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能源有限公司高效太陽能電池生產新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2207
2024-08-16
27頁
597.42KB
1、 XXXX(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年產(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年產10GW 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2022 年年 11 月月 I 目錄目錄 1 總論總論.3 1.1 建設單位情況.3 1.2 項目概況.4 1.3 項目建設背景.5 2 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8 2.1 建設規模.8 2.2 產品方案.8 3 場址選擇場址選擇.9 3.1 場址所在位置現狀.9 3.2 場址建設條件.9 4 建設方案建設方案.11 4.1 技術方案.11 4.2 設備方案.11 4.3 工程方案.11 4.4 原輔材料方案.11 4.5 公用輔助工程.12 52、 節能分析節能分析.14 5.1 能耗指標分析.14 5.2 節能措施.14 II 6 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17 6.1 組織機構.17 6.2 人力資源配置.18 7 項目實施進度項目實施進度.19 8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20 8.1 投資估算.20 8.2 投資計劃及資金籌措方案.20 9 財務分析財務分析.21 9.1 銷售收入估算.21 9.2 總成本估算.21 9.3 稅金及附加.21 10 項目風險分析項目風險分析.22 10.1 風險識別和分析.22 10.2 風險防范對策.24 11 結論結論.26 13總論總論 1.1建設單位情況3、建設單位情況XX(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升安徽公司”)成立于 2020 年 7 月,是XX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XX”)的全資子公司。日升安徽公司 2020 年啟動實施年產 5GW 高效太陽能電池及組件新建項目,并于 2021 年 3 月投產。截止 2021 年底,日升安徽公司資產總額 59.6 億元,實現營業收入 30.4建設單位:建設單位:XX(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法定住所:法定住所:注冊資本:注冊資本:80000 萬元公司類型: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經營范圍:經營范圍:一般項目: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設備及元4、器件銷售;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合同能源管理;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非居住房地產租賃;居民日常生活服務;物業管理(除許可業務外,可自主依法經營法律法規非禁止或限制的項目)。億元。XX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XX”、“公司”)于 2010 年 9月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是一家專業從事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光伏獨立供電系統、太陽能電池片、組件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截止 2022 年 9 月,XX建有獨立的國家級光伏實驗室,擁有超過 100 項主營業務核心技術,發明專利 69 項,實用新型 403項,外觀 91 項,專利共 5、563 項。公司獲得國際 CNAS 認證,可按照IEC61215、IEC61730-2、UL1703 進行 54 個項目測試。XX相關產品已通過 TV、CE、UL、GS、ROHS、REACH 和PAHS等國際認證,且在同行中率先通過 ISO14001 環境管理體系、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以及 GB/T28000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公司產品遠銷歐美、南非和東南亞等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廣大用戶提供專業、便捷的光伏產品和技術支持。公司還連續多年入選寧波市百強企業,2021年榮登“2021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第 62名。4公司連續多年入選布隆伯格全球頂級光伏制造商。截止 26、021 年底,XX擁有總資產 323.3 億元,實現營業收入 188.3 億元,同比增長 11.5%。2022 年三季度公司獲得 PV Module Tech光伏可融資性評級 A 級。1.2項目概況項目概況 建設內容:建設內容:項目租賃園區代建的標準廠房并進行必要的功能性改造裝修。