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化縣齊溪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2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3544
2024-08-23
29頁
13.65MB
1、(2021-2035 征求意見稿0102030405060708Content規劃定位規劃原則規劃期限規劃范圍草案草案公示公示規劃定位規劃定位1.1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對省級、市級、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深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規劃原則規劃原則1.2在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國土空間格局與規劃用途分區基礎上,側重用途與地類的深化布局。以人為本,完善功能,尤其突出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基礎設施等公益類設施的深化布局。結合齊溪鎮發展實際,加強對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管控內容的深化、細化,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為從基礎,通過對規劃指2、標、空間布局、控制線等進行深化落實,保障上位規劃管控要求的自上而下傳導,確保管控落地。加強規劃的實施性與操作性,明確對詳細規劃的質保要求,強化規劃實施引導。突出規劃的分期實施,制定近期實施規劃,對近期的國土開發、保護、修復、整治項目作出統籌安排。草案草案公示公示規劃期限規劃期限1.3規劃基期2020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齊溪鎮全域,面積128.12平方公里規劃范圍規劃范圍1.4齊溪鎮下轄10個行政村,包括江源村、里秧田村、豐盈坦村、齊溪村、上村村、仁宗坑村、龍門村、大龍村、左溪村、嶺里村。規劃范圍圖齊溪鎮域范圍規劃定位規劃目標規劃指標草案草案公示公示規劃定位規劃3、定位2.1重點生態地區落實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對齊溪鎮的主體功能定位和主要職能分工等要求,積極引導本鎮公共服務資源集中、農村人口集聚,以鎮帶村,逐步建成服務鄉村地區,推動鄉村特色經濟發展的重要節點。國家公園北入口,“錢江源”源頭文化的生態旅游特色鎮主體功能分區圖草案草案公示公示積極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上提升能級,加速一三產業融合,統籌布局生態旅游項目,有序推進設施配套和資源整合,植入新型的產業競爭要素,加速開啟“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通道。2025年以共富聯盟驅動為引領,推進特色生態旅游產業提質增效,完成城鎮化改造,實現公共服務現代化,基本建成開化縣國家公園北入口服務型城鎮,成為開化縣生態4、旅游風情示范窗口。2035年構建全社會共建共享的生態文明價值觀,聚力在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美好生活、文化塑造、縣域治理五大領域成為示范,建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典范城鎮。2050年規劃目標規劃目標2.2草案草案公示公示人口規模鎮域常住人口:0.23 萬人左右20352035年:年:規劃指標規劃指標2.3守底線興產業提品質優化空間格局深化區域聯動補齊配套短板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草案草案公示公示落實空間控制線落實空間控制線3空間控制線規劃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三生空間總體布局全域用途分區管控草案草案公示公示城鎮空間公共設施服務中心錢江源生態帶山水觀光運動區文化休閑體驗區精品產業發展區蓮花5、飄香九溪龍門茶香大龍桃源仁宗構建“一核一帶,三區多點”的國土空間新格局構建“一核一帶,三區多點”的國土空間新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4.1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圖錢江源生態帶九溪龍門蓮花飄香茶香大龍桃源仁宗錢源里秧豐盈坦草案草案公示公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根據齊溪鎮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圍繞農業全產業鏈建設,推動產業基地提標擴面、生產加工提標升級、產品銷售開拓市場。保障農業空間保障農業空間開展農用地整治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后備資源開發、耕地功能恢復、“百千萬”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陡坡與平原農用地布局優化、災毀耕地修復等農用地整治工程。劃定糧食安全控制線將糧食生產6、功能區和高標準農田納入糧食安全控制線實施管控。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進行管控,嚴格保護利用。