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措施.doc(7頁)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0724
2024-08-12
7頁
3.81MB
1、淄博恒大帝景二期13#住宅樓-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措施一、安全組織措施項目經理部成立安全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安全員任副組長,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設質量安全辦公室具體執行安全檢查的督導工作,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排除,杜絕重大事故的發生。二、安全保證措施1認真貫徹執行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及地方政府的有關規定。進一步提高技術、安全、勞動衛生、宣傳教育的綜合水平,保護勞動者在生產中的安全和健康,安全優質的完成本工程任務。2建立健全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建立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項目經理對本工程安全生產全面負責,堅持“管理生產2、必須管安全”的原則,落實各部門、各崗位責任制,做到人人重視安全生產,人人關心安全生產。項目經理部設專職安全員,班組設兼職安全員,加強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消除事故隱患。3加強安全教育本工程開工前及部分工程施工前,技術部門人員必須向參加施工的全體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安保部門定期向職工上安全技術課,學習安全操作規程,講解各類事故的危害,組織干部和工人學習上級和地方政府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文件、指示,教育干部、職工嚴格施工紀律,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4加強安全檢查在施工過程中,除正常的安全檢查外,公司每月檢查一次,工程部每半月檢查一次,項目部每周檢查一次,發現問題落實到人,限期整改,消除隱患,3、確保施工安全。5認真做到“五個”堅持(1)堅持“三工”制度:工前安全交底、工中安全檢查、工后安全評比。(2)堅持周一安全學習活動。(3)堅持“四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和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沒有制訂今后的防范措施不放過。(4)堅持“持證上崗”:特殊工種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5)堅持“五同時”: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進行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三、安全管理措施1、土方開挖、基坑支護本工程施工過程中,我公司嚴格要求對現場安全防護進行控制。公司和項目部分別成立安全領導小組,統籌管理,施工現場設專職安全員,4、全面負責安全生產,對現場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隱患及時組織人員整改。(1).在專項方案實施之前由該方案編制人員、項目技術負責人和安全科管理人員,對所有參與工程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2).公司安排專人對基坑支護的實施情況進行現場監督和實際檢測。(3).公司安全科、項目部開挖期間每天進行巡查,等正常使用期間每兩天巡查一次,并做好記錄。(4).每道工序施工完畢后,組織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有關人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各方簽字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5).施工人員進入現場應帶安全帽,操作人員應精神集中,遵守有關安全規程。(6).各種設備應處于完好狀態,機械設備的運轉部位應有安全5、防護裝置。(7). 電氣設備應設接地、接零,并由持證人員安全操作。電纜電線應架空。(8). 加強開挖支護過程中的監測,發現問題立即停止開挖施工、撤離基坑內施工人員,采取加固措施。2、腳手架工程(1)技術準備開工前應根據工程情況編制腳手架工程專項方案,經過審批、交底后,嚴格施工班組按方案要求進行搭設,搭設完成后須經驗收掛牌后方可使用。(2)防坍塌安全措施搭設第一層時應設置拋撐,各層的連接件按要求作鋼性拉結,未經許可不得私自拆除。拆除時必須經過審批,并派人專門管理。應建立應急預案,保證體系運行暢通。(3)搭設安全管理措施腳手架的基礎直接落在地下室底板上,要經過結構承載力的驗算。搭設過程中應劃出工作6、標志區,禁止行人進入,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嚴禁在無人指揮下作業。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扣件時,必須先告知對方,并得到允許,防止墜落傷人。開始搭設立桿時,每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腳手架及時與結構拉結或采用臨時支頂,以保證搭設過程的安全,未完成腳手架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確保架子穩定。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得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在搭設過程中應由安全員、架子工班組長等進行檢查、驗收。每兩步驗收一次。(4)腳手架上作業安全管理措施結構施工階段外腳手架每搭設完一層,經公司安全管理部協同項目部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組和個人,未經允7、許不得任意拆除腳手架部件。嚴格控制施工荷載,腳手架不得集中堆放,施工荷載不得超過2KN/,確保較大安全儲備。當作業層高出其下連墻件3.6米以上,且其上無連墻件時,應采取適當的臨時撐拉措施。定期檢查腳手架,發現問題和隱患,在施工作業前維修和加固,以達到堅固穩定,確保施工安全。(5)腳手架拆除安全管理措施拆除現場必須設置警戒區域,張掛醒目的警戒標示。警戒區域和腳手架下方嚴禁非操作人員繼續施工。地面監護人必須履行職責。仔細檢查吊運機械及索具是否安全可靠。如遇強風、雨、雪等特殊氣候,停止進行腳手架的拆除。夜間拆除應向有關人員申請批準并配備足夠的照明,配備人員。所有高處作業人員,應嚴格按照高空作業規定執8、行和遵守安全紀律、拆除工藝及方案要求。所有清理物應安全輸送到地面,不得高空拋擲。按搭設的反程序進行拆除,不允許分立面拆除或上下兩步同時拆除。認真做到一步一拆,一桿一清。輸送到地面的所有鋼管、扣件,均應按類堆放整齊。3、臨時用電技術措施(1).本系統采用三相五線制配電TNS接線保護系統。電纜干線采用埋地敷設,直埋深度大于600mm,并在電纜上下各均勻鋪設50mm厚的細砂,然后復蓋一層磚,過路、通道處用鋼管深敷設。(2).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作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線路中間處和末端增做重復接地,不少于三組,塔吊防雷接地,其阻值均應小于4歐姆。(3).