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綜合保稅區多功能物流倉儲中心項目勘察報告(2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50326
2024-07-22
26頁
158.09KB
1、xx空港綜合保稅區多功能物流倉儲中心項目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詳細勘察)xx有色工程勘察設計院二O二二年二月目錄1 工程與勘察工作概況11.1 擬建工程概況11.2 勘察目的、任務要求和技術標準11.3 巖土工程勘察等級31.4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完成情況32 場地環境與工程地質條件42.1 氣象、水文42.2 區域地質構造52.3 地形地貌與周邊環境72.4 不良地質作用及地質災害72.5 地層72.6 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92.7 地下水和地表水103 巖土參數統計103.1 室內土工試驗103.2 標準貫入試驗103.3 重型動力觸探試驗113.4 剪切波速測試113.5高壓固結試驗124 巖2、土工程分析與評價134.1 場地穩定性與適宜性評價134.2 特殊性巖土144.3 地下水和地表水評價154.4 巖土參數分析與評價174.5 地基基礎方案評價194.6 基槽開挖工程分析評價214.7 施工建議214.8 地質條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風險分析評估225 結論和建議22附 圖 表 目 錄序號表、圖名稱表、圖編號1勘探點主要數據一覽表附表12土工試驗成果表附表2-12-43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綜合統計表附表3-13-34水的腐蝕性試驗報告附表45土的腐蝕性試驗報告附表56標貫試驗成果表附表6-16-37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表附表78高壓固結試驗成果表附表8-18-29高壓固結統計表附表3、910勘探點平面布置圖附圖111工程地質剖面圖附圖2-12-1112鉆孔柱狀圖附圖3-13-3013e-P壓縮曲線圖附圖4-14-214場地土剪切波測試報告附件115剪切波速圖附圖5-15-216施工現場及鉆孔巖芯照片共 9 頁1 工程與勘察工作概況1.1 擬建工程概況擬建xx空港綜合保稅區多功能物流倉儲中心項目,場地位于美蘭機場路與201省道交匯處西南側,交通便利,其地理位置如下圖1所示。擬建建筑包括2棟倉庫,無地下室,最大柱底荷載17000kN,擬建建筑物主要特征如下表1.1所示:擬建建筑特征一覽表表1.1建筑物名稱設計0.00(m)地上層數(F)建筑高度(m)擬采用基礎類型結構類型現地表4、標高(m)場平標高(m)丙類2項倉庫21.40426.8樁基礎鋼框架結構21.1021.5421.00丙類2項倉庫21.40323.8樁基礎鋼框架結構21.3221.6421.00 圖1 場地地理位置圖受建設單位委托,我院承擔了xx空港綜合保稅區多功能物流倉儲中心項目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1.2 勘察目的、任務要求和技術標準(1)勘察目的與任務要求勘察技術要求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有關規定執行,主要要求具體如下:(1)查明不良地質作用的類型、成因、分布范圍、發展趨勢和危害程度,提供不良地質作用防治工程所需的巖土技術參數和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議;(2)查明建筑5、范圍內巖土層的類型、深度、分布范圍、工程特性,分析和評價地基的穩定性、均勻性和承載力;(3)查明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劃分建筑的場地類別,提供抗震設防烈度并判明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變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6)提供地基及基礎的設計參數及基礎持力層的選擇建議;(7)提供樁的極限側阻力、極限端阻力和變形計算的有關參數;對沉樁可行性、施工時對環境的影響及樁基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提出意見。