三生空間總體布局三生空間總體布局4.2草案草案公示公示牢筑生態空間牢筑生態空間三生空間總體布局三生空間總體布局4.2加強齊溪水庫保護,與馬金溪互濟互調,形成區域聯網的水資源配置格局,提高供水韌性和應對極端干旱能力。強化水資源用途管制,嚴格用水定額管理。落實上級規劃確定的國家公園、天然林、生態公益林保護范圍,加大森林、濕地、自然保護地、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和生態系統修復,確保各類自然系統安全穩定,促進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加強對天然林、生態公益林保護修復。以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修復等為項目抓手,加快公益林區宜林地7、造林、低產低效林和林相改造,擴大闊葉林占比,優化林分結構,提高公益林生態服務功能。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加強林地生態修復推進水域空間治理草案草案公示公示優化建設空間優化建設空間三生空間總體布局三生空間總體布局4.2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引導村莊人口集聚合理安排新增建設用地優先保障服務設施配套用地合理劃定村莊建設邊界構建中心村-一般村的村莊體系落實村莊管控要求,將10個行政村分為四類進行建設管控草案草案公示公示包括永久基本農田示范區和永久基本農田一般區。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鼓勵區內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工程。農田保護區農田保護區全域用途分區管控全域用途分區管控4.4實行嚴格保護,重點用于維護和提升區域生態功能8、,保障區域生態安全,規范區內有限人為活動準入和管控。生態保護區生態保護區以生態保護與修復為主導用途,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嚴格限制與主導功能不相符的建設與開發活動,強化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生態控制區生態控制區積極引導城鎮用地集中布局,嚴格控制城鎮開發邊界外的各項城鎮建設活動。城鎮發展區城鎮發展區加強對耕地、園地的管理,嚴控用途轉變。控制林地轉變用途,落實林地“占補平衡”鄉村發展區鄉村發展區構建鎮村體系村莊分類管控草案草案公示公示鎮村體系規劃圖構建鎮村體系構建鎮村體系5.1一般村齊溪鎮鎮區龍門村江源村、里秧田村、嶺里村、上村村、仁宗坑村、大龍村、豐盈坦村、齊溪村、左溪村中心村鎮區構建“鎮區構建“9、鎮區-中心村中心村-一般村”鎮村體系一般村”鎮村體系城鎮發展軸齊溪鎮鎮區草案草案公示公示落實四類村莊建設管控落實四類村莊建設管控村莊分類管控村莊分類管控5.2齊溪村規劃期內利用區位優勢,加強城鄉融合發展力度,主動承接城鎮功能外溢,在城鎮公共服務網絡和公用設施網絡體系下,對莊配套設施進行針對性補充與完善,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左溪村引導周邊零散分布的自然村村向村莊集聚,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優化村容村貌,引導村莊特色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村莊上村村、仁宗坑村、龍門村、大龍村統籌村莊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在保留村莊原有格局、建筑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村莊特色資源,發揮本底10、優勢,發展鄉村旅游和特色產業。江源村、里秧田村、豐盈坦村以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村莊環境整治、特色風貌塑造等為重點,有序推進村莊改造提升,因地制宜優化用地布局,改善提升村莊生活、生產、生態品質。重點統籌協調村民建房需求和人居環境整治,用好各類存量并嚴控增量。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傳統村落保護文物保護單位草案草案公示公示交通規劃圖深挖齊溪鎮歷史文化資源,傳承歷史文脈,構建覆蓋全域、體系完善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按照真實性、完整性、可持續性的原則,保護鎮域范圍內的傳統村落、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風景名勝和古樹名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彰顯歷史文化特色彰顯歷史文化特色6.11、1個傳統村落保護處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國家級傳統村落1個,為龍門村;省級傳統村落2個,為仁宗坑村中山自然村、上村村楓嶺頭自然村。保護與村莊布局緊密關聯的農業文化景觀和自然山水環境,延續傳統格局形態和空間尺度,整治完善道路、供水、垃圾、污水等基礎設施。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為齊溪鎮龍門村余氏鳴鳳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包括齊溪鎮嶺里村馀慶堂、齊溪鎮汪家村溥源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對文物古跡進行全面保護和快速搶救。嚴禁任何對文物本體造成破壞的行為。鼓勵文物建筑合理有效利用,規范活化利用方式,避免因過度利用對文物建筑造成破壞。