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根植樁的成樁質量QC成果報告(1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9004
2024-07-17
14頁
1.48MB
1、提高根植提高根植樁樁的成的成樁質樁質量量D30地塊安置房工程QC小組一、工程概況本工程合同造價35360.8924萬元,地上計容建筑面積93715,架空層2883.6,地下建筑面積42333,主要建設內容為8幢2324層住宅樓及12層商業及物業裙房;其中高層住宅采用現澆剪力墻結構,裙房采用鋼筋砼框架結構。全場區0.0標高為黃海高程5.700m,設有2層地下室(局部1層),基礎方案采用根植樁基礎,本項目共有根植樁1387根。二、小組簡介表2-1 溫州城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市城市中軸線D30地塊安置房建設工程QC小組小組名溫州城建集團城市中軸線D30地塊安置房工程QC小組課題名提高根植樁的成樁質2、量課題類型現場型成立時2017.4.10注冊日期2017.4.10注冊編號WZCJ/QC-2017-02活動概況活動時2017年4月10日-2017年10月15日活動次數2次/周,出勤率100%序號姓 名組內職務行政職務文化程度職 稱1組 長項目經理本科工程師2副組長技術負責大專工程師3組 員質檢員大專助工4組 員質檢員中專技術員5組 員施工員大專助工6組 員施工員大專助工7組 員施工員中專助工8組 員材料員大專助工9組 員班組長中專小組成員情況10顧 問公司總工本科高工三、選題理由工程的穩定性取決于基礎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本工程為框架與剪力墻結構、基礎為靜鉆根植樁,其成樁質量對工程安全有著至關3、重要的作用,由于根植樁施工工藝不同于傳統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其施工工藝流程包括鉆機預鉆孔、樁孔擴底、注水泥漿、樁身連接、植樁等過程,影響成樁質量的因素較多,質量控制點也較多,施工中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對成樁質量造成影響,繼而影響整個工程質量,甚至會引發安全事故。所以提高成樁質量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四、現狀調查2017年4月13日至4月22日為試驗階段,QC小組成員對該階段施工的24根設計試樁進行檢查,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根植樁的施工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隨機抽查了92個點,并結合低應變檢測,未達到合格的點數為12個,合格率僅為88%,動測結果顯示I類樁占比僅80%,對出現的未達到合格的項目出現頻4、次做出以下統計:表4-1 樁基質量檢查匯總表序號項 目實測點數不合格點數頻率%累計頻率%單項合格率%1接樁焊縫質量差24436.4%36.4%83%2樁身垂直度24436.4%72.8%83%3樁位偏差 24218.2%91%92%4樁體缺陷(原材)2419%100%96%合 計9611100%成樁質量合格率:(96-11)/96=88%表4-2 樁基礎動測成果表樁號低應變結果垂直度(mm)樁號低應變結果垂直度(mm)樁號低應變結果垂直度(mm)樁號低應變結果垂直度(mm)S1I類3S7II類2S13I類3S19I類3S2I類2S8I類2S14I類2S20I類2S3I類3S9I類3S15II類5、4S21II類3S4II類1S10I類5S16I類1S22I類5S5I類4S11I類3S17I類3S23I類3S6I類3S12I類2S18I類2S24II類236%36%18%9%接樁焊縫質量差樁身垂直度偏差樁位偏差樁體缺陷(原材)圖4-1 樁基質量不合格頻率餅分圖 結論:根據上表所述,影響根植樁成樁質量的主要因素有:1、接樁焊縫質量差;2、樁身垂直度偏差。