(2)依據技術標準依據的規范標準:(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6、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3)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10,2016年版);(4)工程勘察通用規范(GB55017-2021);(5)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55002-2021);(6)建筑與市政地基基礎通用規范(GB55003-2021);(7)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標準(JGJ/T72-2017);(8)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9)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10)巖土工程勘察安全標準(GB50585-2019);(11)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12)土工試驗方法標準7、(GB/T50123-2019);(13)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GB/T50266-2013);(14)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T50218-2014);(15)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16)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20年版)圖件及成果資料整理采用理正軟件公司的工程地質勘察CAD8.5版軟件編制。1.3 巖土工程勘察等級本次勘察按巖土工程詳細勘察階段要求進行,依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3.1.3條劃分擬建兩個倉庫工程重要性等級均為二級,場地等級為二級,地基等級為二級,綜合確定巖土8、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1.4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完成情況(1)勘察方法本次勘察使用2臺XY-1型工程鉆機,采用回轉鉆進、泥漿護壁、全孔取芯的施工工藝,現場采取土、水樣并室內試驗,原位測試工作主要有:標準貫入試驗和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勘探點平面布置是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總平面圖,依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對詳細勘察的要求確定,本次詳細勘察勘探點按建筑角點及周邊線布設,共布置鉆孔30個,編號為ZK130,其中控制性鉆孔15個,設計孔深35m,一般性鉆孔15個,設計孔深30m。(2)勘探點坐標、高程測放及測定本報告中平面控制測量采用xx獨立坐標系,所用平面圖由建設單位9、提供,高程采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勘察鉆孔放樣是采用南方靈瑞S82型RTK-GPS測繪儀,根據建設單位指定的已知控制點,使用衛星定位法將鉆孔設計坐標放樣至實地并實測鉆孔地面高程,各孔孔口坐標及高程詳見勘探點一覽表(附表1)及勘探點平面布置圖(附圖1)。勘察作業開工前我院編制了巖土工程勘察綱要,野外作業、室內試驗及成果報告編寫按規范及勘察綱要要求進行。(3)勘察工作完成情況現場野外鉆探及原位測試工作于2021年12月29日2022年1月4日進行,實際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如下表1.4所列。完成的勘察工作量統計表表1.4鉆孔數量(個)鉆探總進尺(m)土樣常規試驗(件)標準貫入試驗(次)重型動力觸探試10、驗(m)波速試驗(孔)高壓固結實驗(件)水(土)腐蝕樣(件)鉆孔放樣(點)鉆孔地下水位觀測(次/孔)30975.0069601.2282(2)3060/302 場地環境與工程地質條件2.1 氣象、水文擬建場地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于熱帶海洋氣候,溫暖潮濕,雨量充沛,雨季明顯,日照充足,夏季炎熱,冬季一般比較溫暖。在季節環流控制下,48月受海洋氣候影響,氣候炎熱,降水充沛,多偏南風;時年9月翌年3月,受大陸冷高壓氣流影響,氣候干燥,降水較少,多偏北風;每年510月,多熱帶氣旋,中心最大風力達12級,甚至以上,易形成臺風。全年日照時間長,輻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時數2000小時以上,太陽輻射量可達111、112萬卡;多年平均氣溫為21.8,年平均相對濕度81%,極端最高氣溫為38.7,最低氣溫為0.0;年平均風速為1.9m/s,極大風速為35.4m/s;年平均影響本區的熱帶氣旋3.2個;年平均氣壓為1012.3hPa。本地區降水量大于蒸發量,年平均蒸發量1834毫米,屬干燥度指數小于1.5 的濕潤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為1696.5mm,最大降雨量為2864.7mm,最小降雨量為1113.2mm,日最大降雨量為284.9mm,降雨量在年內分配很不均勻,多集中在汛期,期間雨量可占全年的7090%。2.2 區域地質構造在大地構造單元上本區位于瓊北斷陷內。