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縣九和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3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54118
2024-08-05
31頁
6.46MB
1、國土空間規劃概覽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磐安縣九和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LAND SPACE PLANNING OF JIUHE TOWNSHIP(公示稿)磐安縣九和鄉人民政府磐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4.0711.現狀概況2.規劃主要內容3規劃實施與傳導九和鄉1.1 九和印象九和印象 九和鄉位于浙江省磐安縣的東北部,東、北與玉山鎮接壤,東南鄰尚湖鎮,西南靠雙溪鄉,西界東陽市;距縣城安文街道東北45公里,境內有三條公路分別通向東陽、磐安縣城,交通便利。規劃范圍 九和鄉域行政管轄范圍,面積54.9平方公里(三調面積)包含11個行政村31.2 地形地貌 九和鄉地處磐安縣東北部臺2、地板塊,全鄉森林覆蓋率達71.14%,平均海拔高度為452米,屬高山臺地;地勢起伏較大,山地面積廣大,25度以上坡度的山地超過75%;九和鄉以“生態富鄉”為主題,充分發掘高山臺地資源,使農業生產逐步基地化、規模化、產業化。0.57%0.96%5.05%16.60%76.82%0%20%40%60%80%100%22-66-1515-2525坡度級別()常住人口(人)戶籍人口(人)2010年376360162020年30275955六普、七普九和人口變動情況五普到六普各鄉鎮常住人口增長率(%)六普到七普各鄉鎮常住人口增長率(%)1.3 現狀人口 根據七普數據統計,九和2020年末常住人口30273、人,戶籍人口5955人,人口外出比例達49.2%。六普至七普十年間,九和常住人口減少了24%。五普至六普期間常住人口亦減少了20%左右,可見,二十年來九和人口持續外流,減少了一半以上。九和鄉60歲以上人口占比達46%,人口老年化嚴重。分村人口情況51.4 現狀產業 一產:九和鄉一產主要以白茶為主,全鄉現有茶園八千余畝,2019年成功創建九和鄉白茶市級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二產:九和鄉現狀第二產業薄弱,受制于生態環境,未來也不具備發展條件。三產:一方面是“共享農屋”,九和鄉依托閑置農房,搭建生活共享式平臺,為村民創收。二是“鄉村旅游”,依托御龍灣等項目,積極推進鄉村旅游。61.5 現狀用地 鄉域范4、圍總面積5489.51公頃。農用地5245.17公頃,95.55%(其中耕地面積286.48公頃)建設用地106.6公頃,1.94%(其中城鄉建設用地面積為76.27公頃)水域及其他土地137.74公頃,2.51%。國土空間用地現狀圖國土空間用地農用地:5245.17公頃95.55%建設用地:106.6公頃1.94%水域及其他土地:137.74公頃2.51%71.5 現狀用地建設用地:耕地情況:耕地面積286.48公頃(4297.2畝),占總用地的5.22%;即可恢復307.89公頃,工程恢復72.82公頃。總量106.6公頃城鄉建設用地:76.27公頃71.55%區域基礎設施用地:28.445、公頃26.68%其他建設用地:1.89公頃1.77%城鎮建設用地0.34公頃村莊建設用地75.93公頃 耕地面積較上一輪規劃有明顯減少,耕地保護任務嚴峻。耕地現狀分布圖81.6 公共與市政設施 公共服務設施:文、教、衛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類型齊全,主要分布在鄉集鎮區。市政設施:主要有九和鄉自來水廠現狀公共服務設施分布圖現狀基礎設施分布圖91.現狀概況2.規劃主要內容3規劃實施與傳導102.1 目標定位發展定位以生態農業發展為基礎,高山休閑旅居協調發展的風情小鎮規劃目標力爭到 2035 年經,鄉域經濟布局更加合理,城鄉一體化基本形成、鄉集鎮區綜合服務與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1)城鄉建設目標建立合理6、的城鄉一體化空間形態,加快形成新型農村居民點,人均居住建筑面積達到國家相關標準;城鎮空間不斷優化,建立完善的道路、綠地和市政設施系統。(2)生態環境目標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珍惜和保護九和鄉自然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打造健康宜居的人居環境為宗旨,規劃期末建成生態環境優良、自然風景優美的現代化生態城鎮。