五、設定目標1、目標確定 小組成員通過現狀調查,針對統計分析結果找出的主要問題,我們確定了本次課題活動的目標,在滿足樁基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基礎上,小組對于施工質量確定更高的目標,匯總如下表:表5-1 施工質量目標值項 目目 標 值成樁質量16、樁上下表面平整,樁身間隙不超過3mm,焊接完成后植樁停歇時間不小于8min,焊縫保證飽滿,無夾渣,無漏焊、咬焊,防腐涂刷均勻2、保證樁身垂直度3/1000,每檢查20個點2/1000的點不超過3個,且全部不得3/1000質量目標值:1、接樁焊接質量合格率達到90%,2、樁身垂直度合格率達到90%。83839090828486889092樁身焊接質量樁身垂直度調查值8383目標值9090調查值目標值 圖5-1 小組活動目標圖六、原因分析QC小組成員運用頭腦風暴法集思廣意,針對提高成樁質量合格率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廣泛收集現場工人、班組長、質量檢查人的意見,相互啟發、互相補充,并從人、機、料、法、7、環5個方面做出影響根植樁施工質量的關聯圖,最終找到18個末端因素,如圖7-1所示。圖7-1 因果分析圖表7-2 未端因素分析明細表 七、要因確認根據以上原因分析,小組成員集思廣意,對末端原因進行了認真討論、分析,逐一進行了要因確認:要因確認1:測量人員責任心不強負責人:葉新克時間:2017.5.12確認方法:培訓交底 針對D30地塊樁基礎工程,在開工之初針對測量放線專門召開動員會,著重強調測量的重要性。并在后續中加強對測量人員進行培訓教育,重新優化測量方案,設立了兩個測量小組,分別由項目總工和技術科長負責,每個小組3人,人員固定,分班測量,減少測量工作強度。測量分工明確,數據統計設一人負責,測8、量時兩個小組互相復測,減少誤差,測量人員在思想上已深知測量工作的重要性。小組分工情況如下:第一組第二組組長杜雪卿組長楊迪波潘鳳斌肖艷飛組員戴志杰組員林 坤序號末端因素序號末端因素1測量人員責任心不強10現場檢查不嚴2技術交底未執行到位11預制樁端頭板傾斜3焊接次序不當12預鉆孔不垂直4未進行對稱施焊13送樁器不垂直5電焊結束后停歇時間過短14植樁速度過快6底座土質松軟15樁身彎曲度超標7雨天焊接未采取措施16接樁后未調整垂直度8施工人員經驗不足17測量控制方法不當9上下節樁調整不齊18樁端頭板清理不干凈結論:非要因圖7-1培訓交底會議要因確認2:技術交底未執行到位負責人:杜雪卿時間:2017.9、5.12確認方法:培訓學習、分析施工開始前,對現場班組長及操作人員進行了詳細的技術交底,并組織進行了技術交底的學習及考試,下表為特殊操作人員考試成績序號姓名成績序號姓名成績序號姓名成績1陳啟華923劉明亮945劉勇952陸俊964張天華936林明理4從表內結合現場調查分析,班組長及操作人員對交底的了解及執行性沒有疑問。結論:非要因要因確認3:焊接次序不當負責人:楊迪波時間:2017.5.13-5.15確認方法:現場調查 當第一節預制樁吊入預鉆孔時,要進行兩節樁的連接,采用焊接形式,由于焊口較深,一次焊接不能將焊口焊滿,需進行分層施焊,經現場調查,工人未采取分層施焊。結論:要因 圖7-2 未采取10、分層施焊要因確認4:未進行對稱施焊負責人:潘鳳斌時間:2017.5.13-5.15確認方法:現場調查 由于管樁直徑為600mm,接樁時應采用對稱施焊,以避免焊接不均勻,經現場調查,工人未進行對稱施焊,導致焊接口處有夾渣、焊接不勻的現象。結論:要因要因確認5:電焊結束后停歇時間過短負責人:戴志杰時間:2017.5.14-5.16確認方法:現場調查 經過現場調查和記時測量,預制樁焊接完成后至植樁過程均有8min的停歇時間。結論:非要因要因確認6:底座土質松軟負責人:周樹麗時間:2017.5.15確認方法:現場調查 施工場地為舊城拆遷,部分位置為原有河道回填,施工場地平整時,未進行嚴格夯實,而履帶吊11、自重較大,吊樁過程中由于預制樁重量大并會晃動,極易導致履帶吊底座下陷傾斜。