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3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52951
2024-07-29
39頁
7.26MB
1、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Master Spatial Planning of Lu Ci Township(2021-2035)公眾征求意見稿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024年06月目 錄COMTENTS1.規劃總則,支撐規劃編制2.明確定位,錨定發展方向3.全域管控,優化空間布局4.區域協作,三產融合發展5.促進繁榮,統籌鎮村體系6.城鄉融合,優化支撐體系7.土地優化,整治修復協同8.特色彰顯,煥發文化魅力9.規劃賦能,建設品質集鎮10.落實管控,保障規劃實施01 規劃總則,支撐規劃編制 指導思想 規劃原則 規劃期限與范2、圍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景寧“跟上時代步伐”“三個走在前列”“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厲行“麗水之干”,走山區縣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合理配置資源要素、落實空間用途管制,提升共富共享,高水平建設民族特色“綠色共富”樣本。生態優先、適度開發問題導向、補齊短板規劃銜接、多規合一因地制宜,營造特色科學決策、公眾參與指導思想規劃原則景寧3、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本次規劃范圍為鸕鶿鄉全域,分為兩個空間層級,即鄉域規劃和集鎮規劃。鄉域規劃范圍包含鸕鶿鄉行政范圍內的陸域空間,總面積60.91平方千米。集鎮規劃范圍為鸕鶿鄉城鎮集中建設區,面積為18.77公頃。按照浙江省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要點,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期限與景寧畬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保持一致,本次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期目標年為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規劃期限與范圍規劃期限規劃范圍圖鄉域總面積:60.91平方千米集鎮范圍:18.77公頃02明確定位,錨定目4、標定位 上位傳導 城鎮定位 發展目標 發展規模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上位傳導規劃定位全國民族地區和山區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共富樣板空間格局構建“一核兩帶三區”縣域空間總體結構 鸕鶿鄉:位于“一核兩帶三區”中的西部國家公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示范區以及甌江(小溪)山水詩路文化帶。依托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百山祖園區景寧片區及配套政策支撐,嚴守生態底線,探索富民路徑,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示范區。景寧畬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城鎮定位發展目標鸕鶿鄉定位:鄉村民俗文化旅游5、樣板鄉、特色農業示范鄉、片區農副產品加工基地至2025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鄉村文旅和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文旅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中心鎮村集聚效應明顯,服務配套能力增強。至2035年,城鎮協同發展格局形成,形成一批特色鄉村和鄉村旅游產品,成為浙南地區特色文旅目的地,在推動英川片區和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中作用進一步彰顯。發展規模人口規模2035年城鎮化率:60%鄉鎮常住人口:2000人用地規模落實省、市、縣下達各項約束性指標,嚴守糧食安全,轉變發展方式。堅持底線思維,存量優先,實現城鎮開發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用地規模03全域管控,優化空間布局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三線劃定 用途6、分區管控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圖“一心一軸兩廊兩區”一心:鄉集鎮公共服務核心一軸:以英川溪為核心的城鄉發展軸兩廊:以英川溪支流形成的兩條山水生態廊兩區:忠孝文化體驗片區及山鄉風情休閑片區鄉集鎮公共服務核心忠孝文化體驗片區山鄉風情休閑片區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三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分布圖圖例生態保護紅線錨固生態本底,優先落實生態紅線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劃定面積:137、69.99公頃集中分布在鸕鶿鄉北部區域,占鄉域面積的22.49%。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三線劃定耕地切實加強耕地保護,穩步拓展農業生產空間全力提升耕地質量,穩步拓展農業生產空間。對耕地保有量實行總量控制,實際數量不得小于上級規劃下達的指標值。景寧畬族自治縣傳導耕地保護目標總規模為14280.45畝(952.03公頃),占鸕鶿鄉國土總面積的15.63%。耕地主要集中在鄉域西南部地區。劃定面積:14280.45畝(952.03公頃)耕地保有量分布圖圖例耕地保護目標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三線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分布圖圖例永久基本8、農田永久基本農田緊守耕地紅線,科學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是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景寧畬族自治縣傳導鸕鶿鄉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總規模為10861.45畝(724.1公頃)。