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4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54181
2024-08-06
40頁
16.44MB
1、瀘水市大興地鎮人民政府 2024年7月 注:本次成果為草案公示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總體規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劃(2022021 1-20352035年年)公眾征求意見稿公眾征求意見稿 前言前言 大興地鎮地處滇西橫斷山脈縱谷區,屬怒江流域,西側為高黎貢山,東側為碧羅雪山,怒江由北向南穿越而過,形成兩山夾一江的山水格局。范圍內山高、谷深、平地少,呈現90%以上山地的特殊自然地理格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決策部署,嚴格落實云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怒江2、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瀘水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相關要求,瀘水市自然資源局會同大興地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大興地鎮未來十五年空間發展的指南、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是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實施空間治理,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規劃范圍與期限 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包括鎮域和中心鎮區兩個層次。鎮域范圍:大興地鎮全部行政轄區范圍,全鎮魯奎地、卯照村、木楠村、四排拉多、團結村、自扁王基、自基村,總面積為385.66公3、頃。中心鎮區范圍:大興地鎮中心鎮區西至國道219,東至怒江沿岸,面積為49.05公頃。規劃期限 本輪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示意圖 鎮域范圍 中心鎮區范圍 目錄目錄 MULUMULU 規劃定位與目標規劃定位與目標 0101 國土空間結構與用地布局國土空間結構與用地布局 0202 資源保護與利用資源保護與利用 0303 鎮村統籌發展鎮村統籌發展 0404 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0505 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 0606 中心鎮區規劃中心鎮區規劃 0707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 0808 1.14、.1.1.發展定位發展定位 1.2.1.2.規劃目標規劃目標 1.1 發展定位 1.2 規劃目標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1.1 發展定位 根據上位規劃、區域發展趨勢、市場發展需求 和自身發展條件明確大興地發展總體定位:全州飼草供應基地 東西部協作示范中心 光伏基地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1.2規劃目標 大興地鎮國土空間格局得到優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糧食安全更加穩固,新型綠色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鄉村建設行動取得明顯成效,鄉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鄉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農村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農民獲得感、幸5、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20252025年近期目標年近期目標 20352035年遠期目標年遠期目標 建立與鎮域社會、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護相適應的鎮村居民點體系。完善鎮域基礎設施和社會設施,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結構協調、規模有序的鎮村居民點體系,為城鎮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1.1.1.1.發展定位發展定位 1.2.1.2.規劃目標規劃目標 2.1 2.1 底線管控底線管控 2.2 2.2 空間布局空間布局 2.3 2.3 規劃分區規劃分區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2.1底線管控 底線管控 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 生態保護紅線 城鎮開發邊界 大興地鎮現狀耕地面積1937.35公頃6、,上級下達大興地鎮耕地保護目標任務為1936.20公頃,實際劃定耕地保護目標1937.23公頃。