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沉淀池及紫外消毒渠道、出水提升泵房、巴氏計量槽及沼氣柜電氣設計說明書(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51585
2024-07-25
7頁
44.57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2022污水處理廠擴容工程電氣專業設計說明書施工圖CAD全套圖紙
1、電氣設計說明書一 設計范圍及內容:本冊為高效沉淀池及紫外消毒渠道、出水提升泵房、沼氣柜電氣設計,設計內容包括主工藝設備的配電系統、與之相關的管線敷設、防雷接地和照明設計。二 設計依據:1.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GB513482019)2.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2009)3.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2011)4.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T500652011)5.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6. 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準(GB502172018)7. 鋼制電纜橋架工程技術規程(T/CECS 312017)8. 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92、812014)9.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15)10.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標準(GB501682018)11.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2016)12.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低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42014)13. 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 (GB55015-2021)14. 城鎮排水系統電氣與自動化工程技術標準 (CJJ/T120-2018)15. 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 (GB55002-2021)16. 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2014)17. 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3、規范 (GB 55015-2021)18. 初步設計批復文件19. 其他專業提供的設計條件三 設備負荷:主工藝設備設備均為感應電動機,工藝主設備負荷等級為二級負荷,電動閘門、電動葫蘆和照明設施為三級負荷,全部負荷均為低壓380V/220V用電設備。高效沉淀池用電設備有:4kW快速攪拌器2臺(變頻控制),7.5kW絮凝池攪拌機2臺(變頻控制),3kW刮泥機2臺,15kW微砂循環泵4臺(2用2備,變頻控制),7.5kW污泥泵3臺(2用1備,變頻控制),7.5kW羅茨風機2臺(1用1備),1.5kW排污泵1臺,電動球閥22臺。附屬設備有3.4kW電動葫蘆1臺、1.1kW通風機2臺及池上照明負荷。紫外4、消毒渠道用電設備有:60.1kVA紫外線模塊2組,1.5kW電動閘門3臺,附屬設備有1.7kW電動葫蘆1臺及池上照明負荷。出水提升泵房用電設備有:75kW潛水泵4臺(3用1備),電動蝶閥4臺,附屬設備有3.4kW電動葫蘆1臺,出水水質分析小室的設備及設計詳見自控儀表專業。沼氣柜用電設備有:20kW鼓風機2臺(1用1備)。四 供配電系統對于大部分工藝設備,由低壓柜一對一提供電源,放射性供電,控制回路集中在變電室MCC低壓柜中,現場設置按鈕箱。部分小設備,采用在池面上設置配電箱柜,就近集中供電的原則。對于系統性集成度較高的設備,由工藝設備商配套系統控制箱柜,現場集中配電控制,由變電室低壓柜提供總電5、源。高效沉淀池的快速攪拌器、絮凝池攪拌機、微砂循環泵、污泥泵、羅茨風機和出水提升泵房的潛水泵均由變電室低壓柜(MCC低壓柜或變頻柜)直接提供電源及控制。高效沉淀池的刮泥機、紫外消毒渠道的紫外線模塊、出水提升泵房的電動蝶閥、沼氣柜的鼓風機均由工藝設備商配套系統控制箱柜,現場集中配電控制,除刮泥機控制箱外均其它由變電室低壓柜提供總電源。另在各池上設置現場配電箱,由變電室提供低壓電源,為池上電動閘門、電動球閥、電動葫蘆及通風照明箱設備集中配電。