3 33 3個歷史文化名村保護保護齊12、溪鎮龍門村省級級歷史文化名村1處,按照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劃定核心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和風貌協調區。保護歷史街巷與河道的走向、尺度及沿線建筑風貌。注重可持續性保護,改善人居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1 1農業空間綜合整治生態空間綜合整治城鎮空間綜合整治草案草案公示公示農業空間綜合整治農業空間綜合整治7.1形成以風景公路和綠道串聯形成以風景公路和綠道串聯“金溪畫廊、國家公園“金溪畫廊、國家公園5A5A景景區城、區城、國家公園特色小鎮、國家公園國家公園特色小鎮、國家公園美麗鄉村”美麗鄉村”的城園融合新格的城園融合新格局。局。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推動“百千萬”永久基13、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形成布局集中連片、農田設施完善、適合規模種植和現代農業生產的永久基本農田,按照“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田方正、土肥沃”的標準,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結合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等工作,審慎穩妥推進耕地功能恢復。在墾造質量合格的耕地的基礎上積極穩妥推進旱地改水田建設,提升現有耕地質量。開展平原耕地集中連片建設,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實現陡坡與平原農用地布局優化和整治提升。有序開展農村建設用地整治,合理引導農村居民點向集中化和城鎮化發展,復墾廢棄的農村建設用地。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功能恢復耕地功能恢復旱地改水田旱地改水田林耕置換14、林耕置換建設用地復墾建設用地復墾草案草案公示公示生態空間綜合整治生態空間綜合整治7.2強化城鎮生活污水防治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重點加強對水源涵養和土壤保持為主導功能的生態保護區域保護,促進自然生態系統及功能的自我修復以植被恢復和生態修復為重點,加快中幼林撫育工程和闊葉化改造建設工程,加強對森林的封育、修復,實現森林質量需改善區域的質量提升。推進地質災害隱患點修復工程,采取清除廢石措施,降低危石突出的山嘴及巖層表面不穩定山坡地段的山體負荷。重點加強對農用地土壤污染治理,探索基于污染風險程度的分類治理措施;確保區域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達到安全利用的標準通 過 構 建 生 產 生 活 生 態 空 間 相15、 宜、自 然 經 濟 社 會 人 文 相 融的 復 合 系 統,重 要 的 生 態 空 間 得 到 有 效 保 護,草案草案公示公示城鎮空間綜合整治城鎮空間綜合整治7.3通過政策引導和靶向施策,用地政策與產業政策相配套、著力推進低效建設用地再開發,努力實現開化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土地集約高效利用的雙贏。積極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和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城鎮空間布局優化,提升人居環境,優化鎮區生活品質。加強城鎮綠化建設,提升城鎮品質、營造宜居環境。規劃傳導實施保障草案草案公示公示落實上位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引導及管控內容,確保規劃期內各項約束性指標均符合上級下達任務要求。主體功能定位;約束性指標;重要控制線16、;重大設施建設。規劃傳導規劃傳導8.1單元詳細規劃需符合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基礎設施控制線;公共服務設施布局;鎮區重要控制線。草案草案公示公示 建立規劃定期評估與適時修改制度 推動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 規劃分期實施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及客觀需求統籌安排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明確近期建設目標。至2025年,重點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工程。深化完善分區管控規則在通用管控規則的基礎上,結合開化實際,制定有特色的、細化和深化的管控規則,明確各類用途分區的空間準入與用途轉用規則。建立定期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常態化機制,結合第三方綜合評估,開展規劃動態維護。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數據庫將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并符合相關劃數據庫建設標準和數據匯交要求,作為詳細規劃、村莊規劃編制和審批的基礎和依據。實施保障實施保障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