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作業安全技術交底記錄.doc(8頁)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0834
2024-08-13
8頁
56.54KB
1、特殊作業安全技術交底高處作業安全技術交底作業名稱作業部門作業地點交底日期交底內容:1. 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特殊工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辦理“高處作業許可證”。2. 高處作業存在主要風險包括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根據場所的不同還會有其他安全風險存在,作業前應做好風險分析。3. 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和使用防護用品。4. 在2米以上登高作業時,使用安全帶或安全繩栓牢在固定物上,如工作流動性較大,不便于使用安全帶時,需用腳手架系掛安全網(1.21.5米)等,保障安全。5. 高空作業所需的安全防護用品及防護設施、標志、工具、儀表、電器設施,必須在施工前進行檢查或試驗合格,方可投入使用。6.2、 安全帶掛在工作者的正上方固定物上,結扣要栓牢,鉤穩。7. 登高作業不準穿硬底或滑底鞋,衣服袖口、褲腳口要扎緊。8. 登高作業注意力要集中,以防失足危險。9. 凡患心臟病、高血壓、大病初愈、年老體弱、疲勞過度、精神恍惚、酒醉、失眠及懷孕女工等均不登高作業。10. 有雷電、暴雨和六級以上大風時,均不登高作業。11. 登高作業的工具經仔細檢查,如發現繩索有斷痕,當立即修理更換。12. 登高作業的小工具放在工具袋內,大工具用完立刻放到地面,向下遞送工具,材料等不準拋擲,下面必須設專人警戒,以防意外。13. 上面有人工作時,他人不得同時在其正下方工作,如有必要,須通知上面人員作好防護措施,清理可跌下的3、物體,并加倍小心,以防物體掉落。14. 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豎直方向上下同時操作。下層作業的位置,必須處于依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半徑范圍之外。不符合以上條件必需作業時,設置安全防護層。15. 不得抬重物登梯,不要把工具、材料掛在梯上,不要站在梯頂工作,身體重量不可越出梯子的重心。16. 使用梯子時,上下放穩,梯柱上下支點包扎防滑物(麻袋或草袋),必要時上端用繩索綁牢或登梯及工作時用人扶持,立梯坡度以60為準。17. 兩梯連接使用時,須用金屬卡子及螺絲扣緊或用鉛絲、棕繩綁牢,兩梯合長一般不超過6米,如必須加長,綁梯須加牢,梯腰設支撐。18. 作業過程,監護人應全程旁站,不得中途離開。194、. 作業完成后,作業人員應對作業現場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離開現場。20. 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向安環科或廠長室報告。作業人員簽到表安全教育交底部門:安全教育人:動火作業安全技術交底作業名稱作業部門作業地點交底日期交底內容:1. 凡在廠內禁火區任何地方動火都必須辦“動火作業許可證”,動火人員應持證上崗。2. 動火作業存在的主要風險包括火災、爆炸、燙傷等,根據場所的不同還會有其他的安全風險存在,作業前應做好風險分析。3. 作業人員工作前和工作中精神狀態良好,注意力高度集中。4. 作業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5. 監護人全程旁站,不得中途離場。6. 高處作業動火時,應采取防火花飛5、濺措施,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坑洞等時,應進行檢查,清除可燃物,或做好防護措施,以防火花濺落引起火災爆炸事故。7. 對設備、管道進行動火作業前,一定要檢查管道設備內物質,經確認安全后才可實施動火;如管道內存在易燃易爆物質一定要先經清理干凈,并用盲板將與設備相連管道進行封堵。8. 使用焊割動火作業時,氧氣瓶與乙炔瓶間距不小于5米,二者動火作業地點均不小于10米,并不準在烈日暴曬。9. 作業人不許擅自離崗或由他人代替。10. 動火作業前,應檢查電、氣焊工具,保證安全可靠。11. 異常氣候條件下(暴雨、臺風、強雷電等),禁止施工。五級風以上(含五級風)天氣,原則上禁止露天動火作業。因生產需要確需動火6、作業時,動火作業應升級管理。12. 動火人員和監護人在動火后,應徹底清理現場火種后,才能離場。13. 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向安環科或廠長室報告。