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鎮松林村移民搬遷安置小區可行性研究報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2557
2024-08-16
18頁
48.22KB
1、嵐皋縣嵐皋縣石門鎮松林村移民搬遷安置小區可行性研究報告嵐皋縣扶貧開發局二一五年九月一日18嵐皋縣嵐皋縣石門鎮松林村移民搬遷安置小區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名稱:石門鎮松林村移民搬遷安置小區申報單位:嵐皋縣扶貧開發局建設單位:石門鎮人民政府建設地點:石門鎮松林村項目負責人:陳前安主管單位:嵐皋縣扶貧開發局申報時間:二一五年九月一日目 錄一、項目概要 (第4頁)二、項目背景 (第4-7頁)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7-9頁)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第7-8頁)二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第8-9頁)四、項目建設的目標 (第10頁)五、項目建設的內容及規模 (第10頁)六、投資概算及資金籌措 (第11-12、3頁)一投資概算 (第11-12頁)二資金籌措 (第12-13頁)七、項目建設組織管理及保障措施(第13-15頁)一組織管理 (第13頁)二保障措施 (第13-15頁)八、綜合效益分析 (第16-17頁)一經濟效益 (第16頁)二社會效益 (第16頁)三生態效益 (第16-17頁)九、結論 (第17頁)嵐皋縣嵐皋縣石門鎮松林村移民搬遷安置小區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一章 項目概要一、項目名稱:石門鎮松林村移民搬遷安置小區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項目二、項目內容:石門鎮松林村移民搬遷安置小區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項目地點:石門鎮松林新村規劃點四、項目單位:石門鎮人民政府五、項目投資:總投資333、8萬元,其中:申請財政扶貧資金*萬元,地方配套*萬元,群眾自籌*萬元。六、聯系方式:聯系地址:石門鎮人民政府聯 系 人:陳國森聯系電話:15029453336第二章 項目背景一、項目的基本情況松林村緊鄰石門集鎮0.5公里,占地5000畝,其中耕地1760畝,林地2940畝,八個村民小組,總共210戶730人,2009年人均純收入4538元。2008年該鎮實施了通村示范路建設,嵐大公路橫貫全村,交通相對便捷,沿路規劃的新村,在新村人口居住稠密。但遠離公路的的其他組,巖多坡陡,每到夏秋多雨季節,山洪暴發,到處發生泥石流,居住在高山上的30余戶居民由于長期以來的地質災害,導致房屋多處裂縫,形成危房,4、基本口糧田因為多處塌方、泥石流,導致農作物年年大面積絕收。高山居民的生活條件十分惡劣,好些居民因為地質災害致貧,搬遷工作勢在必行。為了徹底改變當地居民嚴峻的居住現狀,2015年規劃實施了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此次搬遷規劃安置總戶書30戶110人,其中2015年實施安置20戶73人。該項目的實施將有效地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態。目前在規劃的新村當中,基本實現了通水通電通路,但對于新實施的移民搬遷小區的基礎配套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二、項目建設的依據(一)項目來源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5-2020年)明確指出“堅持自愿,對生存條件惡劣地區扶貧對象實行易地扶貧搬遷。引導其他移民搬遷項目優先在符合條件的5、貧困地區實施,加強與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銜接,共同促進改善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充分考慮資源條件,因地制宜,有序搬遷,改善生存與發展條件,著力培育和發展后續產業。有條件的地方引導向中小城鎮、工業園區移民,創造就業機會,提高就業能力。加強統籌協調,切實解決搬遷群眾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以縣為平臺,統籌各類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集中投入,實施水、電、路、房和環境改善五到農家工程,建設公益設施較為完善的農村社區。”近年來,通過扶貧移民搬遷,已解決了一大批群眾的居住困難和極大地改善了他們的生存發展環境,給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注入了巨大的生機與活力。20096、年至今,石門鎮遭受了洪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為主的各種自然災害,致使我鎮農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了重創與極大的威脅,為徹底解決我鎮地質災害易發區、洪澇災害區、貧困山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農民群眾安全問題,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實現山區農民長治久安,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城鄉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省、市、縣各級政府分別作出了實施陜南移民搬遷的重大決策。