室內配線采用穿阻燃管敷設,距地高度大于2409、0mm,銅線截面不小于1.5mm2,室外燈具距地面不低于3000mm,室內燈具不得低于2400mm。(4).配電箱、開關箱必須鐵制防雨、防塵固定在易操作維修地方,距地面高度大于1300mm。小于1500mm,移動式應大于600mm。(5).配電系統采用“三級配電”、“二級保護”開關箱為一機一閘一箱一保護。漏電保護器應設在開關箱電源隔離開關的負荷側,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配備,開關箱內漏電開關的額定漏電動作不應大于30mA,動作時間應小于0.1S,潛水泵、手持電動工具使用的漏電開關,其額定動作電流不大于15mA,動作時間應小于0.1S。(6).臨時用電接地電阻值每季度進行一次復測,漏電保護器定期每10、周檢測一次,值班電工做好檢查維修記錄。(7)所有配電箱采用鐵板或優質絕緣材料制作,開關電器按規定緊固在電器安裝板上,不得歪斜、松動,箱內不得有雜物。(8)配電室能自然通風,電箱四周必須有1米通道并應采取防止雨雪和動物出入措施。(9)健立健全防火制度。成立義務防火隊,建立定期培訓制度、定期檢查制度。(10)在配電室及木工加工區,合理配置滅火器具,設專人負責制度。4.1、起重吊裝工程1、 吊裝前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及技術交底。2、 吊裝期間必須設置警戒區域,有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現場監督及專職示號員指揮。3、 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上崗,吊臂下嚴禁站人加強對設備的檢修和保養。4.2塔吊安裝拆除11、1、 須分包給有資質專業隊伍安裝、拆除,加節、移位等。2、 編制安裝、拆除、加節、移位等專項施工方案,并經分包、總公司逐級審批。3、 裝、拆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及技術交底。4、 裝、拆期間須設置警戒區,有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監督。5、 裝、拆人員須持有效證上崗,并經體檢合格,作業時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6、 按要求設置卸料平臺、防護門,通訊裝置等。搭設完畢的必須經過驗收,塔吊、電梯等須經法定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后方準使用,并定期檢查保養。四、安全管理原理1.現代安全管理原理 現代安全管理原理是在傳統管理的基礎上發展和完善起來的,它應用現代科學知識與工程技術去研究、分析在生產系統和作業中各個環節固12、有的、潛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定性與定量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評價,進而采取有效的對策進行控制,以消除隱患,有效地對系統進行安全預測、預報和預防,以獲得最佳安全生產效果。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統 建筑施工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各種因素相互交錯,管理難度大,容易出現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其目的是減少事故,促進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術上的,有管理上的;有直接原因,有間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狀態,有物的不安全狀態;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而且,這些原因又在不斷變化。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是個整體的動態的概念,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2.1安全管理系統要素 構成安全管理的三大要素是人、機13、環境,因此將安全管理系統分為三個子系統。這三者之間既有相關性,又各自獨立,只有這三個子系統互相協調才能達到整體功能的最優。 2.2安全管理系統模式 工作指令、操作規程是法令、規章制度對人的約束;安全技術水平是社會實踐的體現;環境干擾是周圍因素對人的作用,而心理行為是來自人自身的影響。 2.3安全管理系統的內容 2.3.1安全分析 這是預測和防止事故的前提,是對安全系統的基本要素及其功能、操作、環境、可靠性等指標,以及系統的潛在危險進行分析和測定。分析是評價的基礎,只有分析正確,才能得到準確的評價。分析要從人員、環境、技術和設備幾方面著手: 在施工作業中人是起關鍵作用的主體,各種指令由人發出、14、接收、執行,因此,做好人員的管理是實現安全管理的中心環節。人員的安全管理,要根據人員的個體心理、年齡、教育程度、社會經濟背景、安全意識、疲勞程度等因素進行。 環境分析主要針對的是工作環境。工作環境不良,容易造成分心、煩惱、緊張、反應力差等。不安全的工作環境因素主要有通風不良、噪音過大、物料儲放不當等幾方面。 2.3.2施工安全管理系統的評價 可以從數量上說明分析對象的安全程度,使人們得出可供比較的概念。它能夠準確地提示系統存在的危險性,對危險進行大致的分類,并針對系統的缺陷采取相應的措施,完善規章制度。評價的主要指標有:人的生物節律、人的精力、人的條件失誤率、人的意識狀態可靠系統、設備故障率,15、以及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等。 2.3.3安全事故控制技術 這是通過各種安全技術措施來實現的,當找出或預測出發生事故的原因后,要根據對象和條件的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局部控制方法。事故控制方法大致有:消除法、保護法、控制法、隔離法、保留法和轉移法等6類。在建筑工程實際施工操作中,可通過采取預測各個施工階段、施工環節存在的危險源;制定危險源控制方式;完善安全生產管理檢查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好班前安全生產交底工作等一系列安全技術措施,來達到消除安全隱患的目的。總之,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對每一項工序,都需要進行危險性研究。首先,對整項工序的過程作充分了解。其次,利用魚刺圖、事故樹等科學分析方法,分析潛16、在的危險因素,讓施工人員明白其所從事工作的內在危險實質和危險因素,使其在工作中提高警惕,從而減少事故發生的概率。再次,對危險因素的發生概率進行估計。最后,根據結果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操作程序,使安全事故頻率和強度降至最低。 3.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體系 3.1生產經營管理子體系。 由項目經理組織,主要負責按安全技術措施和有關規定組織生產;經濟合同中安全指標的確立;安全設施和勞保用品的進場與檢測,涉及到工程部、材料部和安全部。 3.2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子體系。 由書記組織,主要負責后勤工作和思想工作,消除職工的心理負擔等。 3.3安全技術管理子體系。 由工程師組織,主要負責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安全施工;分部分項工程的季節性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等。 3.4專業檢查管理子體系。 由安全部組織,主要負責對工地施工安全進行檢查,并依據有關法規處理安全事故;收集整理安全事故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