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廈門古宅村鄉村振興景觀整體策劃方案-9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1678
2024-08-16
93頁
192.92MB
1、古宅村古宅村鄉村振興整體策劃O V E R A L L P L A N N I N G F O R R U R A L R E V I TA L I Z AT I O N代建單位:廈門市翔安市政集團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設計單位:廈門東翔工程設計有限公司2021.030101項目背景1.1 區位背景1.2 歷史文化資源1.3 生態資源1.4 產業資源1.5 現狀問題1.6 總結提煉1.7 總體定位翔安區XianAn廈門島AmoyN項目概況:為改善群眾生產條件和居住環境,保證地區建設和經濟發展實施新圩鎮古宅村整體提升工程。該項目位于位于翔安區的新圩鎮廈門的北部山區,與泉州交界;古宅村位居廈門兩大文明流2、域之一的東溪源頭,有著悠久的歷史。福建省FUJIAN廈門市XIAN廈門北站高崎機場晉江站古宅村駕車約45分鐘駕車約7 0分鐘駕車約70分鐘翔安國際機場駕車約6 0分鐘項目背景1.1 1.1 區位背景區位背景項目背景1.2 1.2 歷史文化資源歷史文化資源 古宅原名辜宅、辜厝,位居廈門兩大文明流域之一的東溪源頭;系廈門史上六個解元之一的黃維岳、開發馬來亞的首任英屬甲必丹辜禮歡故里;著名“清末怪杰”辜鴻銘祖居地;廈門史上第一條道路就在古宅,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古宅十八彎”:宋代古石道,是宋代北同安通往泉州的古道,是當時科舉趕考的“終南捷徑”,也印滿了當時參加科舉的人們的足跡。文化歷史厚重 華僑鄉賢3、富足龍涎橋古跡明清建筑、歷史文人故居宋代古石道項目背景1.3 1.3 生態資源生態資源古宅村生態資源豐富,生態本底景觀十分優美,且多為山地、田園景觀,與周圍的自然資源形成了良好的呼應;古宅村群山擁抱,兩溪環繞,上有聞名遐邇的翔安大峽谷,中有水庫,下有同安母親河東溪之源古宅溪;兼有盛產名優特產“古宅大蒜”的千畝良田,具有不可多得的原生態鄉村美景。不可多得的原生態鄉村美景 群山擁抱,兩溪環繞,千畝良田項目背景1.4 1.4 產業產業資源資源01文化旅游資源02蔬果種植03古宅大蒜主導產業:大蒜種植:古宅村是南方大蒜之鄉,已有1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村民農業生產的主導產品,村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并4、帶動本區及南安市周邊村共發展大規模種植,遠銷新加坡、菲律賓、日本等國,是廈門市出口創匯蔬菜品種之一;除此之外,村莊也大規模種植其他蔬菜。文化特色產業:明清古村落原貌古道、古巷、古厝、古樹若隱若現,掩映其中,早已成為眼下攝友、畫家們的網紅打卡地,未來可借此之力發展鄉村特色文化旅游產業。項目背景1.5 1.5 現狀問題現狀問題1.村莊整體風貌較好,但保護不容樂觀 隨著村民自主改造,一些新建建筑布局和形式與傳統建筑院落較不協調。另外許多院落內部亂搭亂建現象嚴重,破壞了傳統院落的空間與景觀。2.歷史建筑維護較差 古宅村傳統建筑風貌較為明顯,但許多古宅以及古橋因年久失修、缺乏維護等存在建筑結構老化、衰敗5、等問題,在安全隱患的同時也影響村莊整體風貌。3.村莊公共服務設施不足 村莊休閑、文化、以及基礎設施均有待改善,村莊內部集中公共綠地較少,難易滿足村民日常休閑健身所用。4.溪道未得到合理治理,環境條件較差村莊現狀主要問題開發策略1.6 1.6 總結提煉總結提煉優點:山水資源豐富、文化歷史厚重、華僑鄉賢富足、名木古厝居多不足:耕田面積極少、村容村貌較差、留守居民稀疏、發展用地窘迫開發策略1.7 1.7 總體定位總體定位突出當地建筑、自然等風貌的可識別性,打造一個以以“解元巷解元巷”為核心,以研學為重點的古宅印象鄉村為核心,以研學為重點的古宅印象鄉村形成業態豐富,集文化休閑、會務接待、研學拓展、農業6、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鄉村研學園。盡顯古宅村的自然形態之美、歷史文化之美、生態生產生活之美。0202開發策略2.1 項目范圍2.2 規劃分區2.3 近期規劃游線分析2.4 近期規劃景點分析開發策略2.1 2.1 項目范圍項目范圍村莊總體范圍近期建設范圍圖例約1公里約1.2公里開發策略2.2 2.2 規劃分區規劃分區環 村 人 文 景 觀 線遠景規劃:“一心一園雙線”解元巷核心區 規劃建設以“解元巷”為核心;以研學拓展基地為重點,以環村人文景觀、村外山水游覽為雙線的格局;形成業態豐富,集文化休閑、會務接待、研學拓展、農業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鄉村研學園。村外山水線:堅持生態保護原則,導覽古宅大峽谷、溪園7、內、雨幫溪、虎頭山、鳳鐘山、十八彎、古茶山等生態旅游線路。利用廢棄的茶山,發展山茶花觀光帶。開發策略2.3 2.3 近期規劃近期規劃游線分析游線分析游 覽 起 點4穿巷跋山 構成橫貫東西、山水相連、阡陌相間、雞犬相聞的魅力古村畫卷。