂板的跟蹤估算,-3F層28根鋼柱,鋼筋排布不合理造成的施焊空間不足,從而造成了相關人工損耗和材料浪費如下整改人工投入:220元/工(284)=1540元相應材料損耗增加:30元/柱28=840元以此為樣本,對(-2F&-1F)頂板進行保守推測,預計增加的投入約為材料損耗增加及電焊效率降低增加投入:10元/柱(4650)=960元整改人工費:220元/工(4650)4=5280元共計5280+960=6240元綜上所述,“焊接空間不足”及“梁端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夠”兩項主要質量缺陷的整體改善提高,為項目部創造了(77127.6+6240)=83367.6元的經濟效20、益。該經濟效益經過公司造價部門進行確認,認為估算數據與實際應該是相符的,是可以信任的。3社會效益本次QC成果切實有效的提高了工程施工質量,符合企業“建精品工程,創一流業績”的發展理念,給業主,監理及質檢單位等各級領導留下了深刻印象,為浙江一建科研綜合大樓工程創建“結構優質工程”工作起了添磚加瓦的作用。同時,也為PDCA循環法的普及應用QC活動的推廣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十、鞏固措施通過對(-2F&-1F)頂板鋼混結構梁柱節點的質量把控及整改提高過程,總結編制了作業指導書,用于指導公司其他鋼混結構相應問題的施工。十一、總結及今后打算 通過本次QC小組的活動,鋼混結構梁柱節點梁鋼筋施工質量合格率達到了預設目標,提高了結構工程的質量,獲得了業主與監理單位的認可。小組成員解決現場問題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對QC小組成員的團隊合作精神有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今后的施工管理工作中,我們將繼續開展QC活動。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09-04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