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預先危險性分析匯總報告.doc(12頁)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1279
2024-08-14
12頁
70.50KB
1、PHA預先危險性分析匯總報告(ISO45001-2018)1.概述預先危險性分析(PHA)又稱初步危險分析,主要用于對危險物質和裝置的主要工藝區域等進行分析。它常常用于項目裝置等在開發初期階段或設計階段之初分析物料、裝置、工藝過程以及能量失控時可能出現的危險類別、條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做宏觀的戰略分析,其目的是辨識系統中存在的潛在危險,確定其危險等級,防止這些危險發展成事故。其功能主要有:大體識別與系統有關的主要危險;鑒別產生危險的原因;估計事故出現對人體及系統產生的影響;判定已識別的危險性等級,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險性的措施。2.危險性等級劃分在分析系統危險性時,為了衡量危險性的大小及其對系統2、破壞程度,將各類危險性劃分為4個等級,見表。危險性等級劃分表嚴重性等級等級說明事故后果說明級安全的不會造成人員傷亡及系統損壞。級臨界的處于事故的邊緣狀態,暫時還不至于造成人員傷亡、系統損壞或降低系統性能,但應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級危險的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系統損壞,要立即采取防范對策措施。級災難性的造成人員重大傷亡及系統嚴重破壞的災難性事故,必須予以果斷排除并進行重點防范。3.事故發生可能性等級的劃分在分析系統危險性時,為了衡量危險性的可能性等級,將各類危險可能性劃分為5個等級,見表。危險可能性等級劃分表可能性等級等級說明單個項目具體發生情況總體發生情況A級頻繁頻繁發生,經常發生連續發生B級很3、可能在壽命期內會出現若干次頻繁發生C級有時在壽命期內有時可能發生發生若干次D級很少在壽命期內不易發生,但有可能發生不易發生,但有理由可預期發生E級不可能極不易發生,以至于可以認為不會發生不易發生4.預先危險性分析匯總表根據各評價單元的生產/儲存特點,對其危險性進行識別,分析其危險、有害因素,找出形成事件的原因,然后確定事件類型、嚴重度和可能性,形成預先危險性分析表。4.1生產場所預先危險性分析見表。4.2儲存場所預先危險性分析見表。4.3公用系統預先危險性分析見表。生產場所預先危險性分析表序號危險源危險因素事故類別可能的事故模式(或事故原因)事故后果嚴重度等級可能性等級安全技術措施1可燃物料熱4、能火災在生產場所,堆放大量的可燃物質,如遇明火、高溫等都有可能引發火災。分析如下:明火源:違章吸煙,焊接或維修設備時違章動火,外來人員帶來火種。火化或高溫源:電氣火花,雷電火花,靜電火花,電器超負荷運行產生的高溫,線路底下,或燈具底下放置可燃物。人員受傷財產損失D1.控制和消除火源:作業區內嚴禁吸煙、禁止攜帶火種。動火必須按動火審批手續進行,并采取防范措施。按規定要求采取防靜電措施,安裝避雷裝置,并定期進行檢測,保持裝置有效性。嚴禁設備超負荷運行。定期檢查線路,及時更換老化的電氣線路。2.加強管理,嚴格工藝紀律:禁止在生產場所堆放大量的可燃物。禁止在線路底下,燈具底下堆放可燃物。杜絕三違(違章5、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制定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要求職工及管理人員嚴格遵守。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識培訓。3.消防設施配備齊全完好(如滅火器材、消防栓)。2機械設備機械能機械傷害在生產過程中,由于設備防護的缺陷,導致工作人員身體部位進入危險區,而造成機械傷害。分析如下:1.機械裝置的設計缺陷。2.機械裝置在制造或安裝階段的失誤。3.機械裝置的可動部分的防護裝置缺乏或失效。4.平面布置上存在缺陷致使人員無處躲避傷害或為躲避傷害時發生碰撞。5.操作時體位不正造成傷害。6.工具不適。7.設備故障。8.物料擺放不順手造成傷害。9.道路不暢通,發生事故時不能順利躲避。10.檢修時6、,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造成傷害。人員受傷C1.選用具備資質的單位設計、制造的設備。2.設備的安裝應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安裝。3.按照規定設置安全防護裝置或設施和防松脫措施,并加強維護檢查,保持防護措施的有效性。4.操作時要集中注意力,注意觀察,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5.操作人員應正確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6.加強設備的維護保養,并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保持完好狀態。7.當運動部件不能使用防護裝置時,應設置傳動連鎖保護裝置。8.設置安全警示標志。9.每次作業前檢查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靈敏可靠10.設備的光電保護裝置應帶自身故障檢測報警裝置11.平面布置要保證合理12.操作體位的設計要符合人機工程原理13.7、檢修時按檢修安全程序操作14.物料擺放要充分考慮工藝流程和方便取用的原則15.使用適合的工具。3高處平臺勢能高處墜落在高處作業中,由于平臺防護不足,導致人員墜落。人員受傷D1.高于0.7m平臺,按固定式工業防護欄安全技術條件安裝1.1m防護欄。2.高處作業時,應佩戴安全帶,并有人監護。