5解元巷核心區3過橋1涉溪九 曲 花 溪田園觀光體驗區2耕田開發策略2.4 2.4 近期規劃景點分析近期規劃景點分析主要車行道(對外交通要道)田園觀光路線解元巷文旅研學路線人行巷道九曲花溪圖例烈士陵園大道公文化廣場露營基地解元文化廣場龍涎橋親水區耕讀文化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兼鄉村黨校)解元文化區虎山古道十八彎(進士山科舉文法園)家風家訓文化廣場辜鴻銘祖居(辜禮歡、8、辜鴻銘、辜振甫事跡展館)村莊入口展示區九曲花溪花海體驗園僑建教堂農事基地“廈門第一道”文化公園解放紀念園解放紀念園0303首期項目設計3.1 平面布置3.2 項目設計3.3 投資估算古宅村文化旅游建設配套工程大巴車停車位露營基地停車位設置及護欄、兩側景觀提升移動式旅游公廁固定式旅游公廁改造沿線排水溝改造裸房墻面雕刻雕塑工程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研學基地古宅村古宅研學基地主入口道路兩側現狀主入口道路兩側現狀道路兩側綠化薄弱,無防護措施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研學基地古宅村古宅研學基地主入口道路兩側景觀提升主入口道路兩側景觀提升側方停車位(十個充電樁)田園標識墻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村移動式旅游公廁9、移動式旅游公廁古宅位于廈門翔安的新圩鎮廈門的北部山,與泉州交界;位居廈門兩大文 明流域之一的東溪源頭,有著悠久的歷史。對于初到古宅的旅行者來說閩南文化、歷史氣息、人文景觀可能就是了解古宅 的第一步。這里我們以閩南紅磚、閩南文化為主要元素進行古宅村的導視設計。標識以指 向為主,傳遞最基本的識別標識,融合閩南文化元素,進行提煉設計,突出閩 南之美,古宅之美。色彩配合周圍環境因素,以閩南元素為主,既表達傳統文化的同時,也不會失 去現代感,通過視覺接觸,感受傳承古宅歷史。標識導視設計古宅標識點位主要車行道(對外交通要道)田園觀光路線解元巷文旅研學路線人行巷道九曲花溪圖例烈士陵園大道公文化廣場露營基地解10、元文化廣場龍涎橋親水區耕讀文化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兼鄉村黨校)解元文化區虎山古道十八彎(進士山科舉文法園)家風家訓文化廣場辜鴻銘祖居(辜禮歡、辜鴻銘、辜振甫事跡展館)村莊入口展示區九曲花溪野外活動營地僑建教堂農事基地“廈門第一道”文化公園紅色革命基地景點介紹標識指向標識點位標識導視設計主要車行道(對外交通要道)田園觀光路線解元巷文旅研學路線人行巷道九曲花溪圖例烈士陵園大道公文化廣場露營基地解元文化廣場龍涎橋親水區耕讀文化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兼鄉村黨校)解元文化區虎山古道十八彎(進士山科舉文法園)家風家訓文化廣場辜鴻銘祖居(辜禮歡、辜鴻銘、辜振甫事跡展館)村莊入口展示區九曲花溪野外活動營地僑11、建教堂農事基地“廈門第一道”文化公園紅色革命基地村口牌照明標識古宅標識點位標識導視設計導視系統標準規范使用導視系統標準規范使用 IDENTIFICATION SYSTEM IDENTIFICATION SYSTEM基本型設定全齡段使用尺寸的設計考量嚴謹的尺度設計,衡量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坐、立、行等視覺、觸覺,同時規范化的圖標,文字,箭頭,色彩應用,為本項工作的落地提供更完善的保障。視野:字體:標識導視設計標識材料真石漆防滑不反光,古樸典雅銹板優質鋼的強韌塑延特性閩南紅磚貼面磚不銹鋼良好耐腐蝕性能、較高的硬度整石料貼合現場、經久耐用標識導視設計總平面圖標識導視設計研學村牌3500mm1150mm標12、識導視設計區域總導覽2400mm2650mm標識導視設計方向指向標識2700mm450mm450mm2500mm標識導視設計景區說明標識1500mm650mm標識導視設計景區垃圾桶1000mm850mm標識導視設計景區景觀燈4000mm250mm標識導視設計安全警示300mm400mm門牌號300mm450mm標識導視設計景點主題牌標識導視設計愛護花草700mm500mm洗手間標識牌200mm400mm750mm450mm標識導視設計投資估算古宅村研學園配套工程農業體驗、展示基地(農事體驗園大蒜精品示范區)龍涎橋修復工程“廈門第一道”文化公園微型大蒜文化公園九曲花溪配套公園研學步道古宅村耕讀文13、化廣場解元廣場家風家訓文化廣場花海體驗園微型社區文化公園九曲花溪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研學步道古宅村研學步道現狀現狀古宅大蒜形象雕塑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研學步道古宅村研學步道效果圖效果圖休閑廊架農業體驗、展示基地入口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村農業體驗、展示基地現狀農業體驗、展示基地現狀防護欄桿觀景涼亭農業體驗、展示基地入口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村農業體驗、展示基地入口效果圖農業體驗、展示基地入口效果圖溪畔田園詩石刻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村農業體驗、展示基地入口效果圖農業體驗、展示基地入口效果圖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農業體驗、展示基地效果圖古宅村農業體驗、展示基地效果圖互動小品采摘體驗區果 