(二)項目的政策依據1、中發201510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5-2020年)的通知;2、陜政辦發201567號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陜南地區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實施辦法(暫行)的通知;3、省政府7、陜南地區移民搬遷安置總體規劃;4、安政辦發201596號安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認真貫徹落實陜政辦發201567號文件精神;5、安康市政府安康市移民搬遷安置總體規劃(2015-2020年)。第三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一)項目的實施可消除嚴重的自然災害威脅。由于我鎮以基巖山地為主,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并具有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氣候特征,溫暖濕潤,地質環境脆弱,氣候變化及人類工程活動頻繁,且雨量充沛,但年內分配不均衡,局地時有強降雨發生,鎮域內河網縱橫,水系密布,大部分地區山高坡陡、巖石風化、剝蝕嚴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洪災害極為嚴重。近年來,該區域防洪設施雖8、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但標準依然很低,質量很差,遠遠達不到防洪抗災要求。(二)項目的實施可使農民群眾改善生活條件,實現脫貧致富目標。該區域內人均耕地少、質量差、產量低,農作物經常會遭受野生動物危害,而且交通、飲水、用電、求醫和就學等十分困難,生存環境惡劣,生產生活條件極差,群眾長期處于貧困狀態。因此,實施移民搬遷是解決群眾貧困問題的重要途徑和最好方式。可以從根本上改變生產生活條件,充分享有社會各類公共資源,提高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增產增收,實現脫貧致富。(三)項目的實施可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該區域受自然、歷史、社會、經濟等因素制約,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進程相對滯后,在產業結構、社會經濟9、和人口城鄉構成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落后,農業產業單一,基礎設施薄弱。因此,通過實施移民搬遷,能有效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完善和優化基礎設施,逐步擴大村莊及安置點規模,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拓寬經濟發展門路,增加群眾收入,實現以移民搬遷推動人口向城鎮聚焦,以城鎮化建設吸引移民遷入的良性循環,以些推動生態環境建設,改變農村貧窮落后面貌,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四)促進生態建設,保障生態安全該區域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民群眾生存條件惡劣,資源貧乏,交通閉塞,生產力水平低下,資源承載能力脆弱,群眾生計艱難。長期的人口壓力和經濟貧困,形成了落后的生產方式,對資源的掠奪式10、開發導致生態不斷惡化,這也是自然災害頻繁的重要原因,因此,移民搬遷后,實現了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緩解了人口與資源的矛盾,保護了自然植被,能夠有效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二、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嵐皋縣石門鎮松林村移民搬遷安置小區位于松林新村安置點,原有戶數40戶145人,新規劃再安置30戶110人。2015年我鎮提出了大力實施以集鎮為中心點、以四紅、民橫公路為兩線的“一點兩線”宜居工程,狠抓統籌城鄉、民生保障、工業企業三個重點,松林村位于全鎮整個規劃“兩線十村”建設線上,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同時,近年來全鎮實施抓民生、抓重點工程,可以有效的改善該村的居住環境,所以,實施移民安置小區配套設施建設將11、有效地改善當地居民的文化、衛生等一系列條件。使高山居民的交通、飲水、用電、求醫和就學等困難得到有效破解,惡劣生存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極差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有效解決。使長期處于貧困狀態群眾能在安置小區接受更好的技能培訓,拓展就業渠道。因此,實施移民搬遷是解決群眾貧困問題的重要途徑和最好方式。可以從根本上改變生產生活條件,充分享有社會各類公共資源,提高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增產增收,實現脫貧致富。通過實施移民搬遷,能有效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完善和優化基礎設施,逐步擴大村莊及安置點規模,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拓寬經濟發展門路,增加群眾收入,實現以移民搬遷推動人口向城鎮聚焦。推動石門鎮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進程。根12、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定的結論:首先在選址上,項目位于松林老院子新村建設點,是我鎮當前發展的一個方向,第二,小區內環境設計精心,戶型合理,價格適中,并有完善的配套設施,第三,小區交通、文化及求醫等條件便利。以上三點符合新農村發展方向,其預期效益較為樂觀,所以農民群眾對本項目需求旺盛。因此,該項目的實施是十分可行的。