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4版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驗收評價自查表.docx(8頁)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0758
2024-08-13
8頁
36.09KB
1、 附件1湖南省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驗收評價自查表考核對象: 考核時間: 年 月 日 得分: 序號指標類別一級指標二級指標評價記錄得分1類基本條件1.近三年內無死亡和一次3人(含)以上重傷生產安全責任事故。2.近三年內無安全生產行政處罰的不良記錄。3.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企業。符合此基本條件,方可參加評選?;緱l件不打分2類安全理念1. 編制安全文化建設的實施方案、設置安全文化建設的組織管理機構和人員、規劃建設目標和措施、明確安全文化理念和管理者承諾、制定工作制度(辦法)、保證安全文化建設的投入等,并以書面形式進行發布。2. 安全理念體系完整,安全理念、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安全規劃、安全目標等內容2、切合企業實際。3.安全理念要體現“以人為本”“安全發展”“風險預控”等積極向上的安全價值觀,語言精煉、言簡意賅、通俗明了、易記易懂,具有感召力,并為企業全體人員知曉和理解,知曉率達100%。4. 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各層級人員都公開作出安全承諾,每個崗位都有與安全承諾相統一的崗位安全承諾,企業領導層、管理層、車間、班組和崗位逐級簽訂安全生產承諾書。5.廣泛傳播安全理念,所有從業人員參與安全理念的學習與宣貫,并能夠理解、認同。3類安全制度6.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GB/T33000-2016)要求,建有完善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內容應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行業)相關標準的要求,每年至少修訂3、一次。7.安全操作規程健全,覆蓋到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每個員工、每個崗位、每個場所、每個作業行為都有相應的安全操作文本。8.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危險辨識評估和隱患排查治理活動,對重大危險源制定了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危險作業得到有效控制。9.生產安全事故按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調查處理,事故整改措施落實到位。10. 應急救援預案應符合企業實際情況并經過評審備案,定期開展應急培訓和應急演練,在有可能發生緊急情況的崗位設置應急處置措施方案。4類安全投入11足額提取和合理使用安全費用,足額保障事故隱患整治專項經費,依法為從業人員購買工傷保險費,及時繳納安責險或風險抵押金。12新、改、擴建工程項目嚴格執行職4、業安全衛生“三同時”管理規定,生產環境、作業崗位符合國家規定的工作場所職業安全衛生規范。13廠區、車間工藝、設備布局合理,內外部安全距離符合規范要求,安全防護和應急救援設施完好有效。14生產作業現場運用安全色進行標識和區分,實施了安全生產目視化管理。15.按國家或行業標準為員工提供并督促佩戴勞動保護用品,定期為員工進行職業健康監護檢查。5類安全激勵16.制定安全績效考核制度,設置明確的安全績效考核指標,并把安全績效考核納入企業的收入分配制度,獎懲兌現。17.鼓勵員工查找并上報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對員工報告的事故隱患及時處理和反饋,能按照危險給予和獎勵。18.對“三違”行為、無傷害或輕微傷害事故,5、采取以改進缺陷、吸取教訓、教育為主的處理方式,審慎使用懲罰措施。19.樹有安全生產榜樣或典范,發揮示范帶動作用。6類安全氛圍20.在危險源、點和工作場所正確設置安全標識、標志、危險危害告知等,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規定要求。21. 廠區通道、車間和班組活動場所設置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溫情提示等宣傳用品。22.利用廠內廣播、電視、報刊、網絡以及演講、征文、展覽、書畫、文藝匯演等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方式加強安全理念和知識技能的宣傳。23.設有安全文化長廊、安全角、黑板報、宣傳欄等安全文化陣地,定期更新內容。24. 建有安全生產信息溝通機制,確保各級主管和安全管理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協作,鼓勵員工參與安全事務6、,采納員工的合理化建議。7類安全教育培訓25.制定有員工安全培訓計劃和培訓考核機制,各類人員的安全培訓內容和培訓學時符合有關規定要求,培訓檔案齊全。26. 有員工安全教育室,并配備一定數量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事故預防、應急處置等內容的圖書、報刊雜志、音像資料,從業人員有安全文化手冊或崗位安全常識手冊,并理解掌握其中內容。27. 定期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有適應崗位要求的安全知識、安全職責和安全技能。員工參與率達100%。28.每季度不少于1次全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或群眾性安全活動,每年不少于1次企業全員安全文化專題培訓,有影響,有成效,有記錄。29.從業人員(新員工、班級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7、主要負責人)100%依法培訓并取得上崗資格, 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100%。30.建立企業內部培訓教師隊伍,或與具有條件的安全的培訓機構建立培訓服務關系,有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場所。31. 每年舉辦一次全員應急演練活動和風險(隱患或危險源)辨識活動。8類安全參與32. 從業人員參與安全文化建設,對企業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以及安全承諾、安全規劃、安全目標、安全投入等進行監督。33.員工反映安全問題的渠道暢通,建有員工參與安全事務的機制。34.鼓勵員工對安全問題予以關注、提出建議、自主改進,積極參與企業安全管理工作。35. 