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市桐木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2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64033
2024-09-03
21頁
16.44MB
1、桐木鎮人民政府二二四年八月旬陽市桐木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公 示 稿 】01 規劃總則02 規劃定位與目標03 重要控制線劃定04 國土空間布局與優化05 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06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07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08 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09 鎮區規劃10 規劃傳導指引CONTENTS目 錄201規劃范圍及期限p 規劃范圍規劃范圍為桐木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包含鎮域和鎮區兩個層次。其中,鎮域范圍包括石板溝村、涌泉村、椒園村、磨場溝村、松樹灣村、沙溝口村、油房村、岔園村、立石灘村、白石河村、桐木社區、青山村、梅花村共1個社區12個村;國土總面積為12528.42、6 公頃。鎮區規劃范圍為桐木鎮桐木社區、涌泉村的城鎮開發邊界范圍,面積為22.60公頃。規劃期限為 2021-2035 年。規劃基期年為 2020 年,規劃目標年為 2035 年,近期目標年為 2025 年p 規劃期限桐木鎮行政區劃圖302規劃定位與目標旬陽市高速高鐵經濟試驗區特色農產品倉儲物流集散中心山水文化康養暨紅色文化研學基地p 總體定位p 規劃目標到2025年產業發展:旅游設施建設取得一定成果,鄉村康養穩步推進;農產加工提質升級,產業結構初步成型。人居環境:解決“臟亂差”,整治好鎮村環境、美化亮化街巷景觀和建筑風貌,綠化宅前屋后和開敞空間。道路交通:完善鎮-村、村-村道路體系,拓寬路面3、寬度以保障出行安全通暢;提升道路地質災害隱患治理水平;提升路面質量、解決錯車問題、美化沿路景觀。設施配套:重點解決垃圾轉運、污水處理難題,完善養老、文化、體育和公園綠地等設施和公共空間配套。用途管制:重點控制線管控、指標管控和建設管控,提升國土空間管理水平。到2035年產業發展:高速高鐵經濟初具規模,一二產業助力三產穩步發展,旅游、商貿咨詢等產業步入快車道人居環境:圍繞桐木鎮高鐵站,建成生態宜居的和美鄉村,居民生活空間宜居舒適,旅游設施美觀完善。道路交通:鎮-村-組連續暢通、安全便捷、維護及時到位,對外交通體系建設完善,滿足區域通行需求。設施配套:生活設施運行良好,鎮村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4、高。用途管制:實現較高水平的國土空間現代化治理能力。4重要控制線劃定03p 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p 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面積610.28公頃,占鎮域總面積的4.87%,主要分布在石板溝村、桐木社區、青山村等村(社區)。p 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生態保護紅線4027.78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32.15%,為漢江兩岸丘陵盆地水土流失防控生態保護紅線,要分布在岔園村、桐木社區、立石灘村、沙溝口村等8個村(社區)。p 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城鎮開發邊界面積24.53 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0.20%,主要分布在桐木社區、椒園村、涌泉村。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504國土空5、間布局優化一心:以桐木社區為主打造桐木鎮綜合服務中心。一軸:以X304及桐旬高速桐木連接線為主的城鎮綜合發展軸。一帶:沿Y207、X304串聯梅花村、松樹灣村、涌泉村、青山村,打造鄉村旅游發展帶。三區:鎮域北部山區涉秦嶺生態保護紅線,規劃為森林保護涵養區;東南部山區依托臨近國道211及X304優勢,規劃為山林經濟發展區;西南部山區依托梅花村、涌泉村、青山村旅游資源,規劃為鄉村旅游康養區。構建“一心一軸,一帶三區”的鎮域空間格局p 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格局圖604國土空間布局優化將桐木鎮空間劃分為農田保護區、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礦產能源發展區6個一級分區;將城鎮發6、展區細化為城鎮集中建設區和城鎮彈性發展區,鄉村發展區細化為一般農業區、林業發展區、村莊建設區共5個二級規劃分區。