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縣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3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54151
2024-08-06
38頁
3.51MB
1、會澤縣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草案公示稿會澤縣自然資源局火紅鄉人民政府2024年7月序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依據國家、省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意見,按照曲靖市會澤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統一部署,落實云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曲靖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會澤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等上位規劃要求。會澤縣自然資源局會同火紅鄉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會澤縣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圍繞會澤縣“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2、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范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基地、打造滇中城市群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之間的重要節點城市”的戰略定位,對會澤縣火紅鄉行政轄區范圍內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及修復作出的具體安排,對上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及專項規劃的細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含村莊規劃)的基礎,為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供基本依據。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概況火紅鄉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北部,地處火紅梁子山脈中段,牛欄江中游。距曲靖市區257公里,距會澤縣城87公里,東邊、北邊隔牛欄江與貴州省威寧縣隔江相望,南與樂業、礦山兩鎮接壤,西臨馬路鄉。火紅鄉全域國土空間面積為267.58平方公里,包括橋邊3、村、滴水巖村、冒沙井村、羅布邑村、灣子村、耳子山等,共18個行政村208個村(居)民小組。2020年,常住人口2.12萬人。國土面積:國土面積:267.58平方公里267.58平方公里規劃期限:規劃期限:基期2021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基期2021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01 發展研判 明確發展定位與目標02 強化管控 優化國土空間格局03 保護資源 統籌資源保護與利用04 城鄉融合 推進全域鎮村統籌發展05 整治修復 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06 完善支撐 加強各類基礎設施統籌建設07 實施保障 構建高效規劃實施保障機制目 錄CONTENTSCONTENTS1、4、發展定位2、發展目標3、發展策略01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明確發展定位與目標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1.1 發展定位依托生態環境優勢,堅持綠色發展途徑,緊盯建設生態保護修復示范指標,以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為主線,堅持以保林、涵水、固土為重點,持續牛欄江(火紅段)生態修復,森林覆蓋率提高1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達到80%以上,涇河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類水平,實現循環經濟發展、生態功能良好、人居環境優美、生態文化繁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5、農業發展新思路,集中打造一批高端人工菌、馬鈴薯基地、加快構建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物流配送體系,壯大優質蔬菜、畜牧業等優勢特色產業,全面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打造特色農牧業標桿,打造會澤縣特色農牧產品供應基地。抓住火紅的區位優勢,鐵路、高速路發展機遇,面向云南市場需求,將火紅鄉建設成為會澤縣特色農產品供應基地。結合鄉村振興戰略,依托周邊山水林田草等自然資源,打造綠色生態、城鄉融合的山水宜居的魅力鄉村。以“火紅黑山羊”特色品牌為基礎,凸顯火紅鄉產業特色,打造一產以現代農業經濟作物種植為主,二產以綠色能源和農副產品加工為主,三產以鄉村旅游為主,構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興旺、山水宜居的魅力鄉村示6、范區。牛欄江(火紅段)生態修復示范區會澤縣綠色能源和特色農牧產品供應基地山水宜居的魅力鄉村示范區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1.2 發展目標2025年初步建成“一基地兩示范區”2035年穩步建成魅力火紅鄉嚴格落實“三區三線”,實施國土空間底線管控,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會澤縣牛欄江火紅段生態修復、綠色能源和特色農牧以及山水宜居型鄉鎮等各項建設全面推進。農牧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耕地質量、生態7、全面提升,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牛欄江(火紅段)生態修復完成,現代化農牧業發展成熟,農畜產品加工產業、鄉村旅游進一步壯大,成為省內綠色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綠色優質畜牧產品供應基地、山水宜居的魅力鄉村示范區。生態環境優越,人居環境優美,產業經濟突出,具備成為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現代化宜居宜業鄉村。明確發展定位與目標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策略一保護優先,保障全域空間安全策略二集約高效,保障國土優質開發策略三環境整治,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策略四城鄉融合,引導集聚協調發展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8、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1.3 發展策略構建山水林田湖草全域生態保護體系。