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縣冷水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3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54119
2024-08-05
39頁
6.11MB
1、國土空間規劃概覽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磐安縣冷水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LAND SPACE PLANNING OF LENGSHUI TOWN(公示稿)磐安縣冷水鎮人民政府磐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4.0711.現狀概況2.規劃主要內容3.規劃實施與傳導21.1 區域位置磐安西南門戶,三州交界冷水鎮位于磐安縣境內南部、甌江源頭好溪畔,距縣城20公里,是金、麗、臺三市交界的“金三角”。屬丘陵半山區,山青水秀,交通便捷。冷水鎮31.2 現狀基礎規劃范圍冷水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范圍為冷水鎮域行政管轄范圍,面積約39.98平方公里,包含11個行政村。41.2 現狀基礎冷水鎮坡度分析2、圖3.47%6.37%8.92%17.68%63.56%0%10%20%30%40%50%60%70%22-66-1515-2525坡度級別()地形地貌冷水鎮地處大盤山脈的西南緣,屬山區,四周多高山,中部略低,多丘陵,境內高山海撥850米,如公山主峰海撥996.6米,山地占土地總面積的71%。冷水鎮境內土壤以石砂土、黃泥土為主,砂粘適中,接受補給條件較好,保肥能力好,適種性較廣,利用價值較高。51.2 現狀基礎水資源冷水鎮境內水資源豐富,有好溪、靈溪、龍溪溪等,其中好溪為主干溪,靈溪、龍溪和箬坑溪在鎮駐地匯入好溪。好溪水流常年不竭、風景秀麗。61.2 現狀基礎旅游資源河流眾多,風光秀麗冷水鎮地3、處好溪、靈溪、龍溪三溪交界之地,是盛夏避暑納涼、游泳嬉水的絕佳場所。山脈縱橫,心曠神怡與省級風景名勝百杖潭風景區緊緊相連,有白巖央潭大龍湫、冷水石將軍、潘潭龜牛戲水、雄鷹展翅、泗巖五圣洞和大石門、莊頭好溪風光,集清、秀、奇為一體,具有相當的開發價值,周圍綠樹成蔭,植被豐茂,置身其中,有如進入天然氧吧,使人倍感愜意,心曠神貽。三國文化、底蘊深厚冷水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延續著“三國”歷史名人劉備、曹操和呂蒙后裔。據史料考證,泗巖村劉氏為蜀漢開國皇帝劉備后裔的一支,至今劉氏宗祠前廳保存完好;白巖村曹氏始祖振鋒系曹操之同祖,自東漢后期從魯西移居江南;三國后,由于戰亂,呂蒙之后裔紛紛攜妻子兒女南遷形成4、呂氏分系。是現代江南三國文化匯集之鎮。71.2 現狀基礎現狀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冷水鎮常住人口7505人。2021年戶籍人口9553人,常年外出人口約2000人左右,另一方面由于鐵路站前區的開發、工業區的發展,近年外來常住人口有約1500人左右。村莊戶籍人口(人)備注冷水冷水村1666含居民58人泗巖村880虬里村346潘潭村1265莊頭村930箬坑村1095西英村448巖潭村396小章村419朱山村531白巖村1577合計955381.2 現狀基礎現狀產業1、一產:效益農業提質增效冷水鎮是磐安縣重要的食用菌和中藥材種植地區,特別是食用菌,曾經是磐安重要的食用菌種植與集散地,隨5、著周邊縣市食用菌產業的興起,冷水食用菌種交易集散地的職能逐步弱化。目前冷水一產主要種植油茶籽、高山無公害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等。91.2 現狀基礎二產:工業經濟成效顯著冷水鎮工業主要有五金、玻璃、塑料制造、塑料藥瓶包裝和禮品加工、服務業等產業。截至2020年末,冷水鎮有工業企業5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10家。隨著站前區的進一步開發,冷水工業平臺規模初現。現狀產業三產:旅游產業方興未艾近年來,冷水鎮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人文歷史資源,全力推進旅游產業發展。近年來,先后完成朱山傳統村落改造提升、云水謠開發項目等。旅游內容日益豐富、旅游服務日益完善。