樹果 樹一期項目14、設計古宅村農業體驗、展示基地效果圖古宅村農業體驗、展示基地效果圖兒童活動場地休息涼亭農耕場景小品休息坐凳采摘體驗區果 樹果 樹果 樹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龍涎橋修復工程古宅村龍涎橋修復工程設計策略設計策略溪流及龍涎橋修復:梳理匯水路徑,分段建立堤壩;溪岸和靠近溪岸的水中種植植被,選擇具有一定凈化水功能的植被,達到美化河流和凈化河水的雙重目的,恢復溪流的生態功能,串聯古宅濕地公園。親水可達:設置平臺和棧道,增加親水性和可達性。游覽系統:修整游步道、小型休閑空間、休憩觀光涼亭等。龍涎橋現狀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龍涎橋修復工程效果圖古宅村龍涎橋修復工程效果圖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龍涎橋修復工程效果圖古宅村龍涎橋15、修復工程效果圖親水平臺堤壩農業體驗、展示基地入口水車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村“廈門第一道文化公園廈門第一道文化公園”現狀現狀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村“廈門第一道廈門第一道”文化公園效果圖文化公園效果圖形象雕塑“志書”石碑文化墻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元巷耕讀文化廣場現狀古宅村解元巷耕讀文化廣場現狀通過景觀小品再現“僑鄉古宅”及耕讀文化傳統,布置為微型社區文化公園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元巷耕讀文化廣場效果圖古宅村解元巷耕讀文化廣場效果圖”南洋文化”雕塑”南洋文化”浮雕”農耕文化”雕塑”農耕文化”磚雕”二十四節氣”地雕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元巷耕讀文化廣場現狀古宅村解元巷耕讀文化廣場現狀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16、解元巷耕讀文化廣場效果圖古宅村解元巷耕讀文化廣場效果圖休閑廊架“農耕”休閑座椅“二十四節氣”文化地雕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微型社區文化公園現狀古宅村微型社區文化公園現狀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微型社區文化公園效果圖古宅村微型社區文化公園效果圖農耕文化雕塑路面舊改休閑平臺一期項目設計微型大蒜文化公園微型大蒜文化公園場地清雜,設置景觀休閑空間違章搭建拆除重建為大蒜展示亭場地廢棄材料收集利用一期項目設計微型大蒜文化公園效果圖微型大蒜文化公園效果圖”古宅大蒜“展示廊架”農耕文化“影雕”農耕“文化小品路面舊改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元廣場現狀古宅村解元廣場現狀地面鋪裝改造危房拆除修建衛生間路面舊改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17、元廣場效果圖古宅村解元廣場效果圖固定式旅游公廁地面浮雕標識景石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元廣場現狀古宅村解元廣場現狀危房拆除修建衛生間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元廣場效果圖古宅村解元廣場效果圖固定式旅游公廁”書院“文化景墻”解元廣場”標識景墻休閑廊架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元廣場效果圖古宅村解元廣場效果圖”說俗語,話教育“板塊“古宅解元”歷史介紹“德、禮”主題板塊“五常”文化背景墻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家風家訓文化廣場現狀古宅村家風家訓文化廣場現狀現狀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家風家訓文化廣場效果圖古宅村家風家訓文化廣場效果圖”十大家訓“文化墻照壁矮墻閩南俗語地雕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家風家訓文化廣場立面效果圖古宅村家風家訓18、文化廣場立面效果圖照壁”十大家訓“文化墻”十大家訓“文化墻一期項目設計九曲花溪現狀九曲花溪現狀設計策略:修整岸線,增強水體凈化能力,兩側沿線種植不同花季植物,打造四季有景的九曲花溪,增加區域景觀價值;在適宜位置布置場景雕塑,增強趣味性。