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上黨區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0555
2024-08-12
27頁
10.60MB
1、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山西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意見,依據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加快建立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規劃開發保護制度,西火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側重實施性和可操作性,是對國家、山西省、長治市和上黨區戰略部署的落實和深化,是西火鎮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行動綱2、領,是編制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和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規劃范圍與期限發展定位規劃目標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統籌劃定國土空間控制線營造特色農業空間打造集約建設空間優化產業發展空間彰顯特色魅力空間重要資源保護利用構建方便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完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建立智慧低碳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搭建安全韌性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規劃傳導重大項目與近期建設規劃實施保障目錄01 規劃總則02 目標定位03 優化國土空間總體布局04 構建安全韌性設施網絡05 保障實施與精準傳導01規劃總則規劃范圍與期限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3、規劃(2021-2035年)5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服務長治市構建“兩廊三區、一核一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以人民為中心,加快優化上黨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加快轉變國土開發利用方式,全面提升國土開發質量和效率,全面推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推進區委、區政府“兩園兩地”戰略部署,“六大產業鏈”“九大專業鎮”發展布局、全力打造“宜商、宜居、宜學、宜養”的“四宜”上黨提供空間支撐和要素保障。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61.底線思維,保護優先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2.城鄉融合,優化布局堅持區域協調,加強鄉鎮與周邊地區的生態共保、環境共治、設施共享、產業共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統籌優化城鄉空間和資源配置,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全要素全方位一體化的空間保護開發利用秩序。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結合鄉鎮發展實際,深入挖掘自然稟賦、歷史文化等資源優勢,突出地域特色,創新開5、發和保護方式,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推動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特色城鎮。4.傳承文化,彰顯特色規劃應延續歷史根脈,彰顯西火鎮文化特色,注重鄉土味道,避免貪大求洋,凸顯地域文化,找尋原有文化環境特色并以其為歸依,加強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構建鄉鎮特色空間體系。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本規劃國土空間范圍包括鎮域和鎮政府駐地兩個層次。鎮域范圍為西火鎮行政管轄區域范圍,包括17個行政村,規劃國土總面積為4770.62公頃。鎮政府駐地范圍為城鎮開發邊界內西火村建設區域,規劃總面積為92.80公頃。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6、35年,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規劃期限02目標戰略發展定位規劃目標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9充分發揮地處“三縣交界”,距離鄭州市130公里的區位優勢,以振興小鎮鄉村旅游典范為基礎,持續優化天下都城隍、十泉嶺3A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天子嶺”景區、傳統村落等相關旅游配套建設,推動鄉村旅游、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依托優越的氣候條件、群山環繞的自然景觀、古色古香的民宅風貌,加快推進生態康養的度假旅游,共同打造四宜上黨后花園、文旅康養特色鎮,爭做鄉村振興標桿鎮。聚焦油牡丹、有機蔬菜、金銀花藥、沙棘果、牛羊等優勢特色農7、產品,優化、提升、高質量發展,打造種植、加工、產銷一體的綠色低碳農產品全產業鏈,拓展農業增質增效空間,優化鄉村產業發展格局,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上黨區綠色特優農產品專業鎮。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導向,以綠色發展理念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礦產資源,構建與現代生態文明建設相協調的礦業產業。以綠色發展理念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礦產資源,打造與現代生態文明建設相協調的礦業產業。引導雄山煤業、振興煤業、莊子河煤業、西掌煤業生產技術創新,形成融合礦產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發展路徑,加快推進承華科技再生資源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基地建設,把西火鎮建設成為長治市以鄉鎮為代表的綠色礦業生產基地。