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市綽河源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版)(2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52808
2024-07-29
27頁
6.69MB
1、牙克石市綽河源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草案)】綽河源人民政府2024.05前言按照國家、自治區、牙克石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要求,綽河源鎮政府組織編制了牙克石市綽河源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充分銜接牙克石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內容和自然資源部關于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部署安排,以保護環境、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為前提,結合綽河源鎮實際,提倡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施高效能的空間布局方式,有利于促進綽河源鎮高質量發展,對提高綽河源鎮空間布局和治理能力有著重大意義。綽河源鎮國土空間規劃要體現“多規合一”的綜合性、總體性、戰略性、協調性、基礎性、約束性,落2、實和深化上級規劃要求,建立協調一致、權責明確、科學高效的國土規劃體系。規劃是對綽河源鎮全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指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下位村莊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依據。PREFACE目錄01 規劃總則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規劃范圍和期限02 規劃定位與目標規劃定位發展目標03 國土空間格局統籌劃定三區三線構建綠色生態空間構建全域旅游空間營造宜居城鎮空間05 完善要素支撐體系完善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構建均衡多級的公共服務體系構建韌性安全的基礎設施網絡推進生態安全的綜合要素3、整治06 綜合整治和修復加大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力度推進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07 保障規劃落地實施規劃實施傳導規劃管控體系規劃體檢與評估規劃政策保障04 鎮區布局優化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塑造特色城市風貌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總則0101 規劃總則1.1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入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1.2規劃原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域統4、籌、共謀共治以人為本、提升品質因地制宜、特色發展剛彈結合、智慧監管01 明確發展定位目標規劃范圍規劃范圍為綽河源鎮市行政轄區范圍內全部國土空間,總面積1872.25平方公里。鎮區范圍:綽強社區;鎮域范圍:綽山社區、梨子山林場、蘇峰社區、蘇格河林場、育林林場等。1.3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期限規劃基期年2020年,規劃近期目標年2025年,規劃目標年2035年。規劃定位發展目標規劃定位與目標0202 明確發展目標戰略規劃定位建設以旅游、特色畜禽產品生產、中草藥產業為主的生態休閑度假型森林小鎮 發揮鎮域自然生態資源和格局優勢,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鎮區空間品質。以生態理念創新驅動發展全過5、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依托現有鎮域自然人文資源,加強生態景觀環境治理與保護,完善旅游休閑功能,推動產業、生態和旅游融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生態綠色發展典范。02 明確發展目標戰略發展目標近期目標三條空間管制控制線全面落地、各級生態功能區保護和修復體系建立、農業產業格局得到優化,耕地保護指標得到落實、產鎮融合度顯著提升,充滿活力的城鄉發展格局基本奠定、國土空間的保護、利用、治理和修復水平明顯提高遠期目標基本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開放高效、魅力品質的國土空間格局、建成以冰雪旅游、森林康養、特色林下產品為主,以商貿服6、務為輔的林旅融合發展區遠景目標展望2050年,堅持生態優先,形成宜居宜業宜游城鎮,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高度和諧,通過高水平治理,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質量生活。