落實生態保護紅線3777.10公頃。(3)耕地保護目標落實耕地保護任務,全鎮耕地保有量276公頃,永久基本農田228公頃。11落實三條控制線2.2 控制線落實(1)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規劃落實縣級規劃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為228.38公頃(3420畝)。(2)生態保護紅線規劃落實縣級規7、劃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共計3777.10公頃。(3)城鎮開發邊界劃定九和鄉城鎮開發邊界面積為13.17公頃。圖 例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圖123.2 控制線落實鄉駐地三和村宿坑村上俞村三水潭村九溪村雙聯村錦湖村毛竹溪村清潭村清潭村清峰村休閑旅游區南部生態保育區北部生態保育區13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構建“一心、一脈、多點、三區”的鎮域國土空間保護與開發的總體格局:一心:鄉駐地,九和村綜合服務核心,重點提升村莊服務功能和建設品質一脈:沿八達溪濱水發展脈多點:以御龍灣旅游項目為外圍點綴,以三水潭、九溪、錦湖等村莊為依托,在鄉域內多點開花三區:中部為休閑旅游區,南北兩個生態保育區8、2.3 規劃總體布局主體功能定位重點生態地區鄉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圖142.4 用途分區規劃以主體功能定位為基礎,落實空間治理要求,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功能空間,劃分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其他保護利用區等6類一級規劃分區。九和鄉劃分生態保護區3777.1公頃,生態控制區676.96公頃,農田保護區228.38公頃,城鎮發展區13.17公頃、鄉村發展區769.84公頃、其他保護利用區24.06公頃,分別占九和鄉總面積的68.81%、12.33%、4.16%、0.24%、14.02%、0.44%。一級分區二級分區面積(公頃)占比(%)生態保護區陸域保護紅9、線區3777.168.81生態控制區陸域生態控制區676.9612.33農田保護區永久基本農田一般區73.631.34城鎮發展區城鎮集中建設區13.170.24鄉村發展區村莊建設區73.681.34一般農業區510.419.3林業發展區185.753.38其他保護利用區區域基礎設施集中區24.060.44合計5489.51100九和鄉用途分區規劃圖2.5 用地布局優化15農用地布局 耕地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制度,嚴格管控一般耕地年度“進出平衡”,至規劃期末耕地面積調整為286.55公頃。園地充分發揮山區優勢和獨特的10、生態優勢,鼓勵荒山、園地基地流轉、生態修復,打造茶葉、中藥材(白術)基地,實施低產低效茶、果園改植換種,發展良種茶園,推廣標準化種植,促進鄉村產業提質轉型升級。規劃期內九和鄉園地規模調整為544公頃。農業設施建設用地引導鼓勵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積極發展鋼架塑料大棚、避雨栽培設施、地膜覆蓋等各種農業生產設施,加快發展設施種植、設施養殖產業。規劃至2035年農業設施建設用地調整為16.44公頃。農業空間規劃布局圖2.5 用地布局優化16農用地布局 永久基本農田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地塊,規劃至2035年九和鄉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面積228.38公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用11、途。九和鄉永久基本農田主要分布在三和村、清峰村、上俞村、九和村等村,具體如下表所示:行政村名稱面積(公頃)占比(%)清峰村38.1816.72毛竹溪村20.478.96清潭村5.262.3九和村25.0410.96三水潭村11.374.98宿坑村10.814.73九溪村11.545.05雙聯村4.491.97錦湖村22.539.87三和村48.1321.07上俞村30.5813.39合計228.38100永久基本農田規劃布局圖172.5 用地布局優化生態用地布局 林地充分利用林下空間和生境優勢,積極推動林業特色產業轉型,推廣種植或林下復合經營黃精等中藥材,建設黃精林藥基地,形成良好的林下經濟發12、展格局。