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市唐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2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54106
2024-08-05
26頁
8.18MB
1、深州市唐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 2024.07目 錄01 規劃總則1.1 規劃背景1.2 規劃范圍和期限02 目標定位2.1 目標定位2.2 發展戰略03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1 嚴格落實底線約束3.2 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3 落實細化規劃分區3.4 優化城鄉體系3.5 營造高品質城鎮04 塑造特色風貌4.1 保護歷史文化4.2 塑造城鄉風貌05 強化安全韌性支撐5.1 綜合交通體系5.2 公共服務設施5.3 市政基礎體系5.4 綜合防災體系06 完善保障機制6.1 規劃傳導6.2 實施保障01規劃總則1.1 規劃背景1.2 規劃范圍和期限為加快建立國土空2、間規劃體系并嚴格監督實施,進一步優化唐奉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努力推動唐奉鎮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細化落實深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指導唐奉鎮經濟社會發展。根據國家、省、市有關文件的的精神,開展本次深州市唐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1.1 規劃背景1.2 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包括唐奉鎮域和鎮政府駐地兩個層次。鎮域范圍:全鎮下轄29個行政村,總面積為8730.95公頃。鎮政府駐地范圍:總面積為497.89公頃,其中城鎮開發邊界面積為58.27公頃。規劃期限規劃期限 本次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其中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23、021-2025年,遠期:2026-2035年。規劃范圍規劃范圍02目標定位目標定位2.1 目標定位2.2 發展戰略2.1 目標定位以發展絲網加工、果樹種植為主的中心鎮發展定位發展定位發展目標發展目標農業、生態、城鎮空間格局初步形成,為建設工業強鎮奠定基礎,耕地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初見成效,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土地集約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絲網加工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人居環境品質得到改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逐步建成“深州北部副中心”“雄安衡水協作區綜合服務核心”,進一步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格局,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全面加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基本形成,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基本公4、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鎮風貌顯著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提升。全面形成生態空間水清林秀、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的現代化城鎮。城鄉一體戰略城鄉融合、協調發展。以優化鎮政府駐地為出發點,促進人口和生產要素的合理集聚,全面推動城鄉經濟、社會、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協調發展,建立城鄉一體發展新格局。產業引領戰略以業興鎮、集聚發展。做大優勢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做優新型產業。形成產業協作緊密、專業程度突出的特色鄉鎮。生態發展戰略生態為基,綠色發展。以建設生態文明城鎮為目標,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加快綠色發展步伐。建立資源集約型的經濟體系,實現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特色營造戰略挖掘5、特色、創新發展。挖掘果樹種植特色和絲網加工產業特色,打造城鎮品牌,走特色化發展道路。2.2 發展戰略03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1 嚴格落實底線約束3.2 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3 落實細化規劃分區3.4 優化城鄉體系3.5 營造高品質城鎮3.1 嚴格落實底線約束落實三條控制線落實三條控制線科學劃定三類空間科學劃定三類空間農業空間農業空間和諧共生和諧共生城鎮空間城鎮空間宜居宜業宜居宜業生態空間生態空間水清林秀水清林秀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嚴格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唐奉鎮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低于2.75公頃。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6、線 唐奉鎮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 唐奉鎮城鎮開發邊界面積為58.27公頃。3.2 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構建“一核、一廊、兩軸、三區、多節點一核、一廊、兩軸、三區、多節點”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一核核鎮政府駐地的綜合功能核心一一廊廊兩軸兩軸三區三區天平溝生態廊道S236、S335兩條城鎮發展軸城鎮發展區、絲網產業集聚區、果樹種植發展區3.3 落實細化規劃分區統籌布局農業、生態、城鎮空間,加強全域全要素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細化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4個一級規劃分區,其中鄉村發展區細分為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林業發展區37、個二級規劃分區。3.4 優化城鄉體系“鎮區鎮區-中心村中心村-基層村基層村”差異化引導村莊分類差異化引導村莊分類建立“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鎮村等級結構體系,形成城鄉互補,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鎮區為全鎮提供綜合服務與公共服務,打造產業集聚高地;中心村吸引人口集聚,發揮對周邊村莊輻射帶動作用。