瓊北斷陷南以EW向的王五文教斷裂為界。斷裂內又以12、NNW向的長流仙溝斷裂、NNE向的臨高斷裂和近NE向的干沖木棠斷裂為界,劃分為4個一級構造單元,從東往西分別是云龍隆起、福山凹陷、臨高隆起和峨蔓凹陷。場址往北8km為瓊州海峽,往東7km為東寨港海灣,向西2km為南渡江。區域內基底以中生代花崗巖片麻巖為主,少量白堊系和下古生界地層,但大部分被第四紀的多期玄武巖殘積層和海相沉積物覆蓋層。瓊北地區第四紀火山活動頻繁,具有多期次噴發的特點。瓊北地區形體可辨的火山口有42個,熔巖流分布面積達4000km2。第四紀火山活動可分4期:第1期為金牛嶺期;第2期為多文嶺期;第3期為東英期;第4期為雷虎嶺期。美蘭機場場址玄武巖為多文嶺期,時代為中更新世(Q2)。13、根據瓊北地區地震區劃資料,瓊北地區活動性斷裂走向NEE、NNW、NE共3組。距離本工程較近的有如下6條:A、 鋪前馬裊斷裂從本工程場址北面5km處通過。產狀7085/NW或SE80。在陸上延伸長100km,是海峽與島陸的地貌分界線,并控制了瓊北的火山活動,玄武巖分布局限于斷裂南側。B、 鋪前清瀾斷裂位于本工程場址東面8km。產狀335345/SW或NE7080。從鋪前鎮往南經東寨港延至清瀾港,陸上長63km。該斷裂為瓊北斷陷東部邊界。C、xx云龍斷裂斷裂xx云龍斷裂斷裂從本工程場址西面2km的南渡江通過。產狀為315335/NE或SW7080。斷裂北起xx室,南至瓊山縣的云龍鎮,陸地長25km14、。該斷裂與鋪前馬裊斷裂交匯處,曾發生過幾次中等強度的地震。D、龍塘定安斷裂斷裂北端距本工程場址3km,產狀為30/NE 80。斷裂北起龍塘鎮北,延至定安縣城西,長20km。E、王五文教斷裂位于本工程南部28km處。產狀為270280/SW或NE5080。斷裂西起儋州的王五,向東至文昌的文教,陸地長190km。該斷裂為雷瓊凹陷的南部邊界。斷裂北側廣泛分布第四紀玄武巖,新生代堆積物厚達3000km以上,南側出露的為中生代和古生代地層。F、長流仙溝斷裂位于本工程西面20km處。產狀為320330/SW6080。斷裂北起長流以西,向南經石山至仙溝,陸地長75km。該斷裂為云龍隆起與福山凹陷的分界。鋪前15、馬裊斷裂、鋪前清瀾斷裂等第四紀活動斷裂與本場地距離大于避讓距離要求,可忽略其對擬建場地的影響。2.3 地形地貌與周邊環境本工程場地主要為海成二級階地地貌單元,場地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場地現狀為草坪,場地周邊為保稅區內部道路。具體詳見勘探點平面布置圖(附圖1)。2.4 不良地質作用及地質災害據現場鉆孔揭露及附近地質調查,擬建場地附近區域未發現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質作用及地質災害,無全新活動斷裂。2.5 地層本次勘察根據野外鑒別和原位測試,本次鉆探最大揭露深度范圍內揭示的地層從上至下可劃分為7個主層,即素填土、粘土、粘土、中砂、粘土、貝殼碎屑碎石、粉質粘土。其綜合地層柱狀圖如下圖216、.5所示。綜合地層柱狀圖圖2.5地層地層代號層序號厚 度范圍值(m)厚 度平均值(m)層 頂埋 深(m)層 頂高 程(m)地層剖面示 意土層名稱系統第四系全新統Q4ml2.003.803.080.000.0021.1021.64素填土Qel4.8011.707.622.003.8017.5519.50粘土下更新統Q1m1.709.605.088.0014.007.5413.48粘土1.208.704.1512.3020.501.118.97中砂0.807.603.1115.2023.60-2.076.32粘土新近系上新統N2m3.5013.807.9019.8026.80-5.261.72貝殼17、碎屑碎石最大揭露厚度6.20m28.8033.50-11.89-7.20粉質粘土各巖土層巖性及埋藏分布特征分述如下:素填土(Q4ml):棕紅色,松散,干-稍濕,主要填料由粘性土、碎石組成,含少量植物根系,屬人工填土,未壓實,堆積時間約13年。該層所有鉆孔均有揭露,揭露層厚2.003.80m,平均厚度3.08m,出露地表,層頂高程21.1021.64m。粘土(Qel):棕紅色,可塑,切面稍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為玄武巖風化殘積土,局部含強風化玄武巖碎塊和玄武巖孤石。該層所有鉆孔均有揭露,揭露層厚4.8011.70m,平均厚度7.62m,層頂埋深2.003.80m,層頂高程17.5519.518、0m。粘土(Q1m):灰黃色,灰白色,可塑硬塑狀,切面稍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土質均勻。該層所有鉆孔均有揭露,揭露層厚1.709.60m,平均厚度5.08m,層頂埋深8.0014.00m,層頂高程7.5413.48m。中砂(Q1m):灰黃色,飽和,稍密中密狀,砂粒成分為石英、長石,以中粒為主,粗粒次之,級配不良,層間局部含粘土夾層。1020mm占2.6%,210mm占12.3%,0.52.0mm占34.2%,0.250.5mm占20.1%,0.0750.25mm占12.9%,0.075mm占17.9%。該層所有鉆孔均有揭露,揭露厚度1.208.70m,平均厚度4.15m,層頂埋深12.319、020.50m,層頂高程1.118.97m粘土(Q1m):灰褐色,雜色,可塑狀,切面稍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含少量砂。