建立安全生產報告制度,對員工識別的安全隱患以及員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及時處理并8、反饋,對報告和建議者進行表彰獎勵。36.全體員工參與安全責任的承擔,“四不傷害”氛圍濃厚。9類安全行為37. 從業人員熟知企業安全理念、安全規章制度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等,理解本崗位的安全承諾,融入到日常行為中并嚴格正確執行,養成良好習慣。38. 從業人員能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要求自覺佩戴勞動保護用品,知曉由于不安全行為所引發的危害與后果,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39. 建立考核從業人員行為的制度,實施有效監控和糾正的方法。40. 從業人員具有自覺安全態度,具有強烈的自我約束力,能夠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別人傷害、保護他人不受傷害。41.從業人員主動關心團隊安全績效,對不安全問題保持警覺并9、主動報告。42.決策層所有成員均有明確的安全文化建設職責任務,能夠以身作則,帶頭嚴格遵守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規章制度,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安全生產形勢,定期報告安全生產工作。43.管理層嚴格審定員工安全任職資格,經常組織員工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技術知識和技能訓練,定期對生產作業現場進行安全巡查,指導員工提高安全生產意識,自覺接受企業和員工的監督,持續改進本部門的安全管理工作。10類職業健康44. 建立完善的職業健康保障機制,建立職業病防治責任制。45. 按規定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定期開展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為從業人員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10、,并采取措施保障從業人員的職業安全健康。46. 企業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并達到標準要求,妥善處理職業病危害禁忌和職業病患者,維護從業人員身心健康。47. 工會組織依法對職業健康工作進行監督,維護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11類持續改進48.建立信息收集和反饋機制,從與安全相關的事件中吸取教訓,改進安全工作。49.建立安全文化建設考核機制,企業每年組織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績效評估,促進安全文化建設水平的提高。50.加強交流合作,吸收借鑒安全文化建設的先進經驗和成果。12類加分項1. 近3年內獲得省級及以上安全生產方面的表彰獎勵。2.近三年獲得全國“安康杯”競賽優秀組織獎和省級安全生產活動獎。3通過職11、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4. 安全文化建設活動突出,具有鮮明的特色和行業特點,形成品牌,被省級以上報刊雜志宣傳報道和推廣。評分說明:1.評價標準中評價指標分為3類指標,其中類一級指標1個(二級指標3個);類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50個),滿分300分;類一級指標1個(二級指標4個),滿分24分。2.評分辦法(1)類二級指標是否決項,不參與評分。(2)每個類二級指標評定分數為0-6分:(6分:該指標完成出色;5分:該指標已完成落實并符合要求,實施情況好;4分:該指標已完成落實并符合要求,實施情況較好;3分:該指標已經完成落實并符合要求,但實施效果一般;2分:該指標已經部分完成落實;1分:該指標已12、經部分完成落實,但存在嚴重缺陷;0分:該指標空白。)(3)每個類二級指標評定分數為0或6分。3.考核辦法(1)類二級指標中有任何一項不合格的企業(行業未要求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要注明),不能申報“省級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2)類二級指標中出現0分指標,不能申報“省級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3)指標得分總和低于270分(含),不能申報“省級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4)按、類指標得分總和依次排序,高分的優先申報。8附件2:湖南省安全文化示范企業申請表申請單位: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申請單位單位地址 隸屬關系中央 省屬 市級以下 合資 外資(含外資控股) 其他所屬行業煤礦 非煤礦山13、 化工 電力 冶金 交通運輸 建筑施工 加工制造 輕工 煙花爆竹 特種設備 民用爆炸物品 其它法定代表人電話傳真安全文化負 責 人電話傳真手機E-mail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管理職能部門: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職能部門設置及人員情況: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工作啟動時間:近三年來事故傷害情況是否發生死亡或一次3人(含)以上重傷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今年(至 月份)起數人數起數人數起數人數重傷輕傷重傷輕傷重傷輕傷重傷輕傷重傷輕傷重傷輕傷企業基本情況(企業基本概況,安全生產基本情況等;可另附材料,限1000字以內)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總結報告(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方法措施步驟、方法、特點特色、成效、經驗成果等;可另附材料,限4000字以內)企業按照湖南省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驗收評價標準自評得分:企業自評意見:法定代表人(簽名): (申請單位蓋章)年 月 日(此欄省屬企業填寫)主管部門或集團公司意見:單位代表人(簽名): (單位蓋章)年 月 日市州(縣)應急管理部門意見:單位代表人(簽名): (單位蓋章)年 月 日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3
3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