高水平保障全域糧食、水、能源安全。實施全域生態修復和國土整治。挖掘存量,促進城鄉建設用地集約節約利用。綠色節約,全力打造“綠色能源牌”示范區。效率優先,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加快與周邊鄉鎮聯動,提高牛欄江生態修復進度,打造生態宜居空間。強化風貌設計,建立魅力火紅,美麗鄉村。提升基礎設施等級,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美化人居環境。構建內聯外通的綜合交通體系。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兩輪驅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明確發展定位與目標021、底線約束落實2、空間格局優化3、國土空間規劃分區4、鄉域國土用地布9、局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嚴守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保障糧食安全底線耕地保護目標:上級分解下達耕地保護目標面積5707.34公頃,至規劃末期,火紅鄉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747.35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上級分解下達永久基本農田面積3223.03公頃,至規劃末期火紅鄉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3224.40公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火紅鄉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必須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變用途。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2.1 底線約束嚴守生態10、保護紅線維系全域生態安全底線上級分解下達生態保護紅線面積3048.38公頃,至規劃末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3048.52公頃。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的建設活動。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優化國土空間格局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鄉域國土空間開發和保護,強化國土空間底線管控,科學配置國土空間資源,構建“一心、兩帶、三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兩帶三片綜合服務核心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11、ips Land and Space2.2 空間格局優化火紅梁子生態保護帶牛欄江生態保護帶優質農業集中片區特色農業生產片區生態保護發展區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礦產能源發展區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劃定3048.52公頃,占國土面積比例為11.39%。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或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自然區域,主要位于生態保護紅線集中劃定的區域。劃定3515.27公頃,占國土面積比例為13.14%。為維護國12、家糧食安全,切實保護耕地,促進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永久基本農田相對集中需嚴格保護的區域劃為農田保護區。劃定9970.48公頃,占國土面積比例為37.26%。農田保護區外,以農業生產發展為主要利用功能導向劃定的區域。嚴禁集中連片的城鎮開發建設。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禁止占用耕地建窖、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礦、取土、挖田造景造湖、超標準建設綠色通道等。劃定15.46公頃,占國土面積比例為0.06%。應嚴格控制采礦權數量,合理確定礦區范圍。上規模、提質量,嚴禁大礦小開,將資源開發利用和礦山生態環境保護進行有機統一。劃定693.82公頃,占國土面積比例為2.59%。13、農田保護區外,為滿足農林牧漁等農業發展以及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為主的區域。規劃重點發展的村莊用地區域,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村莊公共服務水平,因地制宜發展村莊產業。劃定4424.20公頃,占國土面積比例為16.53%。生態保護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自然區域。2.3 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林業發展區劃定5089.77公頃,占國土面積比例為19.02%。主要分布在以農民集中生活生產配套為主的農村及耕作周邊區域。林業發展區實行“村莊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的管制方式。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4、12035年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2.3 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2.4 鄉域國土用地布局 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一級類代碼一級類名稱地類面積(公頃)占比(%)一級類代碼地類名稱地類面積(公頃)占比(%)01耕地5747.35 21.48 10工礦用地29.26 0.11 02園地431.65 1.61 11倉儲用地0.70 0.0015、1 03林地14751.47 55.13 12交通運輸用地109.79 0.41 04草地2651.82 9.91 13公用設施用地14.64 0.05 05濕地76.87 0.29 14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12.56 0.05 06農業設施建設用地268.43 1.00 15特殊用地8.13 0.03 07居住用地536.00 2.00 16留白用地3.96 0.01 08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15.84 0.06 17陸地水域270.76 1.01 09商業服務業用地3.38 0.01 23其他土地1824.90 6.82 合計26757.54 100.00 031、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2、歷16、史文化保護與傳承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3.1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強化水資源流域保護,提升水環境質量:實施牛欄江保護區建設,沿河建設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河道常態管護,水質凈化。