該層所有鉆孔均有揭露,揭露厚度0.807.60m,平均厚度3.11m,層頂埋深15.2023.60m,層頂高程-2.076.32m。貝殼碎屑碎石(N2m):灰黃色、灰白色,稍密中密狀,飽和,骨架顆粒為貝殼碎屑巖,棱角狀,填充物主要為石英砂,含少量可塑狀粘性土,局部鉆進有漏水現象。2060mm平均占54.2%,1020mm平均占7.9%,210mm平均占9.7%,0.52.0mm平均占7.0%,0.250.5mm平均占7.0%,0.0750.25mm平均占4.6%,0.0720、5mm平均占9.7%。該層所有鉆孔均有揭露,揭露厚度3.5013.80m,平均厚度7.90m,層頂埋深19.8026.80m,層頂高程-5.261.72m。粉質粘土(N2m):灰色,可塑樁,切面稍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層間夾薄層粉細砂,該層在鉆孔ZK1、ZK5、ZK7、ZK9、ZK11、ZK13、ZK15、ZK17、ZK19、ZK21、ZK23、ZK25、ZK27、ZK29中揭露,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6.20m,層頂埋深28.8033.50m,層頂高程-11.89-7.20m。上述各巖土層埋藏分布情況,具體詳見工程地質剖面圖(附圖2-12-11)和鉆孔柱狀圖(附圖3-13-30)及鉆孔巖21、芯照片。2.6 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擬建場地在鉆孔ZK3、ZK6、ZK1112、ZK21、ZK2425、ZK2829揭露孤石,除孤石外未發現埋藏的河道、溝浜、防空洞、墓穴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孤石埋藏深度詳見表2.6。孤石分布一覽表表2.6鉆孔視厚度(m)層頂高層(m)層頂深度(m)ZK30.814.906.2ZK60.215.575.8ZK60.213.977.4ZK110.315.745.8ZK121.014.996.5ZK210.412.209.3ZK241.015.156.4ZK250.711.2410.3ZK280.514.487.0ZK290.518.113.52.7 地下水和地表水22、本次勘察在鉆探深度范圍內揭露地下水為賦存于粘土、粘土、中砂、粘土、貝殼碎屑碎石和粉質粘土中的潛水,其中中砂和貝殼碎屑碎石層地下水的連通性、富水性及透水性較好,為強透水層,其余為弱透水層,地下水水量較大,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和地下徑流,排泄方式主要為地表蒸發及向低洼處徑流排泄。勘察期間所有勘探孔均遇地下水,所測得潛水穩定水位埋深4.205.10m,高程16.2017.35m,根據水文地質資料表明,該區域水位變幅約為2.00m,勘察場地內無地表水分布。3 巖土參數統計3.1 室內土工試驗為查明場地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本次勘察共采取69件土樣進行了室內土工試驗,試驗結果見土工試驗成果表(附表2-23、12-4);各土層的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數理統計結果見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綜合統計表(附表3-13-3)。3.2 標準貫入試驗標準貫入試驗在控制性鉆孔中進行,實測錘擊數均標繪在工程地質剖面圖(附圖2-12-11)及鉆孔柱狀圖(附圖3-13-30),試驗成果詳見標貫試驗成果表(附表6-16-3),其數理統計結果見下表3.2所示。標準貫入試驗成果統計表表3.2統計指標土層名稱統計個數(個)最大值(擊)最小值(擊)平均值(擊)標準差(擊)變異系數粘土實測擊數151389.71.5890.164修正擊數11.16.78.61.3520.157粘土實測擊數15181215.01.7730.118修正擊數24、13.78.911.51.3100.114中砂實測擊數18221317.82.2640.127修正擊數15.49.212.61.5380.122粘土實測擊數11191114.92.3430.157修正擊數13.47.710.51.6740.160注:統計時已剔除異常值。3.3 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本次勘察在貝殼碎屑碎石中進行了重型動力觸探試驗,試驗結果見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表(附表7),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單孔統計及分層統計結果如表3.3.1、表3.3.2所示。