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幕墻、鋼結構、外墻質量通病防治手冊(5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50587
2024-07-22
55頁
4.88MB
1、東莞市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幕墻、鋼結構、外墻工程)專篇目錄東莞市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1(幕墻、鋼結構、外墻工程專篇)11.總則42.幕墻工程53.鋼結構工程394.外墻(涂料和面磚)工程441.總則1.1目的1、為加強東莞市房屋建筑工程幕墻、鋼結構、外墻裝飾的設計和施工質量,改善幕墻、鋼結構、外墻裝飾和構件開裂、脫落、滲水和防火節點等工程質量通病編制本文件。2、當設計單位不按本要求設計時,建設單位與設計單位應聯合組織專家論證其設計是否滿足相關規范的要求。參與論證的專家不應少于五人,且其中兩名應為相關規范編制組的專家成員。有關論證結論作為設計和施工圖審查的依據,隨施工圖設計文件一起報施2、工圖審查備案。1.2.本要求適用范圍1、本要求適用于東莞市區域范圍內的新建、擴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及工業建筑。其他類型的建筑參照執行。鋼結構雨篷適用于東莞市域內建筑工程中新建、改建、擴建等附著式輕型實腹式小型鋼結構雨篷及節點的設計要求。2、幕墻、鋼結構、外墻裝飾設計構造措施除按本要求外,還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及省、市地方標準規定。2.幕墻工程2.1 現行規范標準依據1. 民用建筑通用規范GB 55031-20222. 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 55037-20223. 工程結構通用規范GB 55001-20214. 鋼結構通用規范GB 55006-20215. 組合結構通用規范GB 55004-2023、16. 砌體結構通用規范GB 55007-20217. 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 GB55008-2021 8. 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 JGJ 133-20019.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 JGJ 102-200310. 建筑幕墻 GB/T 21086-200711. 點支式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 CECS 127-200112. 人造板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 336-201613. 建筑門窗玻璃幕墻熱工計算規程 JGJ/T 151-200814. 采光頂與金屬屋面技術規程 JGJ 255-201215. 建筑外墻清洗維護技術規程 JGJ 168-200916. 建筑玻璃采光頂技術 JG/T 24、31-201817. 建筑幕墻術語GB/T34327-201718. 鋁合金結構設計規范GB50429-20072.2 設計要求1、新建、改建、擴建的住宅、黨政機關辦公樓、醫院門診急診樓和病房樓、中小學校、托兒所、幼兒園、老年人建筑,不得在二層及以上采用玻璃幕墻或石材幕墻。2、人員密集、流動性大的商業中心,交通樞紐,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等場所,臨近道路、廣場及下部為出入口、人員通道的建筑,嚴禁采用全隱框玻璃幕墻。以上建筑在二層及以上安裝玻璃幕墻的,應在幕墻下方周邊區域合理設置綠化帶或裙房等緩沖區域,也可采用挑檐、防沖擊雨篷等防護設施。