上級下達大興地鎮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352.87公頃,實際劃定永久基本農田366.91公頃,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面積占現狀耕地的18.93%。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國土資規20181號文等要求進行管理,區內從嚴管控非農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鼓勵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整治,提高永久基本農田質量,為實施國家重大交通、能源、水利及軍事用地,確實難以避讓的,按程序進行論證、補劃和報批。大興地鎮上級下達生態保護紅線任務13295.00公頃,大興地鎮實際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3333.87、4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34.57%。根據自然資2022142 號文件要求進行管控,整個區域應以嚴格保護、禁止開發區域進行管理,實行最嚴格的準入制度。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外,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僅允許以下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大興地鎮城鎮開發邊界26.24公頃,全部為集中建設區。城鎮開發邊界劃定實施后,非因法定事由并經法定程序,不得擅自改變。依法確需調整城鎮開發邊界的,按照原劃定批準程序辦理。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2.2空間布局 總體格局 兩屏:高黎貢山、碧羅雪山生態屏障;一廊:怒江生態廊道;一軸:沿怒江和“美8、麗公路”的特色經濟發展軸;一心:燈籠壩產業主中心、維拉壩產業副中心。農業空間格局 三帶:沿江經濟帶、半山經濟帶、高山經濟帶 兩區:西部特色種植區位于怒江西岸,重點發展以核桃、草果、柑桔等為特色的種植業,輔以生豬、山雞等養殖業;東部綠色產業區位于怒江東岸,重點發展核桃、蔬菜等綠色種植業,輔以牛、山雞、蜜蜂養殖等綠色產業。生態空間格局 一廊:怒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廊道 兩屏:碧羅雪山生態屏障、高黎貢山生態屏障形成的天然自然生態屏障。多片:即高黎貢山國家公園(擬建)、三江并流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紅線等以自然保護為主的生態斑塊。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2.3規劃分區 全鎮共劃定生態9、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和礦產能源發展區六個一級規劃用途分區;共劃定城鎮集中建設區、城鎮彈性發展區、特別用途區、工業拓展區、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林業發展區、牧業發展區八個二級規劃用途分區。一級規劃分區 二級規劃分區 占比 生態保護區 34.57 生態控制區 0.68 農田保護區 0.34 城鎮發展區 小計 0.07 城鎮集中建設區 0.07 城鎮彈性發展區 0 特別用途區 0 工業拓展區 0 鄉村發展區 小計 44.37 村莊建設區 0.57 一般農業區 42.35 林業發展區 1.44 牧業發展區 0 礦產能源發展區 19.95 合計 100 1.1.1.1.10、發展定位發展定位 1.2.1.2.規劃目標規劃目標 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 林地資源保護與利用 水資源保護與利用 礦產資源保護與利用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3.1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 耕地耕地資源資源現狀現狀 大興地鎮現狀耕面積為1937.35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5.02%,其中水田88.86公頃,占全鎮耕地面積的4.59%;旱地1848.49公頃,占全鎮耕地面積的95.41%,無水澆地。嚴格嚴格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耕地占用結合耕地后備資源進行補足保證耕地數量不減少地占用結合11、耕地后備資源進行補足保證耕地數量不減少,全鎮現狀耕地資源全鎮現狀耕地資源19371937.3535公頃;通過公頃;通過國士綜合整治項目安排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耕地體制改造國士綜合整治項目安排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耕地體制改造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與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與治理,實現耕地質量不降低實現耕地質量不降低。