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單孔統計表表3.3.1 統計指標土層名稱統計孔號(個)貫入長度(cm)最大值(擊)最小值(擊)平均值(擊)貝殼碎屑碎石ZK25、1實測擊數4013910.8修正擊數8.16.27.0ZK9實測擊數4012810.3修正擊數7.75.66.8ZK15實測擊數40151012.3修正擊數8.96.77.7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分層統計表 表3.3.2 統計指標土層名稱統計個數(個)單孔平均最大值(擊)單孔平均最小值(擊)厚度加權平均值(擊)標準差(擊)變異系數貝殼碎屑碎石實測擊數312.610.311.1/修正擊數7.76.87.2/3.4 剪切波速測試本次勘察在鉆孔ZK5、ZK21中進行了單孔剪切波速測試,測試深度為20.0m,試驗成果詳見場地土剪切波測試報告(附件),各土層的波速成果見下表3.4。 波速試驗成果分層統計表26、 表3.4統計指標土層名稱最小值(m/s)最大值(m/s)平均值(m/s)土的類型劃分素填土135143139.0軟弱土粘土170198183.2中軟土粘土201213207.1中軟土中砂262286274.2中硬土粘土150Vs250中軟土貝殼碎屑碎石250Vs500中硬土粉質粘土350Vs600中硬土堅硬土注:其中粘土、貝殼碎屑碎石、粉質粘土按地區經驗估算土的類型。3.5高壓固結試驗本次勘察在粘土中采取6組土樣進行高壓固結試驗,其成果見高壓固結試驗成果表(附表8-18-2)和高壓固結試驗成果表(附表9),其在各壓力區間的壓縮系數與壓縮模量的綜合統計成果見下表3.5所示。高壓固結試驗成果統計27、表 表3.5土層名稱 統計指標試驗壓力區段(kPa)v(MPa-1)Es(MPa)統計個數(個)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統計個數(個)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粘土0-5060.81 0.28 0.50 0.210 0.424 67.30 2.28 4.58 1.839 0.402 50-10060.40 0.22 0.33 0.070 0.216 68.13 4.98 6.27 1.346 0.215 100-20060.39 0.20 0.31 0.073 0.237 68.77 5.29 6.68 1.541 0.231 200-40060.37 0.16 0.27 0.028、67 0.248 610.64 6.13 7.65 1.723 0.225 400-60060.35 0.13 0.23 0.074 0.326 613.94 6.36 9.27 2.563 0.277 600-80060.33 0.10 0.20 0.080 0.404 617.24 6.70 11.05 3.655 0.331 800-120060.24 0.08 0.15 0.052 0.346 620.57 9.52 14.15 3.787 0.268 1200-160060.21 0.07 0.13 0.052 0.414 626.49 10.44 17.42 5.569 0.32029、 1600-200060.16 0.05 0.11 0.043 0.409 632.26 13.58 20.96 7.119 0.340 2000-240060.12 0.05 0.08 0.030 0.355 636.87 17.39 25.37 7.382 0.291 2400-280060.12 0.04 0.08 0.029 0.380 641.88 19.37 28.78 8.763 0.304 2800-320060.09 0.04 0.06 0.021 0.336 647.62 23.53 33.68 8.972 0.266 4 巖土工程分析與評價4.1 場地穩定性與適宜性評價430、.1.1地震效應抗震設防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及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擬建場地所在地區的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場地設計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值為0.30g。根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規定,判定擬建建筑物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類均為標準設防(丙)類。場地類別本次勘察在ZK5、ZK21鉆孔中進行剪切波速試驗,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第4.1.3條,計算20m土層的等效剪切波速值如下:孔號項目ZK5ZK21等效剪切波速(m/s)193.7194.3根據波速31、測試成果,擬建場地20m土層的等效剪切波速值為193.7194.3m/s,另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場地覆蓋層厚度在350m范圍內。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1.6條綜合劃分建筑場地類別為類。飽和砂(粉)土液化判別及軟土震陷場地位于8度抗震設防區,勘察范圍內分布有飽和的砂土中砂,為第四系晚更新世(Q3)及以前的土層,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3.3條,可不考慮液化影響。