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市金寨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1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4025
2024-09-03
17頁
14.41MB
1、金寨鎮人民政府 2024年08月旬陽市金寨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1 規劃總則02 規劃定位與目標03 落實重要控制線04 國土空間布局優化05 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06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07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08 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09 鎮區規劃10 規劃實施保障CONTENTS目錄 01 規劃總則規劃范圍規劃范圍為金寨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包含鎮域和鎮區兩個層次。其中,鎮域規劃范圍包括寨河社區、譚家院社區、花房村、珍珠村、權口村、張河村、廟子埡村、觀音堂村、郭家灣村、小營村共 2個社區8個村,國土總面積為133.84平方公里;鎮區規劃范圍為寨河社區、郭家灣村的2、城鎮開發邊界范圍,面積為13.35公頃。規劃期限為 2021-2035 年。規劃基期年為 2020 年,規劃目標年為 2035 年,近期目標年為 2025 年。規劃期限金寨鎮行政區劃示意圖 02 規劃定位與目標自然風景旅游目的地特色種養殖示范基地生態宜居型小城鎮以“九寨十八洞”為主的自然風光旅游品牌樹立,成為旬陽南部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設成為特色種養殖示范基地建設成為旬陽全域生態宜居示范型小城鎮,人民幸福感增強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旅游產品打造,自然風光旅游產業體系基本形成農業種養殖產業特色化逐步凸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全域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提升鎮村環境品質3、 03 落實重要控制線p 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面積903.75公頃,占鎮域總面積的6.75%,主要分布在譚家院社區、張河村、權口村等村(社區)。p 金寨鎮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p 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城鎮開發邊界面積23.45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0.18%,主要分布在寨河社區、張河村、郭家灣村。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 04 國土空間布局優化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格局圖規劃構建“一主兩副,一軸兩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主鎮區發展核心,以寨河社區為基礎,向東拓展至郭家灣村。兩副譚家院社區、張河村兩個中心村作為鎮域發展的兩個副中心。一軸沿鄉道Y4、306形成鎮村發展軸,串聯鎮域大部分村莊。兩區北部的自然風景旅游產業區,包括張河村、珍珠村、花房村;南部的特色農業種養殖發展區,包括寨河社區、郭家灣村、譚家院社區、小營村、觀音堂村、廟子埡村、權口村。鎮村體系格局全域村莊布點規劃圖綜合考慮金寨鎮鎮區及各個行政村人口規模、經濟職能、輻射范圍等因素,按照“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個等級確定鎮村等級結構。鎮區以現狀鎮區為依托,向周邊發展,是全鎮行政、商業、文化綜合服務中心。中心村2個中心村,與鎮區及各基層村交通方便,公共服務設施相對完善,主要服務周邊村莊。基層村6個基層村,是轄區生活聚集和生活服務中心。04 國土空間布局優化村莊分類順應鄉村發展規律和5、演變趨勢,鄉村分為城郊融合類、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和其他類四種類型。金寨鎮2個社區8個村均為集聚提升類村莊。05 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線,全域全要素規劃管控堅持應保盡保原則,確保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點線面”全要素覆蓋,劃定歷史文化保護控制線,明確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建立歷史文化遺產空間信息平臺。歷史文化資源分布圖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劃定要求表序號文物點名稱 類別公布年代詳細地點保護級別簡 介1燕灣崖墓群古墓葬清金寨鎮寨河村縣保位于寨河村委會西約2公里燕灣寨河北岸崖壁,坐北向南,東西寬約8米,高約9米,分布面積約70平方米。自東向西共三座,均利用頁巖質6、崖壁開鑿而成,墓門皆呈拱形,打鑿規整。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A區:崖墓群本體。B區:A區四周外延20米。2神仙洞石窟石窟寺及石刻清金寨鎮張河村縣保位于張河村,利用自然溶洞修鑿而成,坐西北向東南,南北寬15米,東西長20米,分布面積約300平方米,修鑿規整。