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惡劣天氣現場應急處置預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3665
2024-08-26
8頁
76.08KB
1、施工現場惡劣天氣現場應急處置預案1.0目的為做好預防和處置因臺風、暴雨、洪澇等惡劣天氣帶來的各種災害,最大限度地防范和減少惡劣天氣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保證施工項目部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1.1編制依據本方案依據以下法律法規、標準制度、相關預案及文件規定,結合項目部實際制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電力企業現場處置方案編制導則1.2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XX工程項目部現場應急處置。2.0事件特征2.1易發生惡劣天氣地點:XX工程項目部所在地。2.2惡劣天氣類型2.2.1大規模雷雨天氣。2.2.2施工區域發生大霧,能見度不超過20米時。2.2.3臺風或6級以上大風天氣。2.2.4高溫天氣。2、2.3惡劣天氣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嚴重的雷雨、臺風等災害除造成電力工程建設、電力建設設施(含臨建、生活設施,下同。)設備、物資、機械設備較大范圍損壞事件外,甚至會造成項目部員工人身傷害,沒有建立相應的預案及措施,可能會導致工程建設癱瘓、設施設備嚴重損壞、物資嚴重流失等;高溫是一種災害性天氣,這種天氣會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在高溫環境下作業,人體從高濕環境接受對流與輻射熱量,加上勞動和高溫環境增加的代謝產熱量,遠遠超過機體的散熱量。導致人體不能維持熱平衡,同時,由于大量出汗導致脫水、失鹽,容易使人疲勞、煩躁和發怒,各類事故相對增多,易發生“高溫病”。2.4惡劣天氣的危害程度惡劣天氣3、除了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外,還容易引發次生事故,造成公司財產損失,施工作業和應急救援工作的開展應綜合考慮以上因素。3.0應急組織及職責3.1惡劣天氣現場應急組織機構人員構成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項目部惡劣天氣現場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掛靠在項目工程部。3.2應急組織機構職責應急組織機構包括:應急救援指揮組、應急搶救組、應急通訊組、應急警戒組。3.2.1應急救援指揮組職責a)發生事故時,指揮組負責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口令、信息;b)具體落實事故的地點、影響范圍、傷亡人數,全面負責現場的指揮救援組織,指揮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c)及時向公司應急指揮部匯報事故情況;d)負責組織現場洗消、事故調4、查、事故報告和恢復生產。3.2.2應急搶救組職責a)執行現場應急指揮組的應急救援指令;b)負責組織搶險物資、后勤生活物資的供應,組織車輛運送搶險物資和人員;c)負責現場受傷人員的搜救和緊急處理,并護送傷員送醫院救治。3.2.3應急通訊組職責a)運用手機、固定電話、對講機、擴音器等通訊設備及時溝通聯絡,當好應急領導小組的“眼睛”、“耳朵”;b)負責上報、下傳命令等通訊聯絡任務。3.2.4應急警戒組職責a)負責安全警衛、疏散人群、協調車輛進出、維持現場場秩序、保護現場等任務;b)對從現場搶救出的物品進行妥善保管,對貴重和危險物品要派專人看管并逐件登記造冊,以免重復損壞、丟失。4.0應急處置4.1惡5、劣天氣現場應急處置程序4.1.1最早發現者迅速報告項目部領導或在第一時間直接撥打項目工程部應急救援辦公室電話或120求救電話。同時采取一切辦法開展應急自救,在不同情況下,求救和應急處理先后順序可適當調整,以不擴大或不產生次生災害為準則。4.1.2應急辦公室在接到報告后,立即將信息情況電話報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同時迅速通知有關部門,啟動現場應急預案,并安排值班人員。如果現場得不到有效控制應請求上級支援或撥打120請求救援。4.2惡劣天氣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2.1惡劣天氣發生時,按現場處置方案開展各項應急處理工作,迅速正確查明相關人員、設備情況并快速做出記錄,報告惡劣天氣現場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有6、關負責人。4.2.2因惡劣天氣發生設備事故時,組長應組織人員立即進行事故處理,并上報;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啟動相關應急預案。4.2.3現場值班人員當天如遇惡劣天氣影響(如大霧、暴雨、臺風等)導致交通中斷,無法正常交接班時,交班人員應繼續堅守崗位,直至交通恢復,待接班人員趕到后再進行交接班,具體情況由值班負責人安排。4.2.4雷雨、暴雨天氣應急處置:a)除特殊情況外,雷雨天氣禁止進行室外一般工作,巡視室外設備時,必須兩人進行,按規定穿好雨衣、絕緣靴,并距避雷針、避雷器5米以外;b)檢查防汛物資準備情況,時刻做好抗險準備;c)雷雨天氣過后,要及時檢查避雷器動作情況;d)做好檢查各設備室、房屋的門、7、窗的關閉情況;檢查設備箱門的關閉情況,檢查房屋的漏雨情況;e)檢查主變壓器、所用變壓器、油電抗器瓦斯防雨罩的緊固情況;f)檢查雨水泵控制方式為自動及雨水泵排水情況,定期開啟電纜隧道排水泵進行排水。4.2.5大霧天氣應急處置:a)遇有大霧等特殊天氣,負責人負責安排當班人員進行特殊巡視,檢查設備情況;b)大霧預報時,當班人員要進行有針對的預想等,做好異常處理準備;c)遇到大霧引起的事故,要對保護動作范圍內的設備仔細檢查,查明事故原因,不發生遺漏;d)大霧天氣停止吊裝施工作業;e)大霧等值班人員遇到大霧引起的事故,要查明事故原因,不發生遺漏。同時,要注意地面濕滑,防止摔倒造成骨折等意外傷害。4.2.8、6大風、臺風天氣應急處置根據大風、臺風等災害發生性質、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響范圍,將臺風預警狀態分為四級: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一級為最高級別。