101.2 現狀基礎概況:總面積為3997.77公頃。農6、用地3518.68公頃,88.02%(其中耕地面積431.3公頃)建設用地300.08公頃,7.51%(其中城鄉建設用地面積為186.61公頃)陸地水域及其他土地179.01公頃4.48%。農用地88.02%建設用地7.51%陸地水域及其他4.48%農用地建設用地陸地水域及其他三調情況111.2 現狀基礎建設用地 建設用地總量300.08公頃,占鎮域總面積的7.51%。城鄉建設用地面積為186.61公頃,占總建設用地62.19%;區域基礎設施用地104.65公頃,占總建設用地34.87%;其他建設用地8.82公頃,占總建設用地2.94%。仁川鎮現狀城鄉建設用地中,城鎮建設用地56.38公頃,村7、莊建設用地130.23公頃。城鄉建設用地區域基礎設施用地34.87%其他建設用地2.94%城鄉建設用地區域基礎設施用地其他建設用地三調情況121.2 現狀基礎三調情況耕地情況 耕地面積431.3公頃(6469.5畝),占總用地的10.79%;即可恢復56.15公頃,工程恢復20.57公頃。131.2 現狀基礎公共與市政設施類型設施名稱位置備注交通車站冷水鎮三角區塊重新選址新42省道停車場鎮政府前加油站集鎮北側入口處公園古樹公園隔山市民廣場市場路2000平方米菇城路小公園電力設施變電站巖潭村給水設施自來水廠巖潭村規模較小教育設施幼兒園鎮政府東側小學鳳凰路醫療衛生設施衛生院菇城路北端體育氣排球館小8、章村門球館小章村商貿設施農貿市場鎮政府南側環衛垃圾填埋場鳳凰山141.現狀概況2.規劃主要內容3.規劃實施與傳導152.1目標定位主體功能定位城鎮化潛力地區發展定位磐安南大門,以物流集散、五金制造和農副產品加工為特色的現代工貿城鎮。規劃目標(1)城鄉建設目標2025年城鎮化水平達到45%,到2035年達到65%。管理服務人口1.1萬人,城鎮0.72萬人。(2)生態環境目標落實生態保護紅線617.73公頃。(3)耕地保護目標落實耕地保護任務,全鎮耕地保有量430.05公頃,永久基本農田369.47公頃。16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2.2 規劃總體布局一個城鎮建設核心以老集鎮及站前區作為城鎮建設核心9、區;兩條人居環境發展軸帶以S219省道和冷沙線為依托的人居環境發展軸,重點布局村莊及農業空間。三個生態保護空間以人字形河谷帶劃分形成三個山林生態保護空間。17以主體功能定位為基礎,落實空間治理要求,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功能空間,劃分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其他保護利用區等6類一級規劃分區。冷水鎮劃分生態保護區617.73公頃,生態控制區1793.43公頃,農田保護區369.47公頃,城鎮發展區161.95公頃、鄉村發展區991.34公頃、其他保護利用區63.85公頃,分別占冷水鎮總面積的15.45%、44.86%、9.24%、4.05%、24.79%、110、.6%。一級分區二級分區面積(公頃)占比(%)生態保護區陸域保護紅線區617.7315.45生態控制區陸域生態控制區1793.4344.86農田保護區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203.045.08永久基本農田一般區166.434.16城鎮發展區城鎮集中建設區161.954.05鄉村發展區村莊建設區131.623.29一般農業區213.525.34林業發展區646.216.16其他保護利用區區域基礎設施集中區63.851.6合計3997.771002.2 規劃總體布局 國土空間用途分區18 鎮域空間布局2.2 規劃總體布局192.2 規劃總體布局 農業空間耕地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制止耕地“非農11、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制度,嚴格管控一般耕地年度“進出平衡”,至規劃期末耕地面積調整為432.11公頃。園地以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為指引,優化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布局,深入發展中藥材、蠶桑等特色農產品產業種養殖。充分發揮山區優勢和獨特的生態優勢,打造中藥材、水果種植基地建設。