至規劃期末林地面積調整保持4384.88公頃不變。濕地和陸地水域規劃期內,重點推進八達溪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推進美麗河湖、美麗山塘、幸福河湖建設,加強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規劃至2035年陸地水域面積調整為84.12公頃。生態空間規劃布局圖182.5 用地布局優化生態用地布局 自然保護地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九和鄉以磐安大盤山省級森林公園為主體,構建自然保護地保護體系。規劃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自然保護地2704.69公頃,為一般控制區。在森林公園內從事旅游、休閑等經營活動,應當符合森林公園總體規劃,保持森林景觀的自然特性、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不得破壞森林風景資13、源、野生動植物資源和生態環境。森林公園內除法律、法規禁止的行為外,禁止下列行為:(一)新建、改建墳墓;(二)擅自圍、填、堵、截自然水系;(三)擅自建設建筑物、構筑物和工程設施。自然保護地布局圖19建設用地布局2.5 用地布局優化 鎮村體系形成“鄉集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鎮村體系。級鄉集鎮區:九和村為鄉駐地,是九和鄉域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級中心村:包括清峰村、錦湖村兩個中心村,規劃人口規模500-1000人。中心村需配置必要的公共服務設施,如老年活動中心、文化設施、衛生服務設施以及必要的便利店,方便居民生活。級基層村:包括毛竹溪村、清潭村、三水潭村、宿坑村、九溪村、雙聯村、三和村、上俞村八14、個基層村,是鄉鎮中組織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基本聚居點,應配置日常生活必須的服務設施。鄉集鎮區清峰村錦湖村清潭村毛竹溪村三水潭村宿坑村上俞村三和村九溪村雙聯村玉山鎮尚湖鎮雙溪鄉窈川鄉東陽市鄉集鎮區中心村基層村鎮村體系規劃圖202.5 用地布局優化鄉集鎮區用地及設施布局鎮區國土空間用地規劃圖212.6 交通及基礎設施九和鄉對外交通共有三條縣道:X516東尚線,向東至尚湖,向西連接至東陽;X612西南線,連接玉山、九和;X626九雙線,連接九和、雙溪。規劃期內逐步采取截彎取直、拓寬道路、提高路面等級等方式,改善鄉域的縣級公路、鄉級公路、村道,構成以鎮區為中心、村與村相聯系的快速便捷的鄉域公路網絡。交通運15、輸體系省道縣道鄉道交通設施規劃圖222.7 公共服務設施根據山區特點,構建10-15-30分鐘生活圈。即以自行車10分鐘車程覆蓋范圍作為基層村10分鐘生活圈,原則上包括所有居民點居民的針對老人、幼兒為主的日常生產、生活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和環衛設施;以自行車15分鐘的區域作為15分鐘生活圈范圍;以集鎮為核心構建全鎮30分鐘生活圈,覆蓋整個九和鄉。設施名稱建筑面積服務半徑(km)規模下限()/千人建筑類社區服務中心1500351.0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501.2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00060.8文化活動中心(站)1500601.0體育健身中心1000400.8農貿市場12001.0幼兒園、16、小學、初中場地類健身廣場、步道2000800.8中心綠地、公園100001500生活圈體系城鄉生活圈和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23文物保護單位與非物質文化遺產2.8 歷史文化保護九和鄉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覽表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保點一覽表名錄級別類別地址年代文保單位鴻緒堂縣級古建筑九和鄉九和村(原柘周村)清代楊 氏 宗祠縣級古建筑九和鄉三水潭村清代文保點穩安橋 縣級古建筑九和鄉雙聯村(原聯橋村)清代久安橋 縣級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九和鄉宿坑村民國永安橋 