場地無軟土分布,可不考慮軟土震陷問題。抗震地段劃分擬建場地無液化土、軟弱土分布,地勢平坦,未發現其它古河道、溝谷及塘浜等對建筑抗震不利的地質、地形及32、地貌。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 2010)(2016年版)第4.1.1條規定,建議劃分為對建筑抗震一般地段。4.1.2建設場地的穩定性與適宜性據現場鉆孔揭露及附近地質調查表明,場地附近區域未發現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質作用及地質災害,無全新世活動斷裂,場地除部分鉆孔揭露有孤石外未發現淺埋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場地是穩定的,場地有孤石分布,對孤石采取相應地基基礎措施方可進行工程建設。4.2 特殊性巖土場地分布的特殊性巖土有素填土、粘土。素填土:松散,干-稍濕,由粘性土和少量碎石組成,含少量植物根系,欠壓密,未完成自重固結,物理力學性質差。粘土33、:可塑狀,為玄武巖風化殘積土,局部含孤石和風化碎塊,土質不均勻,工程性能一般。4.3 地下水和地表水評價水(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依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錄G規定,劃分場地環境類型對水和土均為類。據調查,場地及其附近無污染源。本次勘察在ZK1、ZK15號鉆孔地下水位以上土層各采取1組土腐蝕樣和 1組地下水腐蝕樣進行水及土的腐蝕性試驗,試驗成果詳見水的腐蝕性試驗報告(附表4)及土的腐蝕性試驗報告(附表5),依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1條第12.2.4條及附錄G的有關規定,對場地地下水及土的腐蝕性評價如下表34、所示:地下水腐蝕性評價表表4.3.1類型評價指標評價依據試驗結果評價結果指標范圍(類環境)等級按環境類型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硫酸鹽含量SO42(mg/L)干濕交替300微55.7161.48微腐蝕3001500弱1500300中3000強無干濕交替3900強鎂鹽含量Mg2+(mg/L)2000微20.4225.77微腐蝕20003000弱30004000中4000強銨鹽含量NH4(mg/L)500微0.160.20微腐蝕500800弱8001000中1000強苛性堿含量OH(mg/L)43000微0.00微腐蝕4300057000弱5700070000中70000強總礦化度(mg/L)235、0000微200.00220.00微腐蝕2000050000弱5000060000中60000強按地層滲透性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pH值A6.5微7.127.19微腐蝕6.55.0弱5.04.0中4.0強B5.0微5.04.0弱4.03.5中60強B30微3060弱60100中-強HCO3-(mmol/L)1.0微3.003.20微腐蝕1.00.5弱5000強場地土腐蝕性評價表表4.3.2類型評價指標評價依據試驗結果評價結果指標范圍(類環境)等級按環境類型土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硫酸鹽含量SO42(mg/kg)450微151.77172.91微腐蝕4502250弱22504500中45036、0強鎂鹽含量Mg2+(mg/kg)3000微4.865.35微腐蝕30004500弱45006000中6000強按地層滲透性土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pH值A6.5微7.447.506.55.0弱5.04.0中4.0強B5.0微微腐蝕5.04.0弱4.03.5中7500強B250微微腐蝕250500弱5005000中5000強綜上所述的判別成果:場地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場地土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場地水和土對建筑材料腐蝕的防護措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標準(GB/T50046-2018)的規定。37、(2)地下水、地表水對工程的影響評價勘察期間所有勘探孔均遇地下水,所測得地下水穩定水位埋深4.205.10m,高程16.2017.35m,根據水文地質資料表明,該區域水位變幅約2.00m,地下水對基槽開挖及基礎施工的影響不大,若基槽開挖及基礎施工時遇地下水可臨時增加降排水措施。4.4 巖土參數分析與評價綜合分析場地各巖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試驗指標及其巖性特征,結合現場標準貫入試驗結果,對各巖土層物理力學性質評價如下:素填土(Q4ml):該層為第四紀全新統人工成因土層,松散狀,主要由粘性土和少量碎石組成,含少量植物根系。土層均勻性差,物理力學性質差。