作業人員簽到表安全教育交底部門:安全教育人:受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交底作業名稱作業部門作業地點交底日期交底內容:1. 凡在廠內進行受限空間作業必須辦“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動火人員應持證上崗。2. 受限空間作業存在的主要風險包括中毒窒息等,根據場所的不同還會有其他的安全風險存在,作業前應做好風險分析。3. 作業人員工作前和工作中精神狀態良好,注意力高度集中。4. 作業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5. 監護人全程旁站,不得中途離場,并做好受7、限空間作業動態監管。6. 受限空間作業必須遵守先檢測、后作業的原則。7. 檢測內容包含氧含量、易燃易爆氣體濃度、有毒氣體(H2S、CO)濃度,并真實記錄檢測結果。8. 作業出入口須設置警示標志,保持出入口通道暢通,無障礙。9. 作業環境采取強制連續通風30分鐘以上,檢測合格后可以進入作業。10. 正常情況下,作業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進入作業;作業環境存在有毒有害氣體超標情況下必須作業時,需佩戴正壓式呼吸器進入作業。11. 條件允許,必須有兩名作業人員同時進入作業空間。同時至少留有一人在外隨時保持與作業人員的聯絡。12. 因作業需要,間隔多次進入作業空間時,必須每次進行氣體環境檢測。13. 作8、業人員進入受限空間必須佩帶安全帶和救生索。14. 作業人員每班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15. 作業人員出現呼吸障礙、咳嗽、憋悶或聞到異味應立即停止作業撤離作業現場。16. 受限空間內使用安全電壓工器具及照明設施。17. 連續作業時,每間隔兩小時至少復測一次氣體;復雜的作業場所,應縮短復測氣體的時間間隔。18. 作業完成后,作業人員和監護人應清理作業現場、清點工具,確認無誤后,才能離場。14. 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向安環科或廠長室報告。作業人員簽到表安全教育交底部門:安全教育人:臨時用電作業安全技術交底作業名稱作業部門作業地點交底日期交底內容:1. 凡在廠內進行臨時用電作業必須辦“9、臨時用電作業許可證”,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2. 臨時用電作業存在的主要風險包括觸電等,根據場所的不同還會有其他的安全風險存在,作業前應做好風險分析。3. 作業人員工作前和工作中精神狀態良好,注意力高度集中。4. 作業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穿戴絕緣手套、絕緣鞋等。5. 動力和照明線路應分路設置。6. 在開關上接引、拆除臨時用電線路時,其上級開關應斷電上鎖并加掛安全警示標牌。7. 臨時用電應設置保護開關,使用前應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設施可靠性。所有的臨時用電均應設置接地保護。8. 臨時用電設備和線路應按供電電壓等級和容量正確使用,所用電氣元件應符合國家規范標準要求,臨時用電電源施工、安裝應10、嚴格執行電氣施工安裝規范,并接地良好。(1)在防爆場所使用的臨時電源,電氣元件和線路應達到相應的防爆等級要求,并采取相應防爆安全措施。(2)臨時用電線路及設備的絕緣應良好。(3)臨時用電架空線應采用絕緣銅芯線。架空線最大弧垂與地面距離,在施工現場不低于2.5m,穿越機動車道不低于5m。架空線應架設在專用電桿上,嚴禁架設在樹木和腳手架上。(4)對需埋地敷設的電纜線線路應設有“走向標志”和“安全標志”。電纜埋地深度不應小于0.7m,穿越公路時應加設防護套管。(5)對現場臨時用電配電盤、箱應有編號,應有防雨措施,盤、箱、門應能牢靠關閉。(6)行燈電壓不應超過36v,在特別潮濕場所或塔、釜、槽、罐等金屬設備作業裝設的臨時照明行燈電壓不應超過12v。(7)臨時用電設施,應安裝符合規范要求的漏電保護器,移動工具、手持式電動工具應一機一閘一保護。9. 接電電工應進行每天兩次巡回檢查,確保臨時供電設施完好。發現存在重大隱患和發生威脅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緊急停電處理。10. 臨時用電所在部門應嚴格遵守臨時用電規定,不得變更地點和工作內容,禁止任意增加用電負荷或私自向其他部位轉供電。11. 作業完成后,作業人員對作業現場確認無誤后,才能離場。12. 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向安環科或廠長室報告。作業人員簽到表安全教育交底部門:安全教育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