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核心區保險金融中心超高層寫字樓工程防暑降溫應急救援預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3769
2024-08-28
8頁
64.54KB
1、目 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3.指導思想14.中暑癥狀的表現25.物資準備26.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26.1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26.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36.3急救援辦公室和各工作小組36.4應急救援辦公室和各工作小組職責37.高溫中暑事件的預防48.應急救援響應48.1事故報告原則48.2緊急通訊聯絡48.3事故報告程序58.4應急處置58.5應急結束68.6后期處置69.宣傳教育610.培訓與演練71.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5、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6、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7、防暑降溫2、措施管理辦法2.工程概況序號項目內容1工程名稱CBD核心區Z2a地塊xx保險金融中心2工程地點xx市xx區光華路Z2a地塊3項目工程規模建筑總高度220m,地下5層,地上44層,裙樓地上6層;總占地面積8264,總建筑面積132471,其中地上90000,地下424714建筑功能本工程為集甲級辦公樓、會議、商業和餐飲以及多種配套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超高層金融寫字樓5結構形式塔樓采用鋼管混凝土柱框架-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結構體系裙房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局部鋼結構6建筑耐火等級一級7建筑安全結構等級一級8抗震設防烈度8度9安全目標確保“xx市綠色施工文明安全工地”確保本工程獲得美國LEED-3、NC金獎認證3.指導思想發生中暑事故時遵循“保護人員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為主;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為達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搶救傷員、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擴大的目的,特制定本救援預案。4.中暑癥狀的表現 1、先兆中暑其癥狀為:在高溫環境中勞動一段時間后,出現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無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動作不能協調等癥狀,一般情況下此時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會超過37.5。 2、 輕度中暑其癥狀為:除有先兆中暑癥狀外,還可能出現頭暈乏力、面色潮紅、胸悶氣短、皮膚灼熱而干燥,還有可能出現呼吸循環系統衰竭的早期癥狀,如面色蒼白、惡心、嘔吐、血壓下4、降、脈搏細弱而快、體溫上升37.5以上。此時如不及時救護,就會發生熱暈厥或熱虛脫。 3、 重癥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時和未適當處理出現的輕癥中暑(病人),導致病情繼續嚴重惡化,隨著出現昏迷、痙攣或手腳抽搐。稍作觀察會發現,此時中暑病人皮膚往往干燥無汗,體溫升至40以上,若不趕緊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5.物資準備藥品:感冒藥、發燒藥、腹瀉藥、消炎藥等治療藥品及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綠豆湯、降火涼茶等。救護器具:單架、救護汽車、聽筒、病床、毛巾、藥用藥箱、冷凍柜(冰塊)等。平時現場應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飲用水等。6.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6.1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吳熾星副組長:李錦5、鋒、陸海熙、陸建輝 成 員:劉躍、劉航、邵為民、沈星巍、杜勇6.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負責公司范圍內的發生中暑事故應急救援的指揮、布置、實施和監督。貫徹執行國家、行業和上級的指示精神,及時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指揮、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及善后處理。按照國家、行業和上級有關規定參與對事故的調查處理。 6.3急救援辦公室和各工作小組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項目綜合管理部門,工作小組包括安全保衛組、事故救援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善后處理組和事故調查處理組。6.4應急救援辦公室和各工作小組職責1、應急救援辦公室(辦公室:杜勇) 主要職責:負責“預案”日常的管理工作,通知指揮組全體成員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在實施6、應急救援任務時,與其他處置組協調工作,按照組長的命令調動救援隊伍和應急救援物資,實施應急救援工作。2、安全保衛組(負責人:劉航) 主要職責:組織力量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道路進行警戒、控制,組織人員有序疏散。3、事故救援組(負責人:邵為民 ) 主要職責:根據專家技術組的技術建議和事故現場情況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組織救援力量進行事故救援。4、醫療救護組(負責人:沈星巍) 主要職責:組織醫護人員迅速展開對傷員的急救,有必要時應立即與120急救中心聯系,請求增援。5、后勤保障組(負責人:陸海熙) 主要職責:迅速組織車輛運送救援隊伍,并與醫療救護組協作保障所需物品的使用。