4機械設備電能觸電用電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由于火線接觸設備表面,且設備表面為可導電體,一旦人接觸帶電表面,就會發生觸電。危險分析:1.未安裝PE接地。2.未安裝漏電保護。3.違章帶電維修設備。4.違章未配帶安全絕緣工具。人員受傷D1.用電設備采取PE接地,接地電阻應小于4歐姆。2.應按規定安裝漏電保護裝置。3.按8、規定,進行維修設備。4.按規定,配戴安全絕緣工具。5高處物體勢能物體打擊1.物品堆放不整齊,堆放高處過高,造成物體跌落,導致人員傷亡。2.位于高處平臺的小物體,由于人為的原因,下落傷人。人員受傷D1.物品堆放要整齊,禁止超高堆放。2.在高處平臺,安裝高為100mm的踢腳板。6機械設備脈沖噪聲噪聲傷害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如加工機械,或自身運行所產生的噪聲源。危險分析:1.選用的設備產生的噪聲較高。2.設備安裝不良。3.沒有采取降噪、防噪措施。4.未配戴勞動防護用品。聽力損傷D1.選用低噪聲設備,并確保安裝質量符合要求以降低噪聲。2.采取適當的降噪、防噪措施。3.對噪聲超過限值的場所,作業人員應配戴9、聽力防護用品,如耳塞等4.實行時間防護,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盡量減少在噪聲處不必要的停留時間。5.對作業場所進行定期的噪聲檢測,發現異常及時采取處理措施。6.對高噪聲崗位作業,須定期進行聽力檢測。7起重設備電能勢能起重傷害若重物墜落、碰撞、脫鉤、鋼絲繩折斷安全裝置失靈、高處墜落、觸電等因素將會造成起重傷害。人員受傷D1、從事起重作業的人員均必須經過專業的安全培訓,經考試合格并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作業。2、起重吊裝過程中必須設專人指揮,其他人員必須服從指揮。在吊物下方禁止人員停留。3、定期檢查掛鉤的防脫繩保險裝置、吊具、吊索。4、嚴禁起重機超負荷工作,不準起吊不明重量和埋在地下的物件。當重10、物無固定吊點時,必須按規定選擇吊點并捆綁牢靠,使重物在吊運過程中保持平衡和吊點不產生移動。5、在起重作業前要對起重設備的各種限位、保險等安全裝置進行檢查,確認齊全有效后方可進行起重吊裝工作。儲存場所預先危險性分析表序號危險因素事故類別可能的事故模式(或事故原因)事故后果嚴重度等級可能性等級防范措施1可燃物料火災在倉庫內存放大量可燃物,如遇明火、高溫等都有可能引發火災。分析如下:明火源:違章吸煙,焊接或維修設備時違章動火,外來人員帶來火種。火化或高溫源:電氣火花,雷電火花,靜電火花,電器超負荷運行產生的高溫,線路底下,或燈具底下放置可燃物。人員受傷財產損失D1.控制和消除火源:作業區內嚴禁吸煙、11、禁止攜帶火種。動火必須按動火審批手續進行,并采取防范措施。按規定要求采取防靜電措施,安裝避雷裝置,并定期進行檢測,保持裝置有效性。嚴禁設備超負荷運行。定期檢查線路,及時更換老化的電氣線路。2.加強管理,嚴格工藝紀律:禁止在生產場所堆放大量的可燃物。禁止在線路底下,燈具底下堆放可燃物。杜絕三違(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制定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要求職工及管理人員嚴格遵守。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識培訓。3.消防設施配備齊全完好(如滅火器材、消防栓)。2運輸車輛車輛傷害車輛故障,如剎車失靈,違章駕駛,車速過快,叉車上站人,作業環境不良等,都可能導致車輛沖撞傷人或所搬運的物料12、傾翻傷人。人員傷亡CD1.廠內機動車輛應按規定進行年檢。2.應持證駕駛,杜絕違章駕駛。3.應定期對廠內車輛進行維護保養。4.保持作業場所通道暢通和照明良好。3高處物體物體打擊1.原材料和成品等儲存空間狹窄,造成超高堆放,從而導致員工碰傷、砸傷。2.物料堆放不穩,傾斜導致砸傷員工。3.作業場所地面濕滑導致傷害。人員受傷C1.確保物料的儲存空間和道路的寬度。2.物料堆放整齊,不超高堆放。3.作業場所保持清潔、干燥。4.員工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公用系統預先危險性分析表序號危險源危險因素事故類型觸發事件形成事故原因事件事故后果嚴重度等級可能性等級安全技術措施1變配電系統電能觸電1.觸碰帶電體13、。2.觸碰意外帶電體。3.觸及絕緣損壞處。4.過分接近高壓帶電設備。1.帶電體無屏護或屏護損壞。2.低壓帶電作業誤碰帶電體。3.違章約時停、送電。4.誤操作送電。5.電氣設備或線路絕緣損壞。6.非專業人員誤動電氣設備或維修。7.電氣絕緣工具缺陷或失效。人員傷亡財產損失C1.容易被觸碰的帶電體必須設置遮護物或外罩,損壞后及時修復。2.低壓帶電作業必須有人監護。3.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4.嚴禁約時停、送電。5.定期檢測設備絕緣電阻。6.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7.定期檢測電氣工具,使用前確認合格好用。2變配電系統及電氣設備電能火災1.漏電。2.電器走火、打火。1.電纜絕緣老化產生電打火。2.電纜接頭接觸不良局部發熱。3.電氣設備質量問題造成漏電。4.電器積塵。5.超負荷用電。6.用銅、鋁、鐵絲等代替保險絲。7.用電保護設施失靈。8.電機絕緣電阻值低于規定值。9.用電設備、設施接地電阻高于規定值。10.人員違章操作或操作不當。人員受傷設備損壞財產損失D1.選用符合安全和質量標準的電氣材料和器材。2.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不亂拉亂接電線,不得用其他導線代替保險絲,杜絕違章操作。3.加強電氣設施、設備的日常檢查和維護保養,發現問題及時處理。4.防止電纜受潮、受損。5.保持良好的作業環境,清掃積塵。6.防止火種、易燃物品進入電纜溝。7.掛設安全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