廠房總用地 200.4 畝,包括電池生產車間、成品庫、固廢站、變電站、特氣房等生產用房及輔助用房,合計總建筑面積 80,314.5m2,計容面積 165,026.5m2,購置生產及輔助設備 341 臺(套)項目名稱:項目名稱:年產 10GW 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項目類型:項目類型:新建建設地點:建設地點:安徽省產品方案7、和建設規模: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主導產品為 N 型高效太陽能電池。新建 N 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產能 10GW。項目分二期建設,其中一期 6GW,二期 4GW。建設期:建設期:項目建設期三年,其中一期項目建設期 2022 年 11 月-2023 年 10 月;二期項目建設期 2024 年 11 月-2025 年 10 月。總投資構成:總投資構成:本項目規模總投資為 275,700 萬元。5 1.3項目建設背景項目建設背景 在全球氣候變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巴黎協定在 2016 年 11 月 4 日生效,凸顯8、了世界各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決心。2020 年 9 月 22 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總書記鄭重宣告,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2020 年 12月 12 日,習總書記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強調:“到 2030 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 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 2005 年增加60 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 12 億千瓦以上。”為實現上述目標,發展可再生能源勢在必行。各種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以其清潔、安全、取之不盡、9、用之不竭等顯著優勢,已成為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太陽能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均具有重要意義。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 2021 年全球光伏報告顯示,2021 年全球光伏市場再次強市增長,新增裝機容量 170GW,創歷史新高,累計裝機容量超 940GW,未來幾年還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預計到 2030 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有望達到 1,721GW,到 2050 年將進一步增加至 4,670GW,發展潛力巨大。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光伏產業已成為我國少有的形成國際競爭優勢、實現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為高質量發展典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推動我國能源變革的10、重要引擎。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在制造業規模、產業化技術水平、應用市場拓展、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 均位居全球前列。我國已成為全球光伏制造大國,全球超七成光伏產品在中國生產。其中光伏組件產量連續 15 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產量連續 11 年位居全球首位。中國也是光伏需求大國。2021 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 54.88GW,同比增長 13.9%,累計光伏裝機容量突破 300GW,新增裝機量連續 9 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計裝機容量連續7 年位居全球首位。隨著光伏成本的快速下降,國內新增光伏裝機規模將實現翻番。預計到 2025 年,中國光伏總裝機規模達到 7.3 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的 24%,全年發電量 11、8,770 千瓦時,占當年全社會用電量的 9%6。全球及國內光伏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不斷推動光伏產業向前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光伏產業技術的不斷突破發展。