3、幕墻施工圖應包括立面圖、平面圖、剖面圖、局部放大圖、節點構造5、詳圖、預埋件圖等。2.3 幕墻的分類幕墻按照面板材料可分為:玻璃幕墻、金屬板幕墻、石材幕墻、人造板材幕墻、格柵幕墻、其他幕墻、雨蓬系統。2.4幕墻主要材料2.4.1玻璃1、建筑幕墻外片玻璃應當采用安全夾層玻璃、超白鋼化玻璃或者均質鋼化玻璃及其制品,幕墻用玻璃厚度應大于6mm中空玻璃氣體層厚度不應小于 9mm,中空玻璃用硅酮結構密封膠的尺寸應當符合設計要求。中空玻璃用硅酮結構密封膠和玻璃與鋁框粘接用硅酮結構密封膠應當采用相同品牌、相同型號的產品。2、要求防火功能的幕墻玻璃,應根據防火等級要求采用防火玻璃及其制品。防火玻璃應滿足消防耐火極限要求,并提供相應的檢驗報告。3、玻璃幕墻采用的夾層玻璃,單6、片玻璃厚度不應小于5mm,兩片玻璃厚度差不應大于 3mm。夾層玻璃宜采用PVB(聚乙烯醇縮丁醛)或離子性中間層膠片干法加工合成技術,PVB膠片厚度不應小于0.76mm,離子性中間層膠片厚度不應小于0.89mm。夾層玻璃的技術性能應符合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夾層玻璃GB 15763.3規定。夾層玻璃鉆孔時應采用大、小孔相對的方式,合片時兩層玻璃間不得出現氣泡。采用PVB中間膜的夾層玻璃應封邊處理。 4、鋼化玻璃最大許用面積,應滿足下表要求:公稱厚度(mm)681012最大許用面積(m)3.04.05.06.02.4.2石材1、石材面板宜選用花崗巖。如使用花崗巖以外的面板,須有應對環境侵蝕的措施7、,滿足設計要求。石材面板對環境的放射性影響應符合相關規定。幕墻石材面板的厚度、吸水率和單塊面積應符合下表的規定燒毛板和天然粗糙表面的石板,其最小厚度應按下表中數值增加3mm 采用。石材種類花崗巖其他類石材frk(N/mm2)8.08.08.0frk4.0厚度t(mm)253540吸水率(%)0.655單塊面積(m2)不宜大于1.5不宜大于1.5不宜大于1.52、不應采用倒掛石材吊頂。3、石材面板適用高度,花崗巖不大于120m,大理石、石灰石和砂巖不大于20m。4、石材幕墻的面板宜采用使于各板塊獨立安裝和拆卸的支承固定系統??刹捎枚滩?、通槽、背栓等方式連接不得使用鋼銷、角型傾斜連接件和T型連接件8、等連接構造。5、石材板塊與掛件間應采用環氧樹脂型石材專用結構膠粘結,不得采用云石膠粘結。 T 型掛件和背挑掛件2.4.3鋁板1、鋁單板宜采用 3xxx系列和 5xxx系列鋁合金板材,所用鋁及鋁合金的化學成分應符合 GB/T 3190 的規定,鋁單板厚度不小于2.5mm。2、石材、陶板等開放幕墻系統的內層防水鋁板宜采用 1.5mm 厚鋁板,表面鉻化處理。3、單層鋁板的涂層均在板材加工(包括安裝加勁肋)之后進行。4、鋁板表面采用氟碳噴涂處理時,滿足AAMA2605標準;鋁板表面采用粉末噴涂處理時,滿足AAMA2063標準。2.4.4人造板材 面板及其連接設計,應根據幕墻面板的材質、截面形狀和建筑裝9、飾要求確定。面板與幕墻構件的連接,宜采用下列形式:1、瓷板、微晶玻璃板宜采用短掛件連接、通長掛件連接和背栓連接;2、陶板宜采用短掛件連接,也可采用通長掛件連接;3、纖維水泥板宜采用穿透支承連接或背栓支承連接,也可采用通長掛件連接。穿透連接的基板厚度不應小于8mm,背栓連接的基板厚度不應小于12mm,通長掛件連接的基板厚度不應小于15mm;4、石材蜂窩板宜通過板材背面預置螺母連接;5、木纖維板宜采用末端型式為刮削式(SC)的螺釘連接或背栓連接,也可采用穿透連接。采用穿透連接的板材厚度不應小于6mm,采用背面連接或背栓連接的木纖維板厚度不應小于8mm.6、面板掛件與支承構件之間應采用不銹鋼螺釗或不10、銹鋼自鉆自攻螺釘連接。螺栓的螺紋規格不應小于 M6,自鉆自攻螺釘的螺紋規格不應小于 ST5.5并采取防松脫和滑移措施。7、人造板材厚度和最使用面積應符合下表規定:面板材料厚度(mm)最大使用面積(m)面板材料相應標準規范微晶玻璃板121.5JC/T872瓷板131.0JC/T217陶板15-JC/T324玻璃纖維增強水泥板12-JC/T1057JC/T4232.4.5鋁型材1、滿足結構計算要求的前提下,型材最小壁厚規定。