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茶山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3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3316
2024-08-20
36頁
26.79MB
1、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DONGGUAN CHASHANFOREWORDn前言前言20352035茶山鎮地處粵港澳大灣區,位于東莞市松山湖功能區中北部。西接市區,東近橫瀝、東坑,南就寮步,北鄰石龍,東江沿鎮北側邊緣流過。茶山鎮鎮域范圍共56.03平方公里其中10.61平方公里為松山湖(生態園)統籌范圍本次規劃范圍為45.42平方公里下轄村/社區:2個社區、16個村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21.93萬規劃期限:2021-2035年DONGGUAN CHASHANCONTENTS1構筑發展藍圖,塑造未來愿景B U I L D A B L U E P2、 R I N T F O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S H A P E A V I S I O N F O R T H E F U T U R E11科學保護修復,構建和諧生境SCIENTIFIC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AND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HABITATS21全域資源統籌,優化空間格局C O O R D I N A T E G L O B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O P T I M I Z E T H E S P A T I A L P A T T E R3、 N31創新發展驅動,錨定產業高地DRIVEN BY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ANCHORING THE INDUSTRIAL HIGHLAND41堅持以人為本,保障民生福祉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AND ENSURE PEOPLES LIVELIHOOD WELL-BEING51傳承千年古韻,引領人文名鎮INHERIT THE THOUSAND-YEAR-OLD CHARM AND LEAD THE FAMOUS HUMANISTIC TOWN61強化基礎支撐,搭建韌性城區S T R E N G T H E4、 N B A S I C S U P P O R T A N D B U I L D R E S I L I E N T U R B A N A R E A S71做實精細管理,提升空間治理I M P L E M E N T F I N E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I M P R O V E S P A T I A L G O V E R N A N C E81BUILD A BLUEPRINT FOR DEVELOPMENT AND SHAPE A VISION FOR THE FUTURE構筑發展藍圖,塑造未來愿景1.1目標愿景1.2職能定位2SCIENTIFI5、C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AND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HABITATS科學保護修復,構建和諧生境2.1生態保護格局l 藍綠相容,構建的生態保護格局兩橫五縱多節點鐵路沿線綠廊、石大快速沿線綠廊。迎賓大道沿線綠廊、桑茶快線沿線綠廊、盧元路-茶南路沿線綠廊、偉建路沿線綠廊及生態園大道沿線綠廊。串聯東莞城市濕地生態核、河口埔濕地、大圳埔濕地、三角洲濕地等生態斑塊,構建茶山藍綠交織的生態格局。2.2自然資源保護策略l 林地保育l 耕地保育l 濕地保育確保森林的再生和多樣性,積極推廣森林保護教育和培訓,提高社區參與度,實施可持續林業管理實踐6、,加強林地防火與病蟲防治措施,共同維護生態平衡和物種多樣性。落實耕地保護目標,嚴格耕地用途管制,推廣有機耕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確保糧食安全。限制開發活動,監測水質和生物多樣性以保護濕地的自然狀態和生態功能。在濕地區域疏浚淤泥重建植被,提升生態價值與水質凈化能力,保護修復河湖濕地空間網絡。2.3生態修復工程l 有序開展生態修復保育工作濕地保育耕地保育林地保護3C O O R D I N AT E G LO B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O P T I M I Z E T H E S PAT I A L PAT T E R N全域資源統籌,優化空間格局3.1打造區域7、協同協作體系l 構建“一軸、三心、三帶”的區域協同協作體系向西主動靠近中心城區(東城街道)向東鏈接生態園EOD優化區域生態格局向南融入寮步、松山湖園區向北聯系東莞TOD北門戶中央創新引領軸一軸:北部生態智造中心、中部區級服務中心、南部科學服務中心三心:生態宜居活力帶、產城融合服務帶、創新驅動發展帶三帶:3.2明確三區三線界限劃定l 落實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統籌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永久基本農田是依法確定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實施特殊保護的耕地。茶山永久基本農田面積:108公頃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空間是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嚴格保護的區域8、。