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doc(37頁)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0720
2024-08-12
37頁
1.83MB
1、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452020年4月19日文檔僅供參考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化工有限公司 8月10日批準: 年 月 日審核: 年 月 日編制: 年 月 日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評 估 人 員 名 單姓 名職 務簽 字*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安全工程師目 錄一、安全評估的主要依據二、重大危險源的基本情況三、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類型及危害程度四、個人風險和社會風險值五、可能受影響的周邊單位和人員六、重大危險源辨識、分級的符合性分析七、重大危險源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分析八、安全管理和技術措施九、事故應急措施十、重大危險源評估結論前 言氯化裝置是利用氯氣氣化器2、將液氯鋼瓶卸下的液氯進行氣化,經過氯氣緩沖罐進入化鋁鍋生產三氯化鋁的的裝置。在裝置生產過程中,根據國家危險貨物品名表GB12268- 、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 標準規定,原料液氯屬于危險化學品,因此對該產品及相關裝置進行重點危險源辨識及安全評估。1 安全評估的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氯氣安全技術規程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重點監控的危險化工工藝目錄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山東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 罐區 現場安全監控通用技術規范危險化學品3、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通用技術規范危險化學品目錄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2 重大危險源的基本情況2.1重大危險源設施布置情況(1)現場平面布置氯化裝置位于*化工有限公司廠區內中部,該區內布置有液氯鋼瓶(1t)10個,氯氣緩沖罐(800* )1個。重大危險源為危險化學品液氯的使用、儲存場所。附圖如下:(2)周圍環境:附圖如下:氯化裝置重大危險源周邊環境基本情況表通氯裝置/乙類相對方位周邊設施名稱實際間距(m)標準要求間距(m)依據結論東園區道路5-GB50016- 符合*有限公司/乙類30010GB50016- /3.4.1符合西山嶺地緊鄰-GB50016- 符合南*有限公司/丁類54、010GB50016- /3.4.1符合北*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丁類3210GB50016- /3.4.1符合裝置區與周邊場所設施安全距離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 )的有關要求。除此之外,該裝置區與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 】第591號)第19條規定的下列場所、設施、區域的安全間距情況如下:(1)1000m內無居民區、商業中心、公園等人員密集區域;(2)1000m內無學校、醫院、影劇院、體育場(館)等公共設施;(3)1000m內無供水水源、水廠及水源保護區;(4)1000m內無車站、碼頭(按照國家規定,經批準,專門從事危險化學品裝卸作業的除外)、機場以及公路、鐵路、水路交5、通干線、地鐵風亭及出入口;(5)1000m內無基本農田保護區、畜牧區、漁業水域和種子、種畜、水產苗種生產基地;(6)1000m 內無河流、湖泊、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7)1000m 內無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8)1000m內無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予以保護的其它區域。2.2 重大危險源相關設備重大危險源涉及的主要設備及相關情況如下:氯化裝置主要設備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設備位號規格數量(臺)材質操作條件(溫度、介質、壓力等)備注1液氯鋼瓶V10011t1016MnR0.6MPa,-40特種設備2液氯氣化器E1001盤管式216MnR/Q235B40,0.6MPa特種設備3氯氣緩沖罐V1002806、0 1Q235B常溫,0.6MPa特種設備4電動葫蘆L10013t1-特種設備5電子稱W10013t1-6氯化反應爐R1001-8鋼襯耐火磚800,常壓7捕集器R1002PJR-1088碳鋼400,常溫8液堿儲罐-V=30m32碳鋼常溫、常壓9次氯酸鈉儲罐-V=30m34碳鋼常溫、常壓10機泵P1002ab、P1004ab -6-常溫、常壓2.3 生產過程描述液氯在氣化器中,經過熱水(冬季回收反應爐熱量加熱循環水,夏季不用)間接加熱后氣化為氯氣,經緩沖器后再經流量管計量輸送至生產車間,然后,經過管道通入三氯化鋁生產車間的氯化爐內,此爐由耐火磚砌成。