五 主要電氣設備選型:隨主要工藝設備配套的現場配電及控制設備(柜)規格型號以供貨內容為準。配電箱采用壁裝或支架安裝,箱內電氣元器件采用進口合資品牌產品。池上均6、為戶外箱,動力箱和照明箱外殼保護等級為IP54,按鈕箱和電纜接線箱保護等級為IP65,所有箱柜材質均為不銹鋼。六 電機啟動及控制:高效沉淀池的快速攪拌器、絮凝池攪拌機、微砂循環泵、污泥泵和出水提升泵房的提升泵為變頻控制啟動,其余電機均為直接啟動。由變電室低壓柜(或變頻柜)一對一提供電源的所有工藝設備控制分為三種:一為現場按鈕箱手動方式,一為變電室低壓柜手動方式,另一為PLC自控及中控室遠控方式。電動閘門、電動球閥及配套現場系統控制箱柜的設備控制分為兩種:一為現場閘門球閥電動頭和系統控制箱手動方式,另一為PLC自控及中控室遠控方式。在現場按鈕箱內,裝設轉換開關、起/停按鈕、緊急停車按鈕以及指示燈7、,急停按鈕恢復后設備不應自動運行。所有潛水設備均有泄漏保護及超溫等保護,通過設備廠家配套提供的綜合保護器實現,保護器安裝在現場按鈕箱內。出水提升泵設置低液位保護。低壓電動機設短路保護、接地故障保護、過載保護和斷相等保護,低壓出線設短路、過負荷及接地保護,移動設備插座供電出線短路、過負荷及漏電保護。、七 照明照明只提供燈具數量及形式,具體選型訂貨由用戶根據裝修方案確定,各單體內燈具光源均為LED燈,照明線路采用BV型銅芯聚氯乙烯絕緣電線,保護管采用熱鍍鋅鋼管。照度計算表詳見電氣設計圖紙,相關做法符合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的規定。八 管線敷設:電力電纜采用YJV-0.6/1型電纜,控制電纜8、采用KVV(KVVP)-0.45/0.75型電纜。防爆區內采用耐火電纜。在高效沉淀池及紫外消毒渠道、出水提升泵房電纜干線于電纜橋架內敷設,不同電壓等級的動力電纜及控制電纜分層敷設,至設備處穿熱鍍鋅鋼管沿結構內埋設。電纜保護管出線口做防水彎頭。電纜敷設完成后,封堵電纜管口。沼氣柜防爆區內電纜穿管采用防爆管,敷設要求滿足防爆要求。低壓強電和弱電電纜局部共用橋架時,強電和弱電電纜間加金屬隔板分隔,金屬隔板兩端要可靠接地。電纜管線進出電氣柜、盤底部開孔部分均做防水防火封堵。電纜穿入保護管時,其管口使用柔性有機堵料封堵。九 防雷接地:低壓接地采用TNS形式。電氣、防雷、儀表系統采用聯合接地,接地電阻小于9、1。高效沉淀池及紫外消毒渠道、出水提升泵房及出水水質分析小室為第三類防雷設計,沼氣柜為第二類防雷設計,均設置防雷裝置。沿高效沉淀池及紫外消毒渠道棚頂和出水水質分析小室屋角、屋檐及突起的裝飾構件敷設10 鍍鋅圓鋼接閃器,并連接成一體。利用各構筑物柱內兩根16 以上主筋做引下線,兩根主筋需捆綁或焊接,引下線在屋頂應與避雷帶焊接,下部與基礎內鋼筋焊接。利用各構筑物池子底板、側壁的鋼筋均做可靠電氣連接,利用池體鋼筋做接地體,各組池底板及外墻橫豎向鋼筋各兩根與相交的所有鋼筋做好電氣連接,使其成為一個整體導電體,池底及池壁水平2根10以上鋼筋與所有豎向鋼筋做電氣連接。接地裝置做法見圖集15D501-50410、。在沼氣柜兩側設置兩根避雷針,避雷針采用金屬鋼桿架設,避雷針由沼氣柜設備商配套提供。利用金屬鋼桿做引下線,下部與設備基礎鋼筋及人工接地體連接。沼氣柜區域設置防靜電接地及靜電釋放裝置。所有電纜橋架內通長敷設40x4熱鍍鋅扁鋼,每段全長都應不少于兩點與共用接地干線(PE)連接。各用電設備均通過-40x4熱鍍鋅扁鋼接地線與就近接地干線(鋼筋或接地扁鋼)連接。電氣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包括金屬外殼、箱體、構架、配線鋼管及金屬支架、欄桿、金屬管道等均應與PE線連接,并與廠區接地系統相連。構筑物做總等電位聯結,參見等電位聯結安裝15D502。為防止電氣設備的過電壓,在各構筑物進線箱柜裝過電壓保護裝置。十 防腐11、現場控制電器和其它電氣設施(如控制箱、動力箱、接插件、分線箱、燈具等),應按腐蝕環境類別選用相應的防腐電工產品。室內設備為F1防腐等級,室外設備為WF1防腐等級。電纜橋架應選用熱浸鋅防腐處理方式的產品。十一 電氣抗震1. 總體原則(1)本工程電力設施設防烈度為8度。(2)內徑不小于60mm的電氣配管及重力不小于150N/m的電纜梯架、電纜槽盒、母線槽均進行了抗震設防。(3)建筑附屬機電設備不應設置在可能致使其功能障礙等二次災害的部位;設防地震下需要連續工作的附屬設備,應設置在建筑結構地震反應較小的部位。(4)管道、電纜、通風管和設備的洞口設置,應減少對主要承重結構構件的削弱;洞口邊緣應有補強措12、施。管道和設備與建筑結構的連接,應具有足夠的變形能力,以滿足相對位移的俙要。(5)建筑附屬機電設備的基座或支架,以及相關連接件和鈾固件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應能將設備承受的地震作用全部傳遞到建筑結構上。建筑結構中,用以固定建筑附屬機電設備預埋件、鈾固件的部位,應采取加強措施,以承受附屬機電設備傳給主體結構的地震作用。2. 