光伏電池片技術發展來自于技術迭代,由于當前主流的 PERC 電池效率提效進度放緩,而 N 型電池效率提升潛力大、投資成本不斷降低,目前轉化效率已突破平均 24%以上,本輪光伏技術變革將由 P 型電池轉向 N 型電池,電池片企業亟需技術升級優化成本改善盈利能力。N 型電池技術主要分為 TOPCon、HIT 以及 IBC 三種,均具備較好發展前景。未來幾年N 型電池將憑借效率提升潛力大、投資成本低等優勢迎來一波發展機遇。XX多年來一直從事太陽能晶體硅電12、池片、組件的研發生產及光伏電站建設運營,目前公司已掌握 TOPCon 電池片轉換效率突破25.00%、異質結電池片轉換效率突破 25.50%的核心技術。隨著XX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和日升安徽公司一期項目建成達產,日升安徽公司主營業績突飛猛進,產品競爭力和市場開拓能力進一步提升,現有的生產能力已無法匹配業務發展和光伏產業發展趨勢。為進一步把 7 握全球光伏電池市場機遇,擴大公司產品市場占有率,公司決定依托現有銷售體系和技術研發能力,在安徽滁州新建年產 10GW 的高效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項目。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 6GW,二期 4GW。8 2 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2.1建設規模建設規模13、 根據產品市場容量及發展趨勢,結合公司銷售渠道和市場開拓能力,并遵循合理經濟規模原則確定本項目建設規模為:新建 N 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產能 10GW。其中一期新建設計產能 6GW.;二期新建設計產能 4GW。2.2產品方案產品方案 項目主導產品為 N 型高效太陽能電池,性能高于 2018 年領跑者基地要求,具體產品方案見表 2-1。項目主導產品質量與安全性能符合國際電工標準 IEC61730-2,具有工藝流程簡單效率高、溫度系數優良、無 LID、LeTID 等光效衰減、雙面率高、內應力低等眾多優勢,從而有更高的發電量和更好的長期可靠性。表表 2-1 項目產品方案項目產品方案 序號序號 產品名稱產14、品名稱 設計規模設計規模 性能指標性能指標 備注備注 1 N 型高效太陽能電池 10GW 尺寸及技術類型根據市場和技術成熟條件調整 其中:一期6GW,二期 4GW 9 3 場址選擇場址選擇 3.1場址所在位置現狀場址所在位置現狀 3.1.1 地點及地理位置地點及地理位置 本項目位于安徽省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地塊在安樵區滁州大道和安慶路交叉口,位于一期項目的東北側、生活區的東側。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于 1992 年 6 月,為安徽省首批省級開發區,一期規劃面積 11 平方公里,二、三期規劃面積 40 平方公里。開發區是滁州市南移東拓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定位為滁州新城區。開發區位于滁城南郊15、,北接城市中心區,西靠瑯琊山腳下,東連京滬鐵路線,南接京滬鐵路安徽滁州站,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建成區面積 10 平方公里,區內基礎設施完善,道路、供排水、供電、供熱、天然氣、通訊等均能滿足投資者需要。2011 年 4 月 10 日,國務院正式批準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3.1.2 場址土地權屬類別及占地面積場址土地權屬類別及占地面積 項目租用開發區的廠房,地塊土地性質工業用地。地塊呈梯形,總用地面積約 200.4 畝。3.1.3 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利用現狀 目前地塊已啟動建設,標準廠房預計于 2022 年底建成。3.2場址建設條件場址建設條件 3.2.1 地形16、地貌地形地貌 滁州市域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主體為長江下游平原區及江淮 10 丘陵地區。滁州市區與來安、全椒縣以及天長部分地區屬于長江流域,明光市、定遠等縣屬于淮河流域。全市地貌大致可分為丘陵區、崗地區和平原區三大類型,地勢西高東低,全市最高峰為南譙區境內的北將軍嶺,海拔 399.2 米,圍繞丘陵分布的平臺和波狀起伏地帶,構成崗地區,滁河、淮河沿岸和女山湖、高郵湖的濱湖地帶是主要的平原區和圩區。3.2.2 氣候條件氣候條件 滁州市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及江淮之間丘陵地帶,為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氣候特征可概括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變,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朗氣爽。全市年平均17、氣溫15.4,年平均最高氣溫 20.1,年平均最低氣溫 11.4,年平均降水量 1,035.5 毫米。梅雨期長 23 天。年日照總時數 2,073.4 小時。初霜為 11 月 4 日,終霜為 3 月 30 日,年無霜期 210 天。