國土空間總格局統籌劃定三區三線構建生態格局構建農牧格局建設城鎮空間塑造國土空間格局0303 塑造國土空間格局統籌鄉鎮國土空間開發和保護,強化國土空間底線管控,科學配置國土空間資源,構建“一心一廊三區多點”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以鎮區所在的綽強社區為鎮域的綜合服務中心一廊:綽爾河生態廊道三區:生態保育區、農業發展區、城鎮建設區多點:各個社區規劃為鎮域發展節點,通過城鎮發展軸相互連接,整體發展塑造國土空間格局03 塑造國土空7、間格局統籌劃定三線管控嚴格落實管控牙克石市規劃確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規劃至2035年,綽河源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49.63公頃(2.77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低于821.86公頃(1.23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1714.75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于2020年現狀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0007倍以內。生態保護紅線原則上按禁止開發區域的要求進行管理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從嚴管控非農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堅決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農化”城鎮開發邊界原則上不得調整,確需調整的,按國土空間規劃相關程序進行調整以大興安嶺8、山脈為主構建一條天然的綠色生態屏障一屏:一廊:大興安嶺生態保護屏障綽爾河多點:自然保護地以綽爾河流域為主構建兩條沿河生態保護廊道03 塑造國土空間格局構建“一屏一廊多點”的生態保護格局以綽河源的自然保護公園為支撐,進行生態保護03 塑造國土空間格局構建“一區兩空間”的農牧空間格局一區:兩空間:特色林下經濟區農業空間和牧業空間建設“一心多點”的城鎮空間03 塑造國土空間格局多點以社區、林場為支撐,突出特色一心以鎮區為中心的鎮域發展核心綽河源鎮區空間結構鎮駐地布局優化04依托濱洲鐵路形成的交通景觀廊道一帶:一心:六區:04 鎮駐地布局優化綜合服務中心鐵道西工業物流區、北部服務區、中心服務區、中心商9、業區、鐵道東居住區、南部工業區綽河源鎮區空間結構打造“一帶一心六片區”的空間結構完善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構建均衡多級的公共服務體系構建韌性安全的基礎設施網絡推進生態安全的綜合要素整治完善要素支撐體系055.1完善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05 完善要素支撐體系 強化重大區域交通廊道建設,提升可達性兩縱:博林鐵路、國道G605一橫:縣道X355 推進鎮域內國縣鄉路網提升改造,實現鎮區道路全部硬化,居民點道路硬化90%以上。提升改造省道S204為國道G605、縣道X355路面質量,增設博林鐵路客運班次,提高與牙克石市、烏奴耳鎮、綽河源鎮、塔爾氣鎮的聯通。規劃保留現狀1處汽車客運站,位于鎮區,加強綽爾10、河鎮鎮區與相鄰鄉鎮以及牙克石中心區之間的聯系。打造綠色交通服務網站,鼓勵通過電話預約、網絡平臺一鍵叫車等方式,為農村地區老年人提供便捷叫車服務。紅白事中心應急平安屋微型消防站事務服務大廳(黨群服務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綜合文化活動室(黨員遠教播放點)健身步道多功能運動場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公交站點標準化老年活動室便民商店村“兩委”辦公場所智慧鄉村平臺室內健身室鄉創中心(青年中心)村民集中停車場游客停車場藝術角游戲場地居村兒童之家行政村自然村兒童中青年老年老年助餐點示范睦鄰點垃圾收集點村民益智健身苑點鄰里驛站(黨群服務點)家兒童日常設施圈中青年日常設施圈老年日常設施圈智慧鄉村平臺事務服務大廳11、(黨群服務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應急平安屋微型消防站綜合文化活動室(黨員遠教播放點)健身步道多功能運動場標準化老年活動室便民商店公交站點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公共廁所村“兩委”辦公場所行政村5.2構建均衡多級的公共服務體系05 完善要素支撐體系十分鐘生活圈(鄉村便民中心)的服務半徑是800到1000米,可以解決更大范圍的復合型服務,比如老年人、兒童所需的活動空間、公服設施。十五分鐘生活圈(鄉村鄰里中心)的服務半徑是300到500米,主要解決家門口的服務 規劃按照綽河源鎮居民出行方式,結合不同居民群體出行距離的公共服務設施需求、依據使用頻率和服務半徑的公共服務設施將公共服務設施按照“鎮區社區/林12、場”兩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配置,提高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水平,有效引導城鄉公共服務設施規模配置和空間布局5.3構建韌性安全的基礎設施網絡05 完善要素支撐體系給水 優化用水結構,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控用水總量。排水 堅持集中和分散相結合、截污和治污相協調,完善污水、污泥處理,提升再生水品質擴大應用;完善雨水排放,強化治理積水點、易澇區。供電 按照“保安全、促發展”的原則適度提前規劃,完善電力設施建設,加快鎮村電網、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保障發展需求。