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2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50351
2024-07-22
28頁
4.62MB
1、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Suzhou Street Physical Examinationand Fine Design Requirements4 4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前言為落實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蘇州市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蓖瑫r,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發展理念,對蘇州市進行街道體檢及精細化設計工作研究,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推進城市街道改造設計工作,編制本文件。2、本文件由蘇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組織編制,旨在把控全市街道項目建設總體動態,為后續決策管理提供幫助,并為蘇州市街道設計工作的規范化、精細化、標準化轉型提供支撐。以“綠色發展、集約高效、傳承歷史、彰顯特色”為策略,將打造高品質街道作為蘇州落實國家戰略、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最美窗口”的重要抓手。5 5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2 0 2 2年 度蘇州市街道品質體檢1工作概述2指標體系3街道體檢6 6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7 7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1 1 工作概述工作概述1.11.1 研究范圍及對象研究范圍及對象本次研究的總體范圍涵蓋蘇州市市六區,包括姑蘇區、相城區、高新區、工業3、園區、吳中區和吳江區(下轄縣級市參照執行)。研究對象針對蘇州市現狀主要道路,以主干路、次干路為主。8 8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1.21.2 工作目的工作目的(1)把控街道設計總體風格,為行業管理部門后續決策管理提供幫助首次系統性的對蘇州市市六區現狀道路進行街道品質體檢,摸清現階段蘇州市街道發展現狀,從而發現短板,為未來街道設計實施提供支撐。(2)促進蘇州市街道設計工作規范化、精細化、標準化的開展進一步為蘇州市街道設計工作的規范化、精細化、標準化做數據支撐,從新的角度為蘇州市街道設計工作提供新的工具和方法。9 9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1.31.3 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從主客觀雙重維度4、開展城市街道品質體檢研究,利用廣泛多元的數據源和智能化、數字化的技術手段,刻畫城市街道空間品質特征,精準診斷城市街道品質問題,為街道出行環境改善提供規范化的流程、方法。1010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2 2 指標體系指標體系根據蘇州市城市發展實際情況,通過對國內外既有相關研究的梳理,結合街道出行者的實際抽樣調研,歸納城市街道空間品質的關鍵影響要素,并提煉相應的度量指標,構建全面準確的城市街道設計影響要素集。1111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指標名詞解釋:步行通行指數步行空間占街道空間的比例路網密度單元空間內道路中心線總長度與總用地面積占比服務設施滿足指數服務設施占街道空間的比例機動車5、干擾指數機動車數量與機動車道的關系,包含交通運行情況交通標識指數交通信號燈和指示牌等交通標識系統的分布情況平面視覺指數樹木植被的覆蓋情況縱向視覺指數街道空間尺度與兩側建筑高度的互相關系,視覺的開敞度人群吸引指數街道空間對人群的吸引力度商業設施滿足指數商業服務設施在街道空間中的分布密度1212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3 3 街道體檢街道體檢結合蘇州市街道空間資源基底分布情況,對姑蘇區、相城區、高新區、工業園區、吳中區、吳江區各區主要道路制定有針對性的評價標準,分區評價并描繪蘇州市街道“彩色畫像”。1313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1)姑蘇區姑蘇區的街道體檢優良率為 71%。(2)相城6、區相城區的街道體檢優良率為 76%。(3)高新區高新區的街道體檢優良率為 87%。1414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4)工業園區工業園區的街道體檢優良率為 95%。(5)吳中區吳中區的街道體檢優良率為 85%。(6)吳江區吳江區的街道體檢優良率為 80%。1515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蘇 州 市 街 道精細化設計編制要求1總則2編制要求3附則1616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1717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1 1 總則總則1.11.1 目的和依據目的和依據為適應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需要,引領本市街道設計的發展方向,規范本市街道規劃設計方案的編制,提高成果的科學性、規范性,保7、障街道設計方案有效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江蘇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3 年版)等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要求。