地類構成為水田、旱地,主要集中在鄉域西南部地區。劃定面積:10861.45畝(724.1公頃)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三線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結構管控,落實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是在一定時期內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以城鎮功能為主的區域邊界,涉及城市、建制鎮以及各類開發區等。城鎮開發邊界要避讓重要生態功能,不占或少占永久基本農田。鸕鶿鄉9、共劃定城鎮開發邊界18.77公頃,均為城鎮集中建設區,不涉及彈性發展區、特別用途區。劃定面積:18.77公頃城鎮開發邊界劃定示意圖圖例城鎮集中建設區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用途分區管控生態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集中劃定的區域。生態控制區:在生態保護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區域。農田保護區:永久基本農田相對集中需嚴格保護的區域。城鎮發展區:城鎮集中開發建設并可滿足城鎮生產、生活需要的區域。鄉村發展區:農田保護區外,為滿足農林牧漁等農業發展以及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為主的區域其他保護利用區:包含特別用地集中區、區域基礎設施集10、中建設區。落實國土空間用途分區,優化國土空間功能分區布局規劃分區圖核心保護紅線區陸域保護紅線陸域生態控制區永久基本農田一般區居住生活區綜合服務區商業商務區圖 例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農田整備區林業發展區區域基礎設施集中建設區特殊用地集中區文化遺產保護區04區域協作,三產融合發展 產業功能定位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產業功能定位鸕鶿鄉定位:特色文化+稻田魚養殖+田園綜合體,創立鄉村文旅示范鄉鄉村文旅示范鄉嚴控生態底線,保護生態多樣性壯大鄉村旅游構筑交通體系,形成便捷的對外交通結合特色文化(馬仙文化、畬族文化等)策劃特色旅游項目塑造大地藝術景,打造梯田“水彩畫”植11、入參與性農事活動,“春賞花秋摘果”、傳統炒茶工藝升級農業產業建設“美麗”鄉村完善游憩設施,山區景區化,打造百山祖入口節點培育傳統古村落、特色民族村,塑造特色鄉村風貌適當流轉土地,打造葛山田園綜合體,作物種植、產品加工、休閑觀光鄉鎮內形成旅游導向的車道+步行+非機動車交通體系通道綠道化,承載文化與景觀等體驗功能整治鄉村人居環境,完善配套設施,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借力“麗水農耕”、景寧“600”,打造高品質農產品品牌05促進繁榮,統籌鎮村體系 鎮村體系 村莊分類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村體系【形成“美麗鎮區中心村一般村”鎮村體系】鸕鶿集鎮美麗城鎮鸕鶿村中心村南坑源12、村、山下村、馱戥村、徐茶村、印章村、葛山村、西林村一般村【“整治提升類、特色保護類、集聚建設類和生態保護類”四大類村莊】鄉鎮名稱 集聚建設類整治提升類特色保護類生態保護類鸕鶿鄉鸕鶿村-南坑源村、山下村、馱戥村、徐茶村、印章村、葛山村西林村村莊分類06城鄉融合,優化支撐體系 交通設施 公共服務設施 市政設施 防災設施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交通設施【銜接縣級交通規劃,構建外聯內暢的交通體系】道路交通圖 落實慶景青高速等重要交通設施,提升片區對外交通設施質量,優化“1+1+1”對外交通骨架網絡 1高速:慶景高速 1國道:G638 1省道:S210鸕鶿鄉通過S2113、0連接慶景高速及G638。加快建設“四好農村路”,至規劃期末,農村道路實現組與組硬化路百分百通達,村與村等級公路百分百通達 完善內部網絡,加強鎮村、產業節點之間道路連通 提出農村道路建設目標,提升農村道路建設水平,促進鄉村振興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共服務設施按照均衡布局原則設置幼托設施,做到幼托放心、教育安心。教育設施醫療設施引導公共服務向鄉集鎮集聚,形成鄉集鎮服務全域,行政村服務片區的梯級鄉村生活圈模式。按照“衛生院鄉集鎮集聚,衛生室基礎覆蓋”的原則進行配置,推動兩級醫療資源增量提升,形成“中心衛生院(鄉)衛生室(村)”兩級醫療保健網絡。堅持為民惠民,14、完善文化服務設施與體育健身設施體系,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實現文體惠民的最終目標。按照“提升鄉集鎮服務能級、實現一般村服務覆蓋”的原則,完善鄉集鎮養老服務中心和各村互助養老服務站點的配置,做到養老順心。文體設施社會福利設施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市政設施燃氣工程規劃著力提升液化石油氣供應效率、保障使用安全。電力工程規劃完善供電設施布局,優化電網結構。保留現狀5個35kV水電站。合理預留高壓走廊,35kV線路按12-20m控制。全面實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集中處理”。每個行政村設置小型垃圾收集站一處,每15戶設置垃圾箱1個,合理布置水沖式公共廁所15、,每座不小于15平方米。環衛工程規劃給水工程規劃鸕鶿鄉供水水源為大寮坑溪,供水設施為鄉鎮簡易水廠,供水規模為1400t/d。規劃完善水源配套凈水及消毒設施,改善管網水平,降低管網漏損。排水工程規劃采用“分散為主、適度集中、就近還田”的污水處理模式,由生態污水處理終端進行處理;持續鞏固提升農村污水處理能力,基本實現“污水零直排區”全覆蓋。通信工程規劃合理規劃通信設施,集約用地,統一規劃建設。打造智慧城鎮,構建新型5G信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項目。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防災設施防災減災規劃圖 以群防群治和專業監測措施為主,搬遷避讓和工程治理為輔的策略,開展地質災害16、防治,強化“人防+物防+技防”的監測預警網絡建設。合理劃定地災重點防治區和洪水淹沒區并積極主動避讓,鎮村空間布局與加油加氣站等易燃易爆設施保持安全距離。鄉集鎮防洪標準按20年一遇,其他村10年一遇;地震基本烈度值為6度,重要建筑、生命線工程應相應提高設防等級。規劃在鄉政府設置防災指揮中心,集鎮設固定避難場所,各村利用村委會廣場、停車場及田野等開敞空間作為應急避難場所,并配置防災物資。