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溫州市龍灣區未來鄉村建設工作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1384
2024-08-14
10頁
75.04KB
1、2022年溫州市龍灣區未來鄉村建設工作方案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未來鄉村建設,根據關于開展未來鄉村建設的指導意見(浙政辦發20224號)、關于2022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民農村同步邁向共同富裕的意見(溫委發20221號)和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2年溫州市未來鄉村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溫政辦函20222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一、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為建設方向,以基層組織、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主導產業、主體風貌、主題文2、化等“三基三主”為建設核心,落地未來產業、風貌、文化、鄰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等場景,著力打造一批“服務均等化、環境生態化、生活智慧化、文明現代化”的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2022年,新建“羅山雙岙”未來鄉村,提升“鐘秀瑤溪”“金色埭頭”未來鄉村,培育“清秀鄭宅”“百姓寧村”“寺前古街”和永中街道鎮域型未來鄉村。聚焦基層組織建設。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高質量建成甌江紅“共享社幸福里”,村黨組織核心作用充分發揮,微網格治理高效落實,議事協商機制健康運行,建成清廉村居,實現矛盾糾紛不出村,堅決守牢疫情防控“小門”。聚焦基礎設施提升。實施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提升工程,推動安全飲用水、四好農3、村路、千兆光纖網絡、5G移動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冷鏈物流設施全覆蓋,實現鄉村建設智慧便民。聚焦基本公共服務升級。實施服務設施提標擴面工程,突出“一老一小”,率先落地民生“七優享”,集成建設鄰里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智慧健康站、老年食堂等服務場景,打造20分鐘醫療圈、15分鐘養老圈、10分鐘健身圈。聚焦主導產業培育。實施“農業+”行動,創新“農業+互聯網”“農業+旅游”“農業+文創”等發展模式,加快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有人來、有活干、有錢賺。聚焦主體風貌塑造。實施村貌整治行動,新建筑“帶方案審批”,老建筑“微改造、精提升”,保護發展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建筑風格,打造鄉土味、4、甌派韻、國際范的“浙南民居”。聚焦主題文化挖掘。實施鄉村特色文化挖掘行動,開展“甌”系列、“名”系列、“古”系列普查,貫通歷史文化村落和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傳承優秀農耕、民俗、節慶文化,弘揚優良鄉風、家風、民風,展現鄉土味、鄉親味、鄉愁味。二、重點任務(一)打造未來產業場景。開展農業“雙招雙引”和“兩進兩回”,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培育發展鄉村旅游、都市農業、研學體驗、農商直供、預制菜肴、冷鏈配送、文化創意、數字經濟等新業態,每個未來鄉村發展產業類項目3個以上。實施農業“雙強”行動,推進“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打造未來農場,發展鄉村旅游。激活閑置農房、閑置宅基地,打造農創空間、小微創業園等創業5、創新平臺,吸引更多農創客、新鄉賢在未來鄉村創業就業。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增長15.5%以上,激活閑置農房。做強做活強村公司,村集體、農戶特別是低收入農戶實現持續增收。(二)打造未來風貌場景。實施“村貌整治”,開展實用性村莊規劃(城市規劃)和村莊設計,突出未來建筑、未來文化、未來低碳等場景內容的相互融合,4月底前完成未來鄉村村莊規劃評估、制定工作計劃,6月底前開展村莊規劃和村莊設計。開展“三拆三整三清”行動,依法有序拆除違建農房、違章搭建、違規設施;整治農房外立面、亂拉桿線、亂圈圍;清理房前屋后、河塘溝渠、沿線沿路的垃圾雜物。大力開展美麗庭院創建。突出鄉村特色和地域特點,對現有建筑和公共設施實施“微6、改造、精提升”,嚴禁“大拆大整”,形成村莊整體風貌。