將鋁錠在氯化反應爐旁預熱后,視氧化爐內鋁液面的7、高低,將預熱后的鋁錠投入到800氯化反應爐熔融鋁液內,不斷的加入鋁錠熔化與氯氣反應,氯氣由兩側導管自上方通入爐底中部,與液態鋁發生反應。反應系放熱反應,依靠反應放出的熱,維持液鋁與氯氣的持續反應。生成的三氯化鋁經升華管進入冷凝捕集器自然冷卻,在捕集器中結晶成成品。尾氣經水噴射泵用堿液吸收處理后排空,吸收尾氣后的堿液產生次氯酸鈉副產品。2.4安全設備設施1、消防設施通氯廠房的火災危險性為乙類,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 ),消防用水量按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原材料倉庫)確定,倉庫室外消防用水量為10L/s,室內消防用水量5L/s,消防最大用水量為15L/s?;馂难永m時間按3 小時計8、算,一次最大消防用水量為162m3。裝置區東側,設置了200m3消防循環水池一處,供水量能夠滿足事故狀態下消防用水要求。裝置區配置了MFZ/ABC8手提式干粉滅火器8個,MFTZ/ABC35推車式滅火器2個,能夠滿足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 )的相關要求。該項目消防器材、設施配置,見下表。消防器材設施一覽表序號消防設施規格型號單位數量位置1手提式滅火器MFZ/ABC8個8通氯車間、生產車間、倉庫等2推車式滅火器MFTZ/ABC35個2通氯車間、廠區等3推車式氯氣捕消器40KG個3通氯廠房2、防雷、防靜電生產裝置按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進行設防,其它及輔助設施按第三類防雷建筑物進行設防9、。生產裝置區及輔助設施設置了防雷及接地系統,其沖擊接地電阻小于10。所有工藝管道、金屬設備、金屬鋼架、鋼制平臺等均就近接至防直擊雷接地裝置。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和電氣設備接地裝置共用。室內接地干線與防雷電感應接地裝置的連接不少于2處。可能產生靜電的設備、裝置及管道均進行了可靠接地。*市雷電防護技術中心對該項目的防雷防靜電設施進行了檢測,結論為合格。3、自控技術根據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目錄(安監總管三 3號),氯化工藝屬于國家重點監管的危險工藝。根據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安監總管三 12號),液氯屬于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裝置采用智能儀表對工藝流程進行實時操作控制,實時數據動態顯示,可隨10、時設定參數、監視參數、控制參數、報警參數等。(1)控制方案1)液氯氣化工序該項目液氯氣化采用熱水加熱,加熱熱水的熱源依靠氯化反應爐中氯氣和鋁反應放熱,溫度為40左右,在氯氣氣化器上設置智能溫度顯示儀表(TIA1001),實現溫度超高限報警。氯氣緩沖罐設置一個壓力控制儀表(PICA1001),經過設定壓力來控制調節閥(PV1001)的開度來保證氯氣緩沖罐中壓力穩定。2)氯化反應工序在氯化反應爐上設置一個智能溫度顯示儀表(TICAS1001a-h),經過調節循環水的流量和氯氣的進氣速度,控制氯化反應爐的溫度,并實現溫度超高限報警,保證反應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智能溫度顯示儀表(TICAS1001a-11、h)與切斷閥(XV1001a-h)形成連鎖,當氯化反應爐內溫度出現異常情況切斷氯氣進料。該項目控制、報警、聯鎖情況見下表:控制、報警、聯鎖一覽表序號位號測控變量聯鎖參數功能1TIA1001氯氣氣化器溫度-顯示、報警2PICA1001氯氣緩沖罐壓力氯氣壓力調節閥顯示、控制、報警3FIC1001氯氣流量氯氣流量調節閥、氯化反應爐溫度顯示、控制4TICAS1001氯化反應爐溫度氯氣流量調節閥、循環水流量調節閥、氯氣切斷閥顯示、控制、報警、連鎖(2)有毒氣體檢測和報警設施的設置1)按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設計規范(GB50493- )的要求在生產車間設置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 2)報警控制12、器設置在操作室內,壁掛式安裝,安裝高度1.4m,采用ZRRVV-41.5mm2電纜穿水煤氣鋼管沿梁、沿墻或埋地敷設至探測器。3)探測器探測的有毒氣體為氯氣,探測器安裝位置根據現場情況,安裝在可能的泄漏點附近,詳見下表。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安裝位置表序號設 置 位 置類 型數量(臺)報警儀的型號探測的物質1生產車間有毒氣體探測器3電化學型氯氣安裝要求:氯氣檢測器的安裝靠近可能的泄漏點,其安裝高度距地坪(或樓地板)0.3m。