利用產業種植優勢,打造白巖等村標準化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鐵皮石斛標準化種植基地(已經達100余畝)、浙貝母GAP示范基地,推廣西瓜嫁接技術,“貝母/生姜(西瓜)”套種模式,促進鄉村產業提質升級。規劃期內冷水鎮園地規模調整為90.44公頃。農業設施建設用地圍繞農業“標準地”項目,合理配套設施農業用12、地,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加強農業科技投入,提升設施農用地水平,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引導鼓勵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積極發展鋼架塑料大棚、避雨栽培設施、地膜覆蓋等各種農業生產設施,加快發展設施種植、設施養殖產業。大力開展產業示范園和精品園建設,提升基地建設水平,規劃至2035年農業設施建設用地調整為18.66公頃。202.2 規劃總體布局 農業空間永久基本農田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地塊,規劃至2035年冷水鎮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面積369.5公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用途。冷水鎮永久基本農田主要分布在白巖村、潘潭村、箬坑村、泗巖村等村,面積分別為71.3公頃、54.3公頃、513、0.7公頃、45.3公頃。具體如下表所示:行政村名稱面積(公頃)占比(%)箬坑村50.713.72巖潭村10.82.92朱山村13.23.57冷水村21.35.76小章村8.12.19虬里村21.45.79泗巖村45.312.26莊頭村37.610.18白巖村71.319.3潘潭村54.314.7西英村35.59.61合計369.510021 生態空間林地規劃期內重點推進國土綠化五年行動方案工程,充分利用林下空間和生境優勢,積極推動林業特色產業轉型,推廣種植或林下復合經營黃精、林下附生鐵皮石斛等中藥材,形成良好的林下經濟發展格局。至規劃期末林地面積調整為2961.16公頃。濕地和陸地水域規劃期14、內,重點推進好溪生態廊道,推進美麗河湖、美麗山塘、幸福河湖建設,加強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規劃至2035年陸地水域面積調整為116.39公頃。2.2 規劃總體布局22 建設空間2.2 規劃總體布局鎮村體系規劃形成“冷水鎮區-中心村-基層村”的三級鎮村體系。級城鎮:冷水鎮區,是冷水鎮域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規劃期末總人口規模約為7200人。級中心村:包括白巖、潘潭兩個中心村,規劃人口規模500-1000人。中心村需配置必要的公共服務設施,如老年活動中心、文化設施、衛生服務設施以及必要的便利店,方便居民生活。級基層村:包括西英、朱山、虬里、泗巖(遠期根據虬里水庫建設整村搬遷)四個基層村,是鄉鎮15、中組織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基本聚居點,應配置日常生活必須的服務設施。待換23 建設空間2.2 規劃總體布局集鎮空間布局24村莊級別行政村名稱自然村分類集聚建設整治提升特色保護城郊融合搬遷撤并集鎮村冷水冷水-隔山-田心小章小章若坑胡山、大山-環山上婆灘、箬坑口、箬坑新村大田巖潭巖潭-月潭莊頭莊頭中心村白巖白巖、河南大溪潘潭潘潭道川一般村朱山朱山西英西英虬里虬里其他泗巖西坑、大頭丘、松巖坑、上處、下兆、洋大平、門口溪 建設空間村莊分類管控2.2 規劃總體布局25 建設空間村莊邊界示劃2.2 規劃總體布局根據村莊發展實際,確定村莊發展規模。示劃村莊建設邊界主要沿路、河流、山體綠化帶等具有明顯隔離作用的標16、志物或村界為范圍邊界,避讓優質耕地、地質災害易發區等不宜建設的區域,與現有村莊連片劃定,優先保障中心村建設。村莊規模嚴格執行增減掛鉤的方式,嚴格控制村莊建設邊界規模。26落實三條控制線2.3 控制線落實1)永久基本農田規劃落實縣級規劃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為369.47公頃(0.55萬畝)。2)生態保護紅線規劃落實縣級規劃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共計617.73公頃。3)城鎮開發邊界劃定仁川鎮城鎮開發邊界面積為161.95公頃。