嚴格落實農房帶方案審批制度,每個未來鄉村優選確定13個風貌和諧有序的農房設計通用圖集,強化建筑屋頂、立面、高度、體量、色彩、材質、圍墻等風貌要素的剛性引導和管控。(三)打造未來文化場景。深挖項目村優秀農耕、民俗、節氣、祖訓家規等文化資源和歷史古韻,全面排查、展示“甌”系列、“名”系列、“古”系列等地域特色文化。加強歷史文化村落、傳統村落的保護和利用,加大古樹、古橋、古井等保護力度,對樹齡50年以上的樹木進行掛牌。深化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提標升級農村文化禮堂,配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鄉賢館、百姓戲臺等,推動區級圖書館、文化館在鄉村設立服7、務點。建好鄉村藝術團等文藝隊伍,培育好鄉村文化產業,開展“跟著節氣游鄉村”“我們的村晚”“我們的村歌”“我們的村運”等鄉村文化文藝活動。實施“點亮鄉村童年”計劃,打造“小而優”托育托幼場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率達到99%。開展老年人康養、防疫等科普知識宣教,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四)打造未來鄰里場景。全面開展甌江紅“共享社幸福里”建設,打造“1510”黨群服務圈。改造提升村民中心等公共空間和場所配套設施,打造鄉村鄰里交互中心。弘揚鄰里團結、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深入實施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芳鄰守望”公益計劃,加強對優撫對象、困難家庭、獨居老人、殘疾人等的幫扶,建立救助幫扶關愛團隊,8、培育公益社會組織。依法完善村規民約,推廣鄰里貢獻積分等機制,組織開展“鄰里節”、環境衛生紅黑榜、積分兌換等活動,共建溫馨和睦鄰里關系。堅持“區域聯動、共建共享”,打造智慧健康站、鄉村智治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配置老年食堂,讓農民群眾享受“一站式”公共服務。(五)打造未來健康場景。健全農村疫情常態化防控機制,打造無疫村莊。高水平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科學防制病媒生物,建設除四害村,保障飲用水與食品安全,提高農民群眾健康素養。開展農村居民“兩慢病”排查和重大疾病篩查,實現全周期健康管理。實施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推進農村公共設施無障礙環境建設。建設5G云診室,提供遠程醫療服務。完善體育健身設9、施配置,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六)打造未來低碳場景。加強未來鄉村生態修復和保護,實施“一村萬樹”,提升村莊綠化水平,探索碳匯交易試點。開展垃圾分類示范村創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強基增效雙提標”行動和“廁所革命”星級評定。加快農業綠色發展,深化“肥藥兩制”改革,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控。積極推廣利用清潔能源,提高鄉村生產生活的電氣化、清潔化水平。弘揚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文化基地和生態文化村。倡導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低碳理念,開展光盤行動,節約糧食。(七)打造未來交通場景。加快“四好農村路”提質擴面,深化美麗農村路建設,落實農村公路養護機制,提升村道通達率。加密城鄉公交班次,推廣公交數字化服務應用,建設公10、交電子站牌,提升城鄉公交一體化水平。重視村內支路建設,科學布設停車場(位),戶均車位1個以上,引導規范有序停車。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加快物流網點布局建設,提升物流配送速度和服務質量。推進鄉村綠道建設,打通綠道斷點,優化綠廊空間、增設綠道驛站、織密綠道網絡。(八)打造未來智慧場景。加快推進千兆光纖網絡、5G移動網、智慧感知系統等新基建項目。推行“市域基礎版+各地特色應用”模式,推廣“百姓碼”“共富幫”“浙農碼”等場景應用,嚴禁貪大求全、千篇一律建大屏,有效運用數字化手段開展疫情防控,精準幫扶服務特殊群體。布設便民服務一體機等政務辦理智能設備,推動實現買藥就醫、交通出行、日常政務服務事項“一網11、通辦”。建設鄉村氣象、水文、地質、山洪、旱情等數據實時發布和預警應用,實現農村應急廣播和“雪亮工程”全覆蓋,加快構建鄉村地理信息多維立體“一張圖”。(九)打造未來治理場景。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動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開展平安鄉村和善治示范村創建。深化“智慧村社”建設,推進村級重大事項規范決策、村務線上辦理、“三資”陽光監管。開展“線上+線下”多元化協商形式,健全農村議事協商機制。