結論:要因圖7-3 底座土質松軟要因確認7:雨天焊接未采取措施負責人:肖艷飛時間:2017.5.13-5.15確認方法:現場調查 焊接部位設置擋風罩,保證施焊處風力不大于2級,小雨天施焊時,設置防雨篷,保證焊接防雨和防觸電。當雨水沿樁壁向下流時,停止焊接作業。結論:非要因要因確認8:施工人員經驗不足負責人:林坤時間:2017.5.13-5.15確認方法:現場調查 本工程樁基施工人員均是有著多年根植樁施工經驗的操作人員,且特種作業人員均持證上崗,施工操作比較熟練。結論:非要因要因確認9:上下節樁調整不齊負責人:潘鳳斌時間:12、2017.5.13-5.14確認方法:現場調查上下節樁就位后,采用人工及機械調整,調整完成后,采用靠尺及塞尺測量,上下節樁軸線偏差不超過3mm,小于規范要求的5mm.下面是現場對隨機抽查的14個接樁位置的檢查結果:序 號1234567軸線偏差(mm)2.532.41.62.62.41.9序 號891011121314軸線偏差(mm)2.62.42.51.92.31.82.9結論:非要因要因確認10:現場檢查不嚴負責人:肖艷飛時間:2017.5.14-5.15確認方法:現場調查 現場建立嚴格的質量檢查控制制度且明確責任,與現場管理人員簽訂責任書,有明確的分工,現場有嚴格控制程序,建立獎罰制度,能13、夠充分調動各類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結論:非要因要因確認11:預制樁端頭板傾斜負責人:戴顯金時間:2017.5.14確認方法:現場測量、統計預制樁樁頭為車床加工,現場如發生因運輸、存放不當導致不平整現象,采用拋光機打磨平整,經現場檢測樁頭表面平整度1mm。隨機抽查10根,結果如下:序 號12345678910平整度(mm)1010.90.80.500.510.5結論:非要因 圖7-4 根植樁原材要因確認12:預鉆孔不垂直負責人:楊迪波時間:2017.5.14-5.15確認方法:現場調查 鉆機鉆孔過程中,機臺有自動垂直水平儀調整控制,發生偏差及時報警并校正,鉆孔完成后孔體垂直度符合規范要求。結論:14、非要因要因確認13:送樁器不垂直負責人:潘鳳斌時間:2017.5.12確認方法:現場調查 設備進場后,進行機械的進場檢測,共有兩根送樁器,經檢測送樁器的垂直度偏差為2/1000,送樁器檢查結果為合格。結論:非要因要因確認14:植樁速度過快負責人:杜雪卿時間:2017.5.13-5.15確認方法:現場調查 兩節樁焊接完成后,通過履帶起重機植樁,現場測量10根樁的植樁速度2S/M,導致樁身晃動明顯,樁身向一側傾斜。結論:要因要因確認15:樁身彎曲度超標負責人:楊迪波時間:2017.5.14確認方法:現場調查、統計預制樁進場后,項目部質檢人員和監理對原材料進行檢驗,樁身彎曲度達標率達100%。共抽查15、10根樁,下表為統計結果(規范要求為L/1000,L為樁長)序 號12345678910彎曲度(mm)1.20.50.80.30.81.00.40.71.00.6結論:非要因要因確認16:接樁后未調整垂直度負責人:潘鳳斌時間:2017.5.12-5.14確認方法:現場調查上節樁就位后,采用人工及機械調整,調整完成后,采用靠尺及塞尺測量,上下節樁軸線偏差不超過3mm,小于規范要求的3mm。下面是現場對隨機抽查的20根樁的檢查結果:序 號 12345678910軸線偏差(mm)2.20.81.70.82.51.50.92.22.61.9序 號11121314151617181920軸線偏差(mm)16、0.60.82.61.91.81.60.42.52.71.4結論:非要因要因確認17:測量控制方法不當負責人:肖艷飛時間:2017.5.13-5.15確認方法:現場調查 工程樁定位點放好后在兩側呈900角位置設置定位樁控制樁位偏差,根植樁垂直度采用經緯儀呈900進行觀測,并隨機采用2米靠尺進行垂直度測量,發現垂直度有所偏差立即進行糾正,該方法控制有效、得當。