p 規劃分區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704國土空間布局優化綜合考慮桐木鎮鎮區及各個行政村人口規模、經濟職能、輻射范圍等因素,按照“集中建設區-中心村-基層村”三個等級確定鎮村等級結構。鎮區以現狀鎮區為依托,向周邊發展,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交流活動中心。中心村1個,與中心鎮區及各基層村交通方便,公共服務設施相對完善,主要服務周邊村莊。基層村11個,是轄區生活聚集和生活服務中心。p 鎮村體系格局p 村莊分類全域村莊布點規劃圖順應鄉村發展規律和演變趨勢,鄉村分為城郊融合類、集聚提升類、特7、色保護類和其他類四種類型。梅花村、青山村、桐木社區為特色保護類村莊,其余10個村均為集聚提升類村莊805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p 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線,全域全要素規劃管控歷史文化資源分布圖堅持應保盡保原則,確保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點線面”全要素覆蓋,劃定歷史文化保護控制線,明確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建立歷史文化遺產空間信息平臺。9文物點名稱 類別公布年代詳細地點保護級別簡 介桐木青山寺古建筑明桐木鎮青山村青山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又名鐵佛寺,坐西向東,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現存石碑六通、石獅兩尊、舍利塔一座。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A區:東、南、北為青山寺滴水檐以內,西至舍利塔外延5米;B8、區:A區四周各外延20米。革命標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934年桐木鎮松樹灣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寫于李志善住宅外墻壁上,黑墨行書“武裝保護秋收”六個大字,為第二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遺跡。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A區:標語所在墻壁;B區:標語所在的宅院。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劃定要求表05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p 構建“一帶三區“的景觀風貌結構體系景觀風貌分區圖一帶:沿X304及梅花溪打造秦巴山水觀光帶,沿溪兩岸種植喬木、灌木,適度于開闊空間設置綠地景觀節點,布置景觀小品、觀景臺、座椅等。三區:傳統村落景觀風貌區:以梅花村、涌泉村、青山村、桐木社區、松樹灣村為主秦巴山居景觀風貌區:以油9、房村、岔園村、立石灘村、白石河村、沙溝口村為主現代鄉村景觀風貌區:以磨場溝村、石板溝村、椒園村為主1006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 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增量 積極盤活建設用地存量 挖掘農村建設用地潛力 合理配置建設用地 鼓勵產業用地混合利用 加強林草資源管控 推進國土綠化行動 構建林業基礎保障體系 加強濕地資源保護 濕地資源空間管控 控制用水總量 合理配置水資源 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水資源保護措施 建設節水型社會 合理調控勘查開采方向 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 加強綠色礦山建設 強化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管控水資源保護利用節約集約土地資源林草資源保護利用礦產資源保護利用濕地資源保護利用1107國土綜合整治與生10、態修復在石板溝村、桐木社區、梅花村、白石河村等區域,重點實施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升耕地質量。規劃期間,安排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或耕地提質改造項目1個,建設規模583.63公頃,建成高標準農田583.63公頃。在桐木鎮鎮域范圍內,重點對農村散亂、廢棄、閑置及低效利用的建設用地進行調整改造,按照宜林則林、宜耕則耕的原則,整合村域,盤活農村存量土地,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在桐木鎮鎮域范圍內,對生產建設活動和自然災害損毀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推進廢棄工礦用地復墾及綜合利用程度,使其達到可供利用狀態。