3 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類型及危害程度3.1 物質危險有害因素分析裝置區涉及的液氯、液堿、三氯化鋁、次氯酸鈉等均屬于危險化學品。對照危險化學品名錄( )、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13、B6944- )和化學品分類和危險性公示 通則(GB13690- ),對其主要危險特性進行辨識。1.液氯 液氯(氯氣):第2.3類有毒氣體,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助燃,有毒,具腐蝕性;毒性:(級)高度危害(依據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5044-85)、劇毒品(依據劇毒化學品目錄( )。氯氣是有毒有害物質,具有揮發性,對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輕度者有流淚、咳嗽、咳少量痰、胸悶,出現氣管炎和支氣管炎的表現;中度中毒發生支氣管肺炎或間質性肺水腫,病人除有上述癥狀的加重外,出現呼吸困難、輕度紫紺等;重者發生肺水腫、昏迷和休克,可出現氣胸、縱隔氣腫等并發癥。吸入極高濃度的氯氣,可引起14、迷走神經反射性心跳驟停或喉頭痙攣而發生“電擊樣”死亡。皮膚接觸液氯或高濃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傷或急性皮炎。2.三氯化鋁三氯化鋁:第8.1類酸性腐蝕品,白色顆?;蚍勰?,有強鹽酸氣味,工業品呈淡黃色。強酸性、強腐蝕性;毒性:(級)中度危害。本品的主要危害:遇潮濕空氣能發白煙,遇水能放高熱,激烈時能起火甚至爆炸,遇各種強氧化劑如氯酸鹽、硝酸鹽均有強烈放熱反應;三氯化鋁與液堿互為禁忌品,儲存時應當加以注意。有強酸性、強腐蝕性,對人體皮膚及呼吸道有嚴重刺激和腐蝕,吸入高濃度三氯化鋁可刺激上呼吸道產生支氣管炎,而且對皮膚、粘膜有刺激作用,個別人可引起支氣管哮喘。誤服量大時,可引起口腔糜爛、胃炎、胃出血,15、和粘膜壞死。3.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第8.2類堿性腐蝕品,固體白色不透明,易潮解。強腐蝕性、刺激性;毒性:(級)低度危害。4.次氯酸鈉(溶液)次氯酸鈉(溶液):第8.3類其它腐蝕品,微黃色溶液,有似氯氣的氣味。本品不燃,具腐蝕性,可致人體灼傷,具致敏性;毒性:(級)低度危害。以上4種危險化學品的主要危險特性,見表危險化學品主要危險特性一覽表。危險化學品主要危險特性一覽表序號物質名稱危規編號主要危險指標主要危險性火險類別閃點()爆炸極限()毒性分級腐蝕性1液氯第2.3類有毒氣體無無(級)高度危害-強氧化性、助燃、劇毒品乙2三氯化鋁(固體)第8.1類酸性腐蝕品無無(級)中度危害強腐蝕16、強腐蝕、灼傷、助燃、中毒戊3氫氧化鈉(20%溶液)第8.2類堿性腐蝕品無無(級)低度危害強腐蝕強腐蝕、灼傷戊4次氯酸鈉(10%溶液)第8.3類其它腐蝕品無無(級)低度危害強腐蝕強腐蝕、灼傷戊注:火災類別參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 ,毒性依據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5044-853.2 地理、氣象條件危害、有害因素分析自然條件影響主要包括地震、地質、洪水、雷擊、高低氣溫、風等。因自然因素、地質、水文因素等原因,有造成建筑物坍塌、設備倒塌、廠區內澇等危險。(1)地質、地震:廠區內地質狀況可滿足生產裝置及廠房的建設要求。但遇強烈地震有可能造成建構筑物及設備、管道的破裂,造成危險化學品17、大量泄漏而引發中毒、爆炸事故,致使設備損壞、人員傷亡。(2)洪水:廠址周圍地勢開闊,廠區設有排水系統,正常情況不易造成洪澇災害。但若雨季單位時間內降雨量較大,且廠內的排水措施不得力,可能發生生產、儲存設施被淹的危險。(3)雷擊:如果廠區避雷設施設置不合理、損壞或接地不良,有可能使設備或建構筑物遭受雷電侵襲而損壞,甚至引起泄漏、火災、中毒及人身傷亡事故。該項目已按防雷要求設置相應的防雷設施,并經當地雷電防護技術部門檢測合格,取得了檢測合格報告。(4)高、低氣溫:生產人員在高溫環境或嚴寒露天環境中易出現操作失誤;嚴寒有可能導致設備、管道、閥門等破裂,并引起事故發生。(5)極端大風:較高的生產裝置、18、廠房等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否則將遭受極端大風的影響或破壞。同時生產中逸散可燃氣體或者事故中的可燃氣體順風擴散,可能對下風向造成較大影響。3.3 設備或設施危險、有害因素分析經過對生產工藝過程、設備設施、產品、原輔材料特性分析,該項目存在的主要危險因素有:中毒窒息、容器爆炸、灼燙、起重傷害、觸電危險、火災爆炸、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車輛傷害、淹溺等;有害因素有:毒物危害、噪聲等。中毒和窒息生產使用的原料液氯(氯氣)為(級)高度危害,屬于劇毒品;產品三氯化鋁為(級)中度危害。如果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在作業環境中的濃度過高或人誤服時,易引起中毒窒息事故的發生。