6、事故調查組(負責人:劉躍)7、 主要職責:負責對事故現場勘察取證,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總結經驗教訓,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對事故及責任人的處理意見,配合上級調查組工作。7、善后處理組(負責人:陸建輝) 主要職責: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負責對傷亡人員的醫療、撫恤、安置等工作,并與保險公司協調理賠事宜。7.高溫中暑事件的預防1、合理安排休息時間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時間,減輕勞動強度,嚴格控制室外作業時間,避免高溫時段作業,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在夏季工作的工藝過程,盡可能調整勞動組織,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縮短一次連續作業時間,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加強現場巡查,加大防暑降溫知識和中暑急救知識8、宣傳,提高全員安全防范意識。3、保證現場飲水供應充足現場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飲用水、飲料、茶及各種湯類等,有效的防暑降溫,避免發生中暑事件。4、落實防暑降溫藥品 要切實關心在高溫下堅持實干的廣大一線工作人員,加強對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要求施工人員隨身攜帶防暑藥品,如:清涼油、風油精等,落實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溫物品。 5、做好安全檢查工作針對高溫施工,工人穿戴問題。公司質量安全部要加強對安全防護用品佩戴使用的檢查。嚴禁赤腳和穿拖鞋上崗,確保勞動防護措施的真正落實。6、加強監測與預警建立高溫天氣監測與預警機制,根據當地氣象行政主管機構和衛生行政部門的預警信息,及時在項目范圍內發布公告,并提出相9、應防范措施。8.應急救援響應8.1事故報告原則應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內事故事件情況。8.2緊急通訊聯絡緊急報警電話: 110 緊急救援消防電話: 119急救中心電話: 120 8.3事故報告程序發生事故后應立即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情況,并隨時報告后續情況。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要求與110、120、119聯系增援。事故應急救援辦公室接報后應立即報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組長接報后應立即下達啟動應急預案命令,指揮有關部門人員趕赴事故現場,了解事故情況,通知相關部門就近調動救援隊伍、設備物資實施應急救援。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同時應向上級主管部10、門或主管領導匯報。8.4報告內容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類別和人員傷亡情況。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險情的基本情況。原因的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救援措施。施工現場應急救護a、在發生事故向應急救援指揮組報告的同時,事故單位應組織有一定救護常識的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救護(如物理降溫),或護送病員去醫院救治,保證第一時間的救護工作。b、對發生中毒事故的場所迅速采取通風或利用壓風向災區供風的情況,應接近遇險人員救護。8.4應急處置根據事故現場情況,按照本預案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迅速組織力量展開工作。8.4.1先兆中暑和輕度中暑者處置措施迅速將中暑者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11、。用濕毛巾敷頭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的頭部、大腿根部等處。若病人能飲水時,可給病人飲水中加入少量食鹽。報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暫時停止現場作業,對工作場所的通風降溫設施等進行檢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環境溫度。8.4.2重度中暑者處置措施將中暑人員立即抬離工作現場,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用濕毛巾敷頭部或用冰袋做簡單的降溫處理,并立即報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立即聯系車輛,由救護組送至就近醫院,或直接拔打120急救。暫時停止現場作業,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8.4.3注意事項中暑后不要一次性大量飲水,采用少量、多次的飲水方法,12、每次以不超過300mL為宜,切忌狂飲。不要給中暑者食用生冷瓜果和油膩食物,以免引發其它病癥。8.5應急結束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根據救援處置進展情況,在確定沒有被困人員、傷亡人員已轉移和事故現場已穩定的情況下,由組長宣布應急狀態結束。8.6后期處置1、善后處理由善后處理組按照職責工作內容進行妥善處理。2、調查、總結由事故調查組按照職責工作內容進行調查處理,并寫出書面總結材料上報。9.宣傳教育根據國家相關要求,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中暑事故有關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預防事故的意識和防范能力,積極組織應急預案培訓,使參加救援的人員熟悉掌握應急預案中應承擔的責任和救援工作程序,要經常檢查應急預案設施、設備、物資等應急資源的準備情況,提高防范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10.培訓與演練應急救援預案每年應演練一次,通過演練(桌面演習、功能演習、全面演習)檢查應急人員對應急預案程序的了解程度,及時發現應急工作程序和應急準備中的不足,增強應急小組及人員之間的配合和協調能力,確保預案一旦啟動,能及時有序地展開救援。7
表格合同
上傳時間:2021-02-11
14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09-06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