2025 實現耕地保8、護、生態管控扎實有效,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取得新突破。各類資源配置更加優化、利用效益明顯提升,初步形成文旅康養特色鎮,基本形成以特色農業、綠色礦產、農文旅游為主的產業體系.民生短板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升,初步建成生態宜居城鎮。2035 糧食安全底線進一步筑牢,生態屏障進一步牢固,生態固碳能力明顯增強,空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開放格局更加完善,山城田水交融的景觀格局更加穩固,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活化利用水平較大提升,全域魅力格局更加彰顯。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得到滿足,全面建成山西省文旅康養特色鎮,長治市綠色礦業生產基地,上黨區綠色特優9、農產品專業鎮。03優化國土空間總體布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統籌劃定國土空間控制線營造特色農業空間打造集約建設空間優化產業發展空間彰顯特色魅力空間重要資源保護利用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1構建“一軸一屏、兩核兩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一軸”聯動融合發展軸“一屏”老雄山生態屏障“兩核”西火綜合服務核心、振興文旅發展核心“兩區”落實鎮域內重點保護與發展空間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2村莊建設邊界城鎮開發邊界耕地保護目標、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堅持底線思維 統籌保護發展將布局集中、用途穩定、具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設施的耕地納入永久基本農田。落實上級的耕地10、保護目標2274.73公頃(3.41萬畝)和2003.21公頃(3萬畝)的永久基本農田。按照節約優先、兼顧未來的要求,劃定城鎮開發邊界規模92.80公頃。堅持節約集約,引導村莊建設,劃定村莊建設邊界面積433.92公頃。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3農林融合發展區農文旅融合發展軸現代新區生態農業產業園農文旅發展節點1軸多五基地4園4區串聯以特色牛羊種養、農文旅融合、農林融合等發展區,以西火鎮政府駐地、振興村輻射帶動周邊行政村的特色農業、文化旅游等接“二”連“三”的鄉村農業綜合發展。西隊村、平家莊村、東火村等傳統村落特色養殖發展區農文旅融合發展區現代農業發展區發揮優勢 發展特11、色構建“一軸四區、四園多點”的農業發展新格局點金科禾豐種養園養殖循環經濟產業園特色牛羊種養園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41個鎮政府駐地5個中心村梁家莊村、西蠻掌村、東莊村、振興村、東火村西火村橋頭村、南掌村、西掌村、峰北底村、平家莊村、山后村、趙家莊村、莊子河村、北大掌村、南河村、羊川村11個一般村5個西火村、梁家莊村、西蠻掌村、東莊村、振興村集聚提升類2個平家莊村、東火村特色保護類10橋頭村、南掌村、西掌村、峰北底村、山后村、趙家莊村、莊子河村、北大掌村、南河村、羊川村其他類個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5構建“三帶兩核,四區多點”的產業空間結構四區12、農業特色種植區煤業開采區特色鄉村振興產業集聚區再生資源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區兩核綜合性產業服務中心文旅服務核心三帶產業聯動發展帶特色農文旅發展帶特色文旅發展帶多點鎮域內多元化的產業節點,天下都城隍文旅、振興小鎮文旅景區、振興煤業、西掌煤業、雄山煤業、特色傳統村落等。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601文物保護單位02傳統村落(3處)03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延續西火歷史與文脈;協調歷史保護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都城隍廟東火村西隊村平家莊村省級3項西火十大碗西火干板秧歌山西傳統名筵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7平13、原盆地風貌區、緩山丘陵風貌區、晉南傳統聚落風貌區三區01一廊02多節點04一屏03西掌河生態廊道老雄山景觀屏障平家莊村、東火村、西隊村三個國家級傳統村落及都城隍廟歷史人文節點構建“三區一廊一屏多節點”的景觀風貌空間結構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8耕地資源保護和利用重點保護高產優質、集中連片的耕地和生產基地,按照集中連片、突出重點等原則,優化布局,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積極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水資源保護和利用優化水資源利用結構,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堅持生態優先,統籌協調農業、城鎮用水,合理確定灌溉發展規模,開展節水農業,緩解資源性缺水問題。森林資源保護和利用限制天然林采伐,加強14、公益林的保護,明確永久性公益林的保護范圍,依法劃定需要長期保護的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有序推進低質低效林的更新改造。礦產資源保護和利用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統籌協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促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提升。04構建安全韌性設施網絡建立智慧低碳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構建方便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完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搭建安全韌性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0規劃新建省道羊川-橋頭公路(S216)與改建省道長治-陵川公路(長陵線),安排新增建設用地6.61公頃保障交通體系建設。