保護與利用保護與利用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3.2林草濕資源保護與利用 正文(思源黑體18號)。林地資源林地資源 國家公益林國家公益林 省級公益林省級公益林 森林森林 天然林天然林 保護與利用保護與利用 落實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制落實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12、任制,做好考核評價做好考核評價工作工作,啟動林長制工作試點啟動林長制工作試點,聘用各類護林員聘用各類護林員,實現鎮實現鎮、村村、組的三級管理模式組的三級管理模式。草地資源草地資源 大興地鎮現狀草地類型全部為其他草地大興地鎮現狀草地類型全部為其他草地,面積統計為面積統計為858858.4141公頃公頃,占國土面積的占國土面積的2 2.2323%。保護與利用保護與利用 任何單位或個人申請使用草地任何單位或個人申請使用草地,須向當地林草部門申須向當地林草部門申請草地使用許可請草地使用許可,獲得許可后方可使用獲得許可后方可使用。申請者必須提供申請者必須提供草地使用計劃書草地使用計劃書,并承諾對草地資源13、進行保護和合理利用并承諾對草地資源進行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資源濕地資源 大興地鎮現狀濕地全部為內陸灘涂大興地鎮現狀濕地全部為內陸灘涂,面積統計為面積統計為8282.0101公頃公頃,占國土面積的占國土面積的0 0.2121%。保護與利用保護與利用 開展濕地分級認定工作開展濕地分級認定工作,加強濕地保護管理加強濕地保護管理,完善濕完善濕地資源保護管理體制地資源保護管理體制,推進濕地依法執政推進濕地依法執政,使濕地資源保使濕地資源保護管理工作進入科學化護管理工作進入科學化、規范化規范化、法制化軌道法制化軌道。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3.3水資源保護與利用 1 1)水水資源現14、狀資源現狀 加快流域岸線劃定及保護工作加快流域岸線劃定及保護工作,規劃建設大興地鎮自扁王基抗旱應急引水工程、瀘水市團結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怒江干流瀘水境內綜合治理項目。計劃建設大興地鎮聽命河治理工程、大興地鎮團結片區山洪治理工程、大興地鎮魯奎地片區山洪治理工程、大興地鎮四排位多片區山洪治理工程、喇嘛窟水庫、水土保持檢測體系及站點建設、基層水利服務站建設項目。加快河加快河(湖湖、庫庫)長制管理系統和水土保持長制管理系統和水土保持監測站建設監測站建設,有序推動智慧水利建設有序推動智慧水利建設。大興地鎮境內河流隸屬怒江水系。怒江在境內流程20余公里。境內主要河流有銀河洛河、木楠河、魯初洛河、15、王拉洛河、依地洛河、滴密洛河、哈瑪腮洛蓋河、南早洛河、聽命河、自基河、維拉壩河、芭蕉河等入江河流12條,河流總長度80.7千米,流城面積269.6平方千米,目前已開發3 條河流,年發電量達37.2 萬千瓦時。保護與利用保護與利用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3.4礦產資源保護與利用 礦產礦產資源現狀資源現狀 大興地鎮采礦用地面積為12.02公頃。已設立采礦權范圍4個,面積為7717.30公頃。嚴格遵循可持續利用嚴格遵循可持續利用、科學規劃和法制化管理的原則科學規劃和法制化管理的原則,采取資源調查和評價采取資源調查和評價、推進推進礦業行業轉型升級礦業行業轉型升級、強化環境保護16、和安全管理強化環境保護和安全管理、加強監督執法和懲治違法行為等措施加強監督執法和懲治違法行為等措施,保障保障3939.1212公頃公頃現狀采礦用地現狀采礦用地和和6 6個個已設立采礦權范圍已設立采礦權范圍的可持續利用和社會經濟的健康的可持續利用和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發展。保護與利用保護與利用 4.1 人口規模預測 4.2 鎮村體系構建 4.3 村莊布局優化 4.4 產業空間布局 4.5 城鄉風貌引導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4.1人口規模預測 現狀人口分析 2020年大興地鎮常住人口為13555人,常住人口在2010-2020年之間減少了2690人,隨著鎮域經濟水平的不斷17、提高,以及大興地鎮區燈籠壩和副中心維拉壩的快速發展,近幾年人口較為穩定。2020年末大興地鎮戶籍人口總數為16643人,2010-2020年戶籍人口呈現波動趨勢,但總體趨于平穩。受易地扶貧搬遷等因素的影響,鄉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建設區快速聚集,推動城鎮人口、城鎮化水平快速增長。鎮域人口與城鎮化預測 總人口:預測2025年鎮域總人口1.31萬人,2035年總人口1.25萬人。戶籍人口:規劃預測2025年戶籍人口16424人,2035年戶籍人口16195人。