第四章 項目建設的目標嵐皋縣石門鎮松林村移民搬遷安置小區建設的目標建成移民安置小區一個位于松林新村,原有戶數40戶145人,新規劃再移民搬遷安置30戶110人第五章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一、房屋建設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用地22.6畝,可安置移民搬遷戶30戶110人。建設內容包括:群眾住13、房、公共建筑、基礎配套設施建筑。其中群眾住房*平方米,占總建筑面積的*%,公共建筑面積*平方米,占總建筑面積的*%。建筑面積 平方米。二、基礎設施建設1、宅基地平整30戶22.6畝包括開挖4畝5336立方,回填10.4畝6936立方。2、鄉村道路(1)街道硬化A路基整理回填8168立方。B水泥硬化864.8立方。C道沿石安裝462米,雙邊924米。(2)十字街兩條,長155米,寬8米。A路基整治回填1860立方。B水泥硬化223立方C30混泥土。C道沿石安裝155米,雙邊310米。(3)河堤內側生產道路 全長550米寬3米厚0.15米硬化C30共247.5立方,。(4)連戶路建設,三條700米14、,寬3米厚0.15米C30混泥土共315立方。3、排污工程。安裝排污管道850米其中600水泥管道450米,300管道100米,檢查井26口,化糞池2口。檢查井26口,單價1200元,小計3.1萬元化糞池2口,規格4.522.5=22.5立方2=45立方。4、沼氣池20口。5、河堤長550米,均高6米(其中水下2.5米)頂寬0.8米,底寬7.0米,大腳寬2.5米,共計6133立方。 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1、河堤護欄550米。2、路燈安裝,架專線1050米,安裝路燈31盞。3、生態環境建設:行道綠化200棵。4、垃圾處理:建環衛垃圾箱20戶。建垃圾池1口。第六章 投資概算及資金籌措一、投資概算(15、一)房屋建設投資 萬元,占總投資的%,其中,特困戶*戶,建房*間,*平方米,建筑面積 平方米。(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79.6萬元,占總投資的82.7%。1、宅基地平整30戶22.6畝包括開挖4畝5336立方8萬元,回填10.4畝6936立方20.8萬元。2、鄉村道路99.5萬元(1)街道硬化,小計投資63.7萬元A路基整理回填8168立方單價30元,金額24.5萬元。B水泥硬化864.8立方,單價420元/立方,金額36萬元。C道沿石安裝462米,雙邊924米,單價35元/米,進而3.2萬元。(2)十字街兩條,長155米,寬8米,小計16.1萬元。A路基整治回填1860立方,單價30元/立方16、,金額5.6萬元。B水泥硬化223立方C30混泥土,單價420元/立方,金額9.4萬元。C道沿石安裝155米,雙邊310米,單價35元/米,進而1.1萬元。(3)河堤內側生產道路 全長550米寬3米厚0.15米硬化C30共247.5立方,單價350元/立方,小計8.7萬元。(4)連戶路建設,三條700米,寬3米厚0.15米C30混泥土共315立方,單價350元/立方,小計11萬元。3、排污工程23.6萬元。安裝排污管道850米其中600水泥管道450米,300管道100米,檢查井26口,化糞池2口。600水泥管道,單價220元/米,金額9.9萬元400水泥管道,單價200元/米,金額6.0萬元17、300水泥管道,單價100元/米,金額1.0萬元檢查井26口,單價1200元,小計3.1萬元化糞池2口,規格4.522.5=22.5立方2=45立方,單價800元/立方,金額3.6萬元。4、沼氣池20口單價2500元/口,計5萬元。5、河堤長550米,均高6米(其中水下2.5米)頂寬0.8米,底寬7.0米,大腳寬2.5米,共計6133立方,單價200元/立方,小計122.7萬元。(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資58.4萬元,占總投資的17.3%。1、河堤護欄550米,單價700元/米,計38.5萬元。2、路燈安裝,架專線1050米,安裝路燈31盞,單價4000元,金額12.4萬元。3、生態環境建設:18、行道綠化200棵計6萬元。4、垃圾處理:建環衛垃圾箱20戶,單價500元,金額1萬元。建垃圾池1口計5000元。以上各項總計投資338萬元。二、資金籌措該項目總投資159.9萬元,其中:爭取財政扶貧資金*萬元,占總投資的*%;群眾自籌*萬元,占總投資的*%;爭取部門整合投入*萬元,占總投資的*%;。(一)住房建設投資*萬元,其中:爭取財政扶貧資金*萬元,占投資的*%;群眾自籌*萬元,占投資的*%;。(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79.6萬元,其中:爭取財政扶貧資金*萬元,占投資的*%;爭取部門整合投入*萬元,占總投資的*%;群眾自籌*萬元,占投資的*%;。按工程項目名稱、工程量、投資情況及資金籌措情19、況逐一進行說明如:新修2.5千米連戶路,共需投資6萬元,其中:爭取省補資金5萬元,群眾自籌1萬元1、2、(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資58.4萬元,其中:爭取財政扶貧資金*萬元,占投資的*%;爭取部門整合投入*萬元,占總投資的*%;群眾自籌*萬元,占投資的*%;。按工程項目名稱、工程量、投資情況及資金籌措情況逐一進行說明如:新修2.5千米連戶路,需投資6萬元,其中:爭取省補資金5萬元,群眾自籌1萬元。1、2、第七章 項目建設組織管理及保障措施 一、項目建設組織管理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的嵐皋縣石門鎮移民搬遷安置工程建設項目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由扶貧辦公室主任陳國森負責日常辦公,確保了該項目的順利20、實施二、項目建設保障措施(一)加強領導、狠抓落實 一是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設立陜南移民工程建設項目專門賬戶,統籌統管,專款專用。