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預案演練評審報告(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1259
2024-08-14
8頁
25.70KB
1、應急預案演練評審報告總體評價:演練預案名稱演練地點評 價 人 員評價日期 評價項目評價內容及要求評價意見應急演練目標實現情況檢驗預案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是否對應急預案下列情況進行檢查:是 否1、是否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 2、是否提出完善應急預案意見; 3、是否提出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針對性意見。 完善準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是否對應對突發事件下列情況進行檢查: 是 否1、應急隊伍是否進行配備,是否滿足現在應急救援需要; 2、是否進行現場應急救援物資、裝備儲備,是否滿足現場應急救援需要; 3、是否進行應急救援技術準備,準備情況是否到位。 鍛煉隊伍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對2、應急救援隊伍是否達到下列鍛煉效果:是 否1、是否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和人員等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度; 2、是否有效提高演練單位、人員應急處置能力。 磨合機制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是否達到下列磨合機制的效果:是 否1、是否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理順工作關系; 2、是否有效提高應急指揮員的指揮協調能力; 3、應急救援機制是否運轉有序; 4、是否進一步完善應急機制。 科普宣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是否達到普及應急知識,提高公眾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呼救等災害應對能力的目的。 評價總結及改進建議項目部演練評估小組一致認為:這次演練具有很強的實戰性和創新性,評估等級為優秀,演練取得圓滿成功,達到預期效3、果。這次演練指導思想明確,組織工作嚴密,準備工作充分,程序設置合理,安全保證可靠。通過演練檢驗了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鍛煉了隊伍;增強了所有人員的憂患意識,普及了防災減災知識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指揮人員處置重大事故的能力。建議增加公司應急預案的志項救援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對公司現有的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評價人員簽字應急預案演練評審報告具體評價:演練預案名稱演練地點評 價 人 員評價日期 評價項目評價內容及要求評價意見是 否1應急演練目標制定1、是否制定應急演練目標; 2、應急演練目標是否完善、有針對性; 3、演練目標是否可行。 2應急演練原則應急演練原則的制定是否符合下列要求:是 否14、是否結合實際、合理定位; 2、是否著眼實戰、講求實效; 3、是否精心組織、確保安全; 4、是否統籌規劃、厲行節約。 3應急演練分類本次應急演練采用的形式:1、按組織形式劃分,本次應急演練類別為:桌面演練;實戰演練。2、按內容劃分,本次應急演練類別為:單項演練;綜合演練。1、按目的與作用劃分,本次應急演練類別為:檢驗性演練;示范性演練;研究性演練4應急演練計劃(方案)演練計劃(方案)是否符合下列要求是 否1、是否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應急演練計劃(方案); 2、演練計劃(方案)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應急預案規定; 3、演練計劃(方案)是否符合按照先“單項后綜合、先桌面后實戰、循序漸進、時空有序”的5、原則制定; 4、演練計劃(方案)中是否合理規劃應急演練的頻次、規模、形式、時間、地點等。 5應急演練組織機構應急演練組織機構是否符合下列要求:是 否1、是否成立應急演練組織機構; 2、應急演練組織機構是否完善,職責是否明確 3、應急演練組織機構是否按照“策劃、保障、實施、評估” 進行職能分工; 4、參演隊伍是否包括應急預案管理部門人員、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以及志愿者隊伍等。 共5頁,第1頁應急預案演練評審報告6應急演練情景設置應急演練場景中是否包括下列內容:是 否1、事件類別; 2、發生的時間地點; 3、發展速度、強度與危險性; 4、受影響范圍、人員和物資分布; 5、已造成的損失、后續發展預測;6、 6、氣象及其他環境條件等。 7應急演練保障人員保障應急演練是否包括下列人員:是 否1、演練領導小組、演練總指揮、總策劃; 2、文案人員、控制人員、評估人員、保障人員; 3、參演人員、模擬人員。 經費保障1、應急演練經費是否納入年度預算; 2、應急演練經費是否及時撥付; 3、演練經費專款專用、節約高效。 場地保障1、是否選擇合適的演練場地; 2、演練場的是否有足夠的空間、良好的交通、生活、衛生和生產條件; 3、是否干擾公眾生產生活。 物資器材保障1、應急預案和演練方案是否有紙質文本、演示文檔等信息材料; 2、應急搶修物資準備是否滿足演練要求; 3、是否能夠全面模擬演練場景。 