城鎮化率與城鎮人口:規劃預測2025年城鎮化水平達到37.24%,城鎮人口達到5250人;2035年城鎮化水平達到45.46%,城鎮人口達到56718、0人。常住人口與城鎮化預測一覽表 類型 現狀數據(2020年)預測方法 預測結果 2025年 2035年 常住人口 13555人 綜合分析法 綜合增長率法 13149人 12472人 戶籍人口 16643人 回歸分析法 周期分析法 綜合增長率法 16424人 16195人 城鎮化率 37.24%綜合增長率法 39.93%45.46%城鎮人口 5048人 5250人 5670人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4.2鎮村體系構建 綜合考慮人口規模、村莊類型、經濟職能、輻射范圍等因素,按照“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個等級,構建鎮村體系。總體形成:“鎮區中心村基層村”的三級村鎮體系結構。19、等級 區域 鎮區 燈籠壩、維拉壩 中心村 木楠、團結、魯奎地、自基、自扁王基、卯照、四排拉多 基層村 鎮區及中心村以外的村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4.3村莊布局優化 結合已編制村莊規劃和各村組發展演變趨勢,將全鎮7個村莊劃分為特色保護類2個、城郊融合類1個、集聚發展類1個、整治提升類3個。行政區名稱 行政村類型 自然村個數 魯奎地村委會 整治提升類 10 卯照村委會 特色保護類 14 木楠村委會 整治提升類 10 四排拉多村委會 特色保護類 12 團結村委會 整治提升類 6 自扁王基村委會 城郊融合類 6 自基村委會 集聚發展類 4 合計 62 16%23%16%1920、%10%10%6%自然村個數 整治提升類 特色保護類 整治提升類 特色保護類 整治提升類 城郊融合類 集聚發展類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4.4產業空間布局 結合鎮域和各行政村自然條件、區位條件和現狀經濟發展情況,“一軸”即沿怒江和“美麗公路”的大滇西旅游產業發展軸。“三帶”即沿江經濟帶、半山經濟帶、高山經濟帶;“兩區”西部特色種植區、東部綠色產業區;西部特色種植區:位于怒江西岸,重點發展以核桃、草果、柑桔等為特色的種植業,輔以生豬、山雞等養殖業;東部綠色產業區:位于怒江東岸,重點發展核桃、蔬菜等綠色種植業,輔以牛、山雞、蜜蜂養殖等綠色產業“雙中心”:產業主中心燈籠壩 21、產業副中心位于維拉壩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4.5城鄉風貌引導 大興地鎮是傈僳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生活和文化上保留了傈僳族鮮明的特征,規劃總體風貌定位為高山峽谷傈僳族特色風貌區高山峽谷傈僳族特色風貌區。風貌定位風貌定位 芭蕉河景區是瓦拉亞窟景區的組成部份,位于大興地鎮西部,主要展示景區良好的自然資源和秀麗的自然風光。芭蕉河風景區芭蕉河風景區 傈僳族特色風貌區傈僳族特色風貌區 包括了鎮域中部沿怒江兩岸各村委會,以傈僳族文化特色風貌展示為主的特色風貌區。風貌定位風貌定位 規劃根據鎮域內自然、人文資源稟賦、基礎設施條件、現狀產業基礎等條件,形成“一心、一帶、兩區”的鎮域風貌格22、局。5.1 道路交通設施體系 5.2 市政基礎設施體系 5.3 綜合防災減災體系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5.1道路交通設施體系 干線公路干線公路 農村公路農村公路 保留現狀G219,將有利于加快怒江社會經濟發展和旅游資源開發,推進沿線鄉鎮城鎮化發展和脫貧步伐。行政村與G219之間的連接道路,規劃為四級公路,規劃紅線寬度6.5米。增加農村公路路網提升改造,由單車道改為雙車道,按四級公路標準建設。構筑具有較強區域輻射力,高效暢達的一體化、現代化客貨運交通體系,促進大興地鎮與瀘水市區聯動發展。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5.2市政基礎設施體系 供水供水 23、加強供水設施建設,構建一體化供水格局。新建大興地水廠,保障鄉鎮供水安全,加大投入補齊鄉鎮供水安全短板。排水排水 加強排水設施建設,構建生態、安全環境。擴建大興地污水處理廠,完善污水、污泥處理,加強污水再生利用及雨水資源化利用。電力電力 保障區域電力供給,35KV大興地變電站擴容,由2.5+8MVA擴容為28MVA。燃氣燃氣 構建供需平衡天然氣系統,近期建設LNG氣化站場,遠期從六庫街道延伸天然氣管網到大興地鎮供氣。通信通信 加強信息網絡建設,構建智慧網絡平臺,做好5G站點建設,規劃一座通信局站。環衛環衛 建立和完善資源回收系統,推動垃圾無害化處置,生活垃圾通過垃圾壓縮車壓縮后轉運。瀘水市大興地24、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5.3綜合防災減災體系 完備災害預警應急預案,強化指揮協調系統 防震抗震防震抗震 地質災害地質災害 防洪排澇防洪排澇 消防安全消防安全 人防人防 嚴格管控重大危險源嚴格管控重大危險源 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抗震設防烈度均為8度,城市重要建筑物、生命線工程應提高1度設防,構建分布式的應急避難場所體系和網絡化的應急救援疏散通道系統。