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市白云街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2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54196
2024-08-06
28頁
5.86MB
1、征求意見稿東陽市人民政府2024年7月白云街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白云木雕城為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落實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展開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87號),根據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開展的具體部署和要求,編制了白云街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本規劃是對白云街道國土空間做出的總體安排,是指導白云街道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是編制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前言|PREFACE南山國家森林公園目錄|CONTENTS01.規劃總則2、GENERAL PROVISIONS1.1 規劃范圍與期限1.2 街道概況04.用地布局LAND LAYOUT4.1 農業空間4.2 生態空間4.3 城鎮空間06.實施保障IMPLEMENTATION GUARANTEE6.1 規劃傳導體系6.2 近期建設計劃6.3 規劃實施監督05.支撐體系SUPPORTING SYSTEM5.1 綜合交通規劃5.2 公共服務體系5.3 市政基礎設施5.4 歷史文化保護5.5 綜合防災減災03.總體格局OVERALL PATTERN3.1 三條控制線劃定3.2 空間結構3.3 用途管制分區02.目標定位TARGET STRATEGY2.1 目標定位2.2 發3、展規模總則GENERAL PROVISIONS1.1 規劃范圍與期限1.2 街道概況01東陽木雕規劃范圍為白云街道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總面積43.20平方千米,包括8個社區、1個林場及白云文化城。1.1 規劃范圍與期限2025年近期2035年遠期2050年遠景展望本次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規劃范圍圖人口規模16.89萬人經濟發展一產:水稻種植;二產:服裝、木雕、塑料;三產:商貿、旅游底圖底數農用地21.74平方千米;建設用地20.96平方千米;未利用地0.51平方千米1.2 街道概況國土空間用地現狀圖02目標定位TARGET STRATEGY2.1 目標4、定位2.2 發展規模觀音塔東銜接上位規劃和文件,立足街道自身發展條件及需求,以商貿文旅融合為重點,打造以白云商貿園區為核心,完善交通、市政、服務設施等配套,塑造東陽市西部商貿物流標桿示范地區。探索并弘揚白云街道特有的木雕工藝傳統,拓展東陽木雕藝術的匠心精神,推動區域內木雕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東義同城橋頭堡 城市商貿中心規劃定位發展目標2.1 目標定位商貿物流示范地匠心文化發展高地加強工業地塊的集中布局,引進高新優質企業,推進園區內重點企業轉型升級,利用多元空間,打造產業示范區。產城融合示范區東陽木雕城二期人口規模至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21.0萬人用地規模至2035年,新增城鄉建設用地面積控5、制在1.2737平方千米城鎮化率至2035年,城鎮化82.1%2.2 發展規模中國木雕文化博覽城03總體格局Overall pattern3.1 三條控制線劃定3.2 空間結構3.3 用途管制分區白云文化城圖例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3.1 三條控制線劃定 經依法劃定后,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其用途。確需調整的,應遵從國家和省相關規定。