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職業技術學校綜合實訓樓海綿城市設計方案說明書(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51970
2024-07-29
13頁
4.62MB
1、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鐘落潭校區綜合實訓樓S1項目海綿城市設計專篇說明XX有限公司二一九年七月目 錄1 項目背景11.1項目概況11.2海綿城市設計依據22 海綿城市的建設目標33 海綿城市的設計53.1布置思路53.2采取措施54 海綿城市的計算及模型85 結論111 項目背景1.1項目概況 工程位于白云區鐘落潭鎮馬瀝村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鐘落潭校區西南角,臨近學校西門,地塊現狀為駕校訓練場地,北側為汽車實訓樓,東側為校區運動場(后期規劃建設 2 棟學生宿舍樓)。項目用地面積10266平方米,項目總建筑面積29118.3平方米。校區綜合容積率0.78,校區綠地率41%。本工程為地上八層、地下一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綜合實訓樓,建筑高度為35米,建筑面積為29118.3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25130.1平方米,地下一層建筑面積3988.2平方米。圖1-1 項目在鐘落潭校區的區位圖圖1-2 項目總現狀布局圖1.2海綿城市設計依據(1)防洪標準(GB50201-2014)(2)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GB/T50805-2012)(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4)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17)(5)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2016版)(6)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2016)(7)建筑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GB53、0400-2016)(8)城市水系規劃導則(SL431-2008)(9)城市水系規劃規范(GB50513-2009)(2016年版)(10)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11)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12)低影響開發雨水綜合利用技術規范(SZDB/Z145-2015)(13)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SZDB/Z 49-2011)(14)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2016年版(15)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范(CJJ194-2013)(16)城市綠地設計規范(GB50420-2007)2016年版(17)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GB/T 50563-24、010)(18)公園設計規范(CJJ48-2016)(19)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82-2012)(20)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21)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辦法(22)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試行)(23)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引及標準圖集(試行)(24)廣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25)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指標體系(試行)2 海綿城市的建設目標根據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試行),本項目位于廣州市白云區。本項目屬于新建類建筑,建筑項目用地分級為公建用地,要求控制目標為:年均雨水徑流控制率不低于70%,對應的設計降雨量255、.8mm,污染物(以SS計)削減不低于50%。廣州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與設計雨量之間的關系曲線,如下圖所示。圖2-1 廣州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與設計雨量之間的關系表2-1 廣州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對應設計雨量年徑流總量控制率55%60%65%70%75%80%85%設計降雨量(mm)14.318.922.125.830.33643.7根據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指標體系(試行)約束性二級指標4項,為綠地率、硬化地面室外可滲透地面率、單位硬化面積調蓄容積、下沉式綠地率;鼓勵性二級指1項,為綠色屋頂率;分類指導指標1項,為透水鋪裝率。建筑與小區系統指標如下表所示。綠地率不低于35%。硬化地面室外可滲透地面率不6、低于40%。單位硬化面積調蓄容積500 m/ha。下沉式綠地率50%??蓾B透地面面積占硬化地面比例為(3320+466)/(3320+466+2522)=60%。滿足要求。實訓樓場地硬化面積為3958+2522=6480m2。面積沒超過1萬m2,因此不需要建蓄水池。表2-2 建筑與小區系統指標序號二級指標新建(含擴建、成片改造)改建指標類型住宅公建工業園區商業用地住宅公建工業園區商業用地1綠地率35%30%10%25%30%10%約束性2綠色屋頂率70%60%80%30%鼓勵性3硬化地面室外可滲透地面率40%/約束性4透水鋪裝率70%(約束性)70%(鼓勵性)分類指導6單位硬化面積調蓄容積507、0 m/ha/約束性7下沉式綠地率50% (除公園外)約束性3 海綿城市的設計3.1布置思路根據項目用地性質、用地規模、項目定位及規劃要求等實際情況合理布置海綿城市設施,對排水系統、綠地系統、道路系統等區域的雨水進行有效吸納、蓄滲和緩釋,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海綿建設總體控制目標。