進一步建立健全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網絡,采用先進技術手段,形成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時自動化檢測預警網絡,加強地質災害治理。加強防洪排澇排水基礎設施網絡建設,通過源頭控制、管網梳理、內河治理、推行生態治水理念等舉措,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建設25、城鎮消防安全布局,建立統一的消防安全應急指揮系統,構建森林防火系統;加強消防通信、消防供水等相關配套建設完善。考慮總體防空抗毀功能,并兼容平時的防災功能,綜合協調規劃道路系統、避難隔離場地布局、預警系統、城市基礎設施以及人防工程建設。構建城鄉綜合防災減災體系 加強源頭治理,提高應急防護與處置能力,降低危險源事故風險。完善應急信息系統,提高監測預警能力 完善應急預案系統,提高服務實戰能力 完善實戰演練系統,提高駕馭局勢能力 完善應急保障系統,提高處置保障能力 整合救災應急指揮功能 健全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機制 6.1 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 6.2 國土綜合整治 6.3 礦山生態修復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26、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6.1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 西部高黎貢山生態功能區、中部碧羅雪山生態功能區 該區域涵蓋了重要自然保護區、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國家級的生態公益林以及一些生態環境極敏感的區域。水土流失防治重點區 水環境和水生態修復重點區 木楠村委會是大興地鎮水土流失防治重點區域,極脆弱區面積為344.05公頃。根據大興地鎮實際情況,怒江流域作為大興地鎮水環境和水生態修復重點區域,面積183.05公頃。推進生態系統修復 系統治理江河湖庫水系,修復水生態環境;精準提升森林質量,重點對怒江沿線、公路兩側、城鎮周邊、邊境屏障等區域進行綠化美化、生態景觀修復;加快推進重要濕地保護與修復,實施重27、要濕地修復與綜合治理;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系統功能提,加快對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區域的生態保護和修復;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6.2國土綜合整治 大興地鎮農用地適宜整治規模為331.12331.12公公頃頃,主要分布在魯奎地村委會、四排拉多村魯奎地村委會、四排拉多村委會委會。農用地整治重點區域:魯奎地村、卯照村、魯奎地村、卯照村、四排拉多村、自扁王基村、自基村四排拉多村、自扁王基村、自基村,整理規模298.74298.74公頃公頃。農用地整治新增耕地潛力:10.96公頃。農村建設用地整治農村建設用地整治 理論潛力理論潛力:理論潛力為145.18公28、頃 現實潛力:現實潛力:現實潛力為12.92公頃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6.2國土綜合整治 礦山修復重點治理區 大興地鎮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重點治理區有2個,共計1.581.58公公頃。頃。礦山修修復方向 土地占用破壞治理、地形地貌破壞治理、土地復墾及其他治理。采取削坡、錨固、擋墻、護坡、排水、加固、綠化等一系列工程措施。修復內容及原則 開展防治工程 1 2 中心鎮區規劃 7.1.中心鎮區規模與空間結構 7.2.中心鎮區用地布局 7.3.公共綠地與開敞空間 7.4.公共服務設施 7.5.中心鎮區綜合交通 7.6.開發強度與風貌管控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9、2035年)7.1中心鎮區規模與空間結構 中心鎮區范圍中心鎮區范圍 大興地鎮區集中分布于燈籠壩片區,按照“生態優先、緊湊集約”的原則,結合地形、河流、道路等實體地物,劃定大興地鎮中心鎮區范圍49.05公頃,范圍西至城鎮西部山麓,東至怒江沿岸。中心鎮區空間結構中心鎮區空間結構 基于大興地鎮區的現狀特征、周邊自然形態及鎮區發展趨勢,依托聽命河將燈籠壩片區分為南北兩個片區,依托主要道路形成發展軸線,規劃整體形成“一心一軸兩片區”的空間結構。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7.2中心鎮區用地布局 用地布局用地布局 堅持底線優先、綠色發展,優化建設用地布局,處理好增量與存量空間,補足公共30、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短板,提升中心鎮區服務能級。中心鎮區范圍 4949.0505公頃公頃 人均城鎮建設用地指標 4848.2323平方米平方米 城鎮常住人口 54405440人人 城鎮建設用地規模 2626.2424公頃公頃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7.3公共綠地與開敞空間 大興地鎮區背山面水,自然環境優越,加之蜿蜒的聽命河水系穿越鎮區,為大興地鎮開敞空間的形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基礎條件。