通信保障1、應急指7、揮機構、總策劃、控制人員、參演人員、模擬人員等;之間是否建立及時可靠的信息傳遞渠道; 2、通訊器材配置是否滿足搶險救援內部、外部通信聯絡需要; 3、演練現場是否建立多種公共和專用通信信息網絡; 4、能否保證演練控制信息的快速傳遞。 共5頁,第2頁應急預案演練評審報告安全保障1、是否針對應急演練可能出現的風險制定預防控制措施; 2、是否根據需要為演練人員配備個體防護裝備 3、演練現場是否有必要的安保措施,是否對演練現場進行封閉或管制,保證演練安全進行; 演練啟動演練前,演練總指揮是否對演練的意義、目標、組織機構及職能分工、演練方案、演練程序、注意事項進行統一說明。 演練指揮與行動1、是否由演練總8、指揮負責演練實施全過程的指揮控制; 2、應急指揮機構是否按照演練方案指揮各參演隊伍和人員,開展模擬演練事件的應急處置行動,完成各項演練活動; 3、演練控制人員是否充分掌握演練方案,按演練方案的要求,熟練發布控制信息,協調參演人員完成各項演練任務; 4、參演人員是否嚴格執行控制消息和指令,按照演練方案規定的程序開展應急處置行動,完成各項演練活動; 5、模擬人員是否按照演練方案要求,模擬未參加演練的單位或人員的行動,并作出信息反饋。 演練過程控制1、桌面演練過程控制:是 否1)在討論式桌面演練中;演練活動是否圍繞對所提出問題進行討論; 2)是否由總策劃以口頭或書面形式,部署引入一個或若干個問題; 9、3)參演人員是否根據應急預案及相關規定,討論應采取的行動; 4)由總策劃按照演練方案發出控制消息,參演人員接受到事件信息后,是否通過角色扮演或模擬操作,完成應急處置活動。 2、實戰演練過程控制:1)在實戰演練中,是否要通過傳遞控制消息來控制演練過程; 2)總策劃按照演練方案發出控制消息后,控制人員是否立即向參演人員和模擬人員傳遞控制消息; 3)參演人員和模擬人員接受到信息后,是否按照發生真實事件時的應急處置程序或根據應急行動方案,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置行動; 4)演練過程中,控制人員是否隨時掌握演練進展情況,并向總策劃報告演練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共5頁,第3頁應急預案演練評審報告8應急演練實施演練10、解說1、在演練實施過程中,是否安排專人對演練進行解說; 2、演練解說是否包括以下內容:1)演練背景描述; 2)進程講解; 3)案例介紹; 4)環境渲染等。 演練記錄1、在演練實施過程中,是否安排專門人員,采用文字、照片和音像等手段記錄演練過程; 2、文字記錄是否包括以下內容:1)演練實際開始與結束時間; 2)演練過程控制情況; 3)各項演練活動中參演人員的表現; 4)意外情況及其處置; 5)是否詳細記錄可能出現的人員“傷亡”(如進入“危險”場所而無安全防護,在所規定的時間內不能完成疏散等)及財產“損失”等情況; 6)文字、照片照片和音像記錄是否全方位反映演練實施過程。 宣傳教育1、是否針對應急11、演練對其他人員進行宣傳教育; 2、通過宣傳教育是否有效提高其他人員的搶險救援意識、普及搶險救援知識和技能。 應急演練結束與終止1、演練完畢,是否由總策劃發出結束信號,演練總指揮宣布演練結束; 2、演練結束后所有人員是否停止演練活動,按預定方案集合進行現場總結講評或者組織疏散; 3、演練結束后是否指定專人負責組織人員對演練現場進行清理和恢復。 1、演練結束后是否組織有關人員對應急演練過程進行評估。 2、應急演練評估是否包括下列幾個方面:1)演練執行情況; 2)預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共5頁,第4頁應急預案演練評審報告演練評價3)應急指揮人員的指揮協調能力; 4)參演人員的處置能力; 5)演練所12、用設備的適用性; 6)演練目標的實現情況、演練的成本效益分析、對完善預案的建議等。 演練總結1、演練結束后演練單位是否對演練進行系統和全面總結,并形成演練總結報告; 2、演練總結報告是否包括下列內容:1)演練目的; 2)時間和地點; 3)參演單位和人員; 4)演練方案概要; 5)發現的問題與原因,經驗和教訓、以及改進有關工作的建議等。 成功運用1、對演練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演練單位是否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改進; 2、是否及時組織對應急預案的修訂、完善; 3、是否有針對性的加強應急人員地教育和培訓; 4、是否對應急物資裝備進行有計劃地更新等。 評價意見及改進建議項目部演練評估小組一致認為:這次演練具有13、很強的實戰性和創新性,評估等級為優秀,演練取得圓滿成功,達到預期效果。主要反映在:一、體現了以人為本、科學施訓的演練理念這次演練貫徹實施了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級負責的應急處置原則,參演人員齊全,內容豐富,場景逼真,對促進安全應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二、實現了鍛煉隊伍、磨合機制的演練目標這次演練指導思想明確,組織工作嚴密,準備工作充分,程序設置合理,安全保證可靠,過程公開透明。通過演練檢驗了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鍛煉了隊伍;增強了所有人員的憂患意識,普及了防災減災知識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指揮人員處置重大事故的能力,圓滿完成了預定的任務。三、不足之處是公司應急預案只是一個現場處置預案,缺少公司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部分,本預案有待進行修訂和完善。評價人員簽字共5頁,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