鋁合金型材宜采用6063-T5或6063-T6型材,并標明型材材質。橫梁鋁型材跨度不大于1.2米時,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應小于2.0mm;橫梁跨度大于1.2米時,型材截11、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應小于2.5mm。立柱鋁型材開口部位的厚度不應小于3.0mm;閉口部位的厚度不應小于2.5mm。型材局部加厚部位的壁厚不應小于連接螺釘的公稱直徑,寬度不應小于螺釘公稱直徑的 2.5倍; 2、單元幕墻的掛件應采用6061標號的型材。3、型材與結構膠接觸面不可進行噴涂表面處理。除非在圖中另有說明,否則鋁型材所有室外外露表面應為氟碳噴涂系統(按AAMA2605標準),室內外露表面應為粉末噴涂系統;室內不可見部位采用氧化處理,氧化膜的厚度應達到 AA15 級;對于用于室外的陽極氧化型材,其氧化膜的厚度應至少達到 AA20 級。2.4.6鋼材1、除特殊注明外,所用鋼材均采用Q23512、B鎮靜鋼。鋼材常見的表面處理方式為熱浸鍍鋅或氟碳噴涂;外露的鋼材表面采用氟碳噴涂處理,非外露的鋼材均應進行熱浸鍍鋅處理。2、采用防腐涂料時,涂層應完全覆蓋鋼材表面;鋼材表面應具有抗腐蝕能力,并采取措施避免雙金屬的接觸腐蝕。3、鋼材應結合工程特點選用防銹處理方式,除銹等級為Sa2.5級,現場焊接部位需對焊縫打磨(St2.5級)光滑后先涂環氧富鋅底漆一道,再涂富鋅防銹面漆兩道。4、鋼材防火涂層需滿足耐火極限要求,隱蔽部位應采用非膨脹性防火涂料。2.4.7不銹鋼1、室外使用的不銹鋼構件及板材的材質應采用316 級,其強度、焊接性能及耐銹性能應滿足相關規范的要求。2、SUS316使用位置:水槽、室外不13、銹鋼件等;SUS304使用位置:室內不銹鋼件3、幕墻用不銹鋼材采用奧氏體不銹鋼。4、用于裝飾面的單層不銹鋼板厚度不應小于2mm。2.4.8緊固件1、緊固件螺栓、螺釘、螺柱等的機械性能、化學成分、螺紋連接的公差配合及構造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2、結構性部件不得采用自攻釘或鋁鉚釘固定。3、所有使用螺栓處應使用相配材料的螺母、螺栓和墊圈。4、明框玻璃幕墻用于安裝板塊的連接螺栓、螺釘的直徑及布置間距應滿足受力計算要求并在圖紙上標明,且直徑不應小于 M6,壓塊間距不大于 300mm。連接螺栓、螺釘應帶有彈簧墊圈,當未采用彈簧墊圈時應有防松脫措施。壓板的緊固不得采用自攻自鉆螺絲。2.4.9五金件1、幕墻開14、啟窗鉸鏈、限制器的主要材質應為SUS304不銹鋼。鉸鏈應為擠壓型材并沖孔加工而成,并應靈活自如,無卡死緊澀,位置應隱蔽。2、五金件應滿足門窗功能要求和耐久性要求,合頁、鉸鏈、滑撐、地彈簧、滑輪等五金件的選用應滿足門窗承載力要求。3、所使用的緊固件均為不銹鋼材質,并全部帶膠緊固,螺絲頭位置宜打膠密封,嚴禁采用鍍鋅緊固件、鉚釘。4、幕墻結構的連接節點應有可靠的防松、防脫和防滑措施。5、結構連接節點處的連接件焊縫、螺釘、螺栓、鉚釘等設計,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 50017和鋁合金結構設計規范GB 50429規定。每個連接件的每一連接處,受力螺栓、螺釘、鉚釘不宜少于2個,主要連接節點處不應少于2個。15、2.5.0排水溝1、除非另行規定。否則所有排水溝應采用316級不銹鋼制造,最少厚度為2mm,底部需有支撐。排水溝在靠室內一側應采用不少于50mm厚的礦棉進行充分的冷橋隔斷。2.5.1膠類1、所有密封膠,特別是耐候膠和結構膠,應出自同一生產商;幕墻所用的硅酮結構膠需滿足 JG/T475 標準,并提供 25 年質保。2、硅酮結構密封膠的粘接寬度和粘接厚度應經計算確定。粘接厚度不應小于6mm,不宜大于12mm。粘接寬度應大于厚度且不小于7mm,不宜大于20mm。3、雙組分產品兩組分的顏色應有明顯區別。硅酮結構密封膠不應與聚硫密封膠接觸使用。2.5.2防火保溫材料1、層間防火封堵構造做法:防火材料選用16、不小于200mm厚礦物棉,采用1.5mm厚的鍍鋅鋼板承托,承托板與主體結構、幕墻結構及承托板之間的縫隙應覆蓋具有彈性的防火封堵材料材料。