1.21.2 適用范圍適用范圍本要求適用于吳中區、相城區、姑蘇區、高新區、吳江區、工業園區各類街道及其附屬設施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下轄縣級市參照執行。本要求未涉及的內容,應當按照符合國家、江蘇省、本市現行的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執行。1.31.3 適用對象適用對象本要求可用于市、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對各類街道設計項目在設計、實施等階段的審核,亦可用于設計單位的項目工作成果編制。1.41.8、4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街道設計方案的編制應按照國家、江蘇省、本市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要求,以批準的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等上位規劃為依據,應當與風貌保護、交通、市政、防災等各方面空間要素銜接,統一標準和建設原則,做到空間“一張藍圖”。街道設計方案的編制應落實四線管控要求,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市開發邊界以及文化保護控制線保護要求。各類設施應1818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優先在城市開發邊界內選址,并滿足文化保護要求。線性設施在城市開發邊界外進行選線時,應在滿足技術規范的基礎上,優化設施線形,避讓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等生態空間。對于確需占用的9、,應嚴格按照本市四線管理要求執行。1919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2 2 編制要求編制要求2.12.1 設計導向原則設計導向原則(1)堅持統籌發展原則??茖W統籌城市發展的各項要素,推動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2)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滿足人的工作、生活需求,塑造舒適便捷、生態宜居、文脈傳承的城市空間環境。(3)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保護生態環境,落實節能減排,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4)堅持集約節約原則。合理利用土地、設施等各類資源,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5)堅持一體化設計原則。統籌協調各類交通設施、市政設施、沿街建筑界面等相關設施的關系。(6)堅持公共優先原則。提升城市品質和功能,優10、先保障公共要素,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魅力。(7)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根據不同地區的功能類型和發展建設條件,區分不同街道類型和定位,提出差異化的控制要求,實現城市街道品質的整體提升。2.22.2 成果構成成果構成街道設計方案成果構成包括兩個部分,成果文件和數據文件。2.2.12.2.1 成果文件成果文件成果文件包括規劃設計方案文本、圖紙。文本為包括現狀評估、規劃分析、街道總體設計、街道要素設計等內容的圖文混排的綜合報告。文字表達應當規范、準確、含義清楚。2020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圖紙包括線路走向示意圖、設計方案平面圖、主要節點放大平面圖、斷面圖、主要節點效果圖等,圖紙應附在文本之后裝11、訂。2.2.22.2.2 數據文件數據文件數據文件包括電子文本、電子圖紙。電子文本包括所有成果文件和技術文件的電子版本,包括 pdf、word、jpg、ppt 等格式。電子圖紙成果格式為 DWG,為 CAD 電子數據。2.32.3 成果文件文本內容及技術要求成果文件文本內容及技術要求2.3.12.3.1 概述概述(1)研究背景闡述本次街道設計方案編制的背景情況和編制必要性。(2)研究范圍應包含道路及其兩側建構筑物之間(含界面)共同構成的 U 型街道空間。(3)規劃依據國家及地方法律法規、規范、技術標準等,以及相關規劃成果及政府文件。2.3.22.3.2 現狀評估與規劃分析現狀評估與規劃分析(112、)現狀評估對設計范圍內的地區發展現狀、用地條件、各類交通系統發展現狀、街道相關要素(交通設施、鋪裝、綠化、建筑界面等)現狀及使用需求進行分析,總結區域交通特征、街道存在主要問題等內容。(2)規劃分析2121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重點對設施所在地區發展規劃、用地規劃、相關專項系統規劃進行梳理,分析相關上位規劃對設計對象(設施)的具體要求。2.3.32.3.3 功能定位與需求分析功能定位與需求分析(1)功能定位應綜合區位條件、沿線土地利用、交通模式、沿街功能業態與活動、景觀與歷史風貌等特征,合理確定街道定位。(2)需求分析對道路交通需求進行梳理,對研究范圍內的出行方式結構、比例、規模、配套13、設施、運行狀況與指標等方面的研究與梳理分析,針對不同的交通出行方式、地域差異性等分別進行需求特征的歸納與總結,特別是公共交通與慢行交通的需求分析。對街道公共活動需求進行梳理,對研究范圍內的各類人群的活動需求進行分析,明確主要活動人群的需求特征,同時統籌道路交通需求和街道公共活動需求,進行一體化需求分析,并從城市、區域發展角度以及社區居民未來使用需求角度,提出街道發展愿景。2.3.42.3.4 技術標準技術標準應根據上位規劃定位的街道類型(如上位規劃未明確,則根據本階段研究推薦的街道類型),結合設計道路等級,通行車型,論證確定符合街道分類功能的設計速度和車道寬度,根據確定的設計速度選取滿足現行規14、范要求的平縱指標。