三氯化鋁生產使用氯氣對熔融鋁進行氯化反19、應。氯氣是一種劇毒氣體,氯氣中毒的明顯癥狀是發生劇烈的咳嗽。癥狀重時,會發生肺水腫,使循環作用困難而致死亡。由食道進入人體的氯氣會使人惡心、嘔吐、胸口疼痛和腹瀉。1升空氣中最多可允許含氯氣量為0.001mg,超過這個量就會引起人體中毒。大劑量氯氣能夠兩分鐘致人缺氧并急速中毒死亡,稱為“閃電樣死亡”。嚴重氯氣中毒的人員可能會遺留下嚴重的器質性功能障礙,身體長期得不到良好恢復;有些人員可能會嚴重癱瘓, 導致終身殘廢。盛裝液氯的儲罐破裂時,會釀成大面積的毒害區。液氯泄漏后蒸發成氣體,危害很大。氯氣可在大范圍內導致生命體的死亡或嚴重中毒。在生產過程中,若氯氣輸送管道、儲罐、汽化器、氯氣緩沖罐等設備、管20、道等存在設計缺陷、制造安裝缺陷或質量不合格、疏于日常管理、長時間不進行檢修、操作失誤或違章作業,造成緩沖罐、管道、閥門、法蘭等連接密封部位失效、腐蝕破裂,發生氯氣泄漏,可導致人員急性中毒窒息危險。容器爆炸使用的液氯鋼瓶為壓力容器。在作業過程中存在有壓力容器爆炸的危險,爆炸時產生的能量大部分形成沖擊波,能造成壓力容器等設備的損壞和人員傷亡事故。灼燙高溫灼燙。在三氯化鋁的生產過程中,熔融鋁的溫度高達800,經過爐邊預熱后的鋁錠,在加入到熔融鋁液的過程中,若操作不當,易造成熔融鋁液從氯化爐內濺出,若防護措施不到位,可能對操作人員造成高溫灼傷的傷害?;瘜W灼傷。使用液氯作為原料,液氯為液化氣體,一旦氣瓶21、汽化器、緩沖罐等容器、管線破漏,大量液氯噴出,由液態急劇減壓變為氣態時,大量吸熱,結霜凍冰。如噴濺到人身上,會造成凍傷。觸電生產工藝過程存在多種電氣設備,在生產或設備檢修過程中,如果這些電氣設備安裝不恰當,使用不合理,維修不及時,特別是電氣工作人員如果缺乏必要的電氣安全知識,可能因電氣設備與設施發生觸電傷害事故,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因此,確保用電安全,防止觸電傷害的發生,是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方面?;馂谋ㄉa過程中大量使用氯氣,氯氣不會燃燒,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氣中燃燒,易燃氣體或蒸氣也可能與氯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氣能與許多化學品如乙炔、松節油、乙醚、氨、燃料氣、烴類、氫氣、金屬22、粉末等猛烈反應發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質。通氯車間內存放有液氯鋼瓶,若存儲條件不符合規范要求,庫內存放有與氯氣易產生火災甚至爆炸的物質,當鋼瓶破裂,液氯泄漏并存在明火或著火能量時,有發生火災甚至爆炸事故的危險;物體打擊物體打擊是指物體在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打擊人體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該項目發生物體打擊的原因分析如下:在設備設施進行檢維修作業,或對生產建筑設施的高處進行維修時,可能會造成工具、零部件等物品墜落,導致物體打擊事故發生;機械傷害在生產使用機械設備過程中,由于操作者的不安全行為、機械設備的不安全狀態等原因,往往容易引發各種機械傷害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影響生產正常進行。從以上分23、析能夠看出,發生的危險事故主要是中毒,這個危險因素一旦發生,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后果是嚴重的。4個人風險和社會風險值本企業的氯化裝置的重大危險源等級為四級,可不做個人風險和社會風險值分析。5 可能受影響的周邊單位和人員從重大危險源來看,可能發生中毒和火災爆炸的是液氯儲存及氯氣輸送管線,下面分別進行影響分析。重大危險源周邊環境基本情況表通氯裝置/乙類相對方位周邊設施名稱實際間距(m)標準要求間距(m)依據結論東園區道路5-GB50016- 符合*有限公司/乙類30010GB50016- /3.4.1符合西山嶺地緊鄰-GB50016- 符合南*有限公司/丁類5010GB50016- /324、.4.1符合北*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丁類3210GB50016- /3.4.1符合液氯儲存系統影響的范圍(1)液氯鋼瓶通氯車間液氯最大儲存量為10瓶(1t/瓶),共10t,如果液氯大量泄漏,一是造成人員凍傷,二是氯氣大量聚集造成人員中毒。從平面布置圖能夠看出,主要巡檢的人員,共計2人,最大人員凍傷及中毒為2人。(2)氯氣輸送管路氯氣輸送管道共計兩條,均808的低溫無縫鋼管,如果管道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大量泄漏,出現惡性泄露事故,在整個管道輸送過程中均存在人員傷亡的可能。6 重大危險源辨識、分級的符合性分析6.1 重大危險源辨識6.1.1 重大危險源辨識依據本次安全評估中對重大危險源的辨識依據為危險25、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 )。