2、保溫材料選用應滿足項目設計要求,且應不小于50mm厚的保溫巖棉(應有一層鋁箔面層),燃燒性能均為A級。2.5.3開啟窗1、幕墻開啟窗開啟形式宜采用內開窗及上懸外開窗等形式。單扇外開啟扇的面積不宜大于 1.5m,不應大于 2.0m。并避免設置在梁、柱、隔墻等位置。開啟扇的開啟角度不宜大于30,開啟距離不宜大于300mm。除消防排煙窗外,高層建筑不應采用外平開窗及下懸外開窗。開啟距離應設置安全限位裝置。外開窗應有防止窗扇脫落的構造措施。開啟角度滿足節能要求。217、.門窗型材壁厚應經強度和撓度驗算,窗扇型材壁厚不宜小于2mm,門扇型材壁厚不宜小于3mm。3、開啟窗玻璃采用隱框形式安裝時,中空玻璃的第二道密封應采用硅酮結構密封膠,結構膠寬度經計算確定。窗扇結構膠粘接的位置,應與中空玻璃的結構膠位置重合。采用玻璃飛邊或者中空玻璃采用大小片構造時,結構膠重合位置不應少于一組對邊。玻璃下端應設置托條,。夾層玻璃、中空玻璃外露端面應有護邊。開啟框四邊宜設置玻璃托。嚴禁中空玻璃結構與鋁框和玻璃結構膠不重合2.6主體連接處,支座對外墻的材質和結構要求2.6.1混凝土基材1.錨栓錨固基材可為鋼筋混凝土構件。植筋錨固基材應為鋼筋混凝土,其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不應低于現行18、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中規定的最小配筋率。2.凍融受損混凝土、腐蝕受損混凝土、嚴重裂損混凝土、不密實混凝土等,不應作為錨固基材。3.基材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2.6.2預埋件1、新建幕墻應采用預埋件。2、預埋件宜采用Q235B、Q355B鋼材或不銹鋼板,錨筋宜采用HRB400螺紋鋼筋,并不得采用冷加工鋼筋。3、預埋件受力直錨鋼筋不得小于4根,且最小直徑不得小于8mm,直錨鋼筋與錨板應采用T形焊接,錨筋直徑不大于20mm時宜采用壓力埋弧焊;手工焊縫高度不宜小于6mm及05d(I級鋼筋)或0.6d(I級鋼筋)。4、錨筋最小錨固長度不應小于250mm。5、錨板的厚度應大于19、錨筋直徑的 0.6倍;受拉和受彎預埋件的錨板的厚度尚應大于 b/12 (b為錨筋最小間距)。且錨板厚度不應小于8mm。錨筋中心至錨板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2d(d為錨筋直徑) 及20mm。對于受拉和受彎預埋件,其鋼筋的間距和錨筋至構件邊緣的距離均不應小于3d及45mm。6、錨筋的間距不應大于300mm,距件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6d及70mm。2.6.3錨栓1、當為改建與加擴建工程時,可采用后植錨固。2、后置埋件用錨栓可選用擴底型機械錨栓、特殊倒錐形化學錨栓等性能可靠的錨栓,不得使用膨脹型錨栓和普通化學錨栓;普通化學錨栓可用于非主要受力構件的構造連接。3、錨栓的材質可為碳素鋼、不銹鋼,錨栓直徑和數量應20、經計算確定。錨栓直徑不小于10mm。并標注有效錨固深度。每個后置埋件上不得少于2個錨栓。碳素鋼錨栓表面應進行鍍鋅防腐處理,電鍍鋅層平均厚度不應小于 5m,熱浸銀鋅平均厚度不應小于 45m,在室外環境、常年潮濕的室內環境、海邊、高酸堿度的大氣環境中應使用不銹鋼材質的錨栓; 4、就位后需焊接作業的后置埋件宜使用機械擴底錨栓。如采用特殊倒錐形化學錨栓,焊接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化學錨栓受熱失效并應有焊接高溫后抗拉承載力檢驗報告。2.7幕墻防水要求和做法2.7.1玻璃幕墻系統1、防水封堵:在幕墻的四周宜采用連續密封的1.5mm厚鋁合金防水板密封,幕墻頂部采用雙層防水措施,以確保各防水區間的水密性,防水板與混21、凝土間采用改性硅烷密封膠密封。防水密封膠條宜采用三元乙丙橡膠或硅橡膠制品。明框扣蓋與玻璃間打密封膠。