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智慧水務信息化解決方案(20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50664
2024-07-22
20頁
3.39MB
1、智慧水務信息化,3月17日李克強總理要發展智慧城市加大公共設施建設這是“智慧城市”一詞首次寫進國家層面政府工作報告,智慧地球智慧國家智慧城市智慧水務、智慧水資源,2015年4月7日住建部和科技部聯合發布關于公布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試點名單的通知智慧水務正式列為9大專項試點之一,2015年10月22日國家標準委、網信辦、發改委關于開展智慧城市標準體系和評價指標體系建設及應用實施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累計共完成50項左右的智慧城市領域標準制訂工作水基礎設施是50項標準之一,什么是“智慧水務”?,運用地理信息系統、物聯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水務數據(實時運行數據、業務2、過程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展示、應用,以更加精細、動態、智慧的方式管理水務系統的生產、運營、服務和管理,不斷提升水務系統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保障城市水務安全,智慧水務核心架構,頂層設計缺位,業務系統的搭建平臺不統一業務系統無法協同操作,水務基礎信息要素欠缺(感知層),感知層設備:RFID+在線儀表+傳感器+CCTV系統+其它感知設備水廠、泵站、供水管網、閥門、水表、自動化設備、計量設備、傳感設備、二次加壓設備、監測設備、檢測設備、通訊設備、IT輔助設備等等,水務信息采集點和國外相比我們只達到國外的,36%,各地的數據中心建設處于雛形尚未形成統一的規劃模式數據庫規模達到國外,27%,業務3、系統相互獨立(應用層),資源共享服務有待提高 業務系統相互獨立 數據安全得不到保證 信息孤島依然存在,服務不到位,軟件,硬件,統一規則,規范先行,一、率先進行全局性的頂層設計(五個統一)以統一的業務框架、統一的技術標準、統一的技術架構、統一的運行環境、統一的工作部署為內在要求自上而下地統籌、集約、協調水務發展,提升水務管理的整體優勢和績效。積極開展各專項研究,做好深入規劃。二、國內自來水公司與優秀的設備廠商一起制定行業標準與規范使工作更具有協調性,對問題處理的相關辦法要逐步健全,并且采取有效處理措施在一些關鍵技術上統一標準、框架,確保水務信息的互相聯通,不斷加強水資源的公用、共享,并且不斷的整4、合各類水資源信息,充分發揮各種資源的作用和功能。三、結合城市整體規劃,適當超前,預留升級空間,以核心業務難點為導向,解決重要問題,急用先行,完善感知層建設,感知層的投入要符合當地實際情況 與應用層建設相互配合 逐漸做到感知內容全覆蓋,采集信息全掌握 傳輸時間全天候,應用貫穿全過程,資源共享、建立統一的業務管理平臺,一、水務系統內部信息資源最大程度實現共享做到所有業務管理系統都能做到相互合作,互通有無,真正消滅信息孤島,資源共享前提:業務管理系統建立在統一的業務應用平臺之上二、社會公眾能夠最大程度地接觸公共信息三、聯合各部門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水務部門,氣象、國土、衛生、林業、農業環保等各部門以及新聞媒體實現信息共享、業務協同、決策支持,將支撐包括防汛抗旱、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所有的涉水事務應急管理,控股迪納聲-超聲智能水表對壓力和流量實時監控,分析上傳數據配合GIS減少管網漏損率,XX調峰泵站提高區域供水能力穩定自來水供水管網壓力降低自來水運行管理成本,智慧標準泵房供水安全提高管理效率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數據,智慧水務核心平臺與武漢中地數碼強強聯手,控股上涵-智能供水機電一體化智能設計比傳統供水方式節能20%以上完全智能化,無需專業人員均可操作,XX以完善的服務為依托,建立客戶滿意的服務,統一規劃,系統設計,完善服務,引領智慧水務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