在椒園村區域,結合流域水土治理、農村生態建設與11、環境保護、河流岸線資源保護等,合理安排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的規模及范圍,通過土地平整與改造、修筑梯田、配套完善農田水利設施、修建田間道路、營造防護林等工程技術和生物措施,增加有效耕地面積,逐步改善土壤環境。規劃期間,安排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項目1個,建設規模0.016公頃,新增耕地0.016公頃。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土地復墾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生態修復和綜合整治規劃圖1207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森林生態修復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森林、濕地、地質災害、水土流失生態修復等方面的重點工程和措施,對破碎化嚴重、功能退化的生態系統進行修復。安排森林生態系統修復項目1個,主要進行天然林保護工程、退12、耕還林工程、重點防護林建設工程、森林撫育工程等;安排濕地生態修復項目1個,主要布局在旬河流域河道灘涂濕地,重點進行棲息地恢復工程、水體恢復工程、濕地植被恢復過程、水岸保護工程等。水生態修復在桐木鎮旬河流域,根據水環境治理目標、任務和方向開展水生態修復工程。規劃期間,安排旬河重點河湖生態保護修復項目1個,對水源地、岸線、流域內山體實施保護修復,項目建設完成后,旬河等河流(湖)水質達到級標準。3 地質災害點治理對穩定性差、危險性大、直接威脅鎮及學校等人口密集區的地質災害點進行工程治理,對威脅村莊人口較少的一般地質災害點進行簡易治理或搬遷避讓,減少地質災害危害。13生態修復和綜合整治規劃圖08國土空13、間支撐保障體系p 綜合交通規劃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圖縣道:改建X304,向東接至G211,向西接至桐木鎮高鐵站。并提升改造桐木鎮至岔園村通村道路,規劃為X304向北連接至仁河口鎮。鄉道:改造提升桐木社區至梅花村、松樹灣村通村道路,規劃為鄉道向東連接至桐木社區,向西連接至漢濱區。通村道路:鎮域內通村道路實現連通村委會及各自然村聚居點、生產空間,提升交通通達性,提升村莊道路等級,增加村村之間互相連通,提升維護道路質量,增加錯車場地,連接斷頭路。連接白石河村至油房村通村道路,連接青山村至石板溝村通村道路。14對外交通:落實上位規劃,規劃渝西高鐵南北向穿鎮而過。并于桐木鎮設置高鐵站1座。落實上位規劃,規劃14、桐旬高速公路自包茂高速連接至旬陽市城關鎮,并于桐木鎮設桐木連接線于桐木社區規劃設置一處汽車站。08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p 按照“鎮級、中心村、基層村”三級,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體系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根據TDT 1062-2021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鎮級主要按照城鎮5-10分鐘社區生活圈服務要素配置,中心村、基層村主要按照村/組層級社區生活圈服務要素配置村/組層級要素配置建議 鄉集鎮層級要素配置建議要素分項要素名稱中心村基層村要素分項要素名稱集中建設區健康管理村衛生室健康 管理鄉鎮衛生院衛生服務站為老服務老年活動室村級幸福院為老服務養老院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老年活動室終身教育村幼兒園老年人日間15、照料中心鄉村小規模學校終身教育高中 文化活動文化活動室初中 農家書屋小學 紅白喜事廳幼兒園特色民俗活動點 文化活動鄉鎮文化活動中心體育健身健身廣場文化活動室商業服務便民服務中心體育健身鄉鎮體育中心金融電信服務點室外綜合健身場地 行政管理村務室商業服務菜市場 其他垃圾收集點郵政營業場所公共廁所其他生活垃圾中轉站小型排污設施公共廁所公交站點就業 引導農業服務中心物流配送點集貿市場日常出行公交首末站15給水工程:鎮域內集中建設區給水管網接自桐木社區供水站,其余中心村、基層村及村莊聚集點在保留現狀水源地的基礎上,采用集中供水方式,擴容修繕現有給水設施。排水工程:規劃新建一處污水處理設施,污水管網近期覆16、蓋集中建設區,遠期覆蓋至沙溝口村。其余中心村、基層村各村規劃建設一處微型污水處理設施。電力工程:鎮區配電網遠期盡量采用埋地敷設方式,鄉村地區統一采用架空電力線路配電,重點對農村電網進行改造升級。08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p 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基礎設施規劃圖16電信工程:規劃一處電信支局,進一步加強農村地區網絡建設,鎮區部分地區結合覆蓋范圍等實際情況設置5G網絡基站。