2、隱框或橫隱半隱框玻璃幕墻,每塊玻璃的下端應設置不少于2個鋁合金或不銹鋼承托條,托條與幕墻支承構件應采用機械連接。托條截面經計算確定,能承受該分格面板的重力荷載設計值。托條應同時承托多層玻璃中的各片玻璃??蚣苁讲A粔ωQ明橫隱框橫剖節點圖單層玻璃、夾層玻璃面板與型材槽口的配合尺寸(mm)面板厚度tabc檢查方法63.5155卡尺8104.5165卡尺12以上5.5185卡尺注:夾層玻璃厚度按總厚度計算單層玻璃、夾層玻璃面板與型材槽口的配合尺寸示意圖中空玻璃面板、中空夾層玻璃面板與型材槽口的配合22、尺寸(mm)面板總厚度t(含空氣層及膠片厚度)abc檢查方法下邊上邊側邊24517755卡尺28618755卡尺32619755卡尺36620755卡尺44722866卡尺44725866卡尺中空玻璃面板、中空夾層玻璃面板與型材槽口的配合尺寸示意圖框架式玻璃幕墻豎明橫隱框豎剖節點圖框架式玻璃幕墻底部豎剖節點圖女兒墻位置幕墻收口豎剖節點圖(一)女兒墻位置幕墻收口豎剖節點圖(二)石材與玻璃幕墻交接橫剖節點圖(一)石材與玻璃幕墻交接橫剖節點圖(二)鋁板與玻璃幕墻交接橫剖節點圖(一)鋁板與玻璃幕墻交接橫剖節點圖(二)玻璃幕墻與墻體交接橫剖節點圖2.7.2石材幕墻系統1、面板:應前述5.2表格要求。2、23、立柱和橫梁規格尺寸根據計算確定,受力龍骨應采用熱浸鍍鋅鋼通結構形式,在橫向布置熱浸鍍鋅角鋼,角鋼與立柱一端采用螺栓連接。3、角碼與橫梁宜采用不銹鋼螺栓連接,并打膠密封,嚴禁使用自攻釘。4、石材的背栓掛件應采用鋁合金型材,陽極氧化處理,通過不銹鋼螺栓或機制螺釘與龍骨連接;鋁合金掛件系統應確保面板三維可調節,并應設置定位螺釘。背栓支承構造石材幕墻底部收口防水節點圖女兒墻石材壓頂節點圖2.7.3人造板幕墻系統1、人造面板可選用微晶玻璃、瓷板、陶板、玻璃纖維增強水泥外墻板(GRC板)等多種材質。人造面板的適用高度見下表:人造板材適用高度(m)材質陶板瓷板微晶玻璃GRC板平板帶肋板、單層板和背附鋼架板高24、度()8060702480GRC板示意圖陶板連接構造示意圖金屬復合板連接構造示意圖吊掛式蜂窩板連接構造示意圖扣壓式蜂窩板連接構造示意圖石材蜂窩板連接構造示意圖2.7.4金屬板幕墻系統1、鋁板頂部收口位置,采用雙層防水構造,鋁板內側應設置一道1.5mm厚鉻化鋁板防水層。2、.開縫金屬板系統的內層防水鋁板宜采用1.5mm厚鋁板,表面鉻化處理,背板上下搭接,搭接量不少于40mm,接縫處需打膠處理。 鋁板幕墻橫剖標準節點圖 鋁板幕墻豎剖標準節點圖鋁板幕墻底部收口防水節點圖鋁板幕墻頂部收口防水節點圖2.7.5裝飾格柵、百葉窗系統1、格柵采用氟碳噴涂鋁合金擠壓型材,格柵應朝有利于遮擋主要視線的方向布置。225、主次受力龍骨均為鋼材時,通過熱浸鍍鋅板式預埋件固定在結構之上。裸露的鋼型材表面先采用熱浸鍍鋅再氟碳噴涂處理;3、格柵應采用鋁合金連接件及不銹鋼螺栓與結構進行有效的機械連接。4、面板采用氟碳噴涂鋁合金百葉,百葉片與百葉框整體組裝,通風率應根據機電要求確定。5、龍骨應采用鋁合金型材、鋼型材,型材表面氟碳噴涂處理。 6、百葉幕墻通風部位在百葉背面安裝 10101.0mm,316 不銹鋼防蟲網。2.7.6雨蓬、懸挑板幕墻系統1、排水槽根據建筑設計要求,采用不小于3%的坡度設計,當采用有組織排水措施時在端部設置2mm厚316不銹鋼排水槽。2、雨篷懸挑2.5L4.0m時宜設拉桿,L4.0米應設置拉桿。超26、過上述規定而未采用拉桿設計時,應有充分的依據。拉桿宜采用無縫鋼管或不銹鋼管。3、玻璃雨蓬必須用夾膠玻璃,夾膠厚度不小于1.14mm,采用干法工藝。4、點爪雨蓬駁接頭、駁接件滿足承載力要求。玻璃不得直接放置在雨蓬龍骨上需通過鋁合金附框鋁合金壓塊連接。點式玻璃雨蓬節點圖副框式玻璃雨蓬節點圖2.7.7幕墻防火要求和做法1、 幕墻與其周邊防火分隔構件間的縫隙、與樓板或隔墻外沿間的縫隙、與實體墻壁面洞口邊緣的縫隙等,應進行防火封堵。2、無窗檻墻的玻璃幕墻,應在每層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 1.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燒實體裙墻或防火玻璃裙墻。