通信 按照“三網融合、設施共建”理念,統籌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包括5G)、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建設13、。燃氣 推進居民生活“煤改天然氣”,采用罐裝天然氣方式。供熱 駐地全面集中供熱,采用“電代煤”分散供熱方式,鼓勵采用新技術和清潔能源,如太陽能等供熱為補充熱源。環衛 按照垃圾處理“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和產業化”要求,推行垃圾分類,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加強醫療、危險固廢物源頭控制。5.3構建韌性安全的基礎設施網絡控制地質災害威脅有效控制中小型地質災害威脅,基本消除已查明的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威脅。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優化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構建安全可靠,調度高效的防洪抗旱減災管控體系。完善抗震避難體系 保證設防標準,提高生命線設防要求,加快避難場所建設。提升氣象災害預警 建立立體氣象監測網絡14、,全面提升氣象災害綜合防御能力健全消防體系規劃 建設消防網絡體系,配置相應消防設施。完善應急體系保障 建設以綜合應急救援,專業應急救援的隊伍體系,建成保障體系。05 完善要素支撐體系森林保護與濕地修復提高森林覆蓋率重點開展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建設生態工程河道生態保護與修復水生態修復落實河長制河流治理加強耕地保護利用加強培育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精準施肥作業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劃定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加大增殖放流力度05 完善要素支撐體系5.4推進生態安全的綜合要素整治加大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力度推進國土空間全域整治綜合整治和修復06水域濕地修復水域濕地修復6.1加大生態15、系統保護與修復力度06 綜合整治和修復 推進水系生態保護體系建設、濕地洪泛區與推進水系生態保護體系建設、濕地洪泛區與水生態水環境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候鳥停歇水生態水環境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候鳥停歇遷徙通道保護建設,實施水源涵養與環境綜合治遷徙通道保護建設,實施水源涵養與環境綜合治理、濕地綜合治理工程,提升水系支流水質和湖理、濕地綜合治理工程,提升水系支流水質和湖泊濕地生態功能,建設安全生態水系泊濕地生態功能,建設安全生態水系 綽河源鎮位于大興安嶺中段西麓,資源位于大興安嶺中段西麓,資源稟賦特色突出。因此需要重點加強大興安稟賦特色突出。因此需要重點加強大興安嶺中段西麓森林生態系統修復治理、生16、物嶺中段西麓森林生態系統修復治理、生物多樣性生境維系、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功多樣性生境維系、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功能提升,繼續實施中幼齡林撫育,退化林能提升,繼續實施中幼齡林撫育,退化林地修復、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重大工程地修復、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重大工程森林修復森林修復山體保護與礦山生態修復山體保護與礦山生態修復其他土地修復其他土地修復加大加大“邊開采、邊治理邊開采、邊治理”力度,推進綠色礦山力度,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建成節約高效、環境美麗、礦地和諧的綠建設,建成節約高效、環境美麗、礦地和諧的綠色礦業開采模式。推動礦業轉型升級,全面實現色礦業開采模式。推動礦業轉型升級,全面實現資源開發利用與區域17、經濟社會發展協調共融。資源開發利用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協調共融。根據鎮域內現狀情況,結合根據鎮域內現狀情況,結合2035年規劃期目年規劃期目標,系統謀劃地質災害易發地、廢棄地、荒地、標,系統謀劃地質災害易發地、廢棄地、荒地、鹽堿地等土地的修復治理,保護和恢復鄉村生態鹽堿地等土地的修復治理,保護和恢復鄉村生態功能功能規劃實施傳導規劃管控體系規劃體檢與評估規劃政策保障保障規劃落地實施07 落實上位規劃 指引專項規劃06 保障規劃落地實施 傳導村莊規劃 指導詳細規劃資源利用要素配置安全保護城市特色規劃體檢與實施評估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 規劃評估體制動態調整完善建立公開、透明、制度化的動態維護機制建設國土空間信息平臺夯實智慧規劃基礎,形成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落實自然資源統一管理完善規劃實施法規政策健全相關配套政策規劃實施保障體系7.1規劃實施傳導7.2規劃管控體系7.3規劃體檢與評估7.4規劃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