6.1.2重大危險源辨識(1)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見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 )實際存在量(t)是否構成重大危險源危險化學品名稱臨界量(t)液氯510.5是由表分析可知:該項目涉及的液氯存儲量大于規定的臨界量,因此該項目構成了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2)依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 56號)對設備、管道辨識過程見表。設備、管道重大危險源辨識過程類別分級具體描述該項目各裝置情況壓力管道長輸管道輸送有毒、可燃、易爆氣體,且設計壓力大于1.6MPa的管道26、。不涉及輸送有毒、可燃、易爆液體介質,輸送距離大于等于200 km且管道公稱直徑300mm的管道。不涉及公用管道中壓和高壓燃氣管道,且公稱直徑200mm。不涉及工業管道輸送GB5044中,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危害氣體、液化氣體介質,且公稱直徑100mm的管道。不涉及輸送GB5044中極度、高度危害液體介質、GB50160及GB50016中規定的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可燃氣體,或甲類可燃液體介質,且公稱直徑100mm,設計壓力4MPa的管道。不涉及輸送其它可燃、有毒流體介質,且公稱直徑100mm,設計壓力4MPa,設計溫度400的管道。不涉及鍋爐蒸汽鍋爐額定蒸汽壓力大于2.5MPa,且額定蒸發量大27、于等于10t/h。不涉及熱水鍋爐額定出水溫度大于等于120,且額定功率大于等于14MW。不涉及壓力容器屬下列條件之一的壓力容器:(1)介質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類壓力容器;(2)易燃介質,最高工作壓力0.1MPa,且PV100 MPam3的壓力容器(群)。不涉及由表可知,該項目不涉及需進行重大危險源申報的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鍋爐等設施。6.2重大危險源的分級6.2.1分級原則采用單元內各種危險化學品實際存在(在線)量與其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 )中規定的臨界量比值,經校正系數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為分級指標。6.2.2R的計算方法式中:q1,q2,qn 每種危險28、化學品實際存在(在線)量(單位:噸);Q1,Q2,Qn 與各危險化學品相對應的臨界量(單位:噸);1,2,n 與各危險化學品相對應的校正系數; 該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廠區外暴露人員的校正系數。6.2.3校正系數及R值分級區間的確定根據單元內危險化學品的類別不同,設定校正系數()值,見以下兩表:校正系數取值表危險化學品類別毒性氣體爆炸品易燃氣體其它類危險化學品見表F10.5-421.51注:危險化學品類別依據危險貨物品名表中分類標準確定。常見毒性氣體校正系數值取值表毒性氣體名稱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環氧乙烷氯化氫溴甲烷氯2222334毒性氣體名稱硫化氫氟化氫二氧化氮氰化氫碳酰氯磷化氫異氰酸甲酯55129、010202020注:未在表中列出的有毒氣體可按=2取值,劇毒氣體可按=4取值。6.2.4校正系數的取值根據重大危險源的廠區邊界向外擴展500米范圍內常住人口數量,設定廠外暴露人員校正系數()值,見表:校正系數取值表廠外可能暴露人員數量100人以上2.050人99人1.530人49人1.2129人1.00人0.56.2.5分級標準根據計算出來的R值,按表確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級別。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級別和R值的對應關系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級別R值一級R100二級100R50三級50R10四級R106.2.6分級結果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40號),對該項30、目重大危險源進行分級如下:式中:按表F10.5-5取值,該項目廠區邊界向外擴展500米范圍內常住人口數量小于30人以上,=1.0按表F10.5-4取值,(氯氣)=4q為實際存在(在線)量,q(氯氣)=10.5t;Q 為臨界量: Q (氯氣)=5t; =1410.5/5 =8.4(R10)根據上表得出,該項目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等級為四級。7重大危險源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分析最大液氯儲存量10噸,氯氣為劇毒化學品,一旦泄漏危險性較大,有發生大面積中毒危害可能性,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等后果,不但危害本廠人員,還會對周邊道路行人、周邊廠區員工造成危害,同時對大氣、水體產生一定程度的污染。