3、 幕墻的防火層必須采用經防腐處理且厚度不小于 1.27、5mm 的耐熱鋼板,不得采用鋁板;4、 防火層的密封材料應采用防火密封膠,防火密封膠應有法定檢測機構的防火檢驗報告。5、窗間墻、窗檻墻的填充材料應采用非燃燒材料。 6、室內隔墻與玻璃幕墻交接處宜設置幕墻立柱,方便室內隔離封堵。玻璃幕墻與室內隔墻收口節點圖7、玻璃幕墻層間采用雙道防火封堵,金屬與石材幕墻層間采用單道防火封堵。玻璃幕墻的典型防火節點圖幕墻防火封堵示意圖石材幕墻層間防火封堵示意圖2.7.8幕墻防腐蝕要求和做法1、在兩種不同金屬材料(不銹鋼除外)接觸的部位設置絕緣墊片,防止雙金屬腐蝕。2、鋼件表面采用熱鍍鋅、無機富鋅涂料處理或采用其他的有效的防腐措施。鋼制零部件及現場焊接處理時,則作刷28、漆等相宜的防護處理。3、鋁型材與周邊砂漿不能直接接觸,必須刷瀝青漆防腐隔離2.7.9幕墻防雷要求和做法1、按照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JGJ 102和JGJ 133的有關要求,幕墻的金屬框架應與主體結構的防雷體系可靠連接,連接部位應清除非導電保護層。幕墻防雷構造圖2、在施工期間還將增加臨時性防雷措施。2.8.0幕墻節能要求玻璃幕墻包括但不限于傳熱系數、透光率、遮陽系數、反光率等滿足要求。非透明玻璃幕墻K值滿足節能要求。3.鋼結構工程3.1 現行規范依據1. 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2017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年版)3. 混凝土結構29、加固設計規范 GB 50367-20134. 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JGJ145-20135. 鋼結構設計規程 DBJ 15-102-20146. 鋼結構通用規范 GB55006-20213.2 鋼結構雨篷設計1. 鋼結構雨篷的設計應滿足安全美觀,經濟適用,受力明確,節點構造簡單,便于施工與后期維護的原則。2. 結構選型時,需滿足以下要求:1) 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純懸挑結構(懸挑跨度2.5m時)、有斜拉桿的懸挑結構(2.5懸挑跨度4.0m時可采用,懸挑跨度4.0m時宜采用)。斜拉桿的上端優先與框架柱相連。2) 斜拉桿與懸挑梁連接處,需布置側向支撐構件。3) 斜拉桿與水平構件的夾角不小于30度30、,兩端宜按鉸接設計,受力模型為二力桿,構件受力清晰,節點構造簡單。3. 雨篷構件截面選用需滿足以下要求:1) 懸挑優先選用開口型型鋼(如工字鋼,H型鋼),當選用閉口型型鋼時,應采取措施避免水液進入構件內部。2) 規模較大、或有造型要求的雨篷,其構件可采用焊接組合截面(等截面或變截面),但應在工廠加工制作,嚴禁在現場制作。3) 懸挑構件、斜拉桿的最大應力比不宜超過0.75,不應超過0.85。4. 鋼結構雨篷與鋼筋混凝土主體結構的節點設計需滿足以下要求:1) 節點構造簡單,便于焊接、螺栓連接等施工,方便涂刷防腐(防火)涂料不留死角,且能避免水液聚集停留。2) 雨篷構件和預埋件、后錨件采用焊接連接,31、焊腳高度除根據計算和構造確定外,不宜小于4mm。焊縫形式一般采用圍焊,焊縫質量等級為三級。3) 有條件時,在雨篷構件的下翼緣或上翼緣設置12道加勁肋,加勁肋與預埋件或后錨件采用焊接連接。5. 直接與鋼結構雨篷懸挑構件或斜拉桿相連的主體結構梁需滿足以下要求:1) 新建項目,主梁優先采用鋼筋混凝土梁,梁截面根據受力計算與預埋件錨板尺寸、錨筋錨固長度、錨筋到梁邊緣最小構造尺寸等要求確定,且梁寬不應小于300mm。2) 后加雨篷,當主梁采用鋼梁時,優先選用抗扭性能好的閉口型截面。3.3 預埋件和后錨固1. 新建項目的鋼結構,其懸挑構件、斜拉桿應采用預埋件與主體結構構件相連;預埋件位置及大樣應在主體結構32、圖紙上表示,隨主體結構同步施工;2. 預埋件應根據實際受力情況進行設計。當選用預埋件圖集時,應仔細分析是否符合項目實際情況和現行規范的要求。3. 