規劃形成以鄉鎮專職消防隊為中心、村義務消防員為補充的消防網絡;規劃建立健全區域協同部門聯動的救災機制。07土地優化,整治修復協同 農業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 生態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 城鎮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景寧畬族自治縣17、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農業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圖例建設用地騰退建設用地騰退圖 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嚴控各類建設占用耕地。加強年度用地計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按照“先補后占”、“以補定占“及“占優補優”原則,倒逼補充耕地措施落實。建立耕地占補平衡動態監管機制,實現實時入庫,動態平衡。開展耕地質量提升和生態建設行動,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耕地質量調查評價與監測。對25度以上陡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嚴重污染耕地等有序開展退耕還林還草。建設用地騰退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生態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落實林地保有量、森林覆蓋率保護18、目標,落實縣級總規確定的天然林、生態公益林保護范圍,細化管控要求。林地修復鸕鶿鄉生態環境良好,林地資源豐富,森林植被覆蓋率高,沒有破壞山林、河道的惡劣情況。保護現有地形地貌,水文條件,系統的保護村莊自然生態景觀和田園景觀風貌。加強生態環境修復,對林地進行有害生物防治和整治修復,同時構建良好的片區林網格局。林地修復圖例林地修復林地修復圖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生態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重點治理鸕鶿鄉內主要河流英川溪。整治措施對河道進行清淤疏浚,依據河道的自然走向和沿岸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加固河道堤防,并在河道沿岸布置濱水慢行道。整治廢棄池塘,杜絕丟棄垃圾,及時清理19、垃圾及漂浮物;清除岸邊堆放雜物,防止雜物腐爛。河湖水系修復圖例水系修復英川溪治理水系修復圖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城鎮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建設用地整治根據自身需要明確上位規劃未涉及的鄉鎮低小散工業用地整治、安全隱患建設用地整治整治等,明確范圍、類型、規模,并上圖入庫。以現狀基數轉換為基礎,統籌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對低效建設用地進行整理。08特色彰顯,煥發文化魅力 歷史文化保護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鸕鶿村、仁字坑村、山下村、印章村、馱戥村、徐崇村、葛山村歷史文化保護7個傳統村落葛山方井8個文保單位鸕鶿村吳氏老宅、鸕鶿上村劉氏老20、宅、印章村葉氏老宅、鸕鶿鄉葛山村劉元基、鸕鶿鄉葛山村劉林根宅5處歷史建筑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09規劃賦能,建設品質集鎮 空間結構 道路交通 公共服務設施 重要控制線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空間結構鄉村休閑體驗區新農村居住區公共服務中心鄉村生活服務軸鸕鶿鄉集鎮空間結構規劃圖規劃形成“一主、兩軸、兩區”集鎮空間格局一主:公共服務中心。以鄉政府為區域公共服務核心,是鄉鎮中心服務和居民活動的主要場所。兩軸:南北貫穿的濱水生態景觀軸及鄉村生活服務軸。以南北向貫穿的水系打造鸕鶿鄉核心濱水景觀軸,依托鄉內部東西向貫穿道路構成鄉村生活服務軸串聯新農村區域及鄉村休閑體驗區域。兩21、區:新農村居住區、鄉村休閑體驗區。新農村居住區主要以新農村和拆遷安置為主;鄉村休閑體驗區以原始農居風貌為主,打造老屋民宿。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道路交通鸕鶿鄉集鎮道路交通規劃圖對外交通規劃鎮區對外交通主要依靠交葉線及后交線。交通體系規劃在現有道路體系基礎上,規劃新增現鸕鶿鄉中心學校至交葉線聯通道路,新增鎮區道路路基寬度為5米。交通設施規劃規劃設施1處社會停車場,同時通過公共服務設施停車位開放共享的方式,共同形成鸕鶿鄉停車體系。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鸕鶿鄉集鎮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公共服務設施行政設施規劃規劃保留現狀鄉政府等22、辦公設施文化設施規劃規劃保留文化活動中心,建設文化禮堂教育設施規劃規劃撤并鸕鶿鄉中心學校、不再建設教育設施體育設施規劃結合中部公園綠地新建體育健身點醫療衛生設施與福利設施規劃保留衛生院,新建村衛生室;建設居家照料中心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鸕鶿鄉集鎮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重要控制線紅線控制城市紅線即城市道路控制線綠線控制劃定綠線面積為0.97公頃黃線管控劃定黃線面積為0.24公頃橙線管控劃定橙線面積約1.44公頃藍線管控確定重要水體的控制范圍,劃定藍線10落實管控,保障規劃實施 加強規劃實施傳導 完善實施管控體系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加強規劃實施傳導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上位引領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本級規劃落實單元詳細規劃下位銜接上位規劃傳導內容落實約束性指標主導功能重要控制線重大設施2個城鎮單元3個鄉村單元詳規單元劃分圖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完善實施管控體系規劃分期實施加強規劃動態評估建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加強規劃實施監督加強規劃傳導完善規劃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