粘土(Qel):該層為玄武巖殘積土層,可塑狀,現38、場實測標準貫入試驗N=813擊,平均9.7擊;室內土工試驗孔隙比e0=1.1421.641,=1.307,液性指數IL=0.400.68,=0.55,壓縮系數為=0.44MPa-1,屬中壓縮性土,土層均勻性差。根據地區經驗和本次勘察成果建議該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40kPa。粘土(Q1m):該層為第四系下更新統海相沉積土層,可塑-硬塑狀,現場實測標準貫入試驗N=1218擊,平均15.0擊;室內土工試驗孔隙比e0=0.6631.246,=0.921,液性指數IL=0.240.58,=0.36,壓縮系數為=0.26MPa-1,屬中壓縮性土,土層均勻性較好。根據地區經驗和本次勘察成果建議該層地基承載39、力特征值=170kPa。中砂(Q1m):該層為第四系下更新統沖積土層,稍密中密狀,均勻性差,現場標準貫入試驗N=1322擊,平均=17.8擊。根據本次勘察成果結合地區經驗確定該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200kPa。粘土(Q1m):該層為第四系下更新統海相沉積土層,可塑狀,現場實測標準貫入試驗N=1119擊,平均14.9擊;室內土工試驗孔隙比e0=0.9181.311,=1.048,液性指數IL=0.270.70,=0.55,壓縮系數為=0.36MPa-1,屬中壓縮性土,土層均勻性較好。根據地區經驗和本次勘察成果建議該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50kPa。貝殼碎屑碎石:該層為新近系上新統海相沉積土層,稍40、密中密狀,均勻性差,現場重型動力觸探試驗修正擊數N63.5=6.87.7擊,平均7.2擊。根據地區經驗和本次勘察成果建議該層承載力特征值=360kPa。粉質粘土(N2m):該層為新近系上新統海相沉積土層,可塑狀,室內土工試驗孔隙比e0=0.7660.889,=0.823,液性指數IL=0.360.70,=0.53,=0.31MPa-1,屬中壓縮性土,該層夾有薄層粉細砂,土層均勻性差。根據本次勘察成果結合地區經驗確定該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350kPa。根據場地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試驗指標及其組成特征,結合現場標準貫入試驗結果,建議各巖土層的主要參數指標值如下表4.4所示。各土層承載力特征值及抗剪41、強度標準值建議表表4.4 建議指標土層名稱承載力特征值Fak(kPa)天然重度(kN/m3)壓縮模量Es1-2(Mpa)抗剪強度標準值直剪快剪固結快剪ck(kPa)ck(kPa)k()k()素填土/*18.0/*10*10/粘土14017.85.3033.714.136.415.2粘土17019.08.2335.715.5/中砂200*19.5(10)*5.0*32.0/粘土15018.46.0228.710.5/貝殼碎屑碎石360*20.0*12.0*10.0*33.0/粉質粘土35019.16.4336.215.6/注:帶*為經驗值,()為變形模量。4.5 地基基礎方案評價4.5.1天然地42、基方案擬建兩棟倉庫設計地坪標高21.40m,場地整平高程21.00m,最大柱底荷載17000kN,地基土粘土層承載力低,無法滿足上部荷載要求,故不宜采用天然地基方案。4.5.2樁基方案樁基方案選擇根據本次勘察結果,本場地中下部地層性狀較好,建議采用樁基礎,樁型建議采用鉆(沖)孔灌注樁。樁端持力層分析根據現場鉆探揭露情況分析,下部貝殼碎屑碎石層為工程性質較好的巖土層,可作為樁端持力層。樁基設計參數根據勘察結果及地區建筑經驗,依據標準貫入試驗、室內土工實驗和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第5.3.5條結合地區建筑經驗,綜合提供樁基礎設計參數建議值如下表4.5.1所示。樁基設計參數建議表43、表4.5.1 建議指標土層名稱 鉆孔灌注樁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sik(kPa)極限端阻力標準值Qpk(kPa)負摩阻力系數n5l1010l1515l30素填土25/0.20粘土55/粘土60380500650/中砂6085011001500/粘土53/600/貝殼碎屑碎石110/2000/粉質粘土70/1000/單樁極限承載力標準值估算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第5.3.5條,樁頂高程按設計0.00標高以下0.5m計算,根據表4.5.1的參數,估算單樁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其結果見表4.5.2。單樁極限承載力標準值估算表表4.5.2孔號樁型樁徑(mm)樁端持力層樁頂標高樁端進入持力44、層深度(m)有效樁長(m)單樁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ZK9鉆(沖)孔灌注樁800貝殼碎屑碎石20.901.821.04268ZK1120.901.823.04547上述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僅為估算,樁基正式施工前,宜在現場選擇不同地點作試樁并采用靜載荷試驗,以核實相應的樁尖標高、設計參數及施工工藝、施工條件下的單樁承載力以及沉樁工藝的可行性,試驗數量應滿足有關規范要求,必要時根據試驗結果作適當調整。