后加雨篷與既有結構采用后錨固連接時,需滿足下列要求:1) 后錨固應考慮抗震。錨栓不得使用膨脹型機械錨栓或普通化學錨栓,須選用擴底型機械錨栓、特殊倒錐形化學錨栓,且應有不小于30年的使用年限質保證明。2) 后錨固設計使用年限應與被連接結構的后續使用年限一致,安全等級不低于被連接構件。3) 后置錨板應采用Q235B,Q355B鋼材。4) 既有主體結構梁、柱、剪力墻的配筋、尺寸應滿足后錨固的相關計算、構造尺寸要求,當不滿足要求時,應對結構構件進行加固補強。33、5) 既有主體結構梁、柱、剪力墻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5,且不得選用圈梁、過梁、構造柱、砌筑墻體作為后錨固受力構件。6) 群錨驗算應按受力最大的錨栓計算承載力。7) 在既有混凝土結構內部增加鋼結構加層等時,樓面鋼梁可與既有支承結構通過錨栓連接。當樓面鋼梁荷載較大時,應在既有支承的側面設置牛腿、混凝土柱帽、扶壁柱或加大構件截面作為新加鋼梁的支承。8) 當節點僅受剪時,節點錨栓實際抗剪承載力不應小于計算所需抗剪承載力的1.21.5倍。9) 當懸挑構件采用后錨固時,應采取可靠措施保證受拉錨栓的可靠性、耐久性,如采用對拉螺栓等。10) 后錨件的錨栓應在現場先做同條件拉拔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正式施34、工。后錨件施工完成后,須按相關規范進行檢測。11) 后錨固設計前,應到現場查明各后錨固受力構件是否存在裂縫、變形等結構安全隱患。12) 設計文件應針對化學錨栓錨固膠的老化問題作出相關定期檢查的規定。3.4 鋼構件抗扭1. 鋼結構設計中應避免鋼構件承受較大扭矩作用。2. 如需采用鋼構件抗扭,宜采用閉口式截面及雙軸對稱截面,并在相關受扭區域增加加勁肋。3. 對于受扭鋼構件應有專門的抗扭計算文件,進行綜合應力、穩定性和變形驗算。 3.5室外鋼結構防腐-以鋼結構設計規程DBJ15-102-2014相關內容為依據1. 室外鋼結構防腐蝕,應按環境類別不低于C3情況進行設計。防腐采用涂層保護時,主受力構件及35、各連接節點防腐按耐久年限20年、干膜總厚度不宜小于240m;非主受力構件防腐設計按耐久年限10年、干膜總厚度不宜小于200m;防腐采用金屬熱噴涂時,主受力構件及各連接節點宜按防腐設計使用年限為20年,非主受力構件宜按防腐設計使用年限510年。2. 后置錨栓宜采用不銹鋼材質,且最小直徑不小于12mm,與碳素鋼及低合金鋼構件連接時應采用不降低連接處力學性能的絕緣墊片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防止雙金屬腐蝕,且不應與碳素鋼及合金鋼進行焊接。3. 圖紙中應注明鋼結構除銹等級、防腐材料要求、各噴涂層厚度、噴涂層總厚度等要求。4. 圖紙中應注明鋼構件定期檢查及檢測要求。4.外墻(涂料和面磚)工程4.1現行規范依據36、1. 民用建筑通用規范GB 55031-20222. 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GB 50352-20193. 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GB55030-20224. 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5015-20215. 抹灰砂漿技術規程JGJ/T 220-20106. 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JGJ 144-20197. 無機輕集料砂漿保溫系統技術標準JGJ/T 253-20198. 建筑外墻防水工程技術規程 JGJ/T 235-20119. 廣東省標準建筑防水工程技術規程DBJ/T 15-19-202010. 東莞市建設工程質量標準化手冊20214.2 防裂、防脫落措施1. 基層面:外墻基37、層應清理修補,使墻面平整干凈,并根據基層材料和外墻飾面工藝選擇鑿麻、拉毛、甩毛、潤濕等界面處理。2. 