石窟為拱形頂,洞內右側墻壁鐫刻楷體“神仙洞天”。保護范圍:A區:洞窟外延10米。構建“四帶三區”的景觀風貌結構體系景觀風貌分區圖四帶大金河生態景觀帶、小金河生態景觀帶、劉家河生態景觀帶、松樹溝河生態景觀帶三區北部自然風光景觀風貌區包括張河村、珍珠村、花房村;西部鎮村人文景觀風貌區包括寨河社區、郭家灣村、譚家院社區、廟子埡村;南部生態田園景觀7、風貌區包括小營村、權口村、觀音堂村。05 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 06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礦產資源保護利用 合理調控勘查開采方向 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 加強綠色礦山建設 強化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管控水資源保護利用 控制用水總量 合理配置水資源 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水資源保護措施 建設節水型社會濕地資源保護利用 加強濕地資源保護 濕地資源空間管控林草資源保護利用 加強林草資源管控 推進國土綠化行動 構建林業基礎保障體系節約集約土地資源 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增量 積極盤活建設用地存量 挖掘農村建設用地潛力 合理配置建設用地 鼓勵產業用地混合利用 07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年度任務,通過8、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土壤改良和地力提升等措施,將鎮域內永久基本農田逐步建成高標準農田。規劃至2035年,安排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634.72公頃。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期間,利用集中安置方式控制村莊居住用地面積,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增減掛鉤盤活農村存量土地。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逐步解決宅基地布局散亂和超標準用地問題,提高農村建設用地利用效率。農村建設用地整理通過自然恢復與人工恢復相結合的方式,對金寨鎮鎮域內廢棄工礦用地進行復墾,重點實施廢渣清運、平整覆土、復綠復墾,使礦區周邊植被覆蓋率、郁閉度及生物多樣性提升。土地復墾金寨鎮鎮域內地質災害點主要分布在張河村、郭家灣村等村,災害類型均為滑坡,規劃期間對9、穩定性差、危險性大、直接威脅鎮及學校等人口密集區的地質災害點進行工程治理,對威脅村莊人口較少的一般地質災害點進行簡易治理或搬遷避讓,減少地質災害危害。地質災害點治理 08 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高速公路十天高速G7011穿境而過,設張河收費站,境內里程20.8公里。鎮域內村道實現村委會駐地至村內各個聚居點、鄉村產業空間的暢通聯系。村道結合聚居點布置,加強村道網絡化布局,注重提升村莊道路等級、連接農村斷頭路、增強鄉村橫向交通。規劃在寨河社區建設金寨鎮客運站,各村設村級客運站點。村莊道路交通場站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圖鄉道將鄉道Y306向花房村延伸,西起神河鎮,東至白河縣,作為金寨鎮主要對外聯系通道;保留10、鄉道Y205,向北聯系棕溪鎮。綜合交通規劃按照“鎮級、中心村、基層村”三級,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體系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設施類別鎮級中心村級基層村級行政管理鎮政府、司法所、派出所、便民服務中心 村委會、警務工作站、村級便民服務站 村委會、村級便民服務站 健康管理鎮中心衛生院村衛生室村衛生室為老服務敬老院、老年活動室、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老年活動室、村級幸福院、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老年活動室、村級幸福院終身教育中學、小學、幼兒園小學、幼兒園、教學點小學、幼兒園、教學點文化活動文化活動站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紅白喜事廳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紅白喜事廳體育健身室外綜合健身場地健身廣場健身廣場商業服務菜市場11、技能培訓中心、物流服務站便民農家店、村民培訓中心、物流配送點便民農家店、物流配送點公共服務設施配置一覽表根據TDT 1062-2021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鎮級主要按照城鎮5-10分鐘社區生活圈服務要素配置,中心村、基層村主要按照村/組層級社區生活圈服務要素配置 08 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結合實際采用地表水及地下水為水源,保留現有飲用水水源地。擴建現狀供水站為鎮區供水,供水管網向鎮區周邊村莊延伸;其余中心村、基層村及農村聚居點采用集中供水方式,新建權口村兩處、珍珠村一處凈水廠。排水工程新建污水處理廠一處,集中處理城鎮污水,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各村設置村級污水處理站,污水經處理后排入水體12、或用于灌溉。電力工程新建金寨35KV變電站,位于譚家院社區,鎮區配電網盡量采用埋地敷設方式,鄉村地區統一采用架空電力線路配電,對農村電網進行改造升級,完善10KV電網布局,整治架空電力線。