集聚提升類保留改善類特色保護類以尊重村民意愿為前提,順應人口轉移趨勢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趨勢,科學評估村莊資源稟賦和發展條件,將全鎮29個行政村分為集聚提升類和保留改善類兩種類型。當影響村莊發展的動態限制要素或資源稟賦條件發生變化時,村莊分類和布局可結合實施評估、專項規劃等進行動態調整。等級等級數量數8、量村莊名稱村莊名稱鎮區1唐奉村中心村2趙禪院村、西蒲疃村基層村26趙八莊村、寇辛莊村、北大疃、北河柳村、柴官屯、陳官屯村、程官屯村、刁馬莊、丁官屯村、東蒲疃、段家左村、馮家營村、黃疃村、里邊營村、劉官屯、南大疃村、南河柳村、七弓張村、沙洼村、宋營村、王村村、西大疃村、小馬莊村、新興莊村、尤禪院村、張官屯村村莊類型村莊類型數量數量村莊名稱村莊名稱集聚提升5唐奉村、趙八莊村、寇辛莊村、西蒲疃村、趙禪院村保留改善24北大疃、北河柳村、柴官屯、陳官屯村、程官屯村、刁馬莊、丁官屯村、東蒲疃、段家左村、馮家營村、黃疃村、里邊營村、劉官屯、南大疃村、南河柳村、七弓張村、沙洼村、宋營村、王村村、西大疃村、小馬9、莊村、新興莊村、尤禪院村、張官屯村3.4 優化城鄉體系尤禪院村3.5 營造高品質城鎮 綜合地形地貌、建設適宜性評價、產業和交通聯系以及地籍等因素,確定鎮政府駐地發展方向和空間布局結構。04 塑造特色風貌4.1 保護歷史文化4.2 塑造城鄉風貌4.1 保護歷史文化歷史文化保護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建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整合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等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范圍,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線。歷史文化遺產分類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分類保護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界線,以各級人民政府公布的具體界線為依據。古樹名木按照相關要求制定針對性的保護措施。非物質文化遺產針對不同類型制定不同的保護措施。4.2 塑10、造城鄉文化塑造塑造“工業強鎮,市外桃源工業強鎮,市外桃源”城鄉整體風貌城鄉整體風貌依據上位規劃確定的城鄉風貌分區指引,結合鎮域地形地貌、產業空間分布等要素,規劃將鎮域劃分為“小城鎮風貌區、北部工業園風貌區、建材商業風貌區和特色林果風貌區”4種特色風貌區,體現鎮區的生態宜居、鄉村的自然質樸、果園的絢麗多彩、工業園區的集中高效,形成豐富多彩的景觀風貌。05 強化安全韌性支撐5.1 綜合交通體系5.2 公共服務體系5.3 市政基礎體系5.4 綜合防災體系5.1 綜合交通體系構建區域連通、外聯內暢的綜合交通構建區域連通、外聯內暢的綜合交通體系體系落實區域重大交通設施和干線公路落實區域重大交通設施和干線11、公路布布局,局,積積極融極融入入區區域域發發展格展格局局,形成,形成“四橫兩縱四橫兩縱”的的區域區域交交通骨通骨架架,提,提升升鎮鎮區區交交通安通安全全水平水平。5.2 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品質共享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品質共享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推動公共服務設施的均等化。p 鄉集鎮社區生活圈:鄉集鎮社區生活圈:完善社區基礎設施配置的同時,加強為農服務功能,有條件地區可結合實際情況,提升醫療、教育、文化、體育、交通等方面的服務品質,兼顧對村莊的服務延伸。p 村村/組社區生活圈:組社區生活圈:保障鄉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實現生產生活設施的便利化;有條件地區可結12、合實際情況,完善各類公共服務,加強人居環境整治和公共空間品質提升。5.3 市政基礎體系構建韌性可靠市政基礎網絡構建韌性可靠市政基礎網絡積極推進以鎮域為整體的城鄉市政設施規劃,統籌布局全域給排水、供電、燃氣、通信、垃圾處理等設施。給排水系統:提高城鄉一體化保障水平給排水系統:提高城鄉一體化保障水平加強互聯互通,推進高質量飲水供應,優化供水設施布局;加快農村環境整治,實施農村污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電力燃氣系統:構建綠色低碳能源供應體系電力燃氣系統:構建綠色低碳能源供應體系鼓勵優先發展再生能源,增容、新建變電設施,加強區域電網、高壓燃氣輸配系統聯通,構建安全高效、清潔低碳的可持續能源13、系統。通信系統:提升通信基礎設施,覆蓋全鎮域通信系統:提升通信基礎設施,覆蓋全鎮域進一步加強區域通信網絡連通,提升現有通信基礎設施,建立覆蓋全鎮的光纜網絡,保障通信網絡暢通。環衛系統:完善垃圾收運及處理體系環衛系統:完善垃圾收運及處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及資源化利用配套設施建設,健全大件垃圾、建筑垃圾收運體系,提高環衛治理水平。5.4 綜合防災體系健全防災減災與公共安全體系健全防災減災與公共安全體系提高城鎮韌性,完善鎮政府駐地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構建穩固的安全格局,健全公共安全保障優先的綜合防災體系。鎮政府駐地按鎮政府駐地按2020年一遇防洪標準年一遇防洪標準設防,村莊按設防,村莊按14、1010年一遇防洪標準年一遇防洪標準設防設防完善應急避難場完善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形成全所建設,形成全面覆蓋、布局合面覆蓋、布局合理的應急避難空理的應急避難空間體系間體系按照防疫按照防疫防災一體防災一體化、平災化、平災結合的原結合的原則,完善則,完善突發公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衛生事件應對機制應對機制抗震設防抗震設防烈度為烈度為度,學校、度,學校、醫院、生醫院、生命線工程命線工程等關鍵設等關鍵設施提高施提高1 1度設防度設防優化消防安全布優化消防安全布局,實現消防救局,實現消防救援援5 5分鐘可達覆蓋分鐘可達覆蓋率達標,構建消率達標,構建消防安全保障體系防安全保障體系遵循遵循“長期準備、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結合“的方針,的方針,完善人防工程建完善人防工程建設設06完善保障機制6.1 規劃傳導6.2 實施保障6.1 規劃傳導落實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落實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定位目標、發展規模、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等約束性指標,三區 三線和重大基礎設施、生態廊道等空間布局詳細規劃指引詳細規劃指引明確上位規劃、專項規劃的約束性指標,不得違背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城鎮開發邊界內劃分詳細規劃編制單元,明確單元指引內容;城鎮開發邊界外開展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6.2 實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