掛網:除幕墻及全現澆鋼筋混凝土外墻外,其它外墻應滿掛鍍鋅鋼絲網,眼目規格不宜大于 20mm20mm,鋼絲直徑不小于 0.9mm。全現澆鋼筋混凝土外墻結構拉縫處,應掛鋼絲網,每邊寬度不小于 150mm,采用薄抹灰工藝時,可用耐堿玻纖網。3. 涂料外墻:1) 外墻膩子應分層抹平,并壓入耐堿玻璃纖維網布作為防裂措施。2) 面層粉刷宜摻入聚丙烯抗裂纖維。4. 面磚外墻:1) 建筑外墻離地高度超過50m以上的不宜采用外墻貼飾面磚。2) 設計文件應注明專用粘結劑、勾縫料的性能等技術指標要求,標明雙涂法施工38、,確保粘結牢固。3) 面磚規格600*600mm時,不應使用在24米的外墻部位。在24米以下外墻使用時,應采用干掛工藝,詳細構造要求詳本文件幕墻相關章節。5. 層間界面:各構造層之間應粘結牢固,且應根據不同的構造層材料選擇相應的界面砂漿、界面處理劑以及施工工藝進行界面處理。6. 分縫:1) 抹灰層及面層均應設置抗裂分格縫,原則上設在結構板或結構梁表面往下 100mm 的位置或與窗口上下沿平齊的位置;2) 掛網在分縫處須斷開,各構造層均應在相同位置留縫;3) 涂料外墻分格縫設置間距不宜大于 6m,面磚外墻分格縫設置間距不宜大于 3m,縫寬一般為 8mm10mm且不應小于5mm;4) 抗裂分格縫與39、裝飾分格縫應盡可能重合??p中應嵌填密封材料或采用成品分格條。5) 砌體外墻上設分格縫時,應有相應防水措施,見附圖。外墻分縫防水作法圖示4.3 防水加強措施1. 防水砂漿防水層:1) 防水等級為一級的框架填充或砌體結構外墻,應設置2 道及以上防水層。且應設置1道防水砂漿,及1道其他防水材料。2) 防水砂漿層應設加強網及抗裂分格縫。構造要求同本章第6條分縫要求。3) 砂漿防水層同時作為抹灰找平層時,應同時滿足抹灰層強度要求。2. 門窗洞口處:1) 門窗框與墻體四邊縫隙應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漿塞縫,塞縫必須保證密實,并采用防水密封材料嵌填和密封;2) 門窗洞口上楣應設置滴水線,窗臺排水坡度不應小于5%。40、窗洞口上楣圖示窗臺接口圖示窗側接口圖示3. 雨篷及室外挑板、外墻線腳等凸出外墻的部位:1) 應設置外排水,坡度不應小于1%,且外口下沿應做滴水線。2) 墻體與外挑或外凸部位連接處及外墻落地窗底,應設不小于100高混凝土擋水反坎。4) 雨篷及室外挑板與外墻交接處的防水層應連續,且防水層應沿外口下翻至滴水線。雨篷與外墻防水交接圖示滴水處防水作法圖示4. 外墻變形縫、穿墻管道、預埋件等節點防水做法應符合下列規定1) 變形縫部位應采取防水加強措施。當采用增設卷材附加層措施時,卷材兩端應滿粘于墻體,滿粘的寬度不應小于150mm,并應釘壓固定,卷材收頭應采用密封材料密封。墻身平接變形縫圖示墻身轉角變形縫241、) 穿墻管道應采取避免雨水流入措施和內外防水密封措施。外墻留洞防水圖示3) 外墻預埋件和預制部件四周應采用防水密封材料連續封閉。用于砌塊、空心磚外墻外墻固定件1-1斷面5. 外墻防水層應與地下墻體防水層搭接。外墻與地下室交界處6. 當基層墻體全部為現澆混凝土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外墻時,其完整性較好,此類外墻工程的混凝土基層或裝配式混凝土墻板可不另設防水層,但接縫處必須采取封閉措施,確保墻面整體防水效果。7. 外墻采用裝配式預制構件時,各接縫以及門窗框與墻體連接處應采用密封材料、止水材料和專用防水配件等進行密封,應有相關專項設計。4.4 外墻保溫隔熱部分1. 建筑的外保溫系統應符合國家規范要求的燃燒性能和防火構造要求。2. 外墻砌體部位采用砂漿防水層時,不宜再采用保溫砂漿外保溫,以免砂漿層過厚開裂。3. 外墻采用粘貼飾面磚作飾面層時,不應采用保溫砂漿外保溫,以免脫落。4. 采用保溫砂漿作為外墻外保溫材料時,應注意以下措施:5. 保溫砂漿保溫層厚度不宜大于30mm,當保溫層厚度大于30mm時,應采取增強措施。6. 保溫砂漿層應設加強網及抗裂分格縫。構造要求同本文第6條分縫要求。7. 保溫砂漿層外側應設抗漿砂漿層。4.5 常用構造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