樁基進入持力層深度應滿足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的要求。成樁可能性分析及環境影響評價1、 擬建項目場地鄰近市政道路,交通便利,適合樁基施工設備進出作業。2、鉆(沖)孔灌注樁及45、預制樁在本地區均有較成熟的施工經驗,采取必要的工藝措施,施工是可行的。3、采用鉆(沖)孔灌注樁施工時,應注意中砂和貝殼碎屑碎石層在地下水作用下易產生涌砂、塌孔現象,中砂和貝殼碎屑碎石層易產生漏漿,應采取加大孔內的泥漿液面高度和泥漿比重、粘度等有效措施防止塌孔,保證孔壁穩定和澆注混凝土的質量,施工中粘土層含較多孤石和強風化塊石,遇塊石、孤石可更換鉆頭鉆進。4、場地局部有較厚的填土層,應考慮其對樁的負摩阻力影響。5、施工期間,施工廢泥漿、廢水和生活污水宜統一收集處理,固體廢棄物及廢氣應進行專門處理或排放至指定地點,采取減少噪音污染的措施。4.6 基槽開挖工程分析評價4.6.1 基槽周邊環境擬建工程46、位于美蘭機場路與201省道交匯處西南側,交通便利,交通便利,適合機械進場施工。4.6.2 基槽工程分析基槽開挖范圍內,側壁土體主要為素填土和粘土層。擬建工程基槽開挖深度不大,可采用放坡開挖,坡率可取1:1,基槽坡頂四周應設置截排水溝,防止地表水流入坑中。4.7 施工建議(1)基槽開挖時,應避免基槽浸水、暴曬,減少對地基土的擾動。(2)回填、運輸土方時,應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污染路面及周邊環境。(3)施工期間,場地應設隔離設施,施工廢水、泥漿應進行專門處理或排放至指定地點,生活污水宜排入城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統;條件不具備時,應設置污水處理設施。應采取隔聲和消聲處理措施盡量降低施工噪音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影47、響。(4)基槽開挖及場地回填開挖整平建議采用放坡施工,建議邊坡的坡率允許值為1:1。4.8 地質條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風險分析評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辦質(2018)31號文件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本項目的地質條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風險主要為:1、場地四周較為空曠,基槽開挖范圍土體主要為素填土和粘土層,開挖深度約2.5m,可采用放坡開挖。施工前應對場地周邊建構筑物及地下管線全面排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2、基槽開挖時,開挖的土方不應堆放在基槽周邊,應采取有效防水措施,防止遇水浸泡,避免地基土質變化和基槽滑塌,并預備好控制保護措施,以確保施工安全。3、地下水水位高程在基48、槽底以下,對基槽開挖及基礎施工影響不大,若基槽開挖及基礎施工時遇地下水可臨時增加降排水措施。4、施工前建議對地下管道進行保護、對臨近地下鐵路地段與相關部門報備對接許可后再進行工程建設。5 結論和建議通過本次巖土工程詳細勘察,查明了擬建場地工程地質條件,主要結論和建議如下:(1)據現場鉆孔揭露及附近地質調查表明,場地附近區域未發現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質作用及地質災害,無全新世活動斷裂,場地無軟弱土層,場地除部分鉆孔揭露有孤石外未發現淺埋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場地是穩定的,場地有孤石分布,對孤石采取相應地基基礎措施方可進行工程建設。(2)鉆孔所揭露的場地土49、從上至下可劃分為7個主層,即素填土、粘土、粘土、中砂、粘土、貝殼碎屑碎石、粉質粘土。(3)地下水穩定水位埋深4.205.10m,高程16.2017.35m。地下水對基槽開挖及基礎施工影響不大。場地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場地土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標準(GB/T50046-2018)采取防護措施。(4)擬建場地所在地區的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場地設計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值為0.30g,建筑場地類別為類,屬對建筑抗震一般地段。(5)擬建建筑建議采用樁基方案,具體詳見前述第4.5節。(6)基槽開挖至設計高程時,應及時通知相關單位進行地基驗槽,以便進行下一道工序。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