永久基本農田0.59平方千米 堅持嚴格保護,禁止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生態保護紅線17.64 平方千米 嚴格城鎮開發邊界內開發管控,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管制模式城鎮開發邊界20.57 平方千米國土空間三條控制線圖白云商貿中心6、創藝宜居生活片現代商貿發展片產城融合發展片生態保育片構建“一軸一心、兩廊四片”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2 空間結構城市發展軸,沿世貿大道,串聯軌道站點周邊形成的城市發展軸一軸白云商貿中心一心東陽江生態廊道、南部生態廊道兩廊現代商貿發展片、創藝宜居生活片、產城融合發展片、生態保育片四片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圖例3.3 用途管制分區一級分區(6個)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其他保護利用區二級分區(9個)陸域保護紅線區陸域生態控制區永久基本農田一般區城鎮集中建設區、城鎮彈性發展區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林業發展區特殊用地集中區國土空間用途分區規劃圖用地布局Land layout7、4.1 農業空間4.2 生態空間4.3 城鎮空間04東陽 煕地薈規劃耕地分布圖圖例耕地4.1 農業空間落實耕地保護規劃期末,白云街道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7.05公頃。嚴守耕地數量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以永久基本農田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耕地質量加強溝、渠、路、邊坡綜合治理和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控制農業面源污染。耕地生態建設圖例自然保護地水域管理范圍線生態公益林4.2 生態空間浙江金華東陽南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和浙江金華東陽東陽江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地17.49平方千米包含東陽江、水庫、坑塘水面等水域。水域管理范圍線1.52平方千米包含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生態公益林16.19平方千米落實生態控制線8、生態環境控制線規劃圖規劃新增建設用地主要包括城鎮開發邊界內新增城鎮建設用地新增基礎設施建設用地 包括區域交通設施與特殊用地。堅持存量規劃導向推進老城片區有機更新 提升存量用地使用效率;統籌城鄉居民生活、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 優化利用增量用地;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重大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用地 重點保障市級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用地。4.3 城鎮空間建設用地布局國土空間用地布局規劃圖支撐體系SUPPORTING SYSTEM5.1 綜合交通規劃5.2 公共服務體系5.3 市政基礎設施5.4 歷史文化保護5.5 綜合防災減災05白云輕軌落實區域重大交通設施和干線公路布局,全面提升對外交通互聯互通9、水平,形成“一高一軌道兩干線”的綜合交通格局。綜合交通規劃圖5.1 綜合交通規劃構建高效便捷綜合交通體系 義東高速 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 527國道、八華路一高一軌道兩干線規劃形成“15-10-5”分鐘三級城鄉生活服務圈。實現居民從家步行5分鐘可達各種便民生活服務設施,騎行15分鐘可達各類城鎮社區公共服務設施,以生活圈為單元完善居民生活所需的各類設施,享有高質量生活服務。規劃構建4個“15分鐘生活圈”,分別為“昆溪社區生活圈”、“白云社區生活圈”、“西街社區生活圈”、“接官亭社區生活圈”。家園中心鄰里中心社區服務中心 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文化體育場館、街道公園廣場、便民超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10、家養老服務中心 高中及職業技術教育、文體中心、商貿綜合體、創新創業服務中心、高質量醫療服務、社會治理中心 托幼教育、文化場所、運動場所、便民商業、老人看護、便民服務5分鐘10分鐘15分鐘5.2 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綠色高效市政基礎設施體系 規劃以東陽市第一水廠為供水水源。進行農村供水提質達標改造,采用區域管網延伸供水和單村集中供水兩種形式。優化用水結構,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建設節水型社會。供水網絡高效 規劃污水收集至東陽第一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對農村污水進行收集處理,采用區域管網延伸收集的形式。排水網絡安全 規劃以現狀110kV萬國變作為主供電源,以白云燃氣儲配站為燃氣氣源。改善能源結構,提高供氣11、氣源安全水平,增強天然氣儲運能力,擴大天然氣應用、提升鄉村用氣普及率。