液氯鋼31、瓶泄漏后,液氯迅速汽化并以半球形向地面遠處擴散,造成大面積的毒害區域。運用毒物泄漏重大事故后果模擬分析方法進行計算,求其在靜風時造成的毒害區域,分析該項目的風險程度。液氯的相關理化數據,見表氯氣理化特性一覽表。氯氣物化特性和存在量一覽表名稱分子量(M)密度()kg/L液體平均比熱(c)kJ/kg汽化熱(q)kJ/kg沸點()氯氣710.61(20)0.96289-34.5毒性:吸入5l0min致死的濃度C=0.09;最高容許濃度:lmg/m(0.315ml/m),即C/=0.315l0-4假設1個液氯鋼瓶破裂發生泄漏,根據上述相關理化數據,計算液氯鋼瓶破裂或泄漏后的毒害區域。(1)氣體泄漏量假32、設鋼瓶泄漏量為1000kg,泄漏液體將迅速汽化。(2)液體揮發后的總體積液氯泄漏將全部揮發,其揮發后的總體積公式計算:V揮發后的總體積,m3;m液體質量, kg;M氣體的摩爾質量, kg /mol(液氯為0.071kg/mol)。泄漏出的液氯全部揮發后的總體積為:(3)最大中毒擴散體積根據有毒氣體的危險濃度液氯吸入510min致死的濃度為0.09%(v/v),吸入0.51h致死的濃度為0.00350.005%(v/v),吸入0.51h致重病的濃度為0.00140.002%(v/v)。液氯泄漏出來,吸入510min致死中毒區域體積為:液氯泄漏出來,吸入0.51h致死的區域體積為:液氯泄漏出來,吸33、入0.51h致重病的區域體積為:(5)氣體擴散半徑模擬計算液氯揮發后迅速擴散,其氣體比重大于空氣,沿地面能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模擬為圓形球冠。球體半徑計算如下:吸入510min致死區域的最大半徑為:吸入0.51h致死區域的最大半徑為:吸入0.51h致重病的區域的最大半徑為:液氯泄漏中毒情況一覽表項目吸入510min致死吸入0.51h致死吸入0.51h致重病半徑m55.1162.7220.8面積m29533.183119.9153083.3上述計算結果表明,液氯鋼瓶若發生泄漏,在泄漏液氯鋼瓶為中心的55.1m半徑范圍內,人員吸入氯氣510min會導致死亡;在泄漏液氯鋼瓶為中心的162.7m半徑范34、圍內,人員吸入氯氣0.51h會導致死亡;在泄漏液氯鋼瓶為中心的220.8m半徑范圍內,人員吸入氯氣0.51h會導致嚴重傷害。以上計算均為靜風狀態下,在有風條件下液氯鋼瓶發生大量泄漏時,氯氣的擴散半徑將會受風向、風力、風速的影響和作用而擴大,毒害區域的擴大是必然趨勢。若鋼瓶發現泄漏未及時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危害范圍將會迅速達到數百米,甚至更遠,在此區域內的人員和居民必須緊急疏散或采取其它防護措施。8 安全管理和技術措施8.1 安全管理措施重點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并做好以下工作:1、建立重大危險源檔案,檔案內容如下:單位名稱、法人代表、單位地址、聯系人、聯系方式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重大危險源相關技術35、資料重大危險源檢測及監控措施重大危險源預案重大危險源評估報告重大危險源其它情況2、組織本單位的注冊安全工程師、技術人員或者聘請有關專家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安全評估,也能夠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進行安全評估。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重大危險源重新進行辨識、安全評估及分級:(1)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已滿三年的;(2)構成重大危險源的裝置、設施或者場所進行新建、改建、擴建的;(3)危險化學品種類、數量、生產、使用工藝或者儲存方式及重要設備、設施等發生變化,影響重大危險源級別或者風險程度的;(4)外界生產安全環境因素發生變化,影響重大危險源級別和風險程度的;(5)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人員死亡,或者36、10人以上受傷,或者影響到公共安全的;(6)有關重大危險源辨識和安全評估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發生變化的。4、建立完善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其得到執行。5、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設施和安全監測監控系統進行檢測、檢驗,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保證重大危險源的安全設施和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有效、可靠運行。維護、保養、檢測應當作好記錄,并由有關人員簽字。