燃氣工程:以天然氣為主要能源,石油液化氣為補充能源,鎮新增一座天然氣供應站,中心村設置天然氣供應點。鼓勵推動清潔能源利用。發展農村生物質能源,積極發展農作物秸稈固化成型和氣化燃料。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深入推進煤改電、煤改氣。環衛工程:17、近期垃圾統一收集后,轉運至小河鎮垃圾填埋場,遠期轉運至安康市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處理。保證各村建設一處公共廁所。其中集鎮游客服務中心、梅花村、青山村、松樹灣村建設AAA級旅游廁所。08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p 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17基礎設施規劃圖08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p 綜合防災規劃綜合防災規劃圖消防規劃:按照每座消防站服務 4-7 平方公里、接警 5 分鐘內趕到火災現場的消防規范,在鎮區設小型普通消防站 1 座。在各村建立應急救援分隊并在村委會處配置微型消防室,同時在各聚居點結合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網系統配置室外消火栓,保障消防用水安全。抗震規劃: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18、062001)的抗震設防要求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進行抗震設防,抗震設防動峰值加速度取 0.05g,設防烈度 VI 度,醫院、學校、政府機關等特殊設防類、重點設防類建設工程提高一度設防。防洪規劃:鎮域內三岔河東西向穿過,山洪威脅較為嚴重,山洪防治依然是防洪的重點。根據城市防洪規劃規范 GB51079-2016的規定、旬陽市的防洪設防標準,桐木鎮鎮區沿河兩側的設防標準按三十年一遇設防,山洪溝采用十年一遇設防。1808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p 綜合防災規劃應急保障:各村各規劃一處應急避難場所,集中建設區規劃救災指揮中心、救治中心及鄉鎮消防站。主要疏散通道為X304及兩仁公路。同時結合片區城鄉市政基礎設施19、和公共服務網絡,建設完善應急供水系統、應急供電系統、應急廣播通信系統、應急交通系統、搶險救援系統和應急醫療、物資等工程,全面提升鎮村防災減災應急保障能力。19綜合防災規劃圖09鎮區規劃p 用地布局鎮區規劃范圍內城鎮建設用地22.60公頃一級地類 2035 年面積比重居住用地13.8661.33%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0.964.25%商業服務業用地0.371.64%交通運輸用地6.9830.88%公用設施 用地0.10.44%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0.331.46%總計22.6100.00%鎮區建設用地結構規劃表(一級地類)20鎮區用地布局圖09鎮區規劃 建立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20、聯動的工作機制,制定規劃的實施措施、年度工作安排和監督檢查辦法。完善規劃決策體制和制度,建立重大問題的政策研究機制和專家論證制度,完善重大建設項目的公示制度,提高決策的科 學性。健全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制度,按照先規劃、后許可、再建設的原則,優化審批流程、簡化管理措施、強化規劃權威,確保建設符合規劃。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建立貫穿規劃編制、實施、監督及鄉村治理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機制。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將規劃數據庫成果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完善規劃實施動態監測、評估、預警、考核機制,將國土空間規劃執行情況納入自然資源執法督查內容。建立規劃實施考核制度,實行規劃實施考核結果與實施主體責任、績效掛鉤的考核機制。要對詳細規劃提出要求,劃定詳細規劃編制單元,明確傳導內容。明確不同單元類型、不同層級深度詳細規劃的編 制和管控方法。對村莊發展方向進行引導,明確村莊類別和級別,將耕地保護目標、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和生態保護紅線等指標 的規模和空間布局傳導至鄉村單元,劃定村莊建設邊界。近期建設按基礎設施、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產業發展、生態修復、國土綜合整治等類別提出項目的規模和時序安排。健全 監督 機制加強 組織 保障對村莊規劃的傳導對詳細規劃的傳導p 近期安排21p 規劃傳導與指引