01020304西火鎮魅力空間省道鄉道提升村莊道路聯系可達性,加強鎮政15、府駐地、行政村、自然村之間的聯系。縣道貫穿鎮域南北的橫河-楊村公路(X939)與聯動鎮域中部東西向的北宋-莊子河公路(北莊線)旅游公路規劃新建蔭城-西火旅游公路,安排新增建設用地保障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1區域統籌共建共享均等供給分級配給10分鐘層級宜形成綜合性的社區服務中心,涵蓋社區服務、生態休閑等服務要素,可依托社區資源培育特色功能10分鐘層級5分鐘層級城鎮社區生活圈鄉村社區生活圈村組層級宜靈活均衡布局,并與生活性街道、公共空間、綠道臨近設置,保障老人、兒童的便捷友好使用。宜配置農村衛生室、事務代理室、文化活動室、全民建設廣場和便民農家店、垃圾收16、集房、公共廁所等服務要素。鎮政府駐地規劃“10分鐘、5分鐘”兩個層級社區生活圈配置服務要素,其中10分鐘社區生活圈1個、5分鐘社區生活圈2個。強化鄉村層級對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統籌,重點保障中心村服務要素配置。引導鄉村層級服務要素適度集聚,重點加強中心村的社區生活圈設施配置。加強一般村與中心村服務要素銜接。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207環衛工程以建設生態、循環、可持續的垃圾處理系統為目標,構建城鄉統籌、結構合理、技術先進,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完善以“村收集-鎮運輸-縣市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及處理體系。06供熱工程優化能源利用結構,加快“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17、替代方式,充分利用本地清潔能源的優勢,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供熱項目,不斷提高清潔供暖率。05燃氣工程推進燃氣化改造,形成以管道燃氣為主,液化石油氣、生物質氣為輔的燃氣利用布局。04通信工程加大鎮域范圍內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補齊鄉村通信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公共區域免費WiFi覆蓋,構筑全域覆蓋的高效能網絡體系。03供電工程加強城鄉電網建設和改造升級,實現供電設施覆蓋城鄉。02排水工程鎮域排水工程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加快再生水廠建設,配套污水、再生水管網建設,完善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回用系統,提高污水、污泥處理水平。01供水工程加強城鄉區域一體化供水,盡快建成覆蓋鄉域、統一供給的生活用水供水管網。18、5G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3鎮政府駐地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中心村和一般村防洪標準為10-20年一遇標準設防。加強排澇河道的整治和建設,對合流制管網進行改造,改造排水出路,合理設置雨水出水口。對現狀內澇嚴重、改造難度大的低洼區域,新增雨水泵站及行泄通道。貫徹“預防為主,防、抗、避、救相結合”的方針,根據城鎮抗震防災需要,以人為本,平災結合、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統籌規劃。規劃全鎮一般建筑物的抗震設防烈度按度考慮,重要建筑和生命線工程按規范提高一度設防標準。人防建設與鎮政府駐地建設相結合,綜合協調鎮政府駐地地下空間資源的平戰結合利用,形成以指揮工程為核心、人員掩蔽工程為重19、點、醫療救護工程、防空專業隊工程和配套工程相結合的完善人防工程防護體系,提高鄉鎮總體防控能力。對于鎮域內采空區及地質災害高、中易發的區域,分輕重緩急采取工程治理、排危除險、搬遷避讓等措施逐步治理。規范區內采煤等人類工程活動,加強對采煤引發的地面塌陷監測措施,及時在危險區域豎立警示牌。鎮政府駐地接到出動指令后8min內消防救援隊可達到轄區邊緣;農村地區,接到指令后15min內消防隊可以到達轄區邊緣。規劃鎮政府駐地增設一處普通消防站,中心村規劃微型消防站,一般村增加消防設備。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優化醫療資源空間布局,嚴格管控公共衛生高風險地區,提高處理急難險重公共衛20、生事件能力,提升基層衛生防疫治理能力。公共衛生防疫防洪排澇抗震人防地質災害防治消防保障實施與精準傳導規劃傳導重大項目與近期建設規劃實施保障05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5詳細規劃單元劃分城市開發邊界內:1個城鎮單元單獨編制村莊規劃:2個村莊單元不編制村莊規劃:1個村莊單元民生類產業類旅游類交通建設類 西火垃圾轉運站建設項目 鎮級公墓 熱源廠 承華科技循環產業園 汽車零件拆解工業 光伏發電項目 振興特色小鎮文旅提升改造天子嶺景區旅游服務設施 S216羊川橋頭公路 省道長陵線 蔭城至西火旅游公路 西火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6分解落實強制性指標明確分期約束21、性指標完成目標,明確實施主體和保障策略,確保規劃有序實施。明確分期管控邊界,提出分期重點發展范圍,明確各分區管控要求。完善規劃實施制度推進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和實施監管機制。健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定期評估制度,結合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規劃定期評估結果,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動態調整完善。法規措施與技術保障健全國土空間規劃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保障規劃實施。逐步建立“多規合一”的規劃編制審批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法規政策體系。行政管理措施加大涉及空間布局相關規劃的指導、協調和管理,制定有利于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的政策,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形成合力,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和行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