3.2.3 交通運輸條件交通運輸條件 本項目所處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安徽省東部,長江以北,東南連接長三角,習慣上稱皖東,是南京都市圈核心伙伴城市。滁州交通四通八達,京滬鐵路、寧西鐵路、京滬高速鐵路、滬漢蓉高速鐵路、水蚌鐵路貫穿境內,寧洛高速公路、滬陜高速公路、馬滁揚高速公路連接其中,所有縣市區均可在半小時內駛上高速。滁寧快速通道、南京長江隧道、104 國道三條快18、速道路不僅實現了滁州與南京的無縫對接,也加速了滁州全面融入長三角地區的步伐。滁州的附近有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南京馬鞍國際機場。水運依托滁州港,清流河、滁河航道直入長江。11 4 建設方案建設方案 4.1技術方案技術方案 本項目主導產品為 N 型高效光伏電池,具體技術方案根據市場前景和技術成熟情況確定。4.2設備方案設備方案 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和市場供應情況,按照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生產上適用的原則,以及可行性、維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應等要求,結合公司原有生產經驗,本項目購置生產及輔助設備 341 臺(套),其中電池生產設備 262 臺(套)、輔助設備 79 臺(套),均為國產設備。其中一期購置19、生產及輔助設備 239 臺(套),二期購置生產設備 102 臺(套)。本項目設備選型綜合考慮后續的技術發展方向和技術兼容性,其中整線兼容 182/210 電池等多種產品的傳輸及生產,全車間自動化程度高,采用一期項目已有的信息 MES 集成技術,實現數據真實可靠可分析,實現對整個廠區的智能信息化管理。4.3工程方案工程方案 本項目生產廠房由地方政府代建,企業租賃。廠房總用地 200.4畝,包括電池生產車間、成品庫、固廢庫、危廢庫、變電站、特氣房等生產及輔助用房,總建筑面積 80,314.5m2,計容面積 165,026.5m2。項目在標準廠房基礎上進行必要的功能性改造裝修。結合生產環境約束條件,20、項目生產車間均為 10 萬級潔凈車間。4.4原輔材料方案原輔材料方案 本項目主要原材料為硅片,輔助材料有銀漿、網板、添加劑等。12 原輔材料就近統一市場采購,卡車或槽車運輸。4.5公用輔助工程公用輔助工程 4.5.1 供電供電 公司新廠區供電來源于滁城供電局 110kV 變電站,接入廠區電壓為 10kV,項目采用兩回路供電;項目用電電壓為 380V/220V,用電負荷為二級負荷;綜合考慮廠區整體運行所需,項目擬新增 1 套變配電系統(含 14 套 SCB13-2500 的變壓器及高低壓配電設備),變壓器容量總計為 35,000kVA,能滿足生產線用電,運行負荷 85%左右。4.5.2 給排水給21、排水 A.給水系統 本項目給水系統分為生產生活給水系統和消防給水系統。生產生活給水通過市政自來水管網接入,其水質、水量能夠滿足用水要求。消防用水主要供建筑物的室內外消火栓用水,由市政給水管網供給。廠區消防給水管網沿道路呈環狀布置,管網干管管徑為 DN200。室外消防設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間距不超過 120m;室內消防按規范要求設室內消火栓和建筑滅火器;本項目消防用水利用廠區內原有的消防水池和消防設施。另外,本項目設有純水制備系統 1 套,其制備能力為 480t/h。B.排水系統 廠區排水采用分流制,將排水系統分為生活污水、生產污水和雨排水等三個系統。生活污水系統:生活污水為車間生活間、辦公樓衛22、生間排出的沖 13 洗、糞便等污水。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化糞池,經化糞池處理后,通過廠區生活污水排水管道系統,排入廠區外市政生活污水排水管道系統。生產污水系統:生產污水主要包括生產裝置區內的設備檢修排放的污水、火災期間排出的消防水,量非常少,經簡單處理匯集后集中排放。雨排水系統:屋面及路面雨水經廠區內雨水管道匯集后集中排放。生產污水由廠區內的污水處理系統達標處理后納管排放。4.5.3 供氣供氣 本項目供氣主要是壓縮空氣,用量較小,由廠區內新增的 1 套空氣壓縮系統提供,硅烷、氬氣等特殊氣體由市場購入。4.5.4 公用輔助工程設備公用輔助工程設備 項目配套公用輔助工程設備主要有純水制備系統、空氣壓縮23、系統、變配電系統、特氣輸配系統、污水處理系統、廢氣處理系統、空調冷卻系統等。14 5 節能分析節能分析 5.1能耗指能耗指標分析標分析 5.1.1 電力電力 本項目年運行時間按 8,000h 計,則項目年用電量約為 69,300 萬kWh。5.1.2 水水 本項目用水包括生產用水、生活用水、循環冷卻補給用水。新鮮水用于生產和生活系統。項目年總用水量約 900 萬 m3。5.1.3 綜合能耗測算綜合能耗測算 本項目年綜合能耗等價值為 198,276 噸標煤(電力按等價值計),綜合能耗當量值為 85,941 噸標煤。5.2節能措施節能措施 5.2.1 非生產性節能非生產性節能 A結合車間整線布局進24、行外圍設計,降低能耗,提升性價比;B配電房集中在車間用電高符合區域,降低生產過程的電損耗以及電纜成本。C冷熱區循環利用抽風系統,特別是高發熱區域的集中抽送風以及回路設計,將熱量高的機臺熱量傳輸至車間其他區域,特別是冬天,可大幅度降低空調升溫所需耗電量。D凈化配置設計匹配車間功能區,降低照明遮擋及零部件采購數量,并可減少實際照明耗電量。E空調照明分區供給設計,最優化產能-能耗設計,最大化減少 15 由于訂單產能調整時所帶來能耗的浪費。