給水工程 08 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基礎設施規劃規劃一處郵政支局和一處電信支局,加強農村地區郵政通信網絡,增強全網郵件運輸能力,重點加強農村地區普遍服務網絡建設,最終實現區全域移動通信覆蓋率達100%,村村通郵。燃氣工程以天然氣為主要能源,石油液化氣為補充能源,新增一座天然氣供應站,中心村設置天然氣供應點。鼓勵推動清潔能源利用。發展農村生物質能源,積極發展農作物秸稈固化成型和氣化燃料。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深入推13、進煤改電、煤改氣。環衛工程生活垃圾采用“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的原則,鎮區規劃一處垃圾轉運站,各村設置垃圾收集點。對所有村莊公廁進行升級,補齊農村公共廁所短板,保證各村建設一處公共廁所。電信工程防洪規劃綜合防災規劃圖抗震規劃消防規劃應急保障按照適度超前、防控結合理念,提高片區洪澇災害防治水平和工程建設質量。片區主要河流大金河、小金河、劉家河等規劃鎮區段按不低于 20 年一遇設防,其余村莊段按不低于 10 年一遇標準設防。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的抗震設防要求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進行抗震設防,抗震設防動峰值加速度取0.05g,設防烈度VI 度,醫院、學校、政14、府機關等特殊設防類、重點設防類建設工程提高一度設防。在鎮區設置 1處鄉鎮志愿消防隊,建筑面積200-250平方米,在各村建立應急救援分隊并在村委會處配置微型消防室,同時在各聚居點結合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網系統配置室外消火栓,保障消防用水安全。在鎮區設置救災指揮中心、應急救治中心,各村設置應急避難場所,同時結合片區城鄉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網絡,建設完善應急供水系統、應急供電系統、應急廣播通信系統、應急交通系統、搶險救援系統和應急醫療、物資等工程。08 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綜合防災規劃 09 鎮區規劃用地布局 鎮區建設用地結構規劃表(一級地類)單位:公頃、%一級地類2035 年面積比重居住用地5.515、5 41.58%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3.61 27.00%商業服務業用地0.74 5.50%交通運輸用地2.19 16.36%公用設施用地0.55 4.14%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0.72 5.41%合計13.35 100%鎮區規劃范圍內城鎮建設用地13.35公頃,其中居住用地5.55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41.58%;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3.61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27.00%;商業服務業用地0.74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5.50%;交通運輸用地2.19 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16.36%;公用設施用地0.55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4.14%;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0.72公頃,占城鎮16、建設用地的5.41%。10 規劃實施保障近期建設按基礎設施、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產業發展、生態修復、國土綜合整治等類別提出項目的規模和時序安排。規劃傳導與指引對村莊發展方向進行引導,明確村莊類別和級別,將耕地保護目標、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和生態保護紅線等指標的規模和空間布局傳導至鄉村單元,劃定村莊建設邊界。對詳細規劃的傳導對村莊規劃的傳導要對詳細規劃提出要求,劃定詳細規劃編制單元,明確傳導內容。明確不同單元類型、不同層級深度詳細規劃的編制和管控方法。保障措施加強組織保障 建立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制定規劃的實施措施、年度工作安排和監督檢查辦法。完善規劃決策體制和制度,建立重大問題的政策研究機制和專家論證制度,完善重大建設項目的公示制度,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健全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制度,按照先規劃、后許可、再建設的原則,優化審批流程、簡化管理措施、強化規劃權威,確保建設符合規劃。健全監督機制 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建立貫穿規劃編制、實施、監督及鄉村治理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機制。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將規劃數據庫成果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完善規劃實施動態監測、評估、預警、考核機制,將國土空間規劃執行情況納入自然資源執法督查內容。建立規劃實施考核制度,實行規劃實施考核結果與實施主體責任、績效掛鉤的考核機制。近期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