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27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54084
2024-08-05
27頁
32.56MB
1、文山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2024年5月,前言,文山市是云南省“三屏兩帶”生態安全格局中南部邊境生態屏障與滇東滇東南石漠化地帶的重要過渡地帶,生態區位重要。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文件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據云南省自然資源廳關于扎實推進市縣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云自然資便箋20231677號)、文山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于做好縣(市)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文自然資202362號)等相關文件要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是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重要專項規劃,文山市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文山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2、)(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確定了未來一定時期文山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明確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總體布局、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提出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是指導文山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是規范有序開展文山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基本依據。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2020年為基準年,2025年為近期目標年,2035年為規劃目標年。,01,市域國土面積2967.17平方公里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62.38萬人中國三七之鄉,北回歸線綠洲,綠色天然水庫,文山市 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云南省東南部低緯度高原,北回歸線橫穿而過,3、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有“北回歸線綠洲”之稱。,02,魅力文山,明確目標,文山州西部生態安全屏障重要節點,系統謀劃,構建“兩屏三廊多點”生態修復格局,全域統籌,聚焦生態修復任務,突出重點,部署生態修復重點工程,強化支撐,完善生態修復實施機制,03,目錄,01,文山州西部生態安全屏障重要節點,明確目標,04,05,明確目標 文山州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石漠化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創新示范市,文山州西部生態安全屏障重要節點,到2025年,著重抓好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嚴重退化區等的生態保護和修復,解決重點區域核心生態問題,綠色文山建設取得新成就。到2035年,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4、大工程全面建成,重點區域生態問題得到解決,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城鄉一體的生態網絡基本建成。,06,規劃定位,01 森林覆蓋率達到28.99%以上02 森林蓄積量達到700萬立方米03 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90%以上04 自然保護地占全市國土面積的比例達到8.76%以上05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數保護率達到95%以上06 水土保持率完成上級下達任務 07 完成國土綠化0.24萬公頃08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3萬公頃09 石漠化治理1.2萬公頃10 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291.2827公頃,明確目標 文山州西部生態安全屏障,02,構建“兩屏三廊多點”生態修復格局,系統謀劃,05、7,東部生態屏障和西南部生態屏障。,以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文山柳井省級石漠公園、文山羅漢山省級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地為生態核心,通過生態廊道串聯其他濕地、水源地及生態林地構成的點。,08,規劃定位,構建“兩屏三廊多點”生態修復格局,兩屏,盤龍河綠色生態廊道、那么果河綠色生態廊道、滇東南生物廊道(文山市段)。,三廊,多點,那么果河綠色廊道,盤龍河綠色廊道,西南部生態屏障,東部生態屏障,滇東南生物廊道,03,聚焦生態修復任務,全域統籌,09,10,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推進生態空間綠色發展,提升生態空間品質,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規劃目標,規劃定位,全域統籌 聚焦生態修復任務,11,提升生態空間品質,提升6、生態空間品質,規劃目標,規劃定位,全域統籌 聚焦生態修復任務,提升農業空間生態功能,提升生態空間品質,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規劃目標,規劃定位,12,全域統籌 聚焦生態修復任務,13,建設韌性城鎮空間,提升生態空間品質,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規劃目標,規劃定位,全域統籌 聚焦生態修復任務,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規劃目標,規劃定位,14,全域統籌 聚焦生態修復任務,構建生態廊道網絡,04,部署生態修復重點工程,突出重點,15,16,盤龍河流域水土保持與石漠化綜合治理,提升盤龍河流域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涵養水源功能,增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在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較為嚴重的7、區域,開展小流域和坡耕地綜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提升區域水土保持功能。,1、盤龍河流域水土保持與石漠化綜合治理修復重點工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規劃目標,規劃定位,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那么果河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源涵養修復,以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重點,加大對重要物種及其棲息地的保護修復力度;提升那么果河(文山段)流域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水源涵養功能,增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2、那么果河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源涵養修復重點工程,17,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規劃目標,規劃定位,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盤龍河(文山8、段)水生態修復治理,提升紅河水系(文山段)盤龍河、那么果河水生態環境質量,加強河流岸線生態保護與修復,建設生態緩沖帶、河流綠道、景觀綠帶等,恢復河岸帶生態功能。,3、紅河水系(文山段)生態修復重點工程,18,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規劃目標,規劃定位,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那么果河(文山段)水生態修復治理,提升文山羅漢山省級森林公園、文山柳井省級石漠化公園生態系統質量,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規劃目標,規劃定位,4、自然保護地建設及野生動植物保護重點工程,提升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質量,系統構建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監測評價9、體系,19,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全面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合理確定保護范圍科學布局自然公園,加強外來入侵物種防控設施及體系建設,生物廊道建設,河流綠色廊道建設,20,提升生態空間品質,提升生態空間品質,提升生態空間品質,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5、生態廊道網絡建設重點工程,交通綠色廊道建設,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規劃目標,規劃定位,6、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重點工程,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結合文山市歷史遺留礦山現狀,根據損毀程度和損毀類型,分類采取修復措施,選擇自然恢復、輔助再生、生態重建、轉型利用等修復方式,堅持“宜耕則耕、宜園則園、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的10、原則,因礦制宜修復歷史遺留礦山。,21,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規劃目標,規劃定位,22,7、農業空間生態修復重點工程,綠色高效的農業空間,01 北部高原特色農業區綜合整治,02 西南部綠色生態農業區綜合整治,03 中東部城郊農業區綜合整治,04 東南部生態農業區綜合整治,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提升生態空間品質,23,8、城鎮空間生態修復重點工程,圍繞城鎮生態環境品質提升,優化城市綠地系統布局,合理規劃城市公園、城市綠道網絡等體系,充分挖掘綠化空間資源“增綠提質”,構建融合生態保護、休閑游憩等多種功能的綠地系統,推進節約型11、綠地建設。,重點鄉鎮生態修復,中心城市生態修復,生態宜居的城鎮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規劃目標,規劃定位,9、支撐體系建設重點工程,自然資源及生物多樣性監測監管體系建設,生態資源保護能力建設,強化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監測監管,構建重大工程監測監管平臺;圍繞提升森林、草原等主要生態資源保護能力,全面推進森林草原防滅火、有害生物防治、基層管護站點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裝備現代化水平。,24,支撐體系建設,05,完善生態修復實施機制,強化支撐,25,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規劃目標,規劃定位,0,26,強化支撐 完善生態修復實施機制,05 強化資金保障,04 創新政策體系,03 負面清單管理,02 落實規劃傳導,01 加強組織領導,06 加強科技支撐,07 強化評估監管,08 鼓勵公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