27其他主要控制線2.3 控制線落實282.4 綜合交通交通運輸體系冷水鎮公路網主要由省道、縣道、鄉道組成。省道:即S209省道,北聯新渥、安文,南接縉云、壺鎮;縣道:即X617、04(冷沙線),連接仁川、雙峰至盤峰。城鄉公路體系:規劃期內逐步采取截彎取直、拓寬道路、提高路面等級等方式,改善鎮域內的鄉級公路、村道,構成以鎮區為中心、村與村相聯系的快速便捷的鎮域公路網絡。29生活圈體系2.5 公共服務設施冷水鎮域面積相對較小、集鎮位于鎮域幾何中心,可以依托集鎮形成鎮域15分鐘生活圈(以電動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中心村潘潭、白巖形成15分鐘步行生活圈,基層村西英、朱山、虬里以及城郊融合村巖潭、莊頭、若坑口形成10分鐘步行生活圈。設施名稱建筑面積服務半徑(km)規模下限()/千人建筑類社區服務中心1500351.0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501.2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018、0060.8文化活動中心(站)1500601.0體育健身中心1000400.8農貿市場12001.0幼兒園、小學、初中場地類健身廣場、步道2000800.8中心綠地、公園100001500鎮域十分鐘生活圈(電動自行車)中心村15分鐘步行生活圈中心村15分鐘步行生活圈基層村10分鐘步行生活圈集鎮10分鐘步行生活圈注:步行10分鐘生活圈服務半徑:500米;步行15分鐘生活圈服務半徑:1000米;自行車15分鐘生活圈服務半徑:3750米。30文物保護單位與非物質文化遺產2.6 歷史文化保護縣級文保點一覽表名錄類別地址年代樂善堂近 現 代 重 要史 跡 及 代 表性建筑冷水鎮白巖村民國冷水遺存古遺址冷19、水鎮好溪附近小章坪、東滿山、鳳凰山等地商、周大巖頭民居古建筑冷水鎮朱山村清代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朱山村312.7 區域旅游發展全域旅游策劃山水觀光體育運動綠色康養322.8 國土空間整治與修復農業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宜耕后備資源開發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依據土地利用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后備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做好宜農園地林地適宜性分析,先易后難,逐步實施,預期實施宜耕后備資源開發新增耕地60畝。旱地改水田冷水鎮規劃擬實施旱地改水田項目43個,項目規模1310畝,新增水田1114畝。建設用地復墾潛力冷水鎮規劃將西坑、大頭丘、松巖坑、上處、下兆、洋大平、門口溪、大田等自然村進20、行搬遷撤并,建設用地復墾規模143畝。永久基本農田連片整治到2025年,冷水鎮預期建設永久基本農田連片整治工程2個,項目規模102畝,投資規模122萬元。332.8 國土空間整治與修復生態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地質災害防治落實縣級規劃將冷水鎮劃分1個次重點防治區()及1個一般防治區()。冷水鎮地質災害次重點防治區,面積3724.53公頃,位于冷水鎮安文街道及冷水鎮大盤鎮次重點防治區(1)。冷水鎮地質災害一般防治區,面積255.28公頃,位于胡宅仁川一般防治區()。水生態安全維護以“安全、生態、美麗、富民”為目標,實施以“全域幸福河湖”為龍頭的河湖水域系統治理。水土流失預防。突出“預防為主、保護優先21、”、“大預防、小治理”的規劃原則,以飲用水水源地及其上游、主要江河源頭區為預防保護范圍,小北坑水庫管理與保護范圍作為重點防治區,以減少面源污染、大力開展生態修復、營造水庫上游水源涵養林作為治理工作的重點。深化落實“河(湖)長制”,實施河湖水系全流域綜合整治,加強美麗河湖建設,開展磐安縣冷水鎮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美麗河湖創建工程、飲用水安全保障工程及水生態健康修復工程等項目,在保障水安全的基礎上,修復水生態、改善水環境、營造水景觀、彰顯水文化實現從注重單目標治理向注重系統治理轉變。