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互救培訓資料.docx(5頁)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0894
2024-08-13
5頁
35.10KB
1、自救互救培訓資料 礦山發生事故后,礦山救護隊不可能立即到達事故地點進行組織救護。實踐證明,在事故發生的初期,礦工如果能夠及時采取措施,正確地開展自救互救,明顯的可以減少事故的危害程度,減少人員的傷亡和國家財產的損失。所謂“自救”,就是礦井發生意外災害事故時,在災區或受災影響區域的每個工作人員進行避災和保護自己的方法。而“互救”則是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妥善地救護他人及傷員的方法。自救和互救的成效如何,決定于自救方法措施的正確性,其具體內容及要求主要包括:熟悉礦井的避災路線和安全出口;掌握搶救傷員的基本方法及現場急救的操作技術。一、自救與互救常規1.井下災害事故發生后,一般都有一個有小到大的發展過程2、。作好現場搶救工作就能將能將事故消滅于萌芽之中,具體做法是:出現事故時,在場人員一定要頭腦清醒、沉著、冷靜,要盡量了解判斷事故發生地點、性質、災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點,迅速向調度室報告。 在保證人員安全的條件下,利用附近的設備、工具和材料及時處理、消滅事故,當確實無法處理時,就應當由在場的負責人或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領,根據1災害地點的實際情況,選擇安全路線迅速撤離危險區域。撤離時不要驚慌失措,大喊大叫,四處亂跑。 在遇險人員暫時不能撤出災區的情況下應盡快尋找避難峒室待救。 2.礦工自救設施自救器的使用當井下發生火災、瓦斯和煤塵爆炸、煤與瓦斯或一氧化碳突出等災害時,井下人員應立即佩戴自救脫險器脫險3、,免于中毒或窒息而死亡。自救器有過濾式和隔離式兩種。過濾式自救器實際上是一種小型的防毒面具,它能吸收空氣中的一氧化碳;隔離式自救器則是一種小型的氧氣呼吸器,它能利用自救器內部配備的化學藥品,通過化學反應產生氧氣,供佩戴人呼吸。佩戴過濾式自救器時,左手握住外殼下底,右手掀起紅色開啟扳手,扯開封口帶,去掉外殼上蓋,將藥缸從外殼中取出。然后從口具上拉開鼻夾,把口具片塞進嘴內,咬住牙墊,但嘴唇必須緊貼口具,用鼻夾夾住鼻子。取下礦帽,把頭帶套在頭上,再戴上礦帽用嘴呼吸3.災區作業人員正確選擇撤退路線事故發生后,災區作業人員應根據事故通知信號以及事故發生時的特征,判斷事故的性質、地點、人2員的分布位置,考4、慮巷道斷面、坡度、風速及局部障礙等因素的影響,遵循在最短時間內安全撤退的原則,選擇正確的避災撤退路線。一般來說,位于事故地點進風流中人員,則應順風流撤出;但遇有轉入進風流的貫通巷道時要迅速轉入進風流中撤退;處在事故地點回風流的人員,如確認在不冒生命危險的情況下,逆著風流行走一小段路程即可到達xin新鮮風流中,則可沿著捷徑迅速撤到安全地點。災區人員撤出路線選擇的正確與否,決定自救互救的成敗。 4.無法迅速撤離的措施在遇險人員無法迅速撤出災區時,應借助于獨頭巷道,各類峒室和兩道風門之間等位置,利用現場的木板、風門、煤塊、巖石、泥土、風筒等物資構筑隔離墻或風帳,隔絕有害氣體,人員在內避難待救。 同時5、應注意隔離墻外留有明顯的標志,如掛礦燈、衣物、寫粉筆字等,并經常有規則地敲擊巖石或管道,發出互救信號,使搶救人員容易發現,便于搶救。5.防止爆炸火源燒傷措施如果人員距離爆炸源很近無法撤出時,則應面向下方就地臥倒,最好將濕毛巾捂在口鼻面部或俯入水溝內,以免燒傷。36.在避難峒室待救如果災區人員沒有撤退路線(如獨頭區、冒頂阻塞區),應迅速退到附近避難峒室或尋找適當的地點建筑臨時避難峒室待救。避難人員在峒室避難時應靜臥,不得走動與呼喊,以免消耗體力與氧氣。特別要注意減少氧氣的消耗,延長在峒室內的待救時間。距爆炸中心較近的作業人員,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后,迅速撤離現場,防止二次爆炸的發生。 瓦斯爆炸后,6、應立即切斷通往事故地點的一切電源,馬上恢復通風,設法撲滅各種明火和殘留火,以防再次引起爆炸。所有生存人員在事故發生后應統一、鎮定的撤離危險區。遇有一氧化碳中毒者,應及時將其轉移到通風良好的安全地區。如有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在安全處進行人工心肺復蘇,不要延誤搶救時機。一、組織現場自救、互救與現場急救的重要性 礦井發生事故后,礦山救護隊不可能立即到達事故地點,實踐證明,礦工如能在事故初期及時采取措施,正確開展自救互救,可以減少事故危害程度,減少人員傷亡。自救、互救的成效如何,決定于自救和互救的方法的正確性。為了確保自救和互救的有效,4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每個入井人員都必須熟知以下內容:(1)熟悉7、所在礦井的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2)熟悉礦井的避災路線和安全出口;(3)掌握避災方法,會使用自救器;(4)掌握搶救傷員的基本方法及現場急救的操作技術。二、礦工自救與互救應采取的原則 1、發生事故時現場人員的行動原則(1)及時報告災情;(2)積極搶救;(3)安全撤離;(4)妥善避災。 2、自救器和避難硐室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自救器,在突出煤層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時撤離人員集中地點必須設有直通礦調度室的電話,并有供給壓縮空氣的避難硐室。自救器是一種輕便、體積小,便于攜帶,戴用迅速,作用時間短的個人呼吸保護裝備。當井下發生火災、爆炸、煤與瓦斯突出等事故時,供人員佩戴,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自救器的分類:過濾式自救器和隔離式自救器兩類,為確保防護性能,必須定期進行性能檢驗。5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