實施火紅鄉水系保護工程建設,對全鄉人飲水源點、溝、箐劃定保護帶,對經過村莊等居住區建設水系保護工程。完善鎮村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并適度提高污水排放標準。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城鄉供水安全:規劃新建冬瓜林水庫、龍樹水庫、冒沙井水庫、三17、甲水庫、銅廠水庫。實施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解決鄉域農業灌溉缺水狀況和中心鎮區供水問題。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至2035年,耕地保護目標不低于5747.35公頃,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低于3224.40公頃。推動土地整治項目,提升耕地質量等級:推進土地整治,分階段推進耕地提質改造,著力提升耕地產能。加強耕地生態保護: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或改造中低產田,提高耕地的生產功能并盡可能保持或發揮其生態服務功能;在耕地利用過程中保證耕地土壤不受污染保護耕地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功能。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耕地后備資源補充空間:火紅鄉共劃定耕地后備資源補充空間總規模257.19公頃。主要分布于橋邊村、柴山村、冬瓜林村、巖18、腳村、冒沙井村、羅布邑村和耳子山村。統籌資源保護與利用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3.1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落實會澤縣劃定的林地后備資源補充空間:火紅鄉共劃定林地后備資源補充空間總規模144.21公頃。主要分布于田灣村、耳子山村、龍樹村、格枝村。保護區和生態公園建設:實施10053.77公頃火紅梁子保護區建設,設立望監測站、配套相應旅游設施。適當育林,為鄉集鎮生態安全設置生態屏障。實施水源林保護開發:在集鎮和村組水源地、水庫、壩塘旁進行樹種改造,19、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生態資本”運行機制。名木古樹開發保護:對火紅鄉珍貴名木古樹進行保護開發,登記造冊后劃定保護帶。統籌資源保護與利用林地資源保護與利用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明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目錄及范圍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遺產分布圖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3.2 文化資源保護與傳承小田壩營盤遺址市級清水洞碑刻縣級橋邊尖山起義紀念館縣級橋邊革命烈士墓群縣級統籌資源保護與利用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明確非物質文化遺產20、保護原則以人為本活態傳承分級保護搶救瀕危整體保護真實傳承保護優先協調發展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3.2 文化資源保護與傳承推進保護傳承:對遺留的古建筑,以保護、修繕為主,最大限度保持歷史風貌。融入城鄉建設:鄉集鎮老街以保護修繕為主,鄉集鎮外的其他鄉域范圍系統保護、利用、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充分串聯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延續歷史文脈、推動鎮村高質量發展,促進鄉域旅游發展。加強活化利用:通過對歷史建筑的修繕、改造,使其更好地融入鄉域服務功能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發動鄉域居民共同保護歷史建筑、傳統文化,留住鄉域歷史記憶。21、統籌資源保護與利用041、鎮村體系構建2、村莊布點優化3、產業空間布局4、特色風貌塑造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鄉集鎮中心村一般村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4.1 鎮村體系構建橋邊村灣子村龍樹村阿拉米村巖腳、許家院、田灣、勺沖角、三甲、泥黑、羅布邑、格枝、耳子山、冬瓜林、滴水巖、臭水、柴山、冒沙井推進全域鎮村統籌發展依據火紅鄉現狀人口規劃情況及火紅鄉近五年常住人口變化情況,結合會澤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人口專題,科學預測人口規模。綜合考慮人口規模、村莊類型、經濟職能、輻射范22、圍等因素,按照“優化資源配置、增強服務能力、引導人口集聚、便于鄉村治理”原則,構建“鄉集鎮中心村一般村”三級鎮村體系。2020年鄉域常住人口2.26人2025年鄉域常住人口2.09人2035年鄉域常住人口1.87人注:數據來源為2021年變更數據、云南省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入庫數據。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集聚發展類照片耳子山村、橋邊村、臭水村等3個村子。引導村莊規模較大、發展潛力較強、區位優勢明顯、人口和經濟集聚態勢良好的村莊在原有規模基礎上有序推進改造提升,激活產業、優化環境、提振人氣,保護保留鄉村風貌。鼓勵發揮自身優勢,強23、化主導產業支撐,引導村莊居民點集中建設,在村莊建設邊界內合理布局各類用地,引導周邊自然村居民向該類型村莊集聚,支持農業、休閑旅游服務等專業化村莊發展整治提升類照片格枝村、泥黑村、龍樹村等15個村子。針對人居環境短板弱項多、建筑風貌零亂,存量建設用地資源富裕及國土綜合整治潛力大、生態修復任務重的村莊,以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配套完善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為重點;對建設強度、建筑風格進行管控和引導;改善提升村莊生活、生產、生態品質,該類村莊原則上不再新增村莊建設用地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4.2 村莊布點優化推進全域鎮村24、統籌發展綜合考慮區位交通、人口規模、經濟社會發展等現狀和變化趨勢及縣級村莊專題,根據指南要求將鄉內村莊劃分為集聚發展類(3個)、整治提升類(15個)兩種類型。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4.3 產業空間布局依托豐富的資源生態優勢,著力打造“綠色生產”產業樣板,發揮比較優勢,突出產業聯動、旅游服務、生態供給三大功能。一心一軸三片復合型光伏產業核心三產融合聯動軸優質農業集中片區特色農業生產片區生態林牧發展片區推進全域鎮村統籌發展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5、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4.3 產業發展布局鞏固優化第一產業。