4.2.6.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一級預警:a)政府氣象、防汛抗旱指揮部等相關部門發布臺風、洪澇等災害一級預警;b)本省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12-14級或以上;c)全省大范圍持續降雨量達300mm以上,及遇到20年一遇及以上的洪澇災害;d)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視臺風、洪澇等災害預警情況、可能危害程度、救災能力和社會影響等綜合因素,研究發布一級預警。4.2.6.2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二級預警:a)政府氣象、防汛抗旱指揮9、部等相關部門發布臺風、洪澇等災害二級預警;b)本省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0-12級;c)全省大范圍持續降雨量達200mm以上,及遇到10年一遇及以上的洪澇災害;d)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視臺風、洪澇等災害預警情況、可能危害程度、救災能力和社會影響等綜合因素,研究發布二級預警。4.2.6.3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三級預警:a)政府氣象、防汛抗旱指揮部等相關部門發布臺風、洪水等災害三級預警;b)本省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9級;c)全省大范圍持續降雨量達100mm以上,或遇到5年一遇及以上的洪澇災害;d)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視臺風、洪澇等災害預警情況、可能危害程度、救災能力和社會影響等綜合10、因素,研究發布三級預警。4.2.6.4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四級預警:a)政府氣象、防汛抗旱指揮部等相關部門發布臺風、洪澇等災害四級預警;b)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視臺風、洪澇等災害預警情況、可能危害程度、救災能力和社會影響等綜合因素,研究發布四級預警。4.2.6.5大風、臺風天氣應急處置:a)當風力達到6級以上預警時,應啟動防風預案,當值人員作好防風檢查工作;應停止所有起重作業。并做好塔吊、門吊的加固工作。塔吊應與其附屬建筑物進行剛性連接,同時在頂部從四個方向用纜風繩拉住。按照應急預案或成功經驗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與地面錨座或周圍可靠建筑物連接,如超過20米,應每隔10米增加一道,纜風繩裝上葫蘆作緊11、固用,纜風繩采用15以上的鋼絲繩,與地面夾角在4560范圍之間,具體錨地點根據塔吊、井架位置及場地情況確定;b)當風力達到8級以上預警時,大型吊車應放倒至水平狀態,防止傾倒及重大機械設備安全事故發生;所有活動房均有加固措施;c)當風力大于10級時,所有人員不得留在活動房及辦公樓內,必須往磚房內撤離;d)當臺風達到12級以上時,自升式塔吊、平臂吊控制器應掛零檔,扒桿擺至順風方向,吊鉤應收起,靠塔身放置,門吊應停靠軌道中間位置,輪軌裝上限位裝置,并專項檢查;地面履帶吊及其它起重設備扒桿放下地面,用墊塊支承好;其它起重、運輸設備等應集中停放到安全場所,避免被臺風刮倒或其他物體破壞;e)各項檢查工作要12、在臺風來臨之前、起風后、風停后進行。每項檢查工作要詳細填寫檢查結果。風停后的檢查完畢后,還要對檢查結果進行總結;f)遇有5級及以上大風時,停止大面積吊裝作業。4.2.6.6臺風天氣值班人員在處理事故時注意事項:a)依據分工各負其責,組織、協調各有關項目部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控制并消除危險源。b)組織應急救援隊伍營救受害員工和其他相關人員,撤離、安置受威脅的人員;主動與所在地政府及有關部門聯系溝通,通報有關信息、完成相關工作;初步收集受損情況,及時匯總上報公司及業主,并在組織開展搶修工作的同時,向財產保險承保保險公司與保險經紀公司報案。4.2.7高溫天氣應急處置:a)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保13、證職工有充分的休息時間。盛暑期間嚴格限制加班加點,并應盡量精簡會議及其它活動,在高溫時段盡可能少占用職工的業余時間;b)對工作環境惡劣的工種,一般可采取勤換班的方法縮短一次連續工作時間,適當增加輪休次數。另外工作量的安排宜早晚多,中午少;c)中午工休時間可適當延長;d)高溫作業人員在入夏前應進行預防性體檢;e)盡可能使職工遠離熱源或加大隔熱處理;f)入夏前及高溫季節均應組織力量進行專項檢查,重點解決防暑降溫所必須的設備、器材、藥品、和清涼飲料。落實防暑降溫措施,保證生產場所有良好的防暑通風條件;g)不可忽視高溫設備引發的火災事故的應對處理;h)中暑施救方法輕度患者:公司員工在正常作業時出現頭昏14、乏力、目炫現象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防止出現二次事故。其他周邊員工應將癥狀人員安排到陰涼、通風良好的區域休息,供應其涼水、藥品、濕毛巾等,并通知醫務員;嚴重患者:(昏倒、休克、身體嚴重缺水等)項目部員工出現中暑時,作業周邊人員應立即通知部門領導,并及時將事故人員轉移至陰涼通風區域,觀察其癥狀,以便于醫療人員來臨時掌握第一手醫治資料。立即組織救援人員在第一時間將中暑患者轉移到最近的醫院進行觀察、治療,并上報公司。4.2.8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確保人身安全。如遇有雷雨、大霧等惡劣天氣,除緊急事故處理外,應盡量控制工作現場的作業工作,以確保人身安全。4.2.9熟知報警電話“119”,急救電話“120”。4.3事故報告的要求事故上報采取逐級上報的原則,發生設備、財產損失及輕傷事故,需住院治療的報告至安保部,上報時間不超過1小時。信息上報內容包括:事故發生部門、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概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