6、明確重大危險源中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責任人或者責任機構,并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定期檢查,及時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事故隱患難以立即排除的,應當及時制定治理方案,落實整改措施、責任、資金、37、時限和預案。7、對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和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訓,使其了解重大危險源的危險特性,熟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應急措施。8、依法制定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裝備及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物資,并保障其完好和方便使用;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制定所在地區涉及本單位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8.2 技術措施根據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種類、數量、生產、使用工藝(方式)或者相關設備、設施等實際情況,按照下列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監測監控體系,完善控制措施:(1)重大危險源配備溫度、壓38、力、液位、流量、組份等信息的不間斷采集和監測系統以及可燃氣體和有毒有害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裝置,并具備信息遠傳、連續記錄、事故預警、信息存儲等功能;(2)重大危險源的化工生產裝置裝備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的自動化控制系統;(3)對重大危險源中的毒性氣體,設置泄漏物緊急處理裝置;(4)重大危險源中儲存劇毒物質的場所或者設施,設置視頻監控系統;9 事故應急措施根據GB/T 29639-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的要求,本公司編制了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綜合應急預案;中毒和窒息專項應急救援預案、重大危險源專項應急救援預案等專項應急預案;氯氣泄漏事故現場處理方案、等現場處理方案。應急預案對危險目標39、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說明;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職責明確,一旦發生事故,可有序的進行現場救援,降低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和控制人身傷亡事故的擴大。本公司定期對事故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理方案演練工作,編制演練方案,存有演練記錄。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公司對應急預案演練效果進行評估和總結,對演練進行評分,分析存在的問題,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演練情況符合要求。應急救援預案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進行了備案,備案編號為:*1。本公司配有應急救援設施包括應急救援器材和消防設施,配置情況如下。類別安全設施種類數量設置地點、崗位備注防護器材安全帽15所有崗位、安全科定期換發防毒面具6通氯車間崗位、應急器材庫防毒口罩15通氯40、車間崗位、應急器材庫定期換發自給式呼吸器2通氯車間崗位、應急器材庫重型化學防護服2通氯車間崗位、應急器材庫正壓式呼吸器2通氯車間崗位、應急器材庫橡膠手套15所有崗位定期換發救援器具氯氣捕消器2通氯廠房東門推車式滅火器1通氯廠房東門手提式滅火器6化鋁廠房、辦公樓、倉庫便攜式氯氣檢測儀1應急器材庫手搖報警儀1應急器材庫對講機2自動控室、值班室擔架1應急器材庫醫療救護箱1應急器材庫堵漏工具2通氯廠房應急照明燈4通氯廠房、應急器材庫裝置設備自動化控制連鎖報警切斷系統1通氯廠房自動控制室尾氣吸收系統1通氯廠房西側一開一備中和吸收系統1中和崗位一開一備事故堿池吸收系統1通氯廠房北側30m,2瓶事故水池吸收系統2通氯廠房東側300m消防水系統1通氯廠房內0.4MPa堿噴淋系統1通氯廠房內視頻監控系統1廠內重要崗位10評估結論及建議經過對氯化裝置重大危險源的評估,本企業的重大危險源為四級重大危險源。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術措施、事故應急措施符合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0號)的要求。周邊場所及人員情況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