黑山羊、馬鈴薯、人工菌、野生菌產業是全鄉經濟支柱和主要來源,按照“市場引導、計劃種植、優化布局、主攻單產提高產量”的方針做大農產品加工產業。繼續完善種植產業扶持政策,把扶持重點轉向扶持重點村、專業村和龍頭企業,擴大融資渠道,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食用菌產業;抓好高優生態食用菌基地建設規劃,努力提高產量和質量。繼續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在增強馬鈴薯、黑山羊等高原特色品牌優勢的基礎上,逐步推廣“林下經濟”,拓展種植中26、藥材、蔬菜等,建立高效的經濟產業模式,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等方式形成糧經復合高效農業區。積極拓展第二產業。加大對轄區企業的扶持力度,依托馬鈴薯、人工菌提質增效發展,特色農林產品精深加工(馬鈴薯、人工菌等)和綠色食品加工(果蔬及農副產品),在現有水電開發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光伏、林業碳匯等清潔能源開發,以生態產業為重點,做精第二產業,形成綠色低碳、生態工業示范區。以農場、莊園為特色的第三產業。依托黑山羊基地、鄉村旅游,打造集文化體驗、休閑觀光區于一體的綠色生態度假區。突出火紅依山居頂的特色,形成山、水聯動旅游區,以旅游服務為核心,深化形成以山林休閑度假、特色鄉村旅游等多種類型27、的三產發展導向,推進集“產、展、銷、游、娛、購”為一體的農場、莊園等的建設。做精一產做優二產做特三產推進全域鎮村統籌發展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4.4 特色風貌塑造充分考慮火紅鄉自然生態要素、歷史遺存要素、人文資源要素等,構建鄉域“牛欄江生態景觀風貌區、特色林果景觀風貌區、鄉村聚落特色風貌區”三片區的風貌格局。推進全域鎮村統籌發展牛欄江生態景觀風貌區特色林果景觀風貌區鄉村聚落特色風貌區基于牛欄江沿岸熱帶氣候條件,結合該片區生態修復、打造牛欄江28、生態景觀風貌區依托火紅鄉西部特色林果莊園種植產業,結合火紅梁子打造獨具地域特色的特色林果景觀風貌區利用集鎮區地勢平緩的條件,結合各村莊建設果蔬等產業,打造生態環境優美的鄉村聚落特色風貌區051、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2、農村生態環境治理3、國土綜合整治4、礦山生態修復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提升水生態環境修復治理水土流失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提升森林質量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5.1 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將火紅鄉水土流失極脆弱區納入水土流失修復重點區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29、。將火紅鄉水土流失極脆弱區納入水土流失修復重點區域。重點開展牛欄江水環境綜合治理,提升河湖濕地生態系統功能。對區域內采伐火燒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宜林地等區域作為森林生態修復的重點區域將火紅鄉自然保護地(云南會澤牛欄江省級森林公園)、公益林(國家級和省級)、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等級評價中的極重要區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修復的重點區域。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修復工程:加強水環境和石漠化治理,石漠化生態修復區域主要位于泥黑村、灣子村。因地制宜提出生態修復措施;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增強水土保持能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邊坡治理、土壤基層改良、植被修復。立足于當地自然與人文特色,通過鄉土景觀元30、素的運用,營造與自然環境相協調的村容村貌。拆除村莊及周邊亂搭亂蓋違法違章建筑。注重村莊整體風貌打造,維護好村莊的山、水、林、田、園、村的空間肌理,保持村莊布局與山體、河流水系道路走向、景觀視野的完整性、協調性,形成山、村、景錯落有致、和諧統一的自然風光。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構建全域統籌的總體格局加強村莊風貌控制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推進村莊廁所革命,建設無害化公廁,通過改廁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條件。加強農村兩污治理,在人口集中區域合理布局垃圾收集、污水處理設施。保障基礎設施建設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31、 Land and Space5.2 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推動農村生態環境治理,補齊環境設施短板:公共服務設施方面:開展農村治危拆違、廁所革命、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垃圾無害化處理、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路域環境整治,推進“農村四好路”創建。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建設用地整治農用地整治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5.3 國土綜合整治落實“三舊”改造及人居環境整治,保留城鎮文脈,通過完善公共配套、市政交通設施,消除安全隱患,32、增加公共開敞空間等提升生活品質。開展農村建設用地提效工程,推進盤活農村低效用地,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用地保障。落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重點工程。因地制宜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耕地恢復。逐步實現細碎化耕地集中歸并、連片耕種,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落實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工程。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耕地恢復治理,強化閑置土地的處置和盤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構建全域統籌的總體格局061、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2、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3、綠色安全的市政設施體系4、安全韌性的基礎設施網絡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33、5年構建內外通暢的對外交通網絡(G85銀昆高速、羅火線、上村至迤車牛欄江沿江公路)。提升鄉域內縣、鄉道道路等級。鄉鎮至泥黑、龍樹、灣子村等北部區域的交通功能由Y031、Y173承擔。鄉鎮至冬瓜林、冒沙井、阿拉米村等南部區域的交通功能由羅火線、Y042、Y020、Y049承擔。