二是將進一步加強資金管理和調節力度,按照經費保障機制要求積極安排自籌資金和爭取的專項資金,保障移民搬遷安置小區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二)搞好宣傳動員、激發群眾參與通過黑板報、宣傳標語、明白紙、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宣傳移民搬遷的政策,設立專門的辦公室,派專人接受群的咨詢,通過村組會議、三下鄉活動擴大宣傳的效果,使群眾充分了解黨的好政策,從而主動愿意從高山搬出,激發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三)嚴格項目管理,確保規范實施1、 加強項目建設管理。一是成立“嵐皋縣石門鎮移民搬21、遷安置工程建設項目領導小組”和辦公室。二是嚴格項目審批,各村移民安置點要根據建設的規模和國家、省、市頒布的移民搬遷建設標準,由鎮城建所會同規劃、設計等部門制定安置小區的總體規劃。移民安置小區總體規劃必須經上審批,審批后的規劃應保持其嚴肅性,所有建設項目都必須以既定的規劃為依據,不得隨意更改。三是嚴格報建制度,所有土建工程、維修、裝飾工程、景觀綠化工程必須執行預算和申報制度,未經上級審批或核準的項目一律禁止開工建設;凡需要履行報建手續的工程要按照基建程序辦理相關手續;移民小區所有樓房建設都應到具備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部門進行設計,設計方案和效果圖報鎮審批后方可出圖;凡需要招投標的工程,由鎮移民搬遷22、辦公室報上級批準審核后,按有關規定履行招投標手續。四是嚴把工程質量,工程建設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第一的原則,依據有關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把好材料進場關,施工現場關、工程驗收關、價格決算關,確保工程質量,同時建設單位還要建立安全體系,采取得力措施,保證建設施工人員的安全和周圍居戶生活秩序不受干擾。2、 建立完善臺賬檔案。一是嚴格移民搬遷安置戶檔案管理,與移民搬遷安置小區建設有關的項目論證報告及立項批文、施工藍圖、竣工圖及變更手續、施工記錄、工程監理資料、施工合同書、招投標相關資料、決算書、審計報告等均要整理成冊存檔,并專柜保管;二是建立健全基礎設施建設臺賬,本著“產權明晰,23、家底清楚”的原則進行公共財產清理、登記、造冊工作,做到賬實相符,臺賬不但要能反映公共財產的全貌,也要能及時反映財產的增減情況。3、 建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安全長效機制。鎮移民搬遷安置領導小組建立定期查勘鑒定、財產維護、管理規章制度,確保公共財產無損壞、遺失現象。杜絕事故隱患,確保安全。4、 加強監督檢查,建立問責機制,在建設過程中,我鎮將建立移民搬遷安置小區自查、鎮上定期巡查和重點督察、日常檢查和專項檢查相結合的監督檢查機制,重點檢查責任落實、工程進展、資金到位與使用、工程質量等情況,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對履行責任不到位的項目點,限期整改,必要時停撥專項經費,對于挪用、侵占專項經費,或套取專24、項資金以及由于規劃失誤和工程質量問題造成損失的將嚴肅處理。第八章 綜合效益分析(一)經濟效益該項目的實施,可有效地減少大部分居民因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洪自然災害導致的因災致貧。能有效防洪抗災。項目的實施可使農民群眾改善生活條件,實現脫貧致富目標。使居民交通、飲水、用電、求醫和就學等十分困難的狀況改變,使長期處于貧困狀態群眾能在安置小區接受更好的技能培訓,拓展就業渠道。因此,實施移民搬遷是解決群眾貧困問題的重要途徑和最好方式。可以從根本上改變生產生活條件,充分享有社會各類公共資源,提高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增產增收,實現脫貧致富。 (二)社會效益 該項目實施后,能有效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完善和25、優化基礎設施,逐步擴大村莊及安置點規模,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拓寬經濟發展門路,增加群眾收入,實現以移民搬遷推動人口向城鎮聚焦,以城鎮化建設吸引移民遷入的良性循環,推動生態環境建設,改變農村貧窮落后面貌,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對促進區域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社會進步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生態效益該該項目的實施后,因為移民搬遷,實現了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緩解了人口與資源的矛盾,保護了自然植被,能夠有效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使部分人民群眾生存條件惡劣,資源貧乏,交通閉塞,生產力水平低下,資源承載能力脆弱,群眾生計艱難的狀況得到有效遏制。減少了落后的生產方式對資源的掠奪式開發,這也可有效減少自然災害,調節氣候,改善誰惹狀況,為農作物生長提供良好環境。對涵養水源,調節地表徑流,減少地面日照,減弱風速,降低地表沖蝕起到重要作用。第九章 結 論該項目的實施是改善該村邊遠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有效途徑,必將推動我鎮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工程項目投資雖然較大,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十分明顯,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的整體規劃,能有效解決當地居民常年住危房的狀況,是解決群眾貧困問題的重要途徑和最好方式。可以從根本上改變生產生活條件,充分享有社會各類公共資源,提高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增產增收,實現脫貧致富。有建設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