結論:非要因 定位樁定位樁工程樁定位尺定位尺圖7-4 樁位定位圖 圖7-5 測量控制要因確認18:樁端頭板清理不干凈負責人:戴志杰時間:2017.5.13-5.15確認方法:現場調查 接樁時,先將第二根樁吊起,用鋼絲刷將兩根樁端頭板的雜物及17、銹跡清理干凈,必須清除上下端板上的污泥等雜質,上下端板表面應采用鐵刷子清刷干凈,坡口處應刷至露出金屬光澤,清理干凈后再進行接樁焊接工序。結論:非要因八、制定對策表8-1 提高根植樁成樁質量對策表序號要 因對 策目 標措施完成時間責任人1焊接次序不當采用分層施焊確保焊接飽滿、無漏焊、無夾渣1、先進行第一層的施焊,待第一層焊接處冷卻后將焊渣清除,再進行第二層的施焊。2017.6.1-2017.9.20潘鳳斌2未進行對稱施焊呈1200對稱施焊對稱施焊角度偏差不超過50焊接均勻1、上下節樁對齊后,先從樁的三個方向呈1200點焊;2、點焊完成后,將樁身進行垂直度微調,調整后,由三名工人由三個方向同時進行18、施焊2017.6.1-2017.9.20肖艷飛3底座土質松軟夯實場地內回填土并硬化場地確保植樁垂直度合格率達95%1、打樁時,樁位下土質采用重新回填夯實、并砼硬化2、鉆機和履帶吊底座鋪設50mm厚鋼板加固2017.6.1-2017.8.10楊迪波4植樁速度過快控制預制樁植樁速度確保植樁時不向一側傾斜1、植樁過程中控制樁的植樁速度2S/M,樁身保持垂直2017.6.1-2017.9.20戴志杰九、對策實施1、采用分層施焊問 題焊接次序不當實施說明上下節樁調整完后,先采用三點對稱點焊,再進行分層施焊實施情況1、6月1日-9月20日,由潘鳳斌、林坤監督,現場工人分兩層進行焊接,焊完一層后將焊縫處焊渣19、清理干凈,待冷卻后再進行第二層施焊,焊接完成后,將表面焊渣清理干凈,并在焊接處涂刷防腐瀝青漆。實施結果采用新的焊接方法施焊后,焊接均勻,無夾渣、漏焊、咬焊等現象。2、呈1200對稱施焊問 題未進行對稱施焊實施說明上下節樁調整完后,先采用點焊,再進行對稱施焊實施情況1、6月 1日-9月20日,由肖艷飛監督,上下節樁對齊后,先從樁的三個方向呈1200點焊,點焊完成后,將樁身進行垂直度微調,調整后,由三名工人由三個方向同時進行施焊。2、6月28日,由林坤配合檢測人員作低應變檢測。實施結果采用對稱施焊作業后,上下樁接頭處焊接均勻。低應變檢測結果良好。圖9-1 分層施焊 圖9-2 呈1200對稱施焊3、20、下表為抽查的32根樁低應變檢測結果表9-1 低應變檢測結果匯總表樁 號結 果樁 號結 果樁 號結 果樁 號結 果547I類樁268I類樁1213I類樁1145I類樁174I類樁356I類樁1011I類樁98I類樁1368I類樁472I類樁967I類樁17I類樁257I類樁690II類樁912I類樁169I類樁421I類樁780I類樁854I類樁37I類樁78I類樁638I類樁734I類樁275I類樁69I類樁368I類樁21I類樁469II類樁589I類樁346I類樁907I類樁370I類樁 從上表可以看出,采用上述對策1、2后根植樁低應變檢測結果全部達標。3、夯實樁機下回填土并硬化問 題樁機21、下土質松軟導致樁機傾斜實施說明夯實樁機下回填土并硬化,樁機、履吊帶底座鋪設鋼板實施情況1、6月1日-8月10日由楊迪波負責,對打樁區域,根據施工進度分片夯實回填并硬化。2、6月5日由戴顯金負責購買50mm厚鋼板50塊,用于樁機和履帶吊底部作路基板使用。實施結果打樁區域回填土采用夯實并硬化后,配合鋪設路基鋼板,未發生樁機、履帶吊底座下陷。4、控制植樁速度問 題植樁速度過快導致樁身向一側傾斜實施說明控制履吊帶植樁速度2S/M,必須采用檢測尺對樁進行實時定位,偏差超過30mm時,必須進行校正。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0.5%。實施情況1、6月1日-9月20日由戴志杰負責,對植樁過程樁的履帶吊下放速度進行控22、制,植樁速度控制在2S/M范圍內。實施結果控制植樁速度后,未發生樁身向一側傾斜,垂直度均符合要求。圖9-3 地面硬化鋪鋼墊板 圖9-4 控制植樁速度9月25日,由戴志杰對對策實施過程中施工的根植樁進行垂直度抽查,共計抽查20根樁,結果如下表:表9-6 垂直度檢查匯總表序號垂直度偏(mm)序號垂直度偏(mm)序號垂直度偏(mm)序號垂直度偏(mm)11.260.5110.3160.820.670.8120.7170.930.881.0131.2181.141.090.5140.8190.551.5101.0151.1200.9 從上表可以看出,采用上述對策3、4后根植樁垂直度全部達標。