在橋邊村現狀加油站1處,冬瓜林布局加油站1處,耳子山布局新能源充電場1處。結合各村活動場所、開敞空間設置停車場并結合道路劃定停車位,配置客運站1處,各行政村布局農村客運站點1個,加強鎮村交通聯系。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6.1 便捷高效的綜合34、交通體系加強各類基礎設施統籌建設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6.2 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各類基礎設施統籌建設完善多級生活圈,以村莊等級為基礎,構建“集鎮村組”均衡的三級公共服務中心體系。鄉鎮級:火紅鄉鄉鎮級設施較為齊全,規劃新增農業服務中心、商貿服務中心、鄉鎮公園三類設施。村級:火紅鄉村級設施欠佳,規劃新增文化站(含黨建文化設施)、活動廣場(配建健身設施)、紅白禮堂、三類設施。組級:火紅鄉組級設施匱乏,根據人口情況配置公廁、污水處理設施、小35、游園。環衛工程信息工程電力工程排水工程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給水工程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采用分片區集中供水,鄰近村莊供水設施共建共享,整合農村水源資源,建設因地制宜的農村集中安全飲水工程。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保障水資源安全、推進水質提升工作,加快水廠新建改造工程,建設安全高效的供水體系。規劃逐步完善鄉集鎮、村莊排水設施,要求鄉集鎮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溝渠,污水經污水處理廠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標后排放或中水回用。中心村和自然村應配套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36、科學預測地區用電負荷發展水平,提高電網受電、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合理規劃布置變電站用地,控制高壓走廊布局及用地,促進電網發展與城市建設相協調。到2025年,全面普及鄉村光纖網絡、4G及部分區域5G無線通訊。到2035年實現鎮區5G網絡全覆蓋。大力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電子商務進社區、跨境電子商務以及線上線下融合互動。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制度,到2025年,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全覆蓋全處理,95%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到2035年,在行政村級別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率達100%。6.3 綠色安全的市政設施體系加強各類基礎設施統籌建設完善抗震避難體系健全消防體系規劃提高37、防洪抗旱能力提升氣象災害預警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控制地質災害威脅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做好搶險救災準備;預報區基層群測群防員、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等人員注意查看隱患點的變化情況,將監測結果及時告知受威脅對象,提示注意防范。建立立體氣象監測網絡,全面提升氣象災害綜合防御能力。優化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構建安全可靠,調度高效的防洪抗旱減災管控體系。建設“鄉集鎮-村莊”二級消防網絡體系,配置相應消防設施。保證設防標準,提高生命線設防要求,加快避難場所建設。完善應急體38、系保障建設以綜合應急救援,專業應急救援的隊伍體系,建成鎮村兩級保障體系。加強各類基礎設施統籌建設6.4 安全韌性的基礎設施網絡071、實施傳導2、近期行動計劃3、實施保障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完善實施傳導機制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7.1 實施傳導構建“總體規劃+詳細規劃”規劃傳導體系總體規劃作為傳導落實曲靖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會澤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關研究并指導下層次詳細規劃編制的依據。詳細規劃建立以村莊規劃為核心的詳細規劃傳導機制,結合“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39、規劃入“一張圖”數據庫,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依據,不得突破相關約束性要求。落實總體規劃的指標傳導和空間管控要求。綠色出行與城鄉暢通工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提質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落實重大基礎設施行動落實鄉村振興行動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落實生態修復與土地綜合整治行動地災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水環境質量、污水處理、河岸治理,森林撫育、森林病蟲害治理、植樹造林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快低效用地梳理盤活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百千萬”示范工程,加快形成“一村一品”發展格局,40、以美麗村莊、示范村莊進行示范引領建設,鞏固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生產基地空間,建設宜業鄉村、和美鄉村落實城鄉融合建設行動完善實施傳導機制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7.2 近期行動計劃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火紅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完善實施傳導機制Overall Planning of Huohong Town ships Land and Space7.3 實施保障建立“實施監測評估維護”機制納入全市統一、上下聯動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立“實施-監測-評估-維護”機制,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定期評估機制,加強規劃實施監管健全監管與考核機制根據規劃方案,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監管考核。明確考核制度、監督監測等,構建考核評價體系,強化考核結果運用,保障規劃落地實施。完善公眾參與機制規劃實施過程中,切實保障公眾知情、參與和監督權,加強公眾參與度,發揮公眾媒體監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