一期項目設計九曲花溪鳥瞰圖九曲花溪鳥瞰圖田園休閑廊架九曲花溪花海體驗園休閑涼亭”鄉村振興”標識牌投資估算古宅村解元巷修復提升工程古宅研學基地入口建設舊橋美化、路面舊改解元巷1500米沿線路面復古改建以及綠化提升古宅村解放紀念園十八彎山門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村服務區入口鳥瞰圖服務區入口鳥瞰圖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村服務區入口現狀服務區入口現狀垃圾分類點占據服務區19、主入口位置,影響入口整體形象;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村服務區入口建設服務區入口建設矮墻主入口形象展示風雨廊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服務區古宅村服務區入口入口舊橋美化舊橋美化 舊橋防護欄桿破舊、損毀嚴重,存在很大安全隱患;路面破舊、損毀嚴重;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服務區入口古宅村服務區入口舊橋美化舊橋美化休閑座椅人行通道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元巷古宅村解元巷150150米沿線路面現狀米沿線路面現狀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元巷古宅村解元巷150150米沿線路面修復及綠化提升效果圖米沿線路面修復及綠化提升效果圖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元巷古宅村解元巷150150米沿線路面及綠化現狀米沿線路面及綠化現狀場地清雜,利用場地20、原有石料修葺種植池。布置場景小品路面改造,原水泥路面舊改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元巷古宅村解元巷150150米沿線路面修復及綠化提升效果圖米沿線路面修復及綠化提升效果圖”學院“文化雕塑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元巷古宅村解元巷150150米沿線路面及綠化現狀米沿線路面及綠化現狀路面改造,原水泥路面舊改危墻修繕清雜、見縫插針布置鄉村生活場景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元巷古宅村解元巷150150米沿線路面修復及綠化提升效果圖米沿線路面修復及綠化提升效果圖鄉村生活場景雕塑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村解放紀念園解放紀念園現狀現狀 步道入口景觀改造,增加特色文化標識,增強入口的可辨識性與好的形象展示面。增設休息涼亭現狀入口21、現狀登山步道現狀紅色基地修整原有登山步道,步道兩側清雜、綠化提升。入口到烈士陵園汀步兩側,擺立溪石蝕刻1921-1949年廈門黨史,以及解放同安、解放廈門的歷史簡介。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村解放紀念園解放紀念園入口效果圖入口效果圖登山步道紅色革命雕塑宣誓墻現狀紅色革命基地入口環境較差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村解放紀念園解放紀念園現狀現狀解放同安”主題墻解放紀念園入口形象展示區宣誓墻紅色革命雕塑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解放紀念園入口效果圖古宅村解放紀念園入口效果圖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村“十八彎十八彎”入口現狀入口現狀增設山門,道路兩側清雜,綠化提升現狀一期項目設計古宅村古宅村“十八彎十八彎”山門效果圖22、山門效果圖”十八彎“山門”古道“景墻投資估算專項設計防護欄桿位置花池矮墻、圍墻墻繪圖例專項設計防護欄桿樣式矮墻樣式花池樣式1花池樣式2仿夯土墻面矮墻意向圖條石大卵石道路改造保留道路改造部分原混泥土路面改瀝青路面圖例原水泥路面改為青石路面道路清雜,保留原始道路對外交通要道 【雙線閉環】主線解元巷、輔線九曲花溪山水完美閉環;【六縱銜接】沿線六條縱道銜接巷陌相通科學分流;【點點相連】文旅研學點主線10個、輔線8個;配套大中小會議培訓中心6個、宿營地3處、民宿數十棟。主線節點:依次為大道公信俗文化區(龍涎廟)、農商文化區(解元巷口廣場)、華僑文化區(另建館)、新時代文明站兼鄉村黨校(舊學堂提升中)、基督教文化區(僑建教堂)、解元文化區(解元府旁空地,含解元第孝悌文化館、蘭谷書院會議中心)、紅色文化區(烈士墓園升級為古宅解放紀念園)、十八彎古道景區(科舉文化區)、家風家訓區(祖厝群及廣場)、辜鴻銘祖居文化區等。輔線節點:依次為農業互動區(大蒜精品區)、溪畔休閑時光、親水平臺、東溪源文化、古橋、廈門第一道溯源、九曲花溪、鄉野田趣(大蒜精品區、勞動實踐基地、CS野戰拓展訓練區)等。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