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鍋爐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docx(4頁)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0815
2024-08-13
4頁
16.88KB
1、論安-安全智庫燃氣鍋爐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為規范和加強鍋爐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使應急安全有序、高效實施及時控制和消除事故危害,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安定,特制定本預案。 1.2 編制依據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制定本預案。 1.3 適用范圍此預案適用于本單位鍋爐事故、火災事故、 ( 或者有可能發生 ) 鍋爐爆炸的事故。 1.4 應急預案體系本預案是我公司熱水鍋爐事故的綜合與處置相結合的預案體系。 1.5 應急工作原則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專業救援搶險與單位自救相結合。 2 、鍋爐概況2、本單位生產鍋爐,現有大氣直燃熱水鍋爐 CQZS-0.7/95/75 燃氣鍋爐 8 臺,;鍋爐房建于廠區西南側。 3 、報警(1) 鍋爐在運行中,如發生鍋爐缺水,鍋爐超壓、鍋爐爆管等安全事故,經操作人員按操作規程及事故處理措施處理后,事態仍繼續擴大而無法控制,發生鍋爐爆炸或可能發生鍋爐爆炸時,第一發現人即向值班人員報告,說明事故情況,目前應急救援處理情況等,值班電話: -(2) 通過電話向應急指揮部報告 (3) 指揮部根據事故程序,決定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撥打 119 、 110 及 120 。 (4) 事故應急指揮部接到報警后,立即通知事故應立即指揮和相關人員到達現場。 4. 應急處置進入3、現場的各支隊伍要盡快按照各自的職責和任務開展搶救工作。 4.1 現場指揮部盡快開通通訊網絡 ; 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搶救方案 ; 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 ; 組織指揮搶救行動。 4.2 著火源控制消防人員穿著消防服進行火災撲救,如果火勢過大,就將著火點分割, 分片進行撲救。 4.3 現場警戒警戒疏散組根據劃定的危害區域做好現場警戒,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區的邊界設置警示標識,禁止其他人員及車輛靠近。 4.4 現場醫療急救 4.4.1 醫療救護組在事故初起階段就應與醫院、說明事故情況及人員傷亡情況,做好緊急救護的準備。 4.4.2 醫療救護4、組必須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在現場進行處理急救,急救時按先重后輕的原則治療。 4.4.3 經現場處理后,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4.4.4 送醫院時作好傷員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轉院。 4.5 疏散撤離 4.5.1 事先設立安全區域。 4.5.2 警戒疏散組組織和指揮引導污染區人員撤離事故現場。 5. 應急結束事故得到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現場應急結束。消防工作辦公室負責對事故進行總結,對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匯總、歸檔,并起草上報材料。按照有關規定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6. 后期處置經事故調查報告批復后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積極落實,立即進行生產秩序恢復5、前的污染物處理、必要設備設施的搶修、人員情緒的安撫及搶救過程應急能力評估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 7. 保障措施 7.1 通信與信息保障公安: 110 火警: 119 醫療急救: 120 7.2 廠為辦公室實行 24 小時值班,廠長安全員,關鍵崗位人員手機保持 24 小時暢通。 7.3 應急物資消防器材、工具、沙袋、鐵鍬、水泥、手套等防護用品。 8. 培訓與演練 8.1 培訓:年初制定生產計劃時,同時制定安全生產事故培訓計劃。培訓方式包括:防火知識輔導、防火有獎知識問答、滅火器的使用等。鍋爐安全操作規程,鍋爐事故的處理。要求每名職工有自我保護意識。 8.2 演練:各崗位每季度由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6、任人組織至少開展一次事故應急演練。必須做到有方案、有記錄、有總評、有考核。演練結束后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并上報安全負責人。全廠每年由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組織一次全廠范圍的綜合模擬消防安全應急演練,檢驗指揮系統現場指揮能力 ; 檢驗疏散、搶救組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將全廠員工撤離、疏散到指定位置 ; 是否在規定時間內上報人數 ; 檢驗應急搶救組是否熟練操作搶救器材 ( 如:堵漏和消防工具 ); 是否能正確使用滅火器 ; 是否分為多個搶救梯隊有組織的救火 ; 是否能迅速準確的切斷電源 ; 是否進行自我保護。檢驗后勤保障組是否在不同險情的情況下,對搶險救災所必需的物資供給保障工作及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衛工作。各搶救小組成員必須熟悉各自的職責,做到動作快、技術精、作風硬。根據實際演練情況,查找不足,總結經驗。結束后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及時修正及彌補應急預案制定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