實施“微權力e監督”工程,健全基層權力運行制約監督機制,打造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務清爽、民風清朗、干群親清的清廉村居。三、工作機制(一)建立比拼亮曬機制。建立未來鄉村比拼亮曬機制,實行“一月一督查一12、通報、一季一評價一現場、一年一匯報一展示”,營造對標攻堅、創優爭先的良好氛圍。(二)建立掛鉤聯系機制。結合市、區兩級領導掛鉤聯系未來鄉村制度,定期開展調研,掌握了解備案項目建設、應用場景落地等進度情況,指導做好“三基三主”建設核心落地,協調化解建設中碰到的基層難以解決的難題。(三)建立駐點服務機制。實行駐鎮規劃師和駐村指導員制度,在開展未來鄉村建設的街道派駐一名駐鎮規劃師,協同未來鄉村風貌提升專家委員會開展工作,駐鎮規劃師由區資源規劃分局安排人員派駐。在未來鄉村建設村派駐駐村指導員(駐村干部),開展蹲點指導服務,駐村指導員由屬地街道指派。(四)建立典型引路機制。開展未來鄉村建設“金點子”征集活13、動,問計于民、問需于民。組織專家、媒體、市民代表到未來鄉村開展觀摩體驗活動。專題報道“鄉賢回歸”“青年回歸”“村級帶頭人”先進典型,營造共建共享的氛圍。總結提煉典型案例、先進經驗,形成簡報、示范引領。附件:1.2022年未來鄉村建設重點抓手清單2.2022年龍灣區未來鄉村建設名單 7 附件12022年未來鄉村建設重點抓手清單序號建設內容重 點 抓 手責任單位1未來產業開展農業“雙招雙引”和“兩進兩回”,大力發展“農業+”產業,打造鄉村旅游、都市農業、研學體驗、農商直供、預制菜肴、冷鏈配送、文化創意、數字經濟等新業態。區農業農村局*、區經信局、區教育局、區商務局、區文廣旅體局2實施農業“雙強行動14、”,推進“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激活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打造一批未來農場、未來牧場、未來漁場和農創空間。區農業農村局、區供銷聯社3做強做活強村公司。區農業農村局*、區委組織部、區財政局(區國資辦)、區供銷聯社4未來風貌嚴格落實農房帶方案審批制度,每個未來鄉村優選確定13個風貌和諧有序的農房設計通用圖集。區住建局*、區資源規劃分局5開展“三拆三整三清”行動。區農業農村局*、區住建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區資源規劃分局6突出鄉村特色和地域特點,實施“微改造、精提升”。 區住建局*、區農業農村局7開展美麗庭院建設。區婦聯*、區農業農村局8未來文化排查、展示“甌”系列、“名”系列、“古”系列等地域特色文15、化。區文廣旅體局*、區農業農村局9開展“跟著節氣游鄉村”活動。區農業農村局*、區文廣旅體局10實施“點亮鄉村童年”計劃。 區教育局11打造“小而優”托育托幼場所。區衛生健康局12未來鄰里建設智慧健康站。區衛生健康局13建設鄉村智治中心。區農業農村局14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配置老年食堂。區民政局15打造鄰里交互空間,開展“鄰里節”、環境衛生紅黑榜、積分兌換等活動。區民政局*、區委組織部、區農業農村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16建立救助幫扶關愛團隊,培育公益社會組織。區民政局17未來健康健全農村疫情常態化防控機制,打造無疫村莊。區衛生健康局*、區農業農村局18開展農村居民“兩慢病”排查和重大疾病篩16、查。區衛生健康局*、區農業農村局19建設除四害村。區衛生健康局20未來低碳實施“一村萬樹”行動。區資源規劃分局21創建垃圾分類示范村。區農業農村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22“廁所革命”星級評定。區農業農村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23未來交通“四好農村路”提質擴面,建設公交電子站牌。區交通局24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區發改局25推進鄉村綠道建設,打通綠道斷點。區住建局*、區農業農村局、區資源規劃分局26未來智慧開發推廣“百姓碼”“共富幫”“浙農碼”等特色應用。區農業農村局*、區大數據管理中心27推進千兆光纖網絡、5G移動網、智慧感知系統等新基建項目。區經信局*、區公安分局28建設鄉村氣象、水文、地質17、山洪、旱情等數據實時發布和預警應用。區應急管理局*、區大數據管理中心、區農業農村局、區資源規劃分局29未來治理深化“智慧村社”建設。區民政局30實施“微權力e監督”工程,創建善治示范村,打造清廉村居。區農業農村局*、區紀委區監委、區司法局、區民政局附件22022年龍灣區未來鄉村建設名單序號未來鄉村名稱所在區域(鎮、村)建設類型創建年度備注1瑤溪“鐘秀瑤溪”未來鄉村瑤溪街道村域型2021年提升2海城“金色埭頭”未來鄉村海城街道村域型2021年提升3永中“羅山雙岙”未來鄉村永中街道村域型2022年建成4永中“寺前古街”未來鄉村永中街道村域型2023年培育5海濱“百姓寧村”未來鄉村海濱街道村域型2023年培育6永中“清秀鄭宅”未來鄉村永中街道村域型2024年培育7永中街道鎮域未來鄉村永中街道鎮域型2025年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