F選擇節能型變壓器,根據負荷運行的時間性變化,相應的選擇變壓器的運行參數與臺數,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耗。同時,變配電站的位置盡可能靠近負荷中心,以縮短配電半經減少低壓25、線損,對變壓器輸配電端采用集中補償。G建筑設計中采用了優質保溫材料和密封性較好的門窗,并執行相關節能設計標準,所有建筑物外墻及屋面設計均考慮保溫節能。H凈化系統和舒適性空調系統均設置自動控制系統,根據房間負荷的變化調整送風溫度,以節約能源。5.2.2 生產性節能措施生產性節能措施 A優化生產工藝流程,工藝設備布置合理、緊湊,工序流轉順暢,同時滿足觸摸屏生產工藝流程,降低能耗,提高生產效率。B采用先進的高產串焊接機,匯流條焊接機、自動化流水線,大幅提高生產效率。C高速變頻傳送線設計,根據實際所需產出進行節拍設定能耗控制。D分區管理設計,將車間進行分區管理,滿足各個工序環境要求的同時降低能耗使用量26、。E采用先進高產設備,節約空間、有效降低電耗。F對長期連續運行的風機、泵類設備,盡可能配置變頻器。G采用國家推薦的節能照明,節電量 20%以上。H所有耗能設備優先選用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等耗能小,污染小的節能型產品。I 部分生產用水采用中水回用,工藝冷卻水循環使用,減少新鮮 16 水消耗。17 6 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6.1組織機構組織機構 項目建設單位日升滁州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組織結構,實行總經理負責制,各部門職責分工明確、業務流程清晰、組織工作高效,為日升滁州公司的高速發展提供了有利保障。18 6.2人力資源配置人力資源配置 6.2.1 勞動定員勞動定員 項目擬新招聘27、人員 1,600 人,其中生產人員 1,300 人,技術人員150 人,管理人員 40 人,后勤人員 30 人,銷售人員 80 人。6.2.2 員工來源員工來源 本項目新增人員由企業通過當地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以及網絡、報紙、電視等傳播媒體,發布招聘信息,并對應征人員進行測試考核,擇優錄取。6.2.3 員工培訓員工培訓 制定年度培訓計劃,采取全員培訓與專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培訓分為入廠教育培訓、安全培訓、管理技能培訓、專業技能培訓、特殊工種培訓等。19 7 項目實施進度項目實施進度 項目建設包括項目前期準備、設備詢價及采購、設備安裝調試(含工藝管線)、人員招聘及培訓、試生產等過程。項目建設期三28、年,計劃從 2022 年 11 月啟動建設。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 6GW 項目建設期 2022 年 11 月-2023 年 10 月;二期 4GW 項目建設期:2024 年11 月-2025 年 10 月。20 8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8.1投資估算投資估算 8.1.1 投資估算依據及說明投資估算依據及說明 A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B建設項目投資估算編審規程(CECA/GC 1-2007);C設備價格指到廠價包含原價(不含增值稅)、運輸費、保險費、招標費用及安裝費等。8.1.2 總投資估算總投資估算 項目規模總投資為建設投資、建設期利息與鋪底流動資金之和,估算29、值為 275,700 萬元。8.2投資計劃及資金籌措方案投資計劃及資金籌措方案 項目規模總投資 275,700 萬元,其中一期項目規模總投資 180000萬元,二期項目規模總投資 95700 萬元,公司擬以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進行投資建設。21 9 財務分析財務分析 9.1銷售收入估算銷售收入估算 按照高效太陽能電池市場銷售價格等相關因素,預計項目達產年可實現銷售收入 124 億元。9.2總成本估算總成本估算 項目達產年經營成本合計 1,108,407 萬元,總成本費用合計1,138,661 萬元,其中可變成本 1,062,362 萬元,固定成本 76,299 萬元。9.3稅金及附加稅金及附加 30、本項目正常達產年預計需繳納各類稅 51,104 萬元,其中營業稅金及附加 2,397 萬元,增值稅 23,971 萬元,所得稅 24,736 萬元。22 10 項目風險分析項目風險分析 10.1風險識別和分析風險識別和分析 10.1.1 市場市場風險風險 隨著全球變暖趨勢加速和能源成本上漲,今后幾年太陽能光伏電池產品需求將會持續一波增長趨勢,但目前劇烈市場競爭局面,尤是疫情后國際經濟貿易形勢更加復雜嚴峻使得本項目存在一定市場風險:A產能持續釋放,市場供需壓力加大。從供給側來看N型電池產能在2022年進一步增長;從需求側來看,國際國內新增市場規模增速將會放緩,尤其是全球經濟低迷,逆全球化趨勢抬頭31、。此消彼長將導致我國光伏市場供需失衡,上下游各環節產品價格將進一步下探,企業可能會承受一定市場壓力。B隨著太陽能開發利用規模快速擴大,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加速,光伏產品單價逐漸降低,公司產品面臨產品銷售收入下降的風險。C2020 年四季度以來,由于行業整體需求突增、部分多晶硅料企業發生安全事故等突發事件以及能耗雙控,硅料環節出現短期結構性供需關系的不平衡,上游硅料價格呈現快速上漲趨勢,并直接影響到硅片的價格和供應。