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嶺鄉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2766
2024-08-19
5頁
16.13KB
1、千嶺鄉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7.5%,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項指標任務完成縣級考核任務。為確保完成預期目標,要全力以赴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深化產業升級,開創千嶺發展新局面。以千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和美鄉村省級精品示范村為牽引,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多渠道利用好平臺、企業和民間資本,借力北京中昊智達、上海禾文等外智,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高效農業升級。按照延鏈、補鏈、強鏈的要求,做好“接二連三”文章,發展冷鏈、倉儲、物2、流、凈菜加工等產業,建設經濟效益高、配套能力強的產業集群。依托“縣城后花園”優勢,打造親子一日游,拓展藍莓產業規模做長產業鏈,高標準打造洋湖田園綜合體。依托金稼福米業研發和訂單農業優勢,大力推動土地流轉。積極配合做好華陽河蓄水洪區取土工作,完成804畝取土區清表、遷墳,結合取土區謀劃高標準農田建設。立足資源稟賦,精選適合本地發展的產業,真正做到“一村一品”“村村精品”,加快推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堅持產村相容、干群聯動、“內外”兼修,不斷提高建設成效。(二)聚焦項目建設,推進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強化項目落地的全要素保障, 啟動省級現代產業園一期核心區的農事服務中心和創意鄉3、村項目,推進產業基地和園區給排灌、路網硬化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改造升級。大力實施毛壩精品村,年內完成省級一般債1000萬支持的人居環境整治、改廁治污和鄉村文化設施提升項目建設。木梓省級中心村項目年內完成總體建設任務的70%。完成S249征地拆遷并爭取在年底完成連接線基礎建設,實現年底臨時通車,打通向陽集鎮交通“腸梗阻”,妥善做好24戶拆遷對象的安置工作;借力千嶺段老宿復線黑化改造,同步完成集鎮向坪路和龍湖路黑化,改善集鎮交通條件提升集鎮品味。完成雷向線雙車道黑化提升改造工程,提高主干道路形象。推進千嶺公交車站、便民停車場、千嶺消防站功能建設,不斷拓展向陽集鎮功能。緊盯千嶺中心小學擴建項目,啟動征4、地拆遷及前期準備工作。以縣第三自來水廠建設為契機,謀劃建設創業就業基地。以現有老糧站為平臺,引資打造千嶺建材城和現代物流集散中心。探索推進強村公司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打造美麗鄉村,提升環境品質新水平。實施鄉政府駐地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項目,鞏固提升集鎮整治成果,加大日常巡查管控力度,督促臨街商住戶落實“門前三包”衛生管理制度,促進集鎮管理規范有序。持續開展和美鄉村建設行動,申報創建孫嶺、新前兩個市級中心村,高標準建設美麗宜居自然村莊,接續開展“三看三比”,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日活動,加大主干道路、村莊內部、居民庭院環境整治力度,深入推進農村改廁,健全長效管護機制,推動實現“庭院美”“村莊美”,不5、斷鞏固和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成效。嚴格落實退捕禁捕、秸稈禁燒、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認真落實林長制,狠抓森林防火和造林綠化。常態化開展“五清四亂”專項行動,扎實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四)突出民生福祉,展現群眾生活新風貌。一是保障衛生健康發展。扎實做好“穩就業”工作,建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機制;進一步做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保費征繳工作,力爭參保率達穩中有升,確保特殊人群醫保參保率100%;扎實開展婦幼健康、“兩癌”篩查和65歲以上老年人體檢等工作,不斷優化衛生健康服務;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推動社會保障體系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規范城鄉低保、特困供養工作,兜住民生底線。二是加6、大文化設施建設。繼續完善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做好文化站免費開放及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服務管理規范工作;加強文體項目建設協調督促,確保項目順利完工投放使用;組織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助力鄉村振興,從文藝匯演、全民閱讀、非遺傳承等方面著手,結合節慶舉辦區域文化、鄉村四季村晚、農民運動會、村BA體育賽事等活動,讓先進文化占領農村陣地,逐步提高農民的文化涵養和素質,助推鄉村振興。(五)創新社會治理,實現基層治理新突破。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深入開展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認真落實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和源頭治理工作機制,認7、真落實干部網格責任和領導包案制度,主動下訪化解風險,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推深做實“1+3”社會治理,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加大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增強群眾法制意識,提升群眾“一感兩度”,創建“三無鄉鎮”。發揮“一約四會”作用,充分運用“紅黑榜”制度,積極培育道德模范和“好婆婆”“好媳婦”等身邊好人,持續加大挖掘、培育選樹“最美家庭”等先進典型力度,引導農民群眾繼承和弘揚優良傳統,以家風促村風,以村風促鄉風,樹立鄉風文明新風尚,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六)提升服務水平,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始終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8、目標,持續推進人民滿意服務型政府建設。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政府工作全過程,把學習作為新時代政府自身建設的重要抓手,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制度規定,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以及社會各方面監督。以黨紀學習教育為契機,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切實履行“一崗雙責”,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堅持勤儉節約過“緊日子”思想,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努力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持續推向深入,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大力弘揚真抓實干、爭先創優的工作作風。淬煉務實之風,強化責任擔當,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的精神和作風,堅決摒棄“推諉扯皮”、懶政怠政的錯誤思想,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持續凝聚合力,樹立“不論分工、不談條件、只講完成任務”的意識,以路修遠、永求索的工作態度,在“比學趕超”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