具體規劃方案如下:1. 項目區域中的道路結合景觀設計,在建筑旁綠地及庭院集中綠地中布置下凹式綠地設施;2. 停車場、廣場及人行道地墊盡量采用透水鋪裝;3. 遵循暴雨處理為主、景觀設計為輔的方針;3.2采取措施1、下凹式綠地下凹式綠地指具有一定的調蓄容積,且可用于調蓄和凈化徑流雨水的綠地。1)下凹式綠地的下沉深度應根據8、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滲透能力確定,一般為100200mm。2)下凹式綠地內一般應設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證暴雨時徑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頂部標高一般應高于綠地50100mm。圖3-1 下凹式綠地實景圖圖3-2 下凹式綠地做法大樣圖2、雨水花園雨水花園是一種有效的雨水自然凈化與處置技術,也是一種生物滯留設施。它具有建造費用低,運行管理簡單,自然美觀,易與景觀結合等優點。 圖3-3 雨水花園實景圖圖3-4 雨水花園做法大樣圖3、生態草溝生態草溝指種有植被的地表溝渠,可收集、輸送和排放徑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凈化作用,可用于銜接其他各單項設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統和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可與雨水管渠聯合9、應用,場地豎向允許且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可代替雨水管渠。 圖3-5 生態草溝實景圖圖3-6 生態草溝做法大樣圖4、 透水鋪裝項目在人行道及廣場地墊處盡量采用透水鋪裝。圖3-7 透水鋪裝實景圖4 海綿城市的計算及模型本項目采用容積法設計,即以徑流總量控制為目標,控制地塊內各低影響開發設施的設計調蓄容積之和,即總調蓄容積,一般不低于該地塊“單位面積控制容積”的控制要求。步驟一:依據項目現狀地形標高進行匯水分區的劃分。項目排水方向整體是四周建筑及道路雨水排向周圍綠地,地塊視為一個匯水分區。圖4-1 海綿設施平面布置圖步驟二:通過綜合雨量徑流系數的方法計算匯水分區所需的調蓄容積。(1)屋面雨水先經過雨落10、管,引導進入建筑周圍的綠地入滲。(2)項目采用下凹式綠地進行雨水調蓄,并在綠地內增設溢流井和溢流口。本項目地下室頂板設計覆土厚度為1米,綠化種植以鄉土植物為主,選擇耐旱、耐短時水淹的低維護植物。(3)地面停車場選用透水磚。(4)主要道路選用透水瀝青。(5)部分廣場采用透水安全地墊減少地面徑流。本項目下墊面類型包括建筑硬化屋面、綠地、下凹式綠地、不透水鋪裝、透水鋪裝,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中表4-3,分別確定各類下墊面的綜合雨量徑流系數取值,然后進行加權平均,求得項目匯水分區綜合雨量徑流系數。具體計算過程如下表所示。表4-1 項目綜合雨量徑流系數下墊面類型編號面積()綜合11、雨量徑流系數取值AB硬質屋頂13958 0.85綠化屋頂200.35綠化333200.15道路不透水鋪裝425220.85透水鋪裝54660.3水面60.00 1合計10266徑流系數=(AiBi/Ai)=0.60地塊在建設后的雨量綜合系數為0.60,則需要的調蓄容積計算過程如下表所示。表4-2 設計調蓄容積計算總面積()徑流系數年徑流總控制率(%)設計降雨量(mm)設計調蓄容量(m)acde=10*a*c*e/10000102660.607025.8158.56即,為消納在設計降雨量條件下產生的所有雨水,本項目地塊應設置不小于 158.56m的調蓄容積。由于本項目場地平整,下沉式綠地率為5012、%,下凹式綠地共1660m2。下凹綠地下凹150mm,收集屋面、道路及廣場徑流雨水:1160*0.15=249m具體方案為通過雨落管引導屋面雨水進入建筑周邊綠地,通過道路坡度匯流收集道路和廣場徑流引入下凹式綠地進行處理。步驟三:匯水區調蓄容積,并完成各個地塊各類設施布置,最終形成如下表所示的調蓄容積。表4-3 匯水區調蓄容積匯水面積(m2)設計調蓄容積(m)實際調蓄容積(m)10266158.56249經核算,實際調蓄容積為249m3,實際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82%,滿足要求,達到設計目標。步驟四:完成項目全部分區設施布局及調蓄類設施規模計算表4-4 各類設施面積及調蓄容積匯總設施類型占地面積13、/數量/個調蓄容積/m下凹式綠地1660249雨水花園0-生態草溝0-蓄水池0-屋頂綠化0-透水鋪裝466-總計249通過以上計算和分析,本項目滿足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導則中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70%。步驟五:面源污染削減率的計算。根據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導則中,對各類海綿設施徑流污染削減率取值如下表:表4-5 污染物控制率表設施類型面積/污染物去除率(以SS計,%)面源污染總削減率(%)AB屋頂綠化075=0.82xAiBi/A=63.0雨水花園085下凹式綠地166075生態草溝075綠地166075透水鋪裝46690通過以上計算和分析,本項目滿足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試行)中面源14、污染總削減率不低于50%。5 結論本項目采用下凹式綠地、透水鋪裝技術措施,有效控制場地雨水徑流,從下表可以看出,本項目海綿城市技術措施應用能滿足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指標體系(試行)中的指標要求。表5-1 建筑與小區系統指標序號二級指標新建(含擴建、成片改造)本項目指標指標類型公建1綠地率135%41%約束性2綠色屋頂率260%0%鼓勵性3硬化地面室外可滲透地面率40%60%約束性4透水鋪裝率70%(約束性)70%分類指導6單位硬化面積調蓄容積500 m/ha/約束性7下沉式綠地率50% (除公園外)50%約束性參照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指標體系(試行),本項目海綿城市技術措施應用能滿足年均雨水徑流控制率不低于70%,對應的設計降雨量25.8mm,污染物(以SS計)削減不低于50%要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