茶山生態保護紅線面積:0.02公頃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是可以集中進行城市開發建設、以城市功能為主的區域邊界。茶山城鎮開發邊界:3578公頃城鎮開發邊界3.3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l 構筑“兩廊、五軸、三核、六組團”的總體格局東江生態廊道、寒溪農林生態廊道兩廊區域聯系軸、城市門戶軸、生態文旅軸、城市拓展軸、產城一體軸。五軸綜合服務中心、茶山站TOD、東莞站TOD三核TOD綜合發展組團、城市綜合服務組團、增盧綜合發展組團、智能制造產業組團、南社休閑旅游組團、產業綜合發展組團。六組團4DRIVEN BY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ANCHORING THE INDUS9、TRIAL HIGHLAND創新發展驅動,錨定產業高地4.1產業結構體系加快建設寬帶、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設備和智能終端的研發及產業化,加快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云計算的研發和示范應用。著力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軟件、高端服務器等核心基礎產業。提升軟件服務、網絡增值服務等信息服務能力,加快重要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大力發展數字虛擬等技術,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大力發展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智能專用裝備,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帶動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現代食品產業集聚重點發展食品飲料產業+生產性服10、務業依托雀巢美極等企業為引領,重點在固體飲料、食品加工等細分領域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進-步集聚。4.2產業空間資源配置約束合理的工業用地比例和規模促進產城融合優化產業空間結構推動工業用地適度集中和高效利用,到2025年,保持工業保護線范圍基本穩定;到2035年,工業用地面積適度增加,預留必要的發展空間。依托松山湖的輻射效應,結合茶山之根本,形成一主兩輔的產業結構形態,打造獨具特色的新型產業集群,高質量供給未來產業空間。促進產業空間升級,為城市提供更高品質、更開放的空間,減少工業污染,提高生態效益。為城市帶來新的活力與生機,實現可持續發展。5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11、 PRINCIPLE AND ENSURE PEOPLES LIVELIHOOD WELL-BEING堅持以人為本,保障民生福祉5.1優質的居住空間居住與就業空間協調發展,與軌道交通站點建設、公共服務配套規劃密切對接。在就業集中區及其附近增加住房供給,改善職住平衡。優化居住空間布局完善公共服務配套,改善居住環境,增加社區公共空間。保障社區無障礙出行閉環,打造全齡友好社區,注重建筑設計與施工質量,提升居住品質。改善居住環境品質規范租賃市場的發展,完善住房保障政策,積極引導市場力量參與。推動住宅建設的創新與多樣化,滿足多樣居住需求,促進社會公平與包容。構建多元住房供應體系5.2友好社區生活圈l 公12、共服務配套設施提升文化設施教育設施體育設施醫療設施福利設施至2035年人均文化用地0.15/人學位指標小學學位:95學位/千人初中學位:40學位/千人(高中學位由市級統籌)人均體育用地鎮級設施:0.1/人社區級設施:0.2/人人均醫療衛生用地0.34/人人均福利用地 0.115/人社區圖書館公園中學派出所大型市場中型運動場地小型商業小型商業小學菜市場健身場地幼兒園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文化活動室10分鐘居住社區生活圈分鐘居住社區生活圈5分鐘居住社區生活圈分鐘居住社區生活圈15分鐘居住社區生活圈分鐘居住社區生活圈社區級公園展覽館酒店商場三甲醫院公園法律金融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商業綜合體熟食中心圖書館產業服13、務中心鎮級10分鐘分鐘產業社區生活圈社區生活圈5分鐘分鐘產業社區生活圈社區生活圈15分鐘分鐘產業社區生活圈社區生活圈5.2友好社區生活圈l 構建“鎮級-社區”兩級公共服務中心體系鎮級公共服務中心作為區域性的服務樞紐,可以提供醫療、教育、就業、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務,居民可享受更高水平的公共資源。而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則更加接近居民居住區域,提供基層社區的便利服務,增強社區凝聚力和居民參與感。通過兩級公共服務中心的有機銜接,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服務的精細化管理,可以提高公共服務的覆蓋率和質量,推動社區建設發展的良性循環。l 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兒童友好型色彩友好型適兒化改造5.3活力公共空間精品文化水岸城市14、體育公園城市活力廣場生態空間活力非遺空間6INHERIT THE THOUSAND-YEAR-OLD CHARM AND LEAD THE FAMOUS HUMANISTIC TOWN傳承千年古韻,引領人文名鎮6.1城市設計風貌分區l 劃分五大城市特色風貌分區南社村Nanshe Village中心區Central District茶山站東莞站Dongguan railway station濱河景觀Riverside Landscape農業景觀Agricultural landscape產業發展中心Industrial Development Center牛過蓢Niuguoluo Village15、塘尾村Tangwei Village圖 例中心區現代風貌區沿河景觀特色風貌區田園鄉村特色風貌區產業園區特色風貌區歷史文化特色風貌區6.2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茶山鎮已公布東園廂房等102處歷史建筑。