十、效果檢23、查1、直接效果通過我項目部QC小組活動實施,根植樁施工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樁身垂直度及接樁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樁身完整性得到有效的控制,在2017年9月28日至9月30日的綜合檢查中,共抽查160個點,樁身垂直度在2/1000-3/1000范圍為3個,其余全部達到2/1000及以上,對抽檢的40根樁進行低應變檢測中,發現II類樁二根,其余全部為I類樁,I類樁占比達到95%,收到了良好的綜合效果,達到了小組預期目標。統計結果如下表:表10-1 成樁質量合格率分析表序號項 目實測點數合格數合格率%1接樁焊縫質量差403792.5%2樁身垂直度偏差403792.5%3樁位偏差403997.5%4樁體24、缺陷(原材)403997.5%8383909092.592.582848688909294樁身焊接質量樁身垂直度實施前8383目標值9090實施后92.592.5實施前目標值實施后圖10-1 小組活動實施后現狀圖2、經濟效益實施后的根植樁接樁質量、樁身垂直度、一類樁占比顯著增加,并加快了根植樁的施工進度,與計劃工期相比,共縮短工期41天。為項目按時竣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爭取了充裕的時間,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約150萬元。3、無形效益通過本次QC活動,在加強了小組成員質量控制意識的同時也提高了工人的操作水平,根植樁施工的各個質量把控環節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確保了樁基工程的質量,小組成員對根植樁施工的專25、業技術知識得到了提高,并且掌握了根植樁施工的工藝,且對施工現場有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并提高了施工質量。十一、制定鞏固措施 1、在后續的施工過程中按照QC小組的要求,嚴把質量關,尤其對影響根植樁成樁質量的要因加以重視。QC小組于2016年10月13日再次對根植樁成樁質量進行了現場調查,接樁焊接質量、樁身垂直度偏差、均符合計劃目標,具體數據見下表:表11-1 成樁質量合格率檢查表序號項 目實測點數合格點數合格率%1接樁焊縫質量差302893%2樁身垂直度偏差302893%3I類樁302997%2、小組圍繞活動中的成果形成了根植樁施工工法,將經驗推廣到公司其他項目部的施工中,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十二、26、總結及下一步打算1、總結通過本次QC活動,小組成員體會到運用科學管理手段,對工程進行質量控制的優越之處,小組成員的技術水平、質量意識、工作態度與團隊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小組成員對QC小組的內涵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下表是活動前后組員意識、能力、知識對比圖:表12-1 小組自我評價得分表評價內容質量意識QC技巧創新性思維個人能力團隊精神活動前9090879089活動后949392959490908790899493929594質量意識QC技巧創新性思維個人能力團隊精神活動前活動后圖12-1 小組自我評價雷達圖2、下一步打算 在接下來的工程施工過程中本QC小組將繼續利用P-D-C-A的方法進行質量控制,下一個QC課題是:降低鉆孔灌注樁的充盈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