規劃主要依托現有水系、林地、草地等非建設用地,規劃形成“一核兩帶多點”的開敞空間格局:一核一核 兩帶兩帶 多節點多節點 在怒江和聽命河水系匯合處形成濱水景觀核心 沿怒江水系形成兩條沿河帶狀31、公園,組成“Y”字型軸帶 散布于中心鎮區內的多處微型綠地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7.4公共服務設施 生活圈構建生活圈構建 按照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TD/T1062-2021)要求,大興地鎮中心鎮區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圈1個,服務半徑約1000m,形成服務整個鎮區的公共服務中心,以“補短板”為原則,完善鎮區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公共服務設施布局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7.5中心鎮區綜合交通 道路系統規劃 規劃形成干道、支路和慢行道三個等級的路網結構體系。干道:規劃形成“兩縱”的主干道路網格局,干道規劃紅線寬度為10米。支路:支路32、主要是片區內部聯系干路系統,紅線寬度4-10米。慢行道:慢行道位于中心集鎮東側,怒江西岸,紅線寬度3.5-4.5米。靜態交通規劃 在符合公共停車場設置條件的綠地與廣場、公共交通場站、鎮區道路等用地內可采用立體復合的方式設置公共停車場。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7.6開發強度與風貌管控 開發強度開發強度 大興地鎮中心鎮區用地整體開發強度為級強度區,以多層建筑為主,該地區平均容積率應控制在2.0以內,建筑高度上限為24米。風貌管控風貌管控 規劃將大興地鎮中心鎮區風貌定位為具有本土傈僳文化特色的山地峽谷城鎮具有本土傈僳文化特色的山地峽谷城鎮。規劃將中心集鎮區分為2個風貌分區,包33、括公共建筑風貌區和傳統居住風貌區。聽命河以北大多為公共建筑風貌區,風貌應體現公共建筑特征,體量較大,展現良好的現代城鎮風貌,建筑裝飾體現傈僳族元素。建筑色彩以灰色系、棕色系為主,局部輔以褐、橘等暖色。公共建筑風貌區公共建筑風貌區 傳統居住風貌區傳統居住風貌區 聽命河以南為傳統居住風貌區,整體風格以傈僳族傳統民居建筑為主,注意同山水環境的交融。建筑色彩以暖黃、白色為主,局部輔以紅色、赭紅等暖色,凸顯民居建筑特征。8.1規劃傳導 8.2規劃實施保障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8.1 規劃實施傳導 云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傳導 落實 怒江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34、212035年)傳導 落實 瀘水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傳導 落實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傳導落實 協調 詳細規劃詳細規劃 城鎮開發邊界內:詳細規劃 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 特定行業特定行業、區域專項規劃區域專項規劃 周邊縣市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周邊縣市鄉鎮國土空間規劃 約束性指標主導功能 重要控制線 重大設施 瀘水市大興地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8.2實施保障措施 強化規劃實施的管理 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的國土空間實施機制,認真落實國家、省、市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相關戰略和剛性任務要求。利用國土空間信息平臺 充分利用國土空間信息平臺,統籌多個部門及鎮村協調工作,彌補鄉鎮與上級政府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同時將國土空間信息平臺作為構建國土空間數字化生態的基礎和抓手,促進規劃的實施監督預警管理。實施規劃實施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制度 健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定期評估制度,結合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規劃定期評估結果,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動態調整完善。完善規劃實施監管和考核機制 強化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數據在督查工作中的應用,完善分級管控的責任制和監督考核機制,探索實施督察員按圈層的督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