能源體系穩定 建設高效化、智能化、機械化的環境衛生治理體系。實現原生生活垃圾“全焚燒、零填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環衛體系協同5.3 市政基礎設施在文物保護點的保護范圍內,不得建設危害文物保護點安全的設施,不得進行可能影響文物保護點安全的活動。劃定保護范圍和周邊建設控制范圍,加強歷史建筑保護范圍內的環境整治。明確歷史文化資源名錄及范圍225.4 歷史文化保護白云洞、厚德堂、天宮寺佛教文化遺址、西甑山題刻、白云洞、革命烈士墓、樂山公祠、貽經堂、石板門堂、繡衣第10處市級文保單位金村祠堂12、樂山公祠、吳山恐龍化石遺址、金星金氏家廟、貽經堂、石板門堂、繡衣第7處文物保護點明確文化資源保護原則樂山公祠 規劃中心城區范圍內按50年一遇標準設防,其他區域按20年一遇標準設防。優化排水防澇策略,構建排水、防澇、防洪三位一體的城市綜合排水防澇體系。23防洪安全體系 堅持統籌安排、突出重點、合理布局、全面預防相結合的原則。一般建筑按設防烈度為6度設防,重要建筑提高1個等級按7度設防。抗震安全體系 消防水源以各城鎮供水管網為主,并結合主干溪流、天然水塘和觀賞水池建設消防碼頭和消防補充水源。設置2處消防救援設施。消防安全體系 規劃人防工程面積人均1.5平方米以上,人均掩蔽面積1.2平方米以上。危13、化品安全體系統籌推進“五大工程”。人防安全體系 做好能快速啟用的防疫應急預案。各類公共設施建設時應充分考慮特殊時期轉為方艙醫院的情況。防疫安全體系5.5 綜合防災減災實施保障IMPLEMENTATION GUARANTEE6.1 規劃傳導體系6.2 近期建設計劃6.3 規劃實施監督06西牌樓圖例城鎮單元生態保育單元(落實東陽市的約束性指標、剛性管控要求和指導性要求)6.1 規劃傳導體系規劃單元劃分規劃指標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耕地保有量建設用地總量城鄉建設用地主體功能區定位13個城鎮單元1個鄉村單元(14個詳細規劃單元)詳細規劃單元劃分圖序號類別名稱級別備注1交通設施527國道東陽市西峴14、互通工程國家級 近期2交通設施甬金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寧波至金華段國家級 近期3交通設施S315三門至龍游公路東陽南午嶺互通工程(原217省道)省級近期4交通設施S315三門至龍游公路東陽十里頭至官清段改建工程省級近期5交通設施義東高速公路東陽江北至南市段省級近期6交通設施37省道配套工程縣級近期7交通設施望江路縣級近期8交通設施金華-義烏-東陽市域軌道交通工程縣級近期9交通設施昌盛路平改立及昌盛路拓寬工程縣級近期10交通設施甑山路西延街道級 近期11交通設施中環路街道級 近期12能源設施金華東陽長征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縣級近期13水利設施東陽市農村供水縣級近期14重大產業項目中國木雕文化博覽城15、項目縣級近期15重大產業項目浙江東陽中國木雕文化博覽城縣級近期16重大產業項目東陽市交通智慧綜合物流園紅線縣級近期17重大產業項目河坑采石場縣級近期18公共設施白云小學縣級近期19城市建設西峴城市更新縣級近期近期建設項目清單6.2 近期建設計劃 加強公眾參與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知識宣傳普及,完善國土空間規劃信息公開、宣傳和發布等制度。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全過程公眾參與,健全駐鎮規劃師制度,鼓勵村民、企業等多方利益主體主動參與規劃制定和決策,搭建多方參與規劃實施的平臺和保障制度,引導社會組織成為代表公眾參與規劃實施的主體,加強社會各界對規劃實施的過程監督。動態調整完善在滿足國家、省、市建設要求基礎16、上,明確重點監督內容和特色監控指標,評估結果作為規劃調整修改的重要依據。依據國家、省、市法律法規的修改條件和程序,結合實際,不斷優化空間布局,科學落實各類新增建設用地,對不可預見的建設項目提出彈性預留空間與原則。建立耕地生態保護修復制度鼓勵采取工程、生物、物理等措施,防治耕地退化,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和提升耕地生態質量和功能,維持生態系統整體穩定,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建立基于規劃實施評估的獎懲機制,根據規劃實施評估結果,對超額完成耕地保有量和林地保有量等自然資源保護的區探索予以產權流轉、建設用地指標傾斜等獎勵;對實施不力的區予以違法突破行為制止,探索多元懲治限制措施。健全存量更新政策開展城鎮存量更新用地定期核查管理,鼓勵采取存量補地價的方式對城市更新用地進行自主或聯合開發。建立以提供公共要素為前提的更新獎勵機制,明確容量獎勵等政策優化方向。優化老舊房屋改造提升改建類和綜合整治類城鎮更新項目建設管理,針對性完善細化日照、消防、防災等管理要求。6.3 規劃實施監督(本規劃成果以最終批復文件為準)歡迎您對本規劃草案提出寶貴意見濱江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