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專項督導清單(生產經營單位).xls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0741
2024-08-12
3頁
12.45KB
1、附件1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專項督導清單(生產經營單位)序號督導內容督導方法問題登記1是否開展有限空間排查,全面排查有限空間并逐一登記造冊,建立管理臺賬。查閱有限空間管理臺賬。有限空間臺賬中有限空間名稱、編號、位置、危險有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后果、防護要求、責任人和作業主體等要素齊全、規范。2企業是否建立健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制度和規程,明確現場負責人、監護人、作業人、救援人員職責;是否具備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查閱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規程。與有限空間作業相關人員溝通,了解其是否知曉自身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責任,是否掌握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3是否組織專業力量進行全面風險辨識2、與評估,明確有限空間名稱、位置、類型和危險因素等基本信息,根據危險因素種類、參數和特性,制定風險管控措施。查閱企業有限空間風險管控措施清單。4是否在有限空間出入口等醒目位置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在具備條件的場所設置安全風險告知牌。現場查看有限空間入口處等醒目位置是否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存在有限空間的場所醒目位置是否設置安全風險告知牌。5是否完善有效隔離設施,在地面敞開的污水池等池邊、臨邊,修筑防護欄桿;對地下封閉或半封閉的有限空間,設立“透氣蓋板”或上鎖等物理隔離措施。現場查看有限空間防護措施。6是否強化作業審批。作業前,是否編制詳實的作業方案,明確現場人員職責、安全措施、操作流程等,并經本3、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審核、負責人批準。查閱作業審批記錄。第 1 頁7是否加強發包監管。發包單位是否與承包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在承包合同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發包單位是否對承包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對承包單位的作業方案和實施作業進行審批和管理。查看安全生產管理協議及現場作業情況。8是否嚴格落實“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基本要求。有限空間作業是否配齊配全作業所需的通風、檢測、照明、通訊、應急救援等設備設施;是否嚴格落實作業安全技術規程,作業過程中安排專人負責現場監護,持續開展氣體濃度檢測并進行通風,嚴禁通風、檢測不合格作業;發現通風設備停止運轉、有限空間內氧含量濃4、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高于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限值時,是否立即停止作業,清點作業人員,撤離作業現場。查看作業審批記錄及現場作業記錄。9是否組織專項培訓,是否存在未經培訓考核合格上崗作業的情況。每年第一次組織開展有限空間作業前,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是否至少參加一次專項安全培訓。查看專項教育培訓記錄。對照作業記錄,核查經培訓考核合格上崗作業情況。10是否強化日常教育,嚴格落實開工“第一課”和安全生產“晨會”等制度。查看臺賬、圖片、會議記錄等資料。11是否存在未經培訓上崗的勞務派遣和靈活用工人員。現場查看作業人員,對照查看培訓記錄等資料。12作業人員是否按要5、求佩戴個人防護裝備。是否佩戴符合國家標準的個體防護用品、安全防護裝備以及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現場查看。序號督導內容督導方法問題登記第 2 頁13高風險作業環境作業人員防護裝備的配備是否達標。有限空間存在易燃易爆風險的,作業人員是否穿著防靜電工作服和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壓燈具和防爆工具;在垂直區域有限空間內作業,是否佩戴安全帶并設置救生繩、救援三腳架;在排污管道、隧道、涵洞、電纜溝等因受作業環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風換氣的作業場所內作業,是否佩戴符合國家標準的隔離式空氣呼吸防護用品。現場查看。14是否健全完善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明確現場應急處置措施,開展定期實戰演練。演練頻次:高危生產經營6、單位和人員密集場所經營單位應當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或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每兩年對所有專項應急救援預案至少組織一次演練,每半年對所有現場處置方案至少組織一次演練。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或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每三年對所有專項應急救援預案至少組織一次演練,每年對所有現場處置方案至少組織一次演練。查閱應急預案或現場處置方案、演練記錄等。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第十九條礦山、金屬冶煉、交通運輸、建筑施工、粉塵涉爆、涉氨制冷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單位以及使用危險物品從事生產且使用量達到規定數量的單位(統稱為高危生產經營單位)15監護措施是否到位。作業過程中,現場負責人是否全過程組織指揮,監護人員是否監督作業方案執行并始終與作業人員保持聯系,且未擅自離崗。現場查看,詢問監護人員、作業人員作業安全知識掌握情況。16作業人員是否具備嚴禁盲目施救的意識。詢問一線人員應急處置措施。17督導中發現的其他問題。序號督導內容督導方法問題登記第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