設備安裝(1) 配電箱(柜)、通信設備的安裝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配電箱(柜)、通信設備的安裝螺栓或焊接強度應滿足抗震要求;靠墻安裝的配電柜、通信設備機柜底部安裝應牢固。當底部安裝螺栓或焊接強度不夠時,應將頂部與墻壁進行連接;當配電柜、通信設備柜等非靠墻落地安裝時,根部應采用13、金屬膨脹螺栓或焊接的固定方式。壁式安裝的配電箱和墻壁之間應采用金屬膨脹螺栓連接;配電箱(柜)面上的儀表應與柜體組裝牢固。(2) 設在水平操作面上的消防、安防設備應采取防止滑動措施。(3) 安裝在吊頂上的燈具、應考慮地震時吊頂與樓板的相對位移。3. 導體選擇及線路敷設(1) 配電導體采用硬母線敷設且直線段長度大于80m時,應每50m設置伸縮節;在電纜橋架、電纜槽盒內敷設的纜線在引進、引出和轉彎處,應在長度上留有余量;接地線應采取防止地震時被切斷的措施;(2) 引入建筑物的電氣管路敷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在進口處應采用撓性線管或采取其他抗震措施;當進戶井貼臨建筑物設置時,纜線應在井中留有余量;進戶套14、管與引入管之間的間隙應采用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密封。(3) 電氣管路不宜穿越抗震縫,當必須穿越時,應符合下列規定:采用金屬導管、剛性塑料導管敷設時宜靠近建筑物下部穿越,且在抗震縫兩側應各設置一個柔性管接頭;電纜梯架、電纜槽盒、母線槽在抗震縫兩側應設置伸縮節;抗震縫的兩端應設置抗震支撐節點并與結構可靠連接;(4) 電氣管路敷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當線路采用金屬導管、剛性塑料導管、電纜梯架或電纜槽盒敷設時,應使用剛性托架或支架固定。當必須使用吊架時,應安裝橫向防晃吊架;當線路采用金屬導管、剛性塑料導管、電纜梯架或電纜槽盒穿越防火分區時,其縫隙應采用柔性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并應在貫穿部位附近設置抗震支撐。金15、屬導管、剛性塑料導管的直線段部分每隔30m應設置伸縮節。(5) 配電裝置至用電設備間連線應符合下列規定:宜采用軟導體;當采用穿金屬導管、剛性塑料導管敷設時,進口處應轉為撓性線管過渡;當采用電纜梯架或電纜槽盒敷設時,進口處應轉為撓性線管過渡。(6) 金屬電線套管、電纜橋架、線槽抗震支吊架的設置原則為:側向抗震支撐最大間距12m,縱向抗震支撐最大間距24m。十二 節能1. 建筑照明功率密度符合規范GB 55015-2021 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中3.3條的規定。建筑的照明產品滿足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節能評價值的要求,照明設計選擇光源符合規范GB50034-2013 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中3.16、3.2條的規定。且在滿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條件下,建筑的照明燈具已選用效率或效能高的燈具并符合規范GB50034-2013 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中3.3.2條的規定。建筑燈具鎮流器的選擇符合規范GB50034-2013 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中3.3.6條的規定。照明計算表見表12-1出水水質分析小室照明計算表。表12-1 出水水質分析小室照明計算表房間名稱照度標準照明功率密度照度計算值照明功率密度計算值光源種類UGRRaUO色溫面積(m2)出水水質分析小室3200lx8.0330lx7.5LED燈-800.60400031.92. 變壓器,水泵,風機的能效不低于2級。3. 改善三相不平衡措施如下:1)17、 當有單相用電設備接人到220/380V 三相系統時,盡量使單相設備平均分配到系統內。2)三相負荷盡量均衡分配,三相不平衡度不大于15%。3) 對于220V照明負荷,若線路電流不超過 30A 采用單相供電,否則采用 220/380V 三相四線制供電。4) 若不對稱負荷容量較大,則調整大容量負荷的供電電壓等級,以降低不平衡負載對系統的影響。十三 施工及驗收:各區域工藝設備尚未完成招標,其成套配電控制設備情況及相關配置應以訂貨后實際內容為準,施工前需核對內容,如與設計內容有出入需確認后方可實施。實施中具體設備安裝要求應由設備供貨方提供現場安裝指導。電纜橋架安裝做法見圖集04D701-3。電氣設施的施工安裝應采取滿足規范要求的抗震措施。施工安裝參照電氣安裝工程施工圖冊和國標圖集。驗收以現行當地及國家相關標準為準。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2
4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