根據街道設計方案涉及的相關街道要素,選取滿足現行規范要求的各類要素設計指標。2222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2.3.52.3.5 總體設計總體設計統籌研究范圍內的功能、空間、設施與環境。提出研究對象的街道功能引導,在明確街道類型和功能的前提下,統籌沿街功能、交通及各類活動,與重要功能設施及周邊環境相協調。提出街道空間一體化統籌方案,優先保障慢行交通、公共交通的通行性需求,兼顧沿街活動空間與設施的設置需求。對相關要素進行協調,根據街道類型進行空間功能劃分與設施設置,對街道設施、綠化、鋪裝等進行總體布局與統籌協調;充分結合相關技術要求,指導與協調道路工程、沿街建筑設計與景觀15、環境設計等,并與后續運營管理維護形成良好銜接。2.3.62.3.6 街道全要素詳細設計街道全要素詳細設計1)道路交通系統(1)機動車道機動車道設計應包括設計車速、出入口管理、車行道寬度、中央分隔帶與兩側帶、平縱橫斷面設計等。(2)交叉口設計交叉口設計應包括進口道展寬、進出口道車道寬度、交叉口路緣石半徑、交叉口轉角設計、交叉口導流、待行區設計等。(3)公共交通公共交通設計主要包括公交專用道設計、公交站點設計及公交接駁設計。公交專用道設計應包括車道寬度、公交專用道模式設計、路段車道形式、交叉口進出口道設計、設置時段、彩色路面設計等;公交站點設計主要包括港灣式2323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停16、靠站和直線式??空驹O計;公交接駁設計主要包括軌道交通站點接駁設計和地面公交接駁設計。2)慢行交通系統慢行交通系統設計主要包括非機動車空間設計、步行空間設計及慢行過街設施。(1)非機動車空間設計非機動車空間設計應包括非機動車道、機非隔離措施、非機動車專用路等設計要素。(2)步行空間設計步行空間設計應包括人行道、人行道橫坡、人行道標高、隔離措施、無障礙設計等要素。(3)慢行過街設施慢行過街設施包括非機動車過街形式、非機動車路面鋪裝、人行過街形式、人行過街通道寬度、人行過街通道間距等內容。3)靜態交通系統靜態交通系統主要包括機動車停車設計、非機動車停車設計和機動車臨時上下客點設計。4)街道綠化街道綠17、化設計主要包括分車綠帶設計、交通島綠化設計、行道樹設計、慢行空間綠化設計、建筑界面綠化設計、樹種選擇等。5)街道鋪裝2424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結合強度、海綿、建筑景觀等需求,確定人行區鋪裝、車行區(車行道鋪裝、非機動車道鋪裝)、停車設施鋪裝、公交設施等區域的鋪裝,具體包括鋪裝色彩、材質、標高、結構、紋理等設計內容。6)街道設施提出交通設施(標準標線等)、服務性設施(商業服務、公益服務)、景觀小品、招牌廣告、無障礙設施、市政設施、智慧設施等方案。7)沿街界面對街道兩側尚未建設的地塊建筑設計方案提出規劃控制要求,已經建成的提出改造要求。沿街建筑、圍墻應為街道提供清晰、有序的空間限定,沿18、街建筑的功能、首層業態應與街道定位相適應。2.3.72.3.7 適應性分析適應性分析(1)交通適應性分析若街道設施對周邊交通有明顯影響,應研究提出交通影響改善措施。(2)環境適應性分析開展規劃環境適應性識別,若街道設施對周邊環境有明顯影響,應結合環境管理部門相關要求,提出系統的規劃環境影響減緩措施。(3)其他適應性分析如涉及安全評價相關內容的,應按照國家相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求,單獨編制安全評價報告,并將安全評價相關結論納入規劃設計方案之內。如涉及地質災害評估相關內容的,應按照國家相關地質災害防治法規要求,單獨編制地質災害評估報告,并將地質災害評估報告相關結論納入規劃設計方案之內。2525蘇州19、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2.42.4 成果文件圖紙內容及技術要求成果文件圖紙內容及技術要求街道設計方案圖紙內容主要包括線路總體走向示意圖、設計平面圖、節點放大平面圖、斷面圖以及主要節點效果圖等。(1)線路總體走向示意圖圖紙內容:A3 橫版出圖,主要體現研究范圍、線路走向、規劃用地、相關道路、重要市政設施等內容。(2)設計平面圖圖紙內容:A3 橫版出圖,對于交通線形工程、市政管線工程,用統一的標準符號,按照固定比例尺分幅出圖,明確表達道路規劃紅線、工程實施線、街道設計邊線的三線關系,圖紙以地形為底圖,標注必要的設施名稱。2626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約束性要素街道設計邊線、規劃道路紅線20、工程實施線引導性要素側石線、道路中心線、分隔帶邊線、綠化范圍線、行人活動區范圍線(3)主要節點放大平面圖圖紙內容:主要體現道路規劃紅線、工程實施線、街道設計邊線,硬質地面與綠化空間形態分明,重要節點標示出設計內容,體現一體化設計理念,可采用渲圖形式。2727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引導性要素街道設計邊線、規劃道路紅線、工程實施線、側石線、分隔帶邊線、硬質地面、綠化空間、街道設施(4)節點斷面圖圖紙內容:主要體現道路與道路兩側空間的主要關系,斷面圖上的植物高低關系亦應盡量比例準確。界面范圍為臨街第一排建筑界面或圍墻。引導性要素街道設計邊線、規劃道路紅線、工程實施線、側石線、分隔帶邊線、各21、類設施寬度、沿街界面空間關系(5)主要節點效果圖圖紙內容:現狀照片與相似角度效果圖展示是最能出設計前后對比效果的一種模式。建議在現狀照片中分析問題、標示問題。設計后的效果圖中應體現現狀問題的落實解決。2828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6)要素設計樣圖圖紙內容:對街道家具、鋪裝、苗木、桿件、井蓋等主要街道設施提出符合本規劃設計方案風格和主題的樣圖。2.52.5 文件排版要求文件排版要求在滿足上述設計要求的基礎上,可靈活選用表達形式。2929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3 3 附則附則3.13.1 動態更新動態更新根據使用中出現的具體情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及時增補和完善本要求,適時進行修訂并報市政府批準。3030蘇州市街道體檢與精細化設計要求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