縣級古建筑九和鄉三和村(原巖甲村)清代等級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類別批次公布時間1市級九和狩獵文化九和鄉民 俗第七批2018-1-262市級張家拳17、九和鄉傳統體育、游藝及雜技第七批2018-1-263縣級唱曲班九和鄉曲藝第三批2009-5-74縣級九和刺繡九和鄉傳統技藝第五批2016-12-205縣級掃帚制作技藝九和鄉傳統技藝第六批2018年11月13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縣級歷史建筑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運動休閑度假康養東吳水庫特色民宿休閑度假御龍灣度假區九溪水庫生態騎行戶外露營共享農屋共享農屋四季彩林登溪特色村水果采摘垂釣攝影鄉野頤居郊野閑暇綜合服務水上運動242.9 區域旅游發展 依托自身山水旅游資源,重點沿八達溪聯動發展 整合區域旅游資源,拓展旅游產業鏈。將水脈和水庫、森林、鄉村、民宿、田園、公路等元素有機結合,以生態旅游18、觀光和戶外運動休閑為特色,保留原生態山水鄉土景觀。全域旅游策劃252.10 國土空間整治與修復農業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 宜耕后備資源開發預期實施宜耕后備資源開發新增耕地24畝。旱地改水田九和鄉規劃擬實施旱地改水田項目28個,項目規模787畝,新增水田669畝。建設用地復墾潛力九和鄉規劃將平坑、合樹巖、羅銅塢、桐塢、雙義等自然村進行搬遷撤并,建設用地復墾規模22畝。農業空間整治規劃圖262.10 國土空間整治與修復生態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 地質災害防治落實縣級規劃將九和鄉劃分1個次重點防治區(5)及1個一般防治區()。九和鄉地質災害次重點防治區,面積1763.89公頃,位于九和鄉次重點防治區(5)。19、九和鄉地質災害一般防治區,面積3715.78公頃,位于胡宅仁川一般防治區()。水生態安全維護以“安全、生態、美麗、富民”為目標,實施以“全域幸福河湖”為龍頭的河湖水域系統治理。水土流失預防。以主要江河源頭區為預防保護范圍,東吳水庫管理與保護范圍作為重點防治區,以減少面源污染、大力開展生態修復、營造水庫上游水源涵養林作為治理工作的重點。深化落實“河(湖)長制”,實施河湖水系全流域綜合整治,加強美麗河湖建設,開展美麗河湖創建工程、飲用水安全保障工程及水生態健康修復工程等項目,在保障水安全的基礎上,修復水生態、改善水環境、營造水景觀、彰顯水文化實現從注重單目標治理向注重系統治理轉變。生態空間整治規劃20、圖271.現狀概況2.規劃主要內容3規劃實施與傳導283.1 規劃傳導城鎮單元開發邊界內,九和集鎮區開發邊界作為一個單元。鄉村單元以行政村為單位作為鄉村單元,編制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詳細規劃單元劃分城鎮單元鄉村單元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劃分圖293.2 重點建設項目為落實經濟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聚焦九和鄉國土空間保護開發中的突出問題及短板,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對項目生成和布局的引導機制,謀劃布局基礎設施類、公共服務設施類、交通運輸類、旅游開發類等重點項目,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空間保障。序號類型名稱級別區域1基礎設施項目磐安抽蓄電站500千伏送出工程省級磐安抽蓄電站500千伏送出工程21、九和段2基礎設施項目集中式光伏地面電站項目鄉鎮級九和鄉清潭村、清峰村、毛竹溪村3基礎設施項目五大巖水庫中型灌區(九和片)縣級九和鄉4基礎設施項目磐安移動節點機房建設九和鄉1號地塊縣級九和鄉5基礎設施項目九和鄉風力發電項目鄉鎮級清峰村、清潭村6公共服務設施項目九和鄉醫技綜合樓建設工程鄉鎮級九和鄉衛生院7交通運輸項目東尚線尚湖至九和公路改建工程縣級8旅游開發項目九和橫山山塘地塊獅峰峽康養基地項目鄉鎮級九和鄉9旅游開發項目九和九溪水庫綜合開發項目鄉鎮級九和鄉10旅游開發項目各界了古村開發項目鄉鎮級九和鄉30磐安縣九和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LAND SPACE PLANNING OF JIUHE TOW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