歷史建筑嚴格保護一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筑群(南社村);四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岳廟、葉永青家族墓、寒溪水村古民居、寒溪水羅氏宗祠。文物保護單位茶山鎮共有南社古村、超朗村等2座歷史文化名村。歷史文化名村7S T R E N G T H E N B A S I C S U P P O R T A N D B U I L D R E S I L I E N T U R B A N A R E16、 A S強化基礎支撐,搭建韌性城區7.1建設高效聯通的交通網絡體系三橫:莞龍路、桑茶快速、東部快速路-生態園大道一縱:石大路對外“三橫一縱”交通區域輻射三橫:迎賓大道、茶石路-怡華路、沙巷路兩縱:站前路-茶興中路-金山路-超橫路;沿溪路一環:月湖路-沙巷路-圓山路-增盧橫路-增溪路-創興路。內部“三橫兩縱一環”優質通達7.2保障全面覆蓋的市政基礎設施加強流域水資源調度工作機構建設,加快構建城鄉供水一體化模式。保留供水廠1座,推進再生水利用。推進建設雨污分流排水體制,加強流域系統治理。保留污水廠1座,污水泵站1座。給水系統污水系統燃氣系統電力系統通信系統環衛系統重大市政基礎設施至2035年構建安17、全可靠的天然氣供應系統。規劃高中壓調壓站1座,實現與區域外天然氣供應系統的互聯互通。保留現狀液化石油氣儲配站1座。優化電網結構,加強區域互聯,提高電網可靠性。規劃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8座。建設共建共享的智慧通信設施,實現“百兆到戶,千兆到企”,打造“光網城市”。規劃通信機樓1座、郵政支局1座、廣電網絡分中心1座。建立環境友好的垃圾分類處理體系,提高垃圾分揀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規劃建筑垃圾資源化廠1座,廚余垃圾無害化處置中心1座,垃圾轉運站12座。7.3構筑城市安全和應急防災體系構筑城市安全運行體系。在城市水源保障、流域及城市防洪、能源供應、交通運營等各領域,運用多種防災策略18、,抓住規劃建設運營關鍵環節,構建安全韌性的保障體系。利用現有和規劃建設的曠地及地下空間建立避難場所體系。按照二類人防重點城市進行設防,建成布局合理、數量充裕的人防工程體系。提升應急防災水平。利用信息智能等技術,構建全時全域、多維數據融合的城市安全監控體系。全面提高綜合防災和城市設施安全標準,增強城市綜合防災能力。韌性城市強化防災綜合能力健全人防工程體系優化救援綜合能力8I m p l e m e n t f i n e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i m p r o v e s p a t i a l g o v e r n a n c e做實精細管理,提升空間治理8.19、1規劃動態實施與管理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對國土空間規劃實施進行動態監測評估。管理單元劃定管理單元指引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規劃實施定期評估制度。以五年為周期開展總體規劃實施評估。單元傳導要素8.2制定近期治理與行動計劃針對目前鎮域耕地布局分散化、非糧化問題突出、現狀建設與管控沖突等問題,引導耕地保護集聚區內的耕地整合治理劃定耕地保護集聚區、耕地整備區以及建設用地復墾區.土地綜合整治保護修復生態廊道系統,嚴格落實市級生態廊道、片區級生態廊道的寬度控制要求;集中解決鎮域存在的河涌水質不達標等生態環境問題;以碧道建設為抓手推進水生態、水景觀功能恢復,構建親水休閑的游憩空20、間。生態修復保護重點推進京山村和橫江村兩個現代化產業園統籌片區改造類項目。城市更新8.3規劃動態實施與管理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對國土空間規劃實施進行動態監測評估。動態維護國土空間分區規劃“一張圖”建立資源環境承載力檢測預警長效機制,規范空間開發秩序,調整空間開發強度。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監測預警機制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規劃實施定期評估估制度。以五年為周期開展總體規劃實施評估。構建規劃實施常態化評估制度制定總體規劃實施工作方案,明確規劃實施的路線圖和時間表,落實責任主體,強化規劃實施的監督和責任追究制度。健全規劃實施考核與監督機制請與我們聯系TERRITORIAL21、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DONGGUAN公示渠道網上公示:東莞市自然資源局網站(http:/)公眾意見提交途徑發送電子郵件到(規劃管理所電子郵箱)書面郵寄到東莞市茶山鎮綜合服務中心B棟602茶山鎮規劃管理所,郵編523380(郵件標題或信封封面請注明“東莞市茶山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意見建議”字樣)公示時間2024年8月13日至2024年9月11日聯系電話:0769-86408831(茶山鎮規劃管理所)注: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東莞市茶山鎮規劃管理所聯系2035茶山,由你我共繪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DONG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