若是后續硅片等原輔材料價格繼續上漲,可能使得項目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響。10.1.2 技術風險技術風險 近年來,在補貼退潮的倒逼下,我國光伏發電技術處于飛速發展中,其中最為基礎的光伏電池32、技術更是百花齊放。從簡單的多晶、單 23 晶電池,到黑硅電池、高效單晶電池,再到 N 型 HIT 電池、TOPCon電池,不同類型的高效電池層出不窮。截止目前,光伏市場技術路線尚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公司未來可能面臨技術更新速度落后的風險。10.1.3 政策風險政策風險 A光伏項目受國家補貼和政策扶持影響較大。當前光伏發達國家的政策正逐步增大補貼范圍、減小補貼額度,包括中國在內的光伏新發展國家也在積極出臺刺激政策,在擴大市場需求的同時對企業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2020年“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整體為光伏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B光伏補貼拖欠,影響產業鏈正常運行。光伏市場規模快33、速擴大和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不足,補貼資金缺口明顯,多數光伏發電項目難以及時獲得補貼,增加了全產業鏈資金成本。光伏行業受政策補貼影響較大,棄光限電和拖欠補貼問題依然存在。C受貿易保護影響,拖累光伏“走出去”步伐。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快速,使得其成為部分國家貿易保護的主要產品。新一輪貿易調查更加關注中國企業,貿易摩擦頻發,例如美國的“雙反”、201、301關稅,印度制造、保障性關稅、BIS認證等政策,阻礙了我國光伏“走出去”的步伐。近年來貿易保護也開始呈現新的表現形式知識產權訴訟,對我國光伏企業開拓其他海外市場造成不利影響,導致全球光伏應用成本快速上升,不利于推動全球光伏應用。D當前項目終端組件34、產品享受13%的出口退稅優惠,若該政策取消或者調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產品國際競爭力和項目現金流情況。24 10.2風險防范對策風險防范對策 10.2.1 市場風險對策市場風險對策 A積極采用世界先進設備和工藝技術,嚴格按照標準規范生產經營活動,確保公司太陽能組件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B善于把握市場契機,加大產品宣傳力度,創新營銷手段,積極開拓新市場,培育拓展終端組件產品的銷售渠道和銷售網絡。在保證產品性能質量的前提下,率先高性價比進入市場。及時向高技術新產品升級、向新領域拓展,并快速實現新產品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獲得技術創新效益。C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光伏產品的高性價比,加強成本控制,進35、一步實現產品差異化,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保持公司光伏產品的競爭優勢。D立足現有市場的同時,應進一步加大力度開發培育自主品牌。同時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光伏行業也應借勢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規避未來可能的反傾銷糾紛和非貿易壁壘風險。E正確處理供貨商穩定與主要原材料來源多渠道關系,建立價廉物美、供貨穩定的主要原材料采購渠道,為確保項目正常運營創造良好條件。10.2.2 技術風險對策技術風險對策 加強產學研合作和國內外專家的學術交流,時刻關注國內外技術研發成果,緊跟世界太陽能光伏行業發展前沿,不斷開發掌握新工藝、應用新技術、發展新產品,做好戰略、產品、生產方式的調整,注重自主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管理36、,不斷強化公司的核心競爭 25 力,以化解各種技術風險和未來技術壁壘的沖擊。項目運營過程中需進一步引進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和高端技術人才,充分利用公共專業技術合作平臺,加強產學研合作,夯實公司技術基礎。10.2.3 政策風險對策政策風險對策 應密切關注政策動向,控制生產成本,利用各種金融工具防范匯率風險,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針對外匯收入采取一定的套期保值手段規避外匯匯率變動的風險。26 11 結論結論 全球及國內光伏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不斷推動光伏產業向前發展,也推動了高效光伏電池片技術的不斷革新和突破。該項目投資符合國家行業政策指導方向,將積極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本項目實施后,可形成年產 10GW 高效太陽能電池生產能力。該項目投資財務凈現值(稅后)135,002 萬元,靜態投資回收期(稅后)6.73 年,項目盈利能力較好。綜上,項目的建設及運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