342.9 國土空間整治與修復城鎮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以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為重要抓手,采取拆遷安置、局22、部改造、有機更新等舉措,加快推進老舊住宅小區改造,提升居住環境,冷水鎮城鄉低效用地調查從舊城鎮、舊廠礦和舊村莊、其他低效用地4種類型出發,盤查城鄉低效用地30.54畝,均為舊村莊。持續實施城中村改造,改善困難家庭居住條件。持續盤活存量空間,促進城市有機更新。做好美麗城鎮的長效管理與提檔升級,對燈光夜景、沿溪風貌、集鎮綠化進行持續建設和提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基礎上實現“華麗轉身”,努力建設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和治理美的美麗城鎮。村莊撤并與復墾確定的搬遷撤并村6.01公頃(90畝)。351.現狀概況2.規劃主要內容3.規劃實施與傳導363.1 規劃傳導1.詳細規劃單元劃分城鎮單元開發邊23、界內,冷水集鎮區開發邊界形成兩個單元,同時潘潭村點狀城鎮開發邊界用地可以作為地塊單元。鄉村單元以一個行政村或若干行政村為單位作為鄉村單元,編制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外、跨城鎮開發邊界區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編制郊野單元詳細規劃。特定功能單元泗巖村(虬里水庫建設整村搬遷)指標名稱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耕地保有量城鄉建設用地面積新增建設用地面積指標屬性約束性約束性約束性預期性預期性指標落實縣級總規下達指標617.73 369.47 430.05 225.98 39.37 本次規劃落實指標617.73 369.47 430.05 225.98 39.37 指標傳導磐安南站單24、元0.00 0.00 8.36 78.49 36.26 冷水集鎮單元0.00 0.00 1.73 62.60 1.83 箬坑0.00 50.72 57.08 12.13-巖潭0.00 10.81 12.59 8.97-莊頭6.26 37.57 40.55 13.40-白巖66.33 71.33 73.63 17.09-潘潭194.29 54.25 60.18 13.86 1.28 朱山0.00 13.16 14.02 6.38-西英0.00 35.53 36.77 4.54-虬里154.69 21.36 23.81 2.39-冷水0.00 21.34 37.96 1.50-小章0.00 8.125、1 16.56 4.63-泗巖196.16 45.27 46.81 0.00-合計617.73 369.47 430.05 225.98 39.37 373.2 重點建設項目序號項目名稱建設性質主要建設規模及內容備注縣級以上重大平臺1*金臺鐵路站場(含朱塢坑)開發平臺約2.2平方公里。劃入城鎮開發邊界面積1378畝,新增空間規模487畝。縣級基礎設施項目1農村供水提質工程新建冷水水廠改建、完成單村供水站改造等提質項目。2金臺鐵路磐安南站站場綜合開發工程續建站前廣場、場地平整、進站道路,管道敷設、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3冷水鎮朱塢坑小微企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新建園區規劃面積500畝,完成朱塢坑26、區塊林地平整200畝,園區內道路及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項目1冷水幼兒園遷建工程新建新建12班規模幼兒園。2鄉鎮衛生院提升續建冷水衛生院新建。3冷水鎮文化與便民服務中心新建集文化、行政服務、會議為一體的文化與便民服務中心。預備水利8虬里水庫新建謀劃新建預備旅游開發項目1仙菇養生園新建以菌類種植為核心要素,延伸兒童游樂、養生膳食、山地拓展、休閑度假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菌類養生主題園區。2浙中七彩八味度假谷項目新建浙八味藥谷、無動力游樂區、水上項目、八味康養度假村及地下龍宮等。3*鄉村振興融合項目新建水